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甕裡故書,匣中孤劍

第1章 甕裡故書,匣中孤劍

東彌州。

小甘山,玄真派。

“錢貨已釐清了,不過除了樂善房的一應車輦符印外,陳師侄還需將晏蓁師姐下賜的那柄白廬法劍交予我,對了,還有一事,都險些忘了……”

此時。

玄真派一口洞壁巖府內。

身着執事服樣的矮胖男子捋着頜下的三兩短鬚。

他領着身後紫衫襦裙的嬌俏少女走了幾步,笑眯眯自尋了一把木椅坐下,環視一週後,纔對着此間洞府的主人和藹問道:

“上回諸派法會時晏蓁師姐得了三百中孚丹的彩頭,晏平師弟說他親眼所見,可整理晏蓁師姐遺物時,卻只得二百一十四之數。他特意託我多嘴一句,不知師侄可有什麼頭緒?”

舉目望去。

此間光景可稱得上淒涼一詞。

除牀榻書案等雜物外,並無金玉等貴金作飾,更莫說什麼外界風聞的明珠珍石、珊瑚玳瑁、七寶瑪瑙和瓔珞彩珠了。

執事道人自忖。

就連自家丈人在小甘山下那座瞞着妻女置辦的小院,也比這要豪奢個十倍。

是有人搶先一步來搜刮過了。

還是,眼前這少年道士並非傳聞中的那麼得寵?

執事道人只疑惑望了一眼,便打消了後一個想法。

眼前少年一身毫無贅飾的白袍,頎長的身量幾乎與天光相融,頭上只用了一根簡單的青木簪束髮,寬袍大袖,素不染塵。

那雙好看至極的眉目總是帶着股料峭的冷意,好似山高霧遠,永遠要教人可望不可及。

可氣度卻偏又是生得清明沉透,宛若春山微雨般,顯得一派溫潤深靜。

也難怪晏蓁生前想盡千方百計也要把這人擄進玄真派。

莫說女子了。

便是男兒身,一時間也要爲他的風采所奪。

在執事道人驚異的同時,他的女兒,那個紫衫襦裙的少女已是瞪圓了漆黑的眸子,臉上有些按捺不住的興奮和好奇。

“終是又來了,這具身體的因果——”

久候多時的陳珩握緊了手指,強將心底的惶惑壓下來,若無其事地輕笑一聲道:

“樂善房的符印在此,不過那架稚烏車輦,前日裡,已被晏平遣另一位執事房的師弟索要了,師叔倒是晚來了些。”

陳珩將已在手心握了許久的青白小印遞出。

那執事還不及去接,他身側的少女便搶先一步,飛奔上前。

兩手相觸時,陳珩未覺得如何,襦裙少女已霞飛雙頰,連耳根都一片暈紅。

她將小印捧在心口,卻並不退回去。

低着頭,似乎還想說些什麼。

可還沒等少女囁嚅出聲。

執事道人已是蹭得蹦起,黑着臉將她一把拉到身後。

“就不該信這破孩子的邪!帶她來看什麼世面!回去就讓她娘狠狠地罵她!”

他心底大怒,攥着少女的手腕又握緊了幾分。

“至於白廬劍。”

陳珩對眼前這幕枉若未覺。

“白廬劍是飛劍法器,我如今連胎息都尚未成就,還未曾入得仙道門徑,如何驅策的了它。”

“那,師侄的意思是?”

執事道人又惡狠狠瞪了少女幾眼,欲要擡手在她頭頂敲在一記,只是不知是顧慮陳珩在場,還是不捨得下手,手臂起落幾回,還是作罷了。

這兩人應是父女吧。

陳珩心想。

“白廬劍既不在你處,難道還能在樂善房的其他樂師手裡?除你之外,還有誰能得此殊寵?”執事道人終是偏過頭看他,目光平添上幾分不爽。

陳珩搖頭道:

“並非如此,只有在隨架外出時,晏蓁師叔纔會將白廬劍暫借於我,配寄於身,一旦回山門,便要收回的。尋常時候,我和樂善房的一衆樂師,都難見此劍面目。”

“喔?”

執事道人微微一驚。

“晏蓁師叔怕我在獨處時自盡,從不留鋒銳之物近我身,連發簪都是叫道童磨去了尖端送來,更不必說劍器。”

陳珩平平淡淡解釋了一句,聲音不起波瀾。

“那……白廬劍?”

