第377章 遺府變數

雲下的山勢恰是南北對抱,擁簇若環,唯缺一面,不成完滿。

而中有一條渾黃濁水,浩浩蕩蕩奔流過天地,以界南北。

濁水當中有魚蝦無數,密密麻麻,難以窮極。

還有幾羣生得斜眉歪眼的水精、野怪在馭浪操波,大呼小叫,驚得山間林鳥匆匆飛起,啾啾而鳴。

站在雲頭放眼望去,唯見青山幽靜,峰巒疊翠,重重好似巨海翻浪,直有凌雲的勢頭,接於霄漢。

其爭雄競秀之態,倒也是一奇!

此間地界名爲“翼望山”,乃是位於東域二十四方大國的焦國當中。

而陳珩之所以會尋到此處,正是爲了這翼望山中的玄室水!

早在出徵隅陽國之前,他便同仉泰初在玄珠福地見了一面。

那時仉泰初交給了他一幅圖卷。

圖捲上面,便記載了玄室水的幾處所藏之地。

此水乃是結金丹的十三味大藥之一,乃是地肺之精凝成,翳鬱生真,氣空生靈,可引神明入六氣之宮,御幽胎升上清之所。

天下修士若欲丹成上三品,爲自己打造出一條登天之路來,此藥便是萬萬缺少不得!

而世面上大多流傳在外的玄室水皆是混了雜質,少有清靈。

唯翼望山中的玄室水,因所藏到底隱秘,無人打擾,品質纔是真正上乘。

這則訊息對陳珩而言,無疑是個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需知上品金丹練就不易。

而丹成一品,更是難上加難。

在此期間,縱使是事先做了完全的準備,但也依舊是七分人爲,三分天授。

在真正成丹之前,無人可下什麼定論。

但上品的凝丹大藥,究竟是要比中品、下品的大藥強出數籌不已,兩者不可置於一處並論。

起初是被隅陽國之事絆住了腳,不好分身。

但眼下既然諸事已畢,玉宸已贏了局面。

雖難免要收拾些尾巴,還更有丹蒲、中曲兩國的交接需要費上些心思。

但這等雜事,在於世通一聲吩咐之下,自有專人前去料理,還不必陳珩等玉宸弟子出馬。

因而在宴飲過去幾日後,陳珩便向於世通請辭,一路按圖索驥,費了些心思。

直從危雍小國行到了這方同樣離邊域不遠的焦國,才總算是在焦國中尋得翼望山,找到了這方隱秘的儲藥之所。

此時在舉目四望一眼後,陳珩也不再猶豫,身軀化作一道明黃煙氣,輕飄飄便下了雲頭,落入濁水當中,又在水底分開泥沙,一路穿巖過壑。

直到遇得一方毫不起眼的大青石時候。

他這才發力將青石緩緩移開,露出了石下那方拳頭大小的孔洞。

似這等古怪離奇路徑,若不是有妙法傍身的修道人,便是撞了天大運道,知曉其中藏有大藥玄室水,但也要不得其門而入,無能爲力。

但這等小道,對陳珩而言卻還不算什麼。

在進入那孔洞後,他又將青石重新復位,放鬆身軀,只任憑水流帶着他在地壑當中穿行。

過得約莫半個時辰後,他耳畔忽聞一聲霹靂轟響,旋即便有一股力道託着他的身軀向前擡升而起,破開水面。

這時定住身形之後,目光一掃。

他才覺自己已是置身在一處頗爲寬敞的洞窟,身旁不遠的孔洞中,是不斷上竄,洶涌迴旋的濁水。

此地着實是陰寒逼人,洞壁上皆是滑膩青苔,頂上的鐘乳怪石好似劍戟林立,毫無章法向下倒插而來,長有丈許。

滴水聲音窸窣,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洞窟當中,更是別有一番詭異之態。

陳珩將袖袍抖開,向前行了不久,便在這狹長洞壁的盡頭找到了一口穴坑,裡內似有活物在躍動一般,震得那口穴坑正吭哧發響,顫動不休。

“玄室水,果真是上乘……”

