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形殊於外,道合其中

隨着窸窣一聲響。

於欒朔袖中便緩緩爬出了一條小墨蛟,約莫三寸長短,通體猶若一快墨玉,光潔無暇。

墨蛟自爬出欒朔袖袍後,便搖頭晃腦道:

“你這廝的性情雖然仁厚,渾像個老好人般,但也不過至多在旁規勸幾句便罷,怎會想方設法,也要幫那個叫陳珩的來出謀劃策?”

“莫不是鬱羅仙府暗中收買了你,要你來做內應?”

墨蛟將身一聳,大叫道:

“你這廝竟是在兩頭通吃?好生的不要臉,速速提攜我一個!

不然我就去周行殿告發你,叫你狠狠吃個掛落!”

欒朔聞言臉色黑了下去,語聲一沉:

“他鬱羅仙府有的,我玉宸派難道就會缺麼?那仙府是何底蘊,怎能及得我派這等自前古道廷時代就傳承而下的仙宗?

你但凡用些腦子想想,也不至於出此蠢言!”

“那……”

“在荀、王幾位同門打鬥時候,我暗中以神意閱見了南域道脈的那捲金冊。”

“哦?”

墨蛟不明所以。

“你也是見過米景世那位女婿的,覺得陳蔚形貌如何?”

欒朔忽得開口。

“陳蔚麼?這小子着實是風神秀異,儀貌驚人,罕見的很!也難怪米景世的女兒會心生傾慕,與他有了私情。”

墨蛟想了一想,又補充道:

“我將來若是化形時候,也要換上一張這樣的臉!”

欒朔嘿然一笑,道:“那道子君堯呢?”

“這不必多說,自又更勝一籌,龍鳳之姿,天質天然,行於衆中,若鶴立雞羣!

常人即是變化爲了他的形貌,也絕難仿出他的氣度,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而陳玉樞又做如何?”

欒朔再問。

墨蛟此刻倒是搖頭。

一時之間,並未做言語。

“我從未有幸見過這位魔師,倒是不好妄自狂言。”墨蛟緩聲道。

欒朔大笑開口,拍掌道:“凡人只能具八相,分是威、厚、清、古、孤、惡、薄、俗;真人又擁十三形、二十四貌,而至於所謂上德仙真,則共有八十一種好,七十二般相!

自古天然形象奇異者,必存有驚人之處,合乎貴格!

形殊於外,道合其中,名震天下,不亦宜乎?”

墨蛟被欒朔的放聲大笑一時震住了。

它呆了一會,才懵懂會意過來:

“等等,這般說來,你之所以要救護那個陳珩,全是因看了他的畫像,覺得此子生有佳貌,才特意來爲他來畫策?”

“正是。”

“那他又有何佳相?”

欒朔肅聲開口,道:

“此子風姿之卓絕,實乃我畢生所見之第一人,難有能與之比肩者,確爲玉宮神仙!似這等骨相,實是珍異非常呵!”

“……你說這多,不就是見他生得貌美,想要提前下注交好麼?”

墨蛟似哽了一下,頓了頓,才道:

“這世上哪有人生得貌美,日後就必是個有出息的?而這世間有又哪個金丹真人,是不能夠重塑形體的……以此來做品評,也太過偏頗了罷?”

欒朔瞪了他一眼,笑罵道:

“你這頭小獸又懂些甚麼?你所見的不過是粗淺的皮肉之相,我看的那可是神氣之徵象!豈能夠將二者混爲一談!

我精通《珠囊命書》,研讀近了百載,怎容你胡亂插嘴?”

“就你那破書,當年興沖沖拿去獻給道錄殿主,還不是被婉拒了,我看了都要搖頭。”

墨蛟小聲嘟囔。

爾後。

又趕在欒朔雙眉挑起前,連忙補上了一句,道:

“假使,我說……若真個是看錯了,陳珩只徒勞生了副好皮相,那你又待如何?”

