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研圖(4)

當初,這位無鞅真人云遊四方來到翠霞山脈的時候,知道自己大限已到、時日無多了,便就萌生了在自己臨死前,將其一生的運轉識海的道術傳承下去。

不過像他這種異想天開的法術根本是不爲常人所接受的,若是單獨修煉這《易象訣》的話,對於自身修爲境界沒有一點用處,所以無鞅真人高瞻遠矚,本想留下道統,但又怕被人當做瘋子一樣毀掉自己畢生心血,因爲他所創立的《易象訣》古怪非常,又只有他一個人修煉過,所以還有一定的危險性,畢竟涉及到腦海靈魂的修煉。

所以,思來想去,這位無鞅真人最後還是選擇了以一個‘緣’字來決定這《易象訣》的命運,不過羅羽在看到這些的時候,心中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因爲這位元嬰後期的無鞅真人爲如何留下衣鉢的事情想破了頭皮,但那是的真實情況是,無鞅真人心中還只是有所感悟,《易象訣》具體的修煉之法連無鞅真人自己都還不知道。

這倒真是好高騖遠了。

據其在後面概述中所說,當時的《萬象訣》還只是具有一個錐形,連個嬰兒都算不上,未來是否會具有其相想象的那般厲害更是說不準,畢竟這個嬰兒長達以後是能威震千古、永流仙名還是完完全全就是一個錯誤的功法、修煉以後最終發狂、走火入魔等等都不一定的。

當羅羽看到最後的時候,果然印證了他心中的猜想,對於無鞅真人也不禁莞爾。

對方在餘下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將心思全都投入到創立《易象訣》的事情中來,可這位無鞅真人顯然低估了創立一門顛覆修仙界常理的功法有多困難,即使是在坐化之時,無鞅真人云遊天下,博覽了各種功法口訣作爲參考,卻也僅僅是將《易象訣》描述了一個大概,具體的細節完善連五分之一都不到。

爲什麼說不到五分之一呢?

是和功法的特殊性有關。

在羅羽認真的研讀了一遍後,發現這部功法劃分極爲特殊詭異,共有金、木、水、火、土五個部分,而無鞅真人僅僅是將水屬性一道創立出來了,其它的幾個部分連無鞅真人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樣的。

按照上面所說,學習這殘缺的《易象訣》需要從煉器之道入手,這和無鞅真人煉器聖師的身份有很大關係。

不過無鞅真人所指的煉器之道,在一般人看來,多半是說的如何煉製法器、本命法寶等等,但出乎意料,卻恰恰與此相反,無鞅真人那等境界對於煉製法器之言,可謂是信手拈來的事情,對於煉製法器的訣竅,此老僅僅是以‘熟能生巧’四個字一筆帶過,並未多加註重。

相反,這《易象訣》更加側重的是如何修補法器!

其主旨強調,修煉《易象訣》的修士必須日積月累的學會如何修補法器,如何使用神識體會受損法器上陣紋!

是通過感悟千奇百怪的法器陣紋,來磨練自己的意識,也就是神識!

衆所周知,一件法器威力的大小取決於兩點,第一便是煉製法器的材料珍稀程度,第二便是那些將陣法轉化爲種種特殊線條紋路,並且刻繪在法器之上的陣紋了!

這有關‘陣紋’的事情羅羽還是比較瞭解的,在如今的修仙界之中陣法之道博大精深,但卻不是每一種陣法都能以‘陣紋’的形式轉化到法器之上,同樣,有些法器上的‘陣紋’本就沒有與之相對應的陣法,而且這種陣法與陣紋之間的轉換之道乃是一件繁複浩大的事情。

現在修仙者能煉製許多法器,懂得的陣紋也有不少,但都是從上古流傳下來的,即使是元嬰期境界的修士也不一定敢大言不慚的說自己能將陣法轉爲陣紋,這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最少需要修仙者的修爲達到一定的高度,對於陣法之道、煉器之道等等都有很高的造詣才行。

但這種全面發展的修士幾乎不可能達到太高的境界,分心太多也是修仙的大忌!

而這位無鞅真人卻另闢蹊徑,從千餘年對於法器修補的經驗中創立《易象訣》,以一種特殊的神識運轉之法,可以將到手的法器稍加研究,便能領悟到法器上面刻繪的陣法精妙,並且爲自己所用。

所以上面講到,這《易象訣》中的水之道也是根據此種方法,修煉至最後,神識不再是無形之物,反而是將神識轉化爲一片滔滔江水、亦或是涓涓細流之物,奧妙無窮。

使神識不再是虛無縹緲、不可撲捉之物,羅羽看到此處時,對於這《易象訣》真是驚爲天人,哪怕是在上古時期,也不曾聽聞過有誰敢嘗試將自己的神識化爲一種有形之物,都是根據修爲的增長使之自動發生變化,再誇張些的修士修煉了某種鍛鍊神識的法訣,也不過是能加快這種進程罷了,但也絕沒有說去變化神識。

修仙者都是謹小慎微的,腦海中的神識牽扯到一個人的靈魂精華,稍有差池,輕則癲狂、重則弊病!