陳珩目光向下一掃,不禁輕笑一聲。

……

面前的穴坑別無他物,僅是三滴指尖大小的玄室水虛懸其中,色澤漆黑幽沉,並不觸地。

其正發出一股難以言喻的嘯鳴聲音,擴向四面八方,震得穴坑如若一口小雷池,轟鳴聲音隱隱,別有一番威勢。

此音一入耳,陳珩遍覺心體清淨,一應念頭思緒都要冰消而去,要洗去一應外塵,好似琉璃一般無垢,要叫人回於母腹胞胎中的那股安寧舒適之態。

他微微搖頭,心念一轉,便將這股異樣之感驅去,自袖袍中拿出一隻寒玉淨瓶,放出道道清輝向下潑灑而去。

待得將穴坑中的幾滴玄室水一個不漏,都悉數裝在淨瓶中後。

他這才掐了個印決,將淨瓶一封,重新塞回袖袍。

玄室水是由地肺之精孕出,珍貴之處自不必多提。

而在裝載此物時候,卻也是存着一番講究,不能大意。

唯有以極陰至寒的器皿來存儲,才能不損這玄室水的分毫形質。

若是用金玉琉璃等容器,初始時候倒還好,但往往不出半月功夫,這玄室水便要流散過半,白費功夫。

“僅是得手三滴玄室水,卻是少了,還需多尋得一些,才方妥當。”

陳珩望向空蕩蕩的穴坑,暗忖一聲,道。

玄室水爲成丹之藥。

而它在成丹時候,乃是起着壓抑金光陽焰,調和身中水火之用。

這世間的修道人凡丹成上品之際,皆會有金光陽焰憑空生出,纏繞於金丹上。

此火洞照十方,足有有使幽冥化白日的雄渾氣魄!

這金光陽焰是成丹之兆。

見此異象生出,便也意味着種種火候皆足,離成丹已是不遠。

但金光陽焰,卻也同樣是成丹的最後一重阻滯,兇險異常。

若能度過此災,自然天高海闊。

是謂之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而若不能夠制束金光陽焰,使其橫行肆虐於金丹之上,火候太過。

輕則是燒爐炸鼎,受傷吐血,種種辛苦都付之東流水,要重頭來過。

重則當場斃命,屍骨無存!

且因這成丹時候的金光陽焰乃是修道人的身神所產,三寶集成。

尋常的水屬靈藥難以建功,唯有天地奇珍可抑。

而玄室水在這天地奇珍中,便是最爲上乘,極是合用!

陳珩所習練的根本玄功,無論《神屋樞華道君說太始元真經》或《兜術天王神宗玉書》,還是那記載了凝丹時候諸般秘要的《玄中太無自然開元經籙》。

這三門道書經法。

一類出於劫仙老祖之手,一類是太子長明的創造。

至於後者,更是玉宸萬古的鎮派底蘊,是無數高虛仙人、大德祖師的無上智慧集成!

便是放眼偌大九州四海,三法也皆是一等一的高明典籍,難有企及者。有這等玄功築下根基,又得種種機緣和一真法界這個最大變數。

陳珩料想自己丹成上三品,應不算什麼難事,唯丹成一品,需真正費上大心思。 Wшw ●тt kΛn ●¢ Ο

不過那樣一來。

他便難免要面對金光陽焰的兇險,玄室水也是必不可缺了。

而丹成的品質愈高,金光陽焰也就愈盛,威能同樣愈是厲害。

據着玉宸道書上的經驗之談。

丹成三品者,往往需十滴玄室水,纔可將金光陽焰壓下。

他如今得手才三滴,卻還遠不夠應付此災。

不過仉泰初予他的圖捲上,卻是記載了這翼望山中的好幾處隱秘地界,皆是藏有玄室水的寶地。

如此一來,他只需學着君堯和仉泰初此前的施爲,將這幾次地界都依次搜過一遍。

想必湊齊足夠數目的玄室水,便也不是什麼難事了……

“焦國,翼望山……此地靈機分明不彰,看似並非什麼仙家福地,卻因山水格局,機緣巧合下竟是誕出了玄室水這等仙道奇珍。

天地造化,倒也真個玄異。”