“晏蓁師叔遇刺前,練巖山的玉貫童子曾向她討取白廬劍,用來護身。”陳珩淡淡道:“玉貫童子如今在北嶺一帶除妖,這件事不僅是我,連晏蓁師叔的父親,晏長老也知曉,孰真孰假,等玉貫童子回來,師叔一問便是。”

“原來如此,是嗎?我知曉了。”

執事道人半信半疑點點頭,還未等他說出剩下的詰問,便被陳珩擡手打斷。

“師叔若還要問我中孚丹的事,那就免了罷,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此丹於我本就不合用,況且,師叔遇刺後,我和在場衆人皆被晏長老遷怒,在水牢裡圈禁了百日。莫說身上財貨,就連隨身長琴,也被刑房的諸位師兄奪了去。”

陳珩眸光深暗,道:

“晏平若想治我的罪,這藉口也太拙劣了,我本就被徐偲所傷,命不久矣,他自覺連一個將死之人都活不過?”

執事道人看着眼前少年慘白到幾無血色的面容,搖搖頭。

一時有些齒冷,一時又罕見生出些不忍。

晏蓁還活着的時候,陳珩雖然被視作掌中玩物,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在此山中半刻不得自由,卻同樣也身份尊榮。

以束髮之年成爲樂善房的樂正。

這個職司乃至整個偌大樂善房,雖明知是晏蓁爲了討好陳珩所特意立下,但也無人敢多置一詞。

只因晏蓁的生父晏飛臣不僅是玄真派三大長老之首。

其道行,更是已築下道基,闢開紫府的高功法師。

驅雲策電,離地騰飛,點鐵成金等等。

於此境界皆不過小道爾。

若能再進一步闡悟洞玄,參結金丹,偌大東彌州之內,他都可稱得上一句真人。

有這般背景,在晏蓁尚未故去前,陳珩若想便橫行無忌。

依着晏蓁對他的寵愛。

這偌大小甘山玄真派,還真沒幾個能阻他。

只可惜,晏蓁突然身死,在訪友歸來的路上被西海散人徐愢襲殺,一劍便磨滅了神魄,連轉生都求不得。

一衆隨侍的人也被這場鬥法波及,四十人死了泰半。

陳珩雖僥倖活下,卻也被徐愢的真炁擊中軀殼,日日要生受寒毒煎熬,蒸煮臟腑。

即便如此。

事後的他還是被晏飛臣責罰,在水牢裡圈禁了百天,又傷上加傷。

到了今日,更是連在樂善房中的位置都保不住,符印和車架都要移交給執事房清點造冊,一一登名。

如此一來二去。

便是再不通世情的人,也知曉,陳珩今夕不比往日了……

“若是晏蓁師叔還活着,刑房的道士們哪敢衝你索賄,派裡又有誰會革伱在樂善房的職司?如今,竟連一張琴也要奪去嗎?”

回想從前種種,執事道人唏噓不已,本就懶得說的話,也不再開口。

所謂的中孚丹一事,本就是晏平央求他,爲陳珩羅織的莫須有罪名。

今日一來,才知道晏平竟施手段,搶先奪了這座洞府裡最值錢的稚烏車輦,連絲油水都未留給他。

再念起晏平先前託他辦事又未有絲毫孝敬,執事道人便更不想去淌這趟渾水。

“職司所在,是門派令師叔我收繳符印,來做這個惡人的,今番卻是冒犯了。”

客氣同陳珩打了個道稽後。

又瞥見自己女兒莫名含羞帶怯的神情。

執事道人心頭猛得無名火起,他劈手奪過少女捧着的青白小印,用真炁一驗。

待見得印信發出的靈光無誤後,快步就要離去。

“等等。”

陳珩突然出聲喚住他。

“我,我的那位族兄——”

回想着這具身體記憶中的那副面容,陳珩皺眉問道:

“他的屍身,不知被宗門安置在了何處?”

“族兄?等等,你說的可是和晏蓁師姐一同引你上山的那位?”執事道人一愣,旋即恍然大悟:

“他麼,被安置在小甘山下的義莊裡,那裡自有專人看守,師侄可是要帶他屍身回鄉?”

“他死前特意囑託我在族地葬下他的屍首,如他所願罷。”

wWW ★ттκan ★C ○

“師侄倒是雅量甚高!”

執掌道人讚了一句,剛要繼續離去時,眼角餘光卻瞥見了陳珩拱手施禮時。

那寬大袖袍下。

露出的系在手腕上的紅繩飾物。

“竟是此物!這不是去地淵的符詔嗎?此子好大的膽!”

執事道人心頭猛得一跳。

也不顧少女探尋的目光和隱隱的掙扎。

執事道人乾笑着打了幾個哈哈,像拎兔子一樣扯住她,也不多話了。

待得剛離開洞府,便用真炁裹住兩人,化作一道金焰騰空而去。

頃刻之間,便投入雲天,不見了行跡。

……

“總算是走了,應當,沒露出什麼破綻吧?”

見兩人終於離開,陳珩心底微定,一直緊繃的心神也放鬆了些。

好在,來的是個與這具身體不甚熟識的。

陳珩雖然接受了遺留的記憶,但在一些細微處,舉手投足,難免會被親密之人察覺到異樣。

不過。

若是說起親密之人。

除了死去的女冠晏蓁外。

小甘山玄真派,這具身體,似乎也沒有其他能算得上親密的人?