“假使!哪有那般多的假使!”

欒朔先是喝了一聲,旋即又略思忖片刻後,纔不以爲意道:

“就算真個看錯,我也不過是出言提點了米師弟幾句,教了他點計謀,又不是真個親自下場,能損失些什麼?”

“那米景世豈不是要倒血黴了?”

“幾位殿主皆是有道仙真,氣量寬宏,陳珩絕不至死……至於米師弟麼,依着我教他的言語,助陳珩一事的大頭也落不至他身,而是另一位!倘若功成,他還應當謝我纔是!”

欒朔忽得以手捋須,微微一笑,面露出得色。

而墨蛟見狀,不由得升起了好奇之心。

而它剛欲出言問詢,便被欒朔一把拿住,重新塞回了袖袍內。

“好生睡你的覺罷,這事同你可毫無干系!莫要什麼都瞎打聽!”

也不顧墨蛟的怒罵掙扎。

眼見着眼中的雲山摛錦、日華收煉之景。

欒朔忽長笑一聲,銅雀車遁速更疾,轉眼間遁破了重重關山,瞬息不見。

……

……

而在宵明大澤不知幾萬千里之外。

此刻。

正有一道彩光在做飛掠騰空之事,數百丈距離一閃而過,如若天星破空,聲勢堂皇至極。

而細細瞧去。

那彩光赫然是一架足有寬廣足有裡許的虹橋,光彩射目,曜日映山!

於虹橋之上,立有一大一小兩個人影。

大的那個。

是一名身形高大魁梧,身穿古樸麻衣,鬚髮濃密的英武大漢。

而小的人影——

若陳珩在此。

便能夠一眼相認出。

此人正是他從浮玉泊周遭那場天魔大潮中,曾救護出的那名肥圓童子。

而也正因那羣天魔暴起作亂,烏泱泱阻了四下的生路。

陳珩纔不得不和衛令姜做聯手,兩人也因此才相識——

“東鬥前輩,勿要焦急,我方纔佔了一卦,去算陳珩的去處,卻只得了個混沌矇昧之相,想來應也是中乙劍派的喬真君出手,遮去了陳珩身上的天機。”

此刻。

見肥圓童子時而摸頭,時而抓臉,頗有些坐立難安的態勢。

英武大漢見狀不禁啞然失笑,規勸道:

“前輩不妨先歇息一二罷,有我在操持這件‘燭地橋’,並不必太過憂心。”

“只是陳珩師兄既已被遮了天機,我們又該如何去尋他?”

肥圓童子老成地嘆了口氣,以手托腮,道。

“你若是稱呼陳珩爲師兄,那我又該怎般喚他?真是全然亂套了……”英武大漢聽了此語,心中不禁連連搖頭。

不過他面上卻仍是不動聲色,只道:

“他自出離地淵後,若想去往譙明峽,必是要去往擔山府乘坐六宮大海船,以避風浪之苦,我等只需前往擔山府,便可於半道截住他了。”

“哦?”肥圓童子聽了後,眼前霎時一亮,連連點頭:

“好辦法,好辦法!你腦子果然要比我好使一些!”

“前輩說笑了。”

英武大漢苦笑一聲,將手一拱。

而見肥圓童子這般上心急切的模樣。

哪怕他胸有城府,心中還是不禁生出了些羨慕之意。眸光閃動。

這肥圓童子乃是玉宸派的一件道器,其名喚作“東斗六陽葫蘆”,爲派內的威靈道君所有。

而想至陳珩。

這個區區南域道脈內的小修,居然同派中的一樁道器結下了交情,能夠令道器爲他做奔走之事。

而這便也罷。

更令英武大漢驚異的。

竟是連自家的道君老爺,亦都對這南域小修,鮮明流露出青睞意向。

似是這般的殊待。

他平素間連想都不敢作想……

正當英武大漢心緒起伏,激盪難安之際。

他腰間一枚明黃玉圭忽得顫動了起來,發出幾聲嘹亮清鳴,他探手將玉圭拿住,起意念一察。

只霎時之間。

臉色便微有了些變化。

“東鬥前輩……我等不必前往擔山府了。”