陳珩心下微微一嘆,看了那空蕩蕩的穴坑一眼,便也將身一動,重新化作一道明黃煙氣。

飛出洞窟,沿着地壑前行,破開水面,又回到了雲頭上。

……

而光陰迅快。

忽忽便是兩日功夫過去。

在此期間,陳珩按着圖卷指引,又有地行法傍身。

他也是穿山過水,將這翼望山的種種隱秘地界,都尋了個遍,最後順利得手十五滴玄室水。

似此等數目。

應付丹成二品時候的金光陽焰災劫雖然足夠了。

但倘使是丹成一品,卻仍舊缺了一線,還有不足。

而正當陳珩打算前往圖捲上標記的最後一處地界,將裡內的玄室水取出後。

他忽覺一道異樣感觸升起,遂將身一搖,變作了一隻細小飛蟲,又以散景斂形術遮了氣機。

幾乎就在他變化完成的剎那,下方的一座矮丘忽搖了一搖,旋即便衝出一道長有二十丈的五色光,灼開大氣,聲若滾雷!

只是刺啦一聲,便將矮丘打了個粉碎,煙塵滾滾沖天,碎石向四下暴碎紛飛,聲勢不小!

在矮丘被一氣轟碎後,那五色光也不消去,而是迅疾沖天一竄,飛至了雲頭。

好似一輪五色寶燈煥彩,顏色煞是好看,鮮豔奪目。

“方纔還有一道異樣氣機,怎現在便沒了……莫非是我在那地下洞窟呆得太久,察錯了?”

這時五色光緩緩一消,從中出現一個身形若虛似幻,好似氤氳聚成的年輕男子來。

他先是雙眉挑起,警惕朝四下望了數轉,神識掃過周遭山水,又拿出一隻靈光湛然的小陣盤,輕輕撥弄,令其發出陣陣漣漪,滌盪過附近虛空。

在這一番施爲做完後,見仍是不見什麼異樣。

年輕男子這才微微鬆了一口氣,伸手一拍腦袋,笑道:

“虛驚一場,虛驚一場!看來果真是在那地下洞窟呆久了,自己嚇自己!

地底洞窟那等憋悶地界着實不是好人呆的,若不是碰巧察得裡面有玄室水,我纔不願屈尊降紆,下去走一遭。

不過今番先是順利尋到五老觀遺府,又碰見玄室水,倒着實雙喜臨門了!”

在感慨自語幾句後,年輕男子也是意猶未盡收了話頭,一臉得意之色。

這時他小心四邊一望,見並無來人,也是將雙肩一抖,警惕遮了身上氣機,旋即化作一朵悠悠青雲,隨着罡風無聲無息蕩向遠處。

不多時便消失天角,不見行蹤。

而直至在青雲在視野中不見後,陳珩才緩緩現了身形。

他看向遠處,搖頭道:

“竟是此人,倒也有些意思……”

早在數月之前,玉宸、怙照兩宗在危雍國隔江對壘時候。

陳珩便同此人有過一面之緣。

那時正值是鄧雲籍被顧漪施手暗害,敗軍喪師。

陳珩在收攏了他的殘部,回返營帳之際,同樣也是見這朵青雲自虛天悠悠飄來。

不過那時年輕男子倒未同陳珩有什麼衝突,見陳珩放出劍意,也是識趣退去,並未上前。

而今番再次相見……

陳珩目光一掃,落到了那座被年輕男子轟碎的矮丘上,微微搖頭。

此處便是圖卷所載,玄室水的最後一處藏匿地界。

雖然不知年輕男子是撞了何等大運,竟陰差陽錯尋到了此處,還搶先他一步,將洞窟的玄室水拿到手中。

但此地的玄室水乾繫到他成丹時候的金丹陽焰災劫,且又是難得的上品,陳珩自然不會拱手相讓。

若是好言相商不成。

那也唯有動手做過一場,來決這玄室水的去向!