陳珩不再多想,伸手掐了個印決。

兩側山壁隆隆作響,很快便交結在一處,閉了門戶,像是本來便是渾然天成一般。

“仙道,仙道……”

陳珩在蒲團上坐下,打量着空蕩的石室洞府,沉吟起來。

在現代世界病牀上苦苦掙扎了六年之久,被父母遺棄,最後還是淒涼死在除夕前夜的自己,居然,借體重生到了這個同名同姓少年人身上嗎?

這個迥異於先前的,如日中天的仙道大世。

“這裡……我能求得長生嗎?”陳珩垂下眼睫,一時神思翻涌如潮。

但不待他再想。

自心口猛得迸起的寒意便蠻橫打斷了他所有念頭。

暴起的寒氣如一件由內及外的紗衣拘束住了他,從五臟蔓至到肌表,每一次涌動都帶着生冷的劇痛,砭肌侵骨!

“怎麼又發作了!”

陳珩神色猛變,突然不受控制嘔出黑血,十指死死摳向堅硬地面,脖頸間無數青筋涌動。

難言的絞痛隨着每一次呼吸起伏都似乎變得愈強幾分,血腥氣從喉嚨裡直往上竄,一時間五內如焚,又似針炙。

直到數十息後,那股寒意才又如伏蛇似無聲無息潛回,像是從未發生。

這時候,在這臘月寒天裡,他額角和後背已浸了汗。

“徐偲,寒斗真炁。”

陳珩慢慢從地面撐起背脊,血珠子從撕開的指縫滾落,發如細微如裂紙一樣的聲音:

“兩世爲人,還是躲不過一個病疫纏身,真是荒唐。”

他合攏五指,下意識將腰間佩囊裡的一物握在了掌心。

入手處傳來的溫潤通透、細膩光滑的觸感,讓他心底一寬,好像萬般雜念都肅清了似的。

“金蟬,沒想到你竟隨我一同來了此世,還能顯現神異,真是萬幸。”

陳珩攤開手,凝視着掌心那枚熒透精巧的蟬狀玉雕。

“不過,眼下處境,我應該何去何從?”

輕輕攥緊這枚前世在溪中偶然拾起,又莫名隨着死後自己來到這個仙道大世的玉雕,陳珩沉思起來:

“還有。”

“關於這具身體的牽扯,真是夠麻煩的啊……”

第361章 對壘推書《我是陰間地下主》第48章 誰是黃雀?第12章 遺物第387章 書信第96章 吐露實情第250章 援手第358章 章程第228章 感應第218章 舊怨第177章 蔽虧第217章 劍道第296章 龍宮第402章 相見第229章 道中疑題第229章 道中疑題第248章 天發殺機蛇起陸第243章 《受生經》第234章 時運第1章 甕裡故書,匣中孤劍第340章 破陣第194章 世族第232章 三經五典八功九書第302章 法會第40章 人發殺機第207章 人傀第45章 新的道術第372章 時機第341章 開場第303章 建木第175章 形殊於外,道合其中第238章 聲出五音表,彈超十指外第267章 奪嫡第150章 命數於今知倚伏第93章 倘若我問心有愧呢第135章 虎狼相殺,必傷狐獾第36章 錯失仙緣第152章 以餌取魚第80章 鬥籙 掐算第332章 道君第229章 道中疑題第3章 紂絕陰之所第354章 風波第172章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第129章 中乙劍派第50章 陽九 百六第277章 柔玄府第173章 諸真同降,不寧不令第397章 魔龕第349章 長離島主第28章 不同第142章 赤龍第66章 祭器第210章 東海第17章 煉化元珠第290章 東海六府第332章 道君第152章 以餌取魚第378章 天衣偃第5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32章 太素玉身 樓伏第222章 虛空大羅法第90章 十方離垢淨眼 落幕第141章 密山喬氏第208章 白散人第132章 太素玉身 樓伏第40章 人發殺機第388章 大藥十三第364章 獻寶第133章 符詔驚變第154章 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第251章 水火井第124章 景修 兆修第393章 爭鬥第369章 殺手第320章 取捨第315章 功成第233章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第333章 人劫第41章 你是大派弟子第92章 大夢臨覺最是長第195章 龜蛇第308章 不可思議第311章 籌措第38章 寒斗真炁第156章 江流不斷魚龍舞第231章 占驗法第19章 太虛是我第262章 門客第46章 合謀第189章 玉山上行,光映照人第288章 功成第117章 難訴第14章 大丈夫當不拘小節第362章 戰局第361章 對壘第294章 儀仗第202章 壺觴法會第222章 虛空大羅法第147章 巴蛇越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