片刻後。

英武大漢忽得掐了個法決,將腳下的“燭地橋”停住。

他看向一旁的童子,搖頭道:

“陰差陽錯下,已是尋到陳珩的行蹤了。”

“這是何意?”童子懵懂問道。

“他如今身處於宵明大澤,正在玉宸派之內!”

“哈?”

童子雙眼猛得瞪起,大吃了一驚。

……

……

待得起了靈壇,設擺香案後。

英武大漢將一枚符詔恭恭敬敬取在手中,唸誦幾句禱詞,便將其擲在空中,只見煌光一閃,伴着雷鳴火電,當即便於空中浮現出了一派蔥蘢景象。

冥冥深谷,樹木鬱郁——

矮胖的老樵夫將身倚靠在一塊大山石畔,以箬笠遮面,似是在閉目假寐。

而在他左手處的草垛上,擺着一把短柄小斧,斧刃處存有幾個大大小小的斑駁豁口,又平添了一種古樸厚重之感。

英武大漢見了這一幕,反而不敢開口了,屏息靜氣。

然後還未等他悄悄撤了法壇去。

矮胖樵夫忽伸了個懶腰,將搭在臉上的箬笠一揭,笑盈盈起身。

“適才在夢中去了虛皇天一趟,雖未能見得那位大神王,但虛皇天用來宴客的酒漿,還是別有一番滋味呵!”

矮胖樵夫咂咂嘴,似回味了一番,纔看向童子和英武大漢:

“怎麼,尋我又有何事?”

“通烜老爺。”

童子上前,忙望空行了個禮,將頭一低。

“老爺,是陳珩——”

英武大漢躬身,然而還未等他說完,便被通烜擺手打斷。

“若是欲言陳珩已身處在宵明大澤中了,便止住罷,此事我盡知始末,無須再多廢舌。”

“那,老爺……可要我同派中的幾位上真通個訊息?消了誤會?”

“他都進了我派,還怎能夠脫離?已到嘴邊的肉若還可溜走,那便是我的無能了!”

通烜笑道:

“再且,你可是我的守山力士,你若出面了,派中的人必也會知曉這確是我的意思了。

那時,必然是個諸真悚怖之相,要將陳珩敬之畏之。

似是如此,怎還能起到磨礪的功用來?

我之所以青目陳珩,便是因他那死中求活的秉性,甚得我心意!常言道,慣子如殺子!在他真個成道之前,我的名頭,卻萬萬是不能安於他身的,那雖是讓他一時煊赫了,但百害而無一利!”

英武大漢怔了怔,旋即緩緩頷首,但又忍不住道:

“可老爺……恕小人多嘴一句,我聽說派中不少人都深厭陳珩家世,尤是在陳白叛宗之後,您老若不出面,只怕會有不忍言之事。”

“幾位殿主又並非是氣短小人,再說了,我派那位道子不是快要回返山門了麼?”

通烜笑了一笑,言道:

“有他在,縱我不露面,陳珩亦也無恙。

好了,你再辛苦一遭,去將東鬥這顆小葫蘆,送去威靈師弟那處,便回返了罷。

派中諸事,也不需你我再多費心,就且靜看那陳珩在下院之中,究竟能走到哪一步罷!”

“謹遵老爺法旨。”

英武大漢俯身一拜,恭敬道。

而一畔。

童子還未從震愕中回過神來,便忽聽到了自己名字,連忙叫道:

“等等,我還未玩夠,尚不想回去呢,通烜老爺,幫我再說個情罷!”