而自年輕男子方纔的言語中,陳珩也是聽得了五老觀遺府的這個字眼。

不過據先前於世通所言。

五老觀共有三座遺府,乃是飛昇修士潘陽子在渡純陽三災前提先佈置埋下,專爲留待有緣人。

而其中兩座遺府,已是被玉宸弟子所取,成了他們的機緣。

這在宵明大澤內,也是一些鍊師、真人閒暇時候的談資。

不過三座遺府按理來說,本應皆在子明山五老觀周遭,被潘陽子親手佈下的禁制所籠。

有道即現,無道則隱。

唯那有緣之人才可覺察到一二端倪,進入其中。

爲何這最後一座遺府卻是到了焦國的翼望山中,同了明山隔了些地界?

而年輕男子話裡意思,陳珩倒也隱隱可聽出。

他此番前來焦國的翼望山,便是專爲這最後一座五老觀遺府。

至於玄室水,則是機緣巧合下的意外之喜。

如此思來。

倒也着實耐人尋味……

此時陳珩眸光閃動,但也很快將心思按下,不再多想。

他只揮手一抖,便化作一道氣霧,循着年輕男子離去的方向,追了前去。

第81章 《豢人經》第300章 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第82章 武夫第101章 祟鬱魔神第43章 掃龍蛇醉墨第214章 道子第147章 巴蛇越攸第116章 採藥入壺第207章 人傀第62章 鍊師第146章 遠行第94章 南闡州 罡氣層第305章 安可爭鋒第180章 《兜術天王神宗玉書》第319章 元境第139章 觀經第394章 密山喬氏第77章 贈物第215章 阿鼻劍第272章 寶會第362章 戰局第79章 法器第364章 獻寶第393章 爭鬥第68章 先天大日神光第253章 法術勢第166章 答案第108章 若要開天眼,須當滅世情第211章 龍宮招婿第35章 畫地爲牢第201章 四院之冠冕第12章 遺物第399章 陰無忌第375章 終了第157章 喬蕤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二張 多方措置第151章 若蹈虎尾涉於春冰第87章 先殺後快第309章 青枝第368章 妖女第93章 倘若我問心有愧呢第261章 得心無後味,失腳有深坑第229章 道中疑題第167章 青目第250章 援手第315章 功成第18章 凡劍止境——十步一殺第85章 陳宣武第55章 鬥劍第39章 浩然與溟涬同科第391章 外道天人第103章 道脈校考第132章 太素玉身 樓伏第378章 天衣偃第30章 出手第222章 虛空大羅法第235章 洞天前事第194章 世族第229章 道中疑題第122章 朝歡扇第159章 外丹黃白之術第147章 巴蛇越攸第109章 若要開天眼,須當滅世情(二)第213章 火居深海,陽焰透水第200章 南明離火第101章 祟鬱魔神第387章 書信第40章 人發殺機第136章 索人第38章 寒斗真炁第126章 陰氣徹骨,羣鬼萃焉第319章 元境第267章 奪嫡第245章 出關第65章 贈丹第339章 前幕第2章 知是前塵也斷腸第193章 生擒活捉蛟龍首,始知匠手不虛傳第285章 人情第171章 玉宸派 宵明大澤第12章 遺物第337章 回返第190章 比鬥第132章 太素玉身 樓伏第261章 得心無後味,失腳有深坑第375章 終了第135章 虎狼相殺,必傷狐獾第335章 宇宙雷池第35章 畫地爲牢第192章 清響破空冥第92章 大夢臨覺最是長第18章 凡劍止境——十步一殺第122章 朝歡扇第273章 故人第383章 到訪第221章 第四十三張 唯我能證我第371章 巨城第65章 贈丹第227章 鬥把剛強摧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