而此老通過千餘年對各種法器法寶的修復經驗、在一千五百多年中無數次將神識壓迫去探索各種陣紋之間的奧秘,才終於是有所感悟。

並且將這種‘陣紋’的轉化之精妙全都記錄下來,羅羽若是要學習的話,除了修煉需要時各種各樣的法器提供參考外,經驗方面的事情完全不用擔心,只需要消化無鞅真人留下的一些關於‘陣紋’轉化的規律就行。

一個煉器聖師總結出的規律有多可怕,恐怕這世上很難再有什麼法器、法寶能逃脫這種規律了。

並且上面所言,一旦修煉者使自身的神識開始變得柔軟起來以後,即使是沒有完全收放自如的在滔滔江水和涓涓細流之間變化,都會使得修仙者得到許多好處,比如神識遠超同階,就算是越級相比較也不是不行。

翠霞派傳聞無鞅真人和結丹祖師比較神識的強弱,結果不分勝負便是個很好的列子。

這無鞅真人在當時爲了試探《易象訣》的威力,將自身修爲壓制在築基期左右,果然發現能轉爲滔滔波浪般的神識竟然抵禦住了結丹期修士神識的壓迫,徹底證明了修煉《易象訣》的確是有增強神識的作用,還有一點好處是無鞅真人也不確定的,因爲按照道理,若是修仙者慢慢通過修補各種法器而使自己的神識柔化以後,應該是在對水屬性陣法的領悟和修煉水屬性的功法方面有很大裨益的。

僅僅是這些,就讓羅羽對這《易象訣》刮目相看了。

在他想來,即使是這《易象訣》在目前,僅僅只創立了水之道的功法,那也會對他日後有很大幫助。

羅羽一直就在尋求一種能鍛鍊神識的方法,現在這《易象訣》無疑是在雪中送炭,更不用說《易象訣》能讓羅羽從法器陣紋中領悟陣法奧妙,要知道這可是很不一般,此舉看上去用處不大,那是他所接觸的層次還很有限。

因爲目前的法器都是一些級別不高的,又都有完整的煉製之法,所以短期內《易象訣》還難以發揮出作用,但長久下去,比如羅羽神識開始柔化以後,說不定就能感悟出青峰古劍上刻繪的‘大劍雨術’陣紋,從而知道‘大劍雨陣’的煉製之法。

而目前,若是一些羅羽所瞭解的陣法,也都能用《易象訣》轉化爲相應的陣紋來,日後羅羽要是煉製某種法器,法器本體上面有陣紋空缺之處,也可以將自己懂得的厲害陣法轉化爲陣紋刻繪上去,那時候法器威力也會大大增加,不過這種方法需要考慮五行相生相剋之道,要很慎重才行。

“《易象訣》最初修煉需要從基本的低階法器開始體悟起,還最好是在水靈力充肺之地?”

羅羽一下子接受了如此多違背修仙界常理的知識後,心中卻是震撼一片,好一會兒後才勉強整理思緒,一門心思的考慮如何修煉的問題來。

------------------------------------------------------------------------------------------------------------

《仙焰》第一更送到,收藏哦

第五百二十一章 竹林邂逅(下)第七十九章 築基期修仙者第一零二六章 高階幻術第九百六十四章 危伏第八百一十四章 血圖現第一一五七章 八手八足第九百一十二章 徹悟第兩百六十八章 威懾第八十八章 偷襲(下)第八章 老人與算術第三百七十七章 靈氣湖泊第三百九十一章 囂張紈絝第九百七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四十六章 結丹之邀(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變異靈獸(上)第一零五七章 蚍蜉撼樹第一一六九章 巧成人祖(2)第一零三九章 音劍藏音第一零二五章 太隱真水第一百一十六章 交易疑雲第一一六五章 星空之變第六百七十三章 子母劍盾第五百二十一章 竹林邂逅(下)第九百二十章 荒嶺第一百六十九章 五色劍惠第九百一十六章 諸事第兩百五十九章 蒲鵬之威第七百三十五章 玄冰黑羽術第一百七十一章 千年恩怨第一二零一章 得手第兩百六十九章 臂火狐第一零一八章 故女鳳鸞第三百六十八章 縛仙網、烏光陣第一零四一章 青琅籤第兩百九十八章 比鬥(上)第一零二六章 高階幻術第七百五十章 青雲雀、劍影術第一千零七章 離去(3)第一百八十八章 滅殺綠影第三百六十三章 保命手段(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南星盤與設伏第六百九十章 怪霧第一一七八章 血洗之變(3)第九百九十二章 冰鳳火蛟第一一零三章 積雷海域第九百八十五章 再滅第九百三十六章 魔風變化第一一六一章 磁力結界(3)第一零八五章 斃命(中)第八百九十二章 碧螺飛甲第四章 抓獲第七百一十六章 血焰沙第兩百一十二章 靈虛山脈與三層寶地第六百零四章 合璧劍訣第四百五十三章 化薰芝與伴侶第一百六十五章 陰毒的王玄第八百一十五章 侵蝕第八十九章 化元石礦脈第十二章 仙路初開第一零四六章 姐妹情深第三章 妙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迭起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願(上)第四十二章 修仙初鬥(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青風雕第一百六十章 猜疑與試探第一百九十七章 奇怪洞府第八百六十章 魔蘭香粉第六百七十八章 雷威與神變第一零一七章 戰襲第一零五三章 絞赤獸第三百二十九章 刮目相看第八百零六章 剿滅第一一八六章 湖戰(3)第九百九十九章 大陷阱第三章 妙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晉魔宗第五百章 龍象烈風、心瑤居第一零五九章 生死定第八百七十三章 施妙真人第三百零二章 驚人猜測第一一二六章 鬼族始現第一零二零章 痛徹的心第九十章 畫皮術與無相風骨訣第五百一十五章 劍氣顯威第七百六十八章 古扇第兩百零九章 練氣期五大高手第六百九十四章 古怪妖風第九百八十三章 天鬼符第八百零二章 破陣(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散修大出動第九百五十二章 激戰梟哭(6)第六百八十九章 邙蛇禁山第一二一七章 豔女(2)第三百九十六章 一箭雙鵰第六百八十九章 邙蛇禁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嵐州’之疑第一一四五章 烏晶星空(1)第七百七十章 冰龍蟬.玉龍樁第一零七四章 奇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