“說不得,說不得,你還是儘早有個管束方好,莫要在外闖禍了。”

通烜笑眯眯搖頭,把手一揮,所有光影便自不見。

“……”

童子無奈眨巴眨巴眼。

他擡頭。

正對了上了英武大漢望來的視線。

“東鬥前輩,請了,我送你去威靈道君那處!”

英武大漢一笑。

童子見狀,面色霎時一黑。

……

……

而於數日後。

東域。

玉宸派,玄教殿。

一座幽僻小院之中,花木葳蕤,樹影婆娑,四下皆是生着一片輕紗也似的薄霧,氤氳朦朧,細細觀來,別有一番秀色。

在院落正中。

盤膝而坐的陳珩被籠在一團璀璨光氣中,看不清面目。

而他的形體在光氣中亦是恍惚迷離,時大時小,時粗時細,如若是一塊可以輕易被捏塑成不同體樣的泥團。

終於。

在不知過去多久。

陳珩身上的那團光氣緩緩消去。

而同時,他的形體在一陣起伏不定後,亦是重歸了原貌。

騰騰焰光自他周身三百六十五口大穴躥出,絲絲縷縷,纏縛不休。

遠遠望去,如是一尊火中燃燒的精美玉相。

他長舒口氣,緩緩睜了雙目,伸出手來,做出一個抓攝的動作,將穴竅中的焰光盡數斂藏,重歸了體內。

感應到周身氣機泊泊而流,且在運使之時,更多了幾分充裕和靈便之感。

陳珩心頭一動,暗道:

“依照這般來看,再在此間住上月餘,我的功行,便又要突破一層小障關了。”

……

……

第58章 變數第354章 風波第360章 斬敵第388章 大藥十三第223章 神怪第314章 胸有成竹第9章 陳嬰第409章 結丹三要第198章 姜道憐第190章 比鬥第222章 虛空大羅法第378章 天衣偃第76章 符參老祖第45章 新的道術第352章 神水真火,衆妙之門第135章 虎狼相殺,必傷狐獾第95章 可憐一片無情月第275章 陳嬋第195章 龜蛇第128章 食鬼第254章 地宮第301章 顏熙第136章 索人第379章 交易第403章 利誘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二張 多方措置第398章 甘琉藥園第40章 人發殺機第165章 選擇第281章 十魔第123章 幽冥鬼道第386章 相見第314章 胸有成竹第195章 龜蛇第378章 天衣偃第231章 占驗法第272章 寶會第163章 第一百六十一張 無形埒劍洞第27章 三界亞君,元洞冢宰第197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第388章 大藥十三第110章 若欲開天眼,須當滅世情(終)第167章 青目第385章 陳裕第361章 對壘第280章 舊誼第60章 大無相常境真炁第235章 洞天前事第229章 道中疑題第2章 知是前塵也斷腸第45章 新的道術第146章 遠行第133章 符詔驚變第112章 終至第306章 前塵舊事第57章 斬得天宇開霽第405章 人劫第299章 正陽真砂第202章 壺觴法會第145章 花光燈影,寶鼎香浮第173章 諸真同降,不寧不令第69章 卻向蓬萊看杏花第46章 合謀第168章 出地淵第82章 武夫第289章 菩提法智魔第405章 人劫第191章 連戰第248章 天發殺機蛇起陸第301章 顏熙第193章 生擒活捉蛟龍首,始知匠手不虛傳第208章 白散人第283章 符詔第48章 誰是黃雀?第382章 化形第328章 天羅地網第6章 得胎息第389章 打算第276章 和尚第80章 鬥籙 掐算第201章 四院之冠冕第261章 得心無後味,失腳有深坑第363章 收攏第401章 神降第357章 四國第320章 取捨第28章 不同第80章 鬥籙 掐算第298章 三五妙靈丹第23章 行屍第225章 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第263章 羅闇黑水第391章 外道天人第402章 相見第94章 南闡州 罡氣層第184章 長嬴院第74章 開府真法第285章 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