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皇落誰家?

半個月來,被包圍着的妖霧一直沒有動靜,即不擴大也不縮小,妖人魔獸也很少往外衝擊,只要人類不靠近妖霧十里之內,它們一般不主動襲擊。</p>

周全早有嚴令,所以沒有人主動去挑撥,在五斗米教追殺燕國兵馬這段時間內,後方難得地平靜。守在妖霧外的人和民間紛紛傳說,周天師以神功和符法把妖魔給鎮住了,暫時已經不能爲惡了,等到完全滅掉胡人後,就會驅動大軍給魔族致命一擊。</p>

防守線上果然到處貼的都是符籙,神化美化周全的故事更是傳得神乎其神,各種版本都有,漢人已經幾百年沒有如此地民心凝聚過了,也幾百年沒有出這樣傑出的人物過了,便是五斗米教的始祖、二祖、三祖也望塵莫及。</p>

洛陽皇宮經過初步修整已經初具規模,爲了便於居中指揮,五斗米教的辦事處就定在這兒了,總壇那邊當然也不能放棄,回調了一些人,主要作爲加工製造物質場地,如煉丹、煉器、練兵等,五斗米教的根基還是在這兒。</p>

這一天,周全與一衆首領在一處偏殿中商議如何治理各地郡縣的問題。因爲五斗米教並不屬於政權,而是屬於道門宗派,打天下時無所謂,打下來了不可能還這樣繼續下去,難道把中國變成一個神權教廷國家?這是行不通的,孔聖人的思想在中國有着根深蒂固的影響,一旦安定下,那些詩書傳世的讀書人就會開始蹦達了,口誅筆伐,死纏爛打,絕對不充許道士掌管天下;抱殘守缺的豪門大族也會開始奪權,新興的玄門也不甘於就此沒落,各派各系都會不安份,天下將陷入另一種混亂中。</p>

五斗米教是什麼?道門的一個支系而己,並且是曾經淪爲盜匪一流的教派,如何能夠執掌天下,如何能讓“正統”國人都聽道士的話?</p>

現在五斗米教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周全不稱帝,以道門制度治理天下,以武力威揚天下,把所有不和諧的聲音全壓下去,從此全國都信奉五斗米教,五斗米教的教主就是皇帝;第二個選擇是周全以世俗人的身份稱帝,建立一個國家,道門不涉入政治,五斗米教只作爲護國大教。</p>

五斗米教的人大多希望是第一個選擇,但第二個選擇更容易實行,也更容易被人接受。五斗米教能有今天,能從騙子盜賊一流的沒落教派稱雄天下全是周全的功勞,倒是沒有人敢逼迫他做哪一個選擇。可是問題是周全都不想選擇,他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以宗教統治天下的事就不用說了,連皇帝他都不想做,這個位子真不是容易坐的,並且上去容易下來難,沾上了就甩不開。</p>

周全顧左右而言,不想當皇帝的意思很明顯,在坐的五斗米教各長老都坐不住了,看來看去最後都盯在龐易身上,他是總壇的大祭酒,又是最早跟隨周全的一批元老,無論口才與急智都過人一籌,現在不推他出面叫誰出面?</p>

龐易有些爲難,不過還是站了起來:“教主聽我一言,本教好不容易纔打下這份基業,若教主不取,必被他人取去,本教數萬教衆的浴血奮戰豈不白費了?教主功高蓋世,衆望所歸,若不稱帝還有誰能稱帝?此時民心歸附,除了建康的司馬昱集團外,天下無人不服,乃是順水推舟之舉,若拖延時日,本教上下人心離散,江湖之間風波又起,天下又亂矣。”</p>

周全不能與他們說妖道的事情,只好說:“這些我也知道,只是我確實有我的難處。大夥跟着我出生入死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想必也瞭解我的爲人,我這人喜歡自由自在,東遊西逛,沒法定下來,實在應付不了亢煩的公務,當不了這皇帝。”</p>

左尋仙站出來說:“本教人才濟濟,多的是治國安邦的棟樑之材,只要任用得宜,何須事事教主親勞?便如往日教主在本教中,小事我們都能處置,教主只要作個總的決斷就可以了。”</p>

周全苦笑,“當皇帝和當教主哪裡會一樣,本教都是修行之人,已有戒律法規制約着,道德高尚,說一不二;天下貪官污吏、刁民地痞無數,哪裡能顧得過來?每日須上朝理事,奏章堆積如山,要管着千萬人的生活並保證他們安定幸福,豈是件容易的事?修行有成之人活個幾百年也不稀奇,當皇帝的你看有幾個能活過六十歲?那可都是爲了百姓而累死的啊,哈哈哈。”</p>

衆人都跟着笑起來,公孫薇說:“教主若是真是隻怕政事牽累,我倒是有一法可以解決。”</p>

“哦,你說來聽聽。”</p>

衆人都屏息靜聽,公孫薇說:“春秋之前,帝王只居中治理着一小塊區域,各地都劃分給諸侯管理,軍政自治,年歲納貢。帝王只須時常派人巡視各地,撤換不得力諸侯,敢有不遵者,一聲令下諸侯共伐之。如此一來,皇帝處理的政務就大爲減少,又不缺錢糧,只要做一個總的政策指引,當一個公平的裁決者就可以了,正適合教主的意思。”</p>

周全一愣,這不是復古嗎?不走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最多就是封建社會吧,怎麼能反回到奴隸社會去了?他有些遲疑地問:“社會是在進步的,秦皇漢武一統中原,我們好不容易纔整個打下來,怎能又分裂了?”</p>

其他人也是不解,低聲議論起來,嗡嗡之聲不絕。</p>

公孫薇說:“秦始皇一統中原,所造成的殺戮和破壞前無古人,而他的皇朝不過幾十年就敗了,僅傳二世而已;漢武帝建國後雖然大興天下,可是也僅幾百年歷史,其間也是征戰和內亂不斷。反觀三皇五帝時期,每個朝代少說七八百年多則以千年計,萬民安樂,內無混亂,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便是到了商周之時也能長治久安,只是到了末代皇帝纔開始大亂。事實證明不是上古之時的制度不行,而是秦、漢所立的帝王集權制度不行,只是這些野心家們想要一手操控天下,想要子孫萬代永爲帝王,把中原當成一塊肥肉強佔着,結果是苦了百姓,亂了天下。”</p>

在坐的人又是一陣議論,大部份人在點頭,少數人在搖頭,還有一部份根本沒聽懂。</p>

周全想了想,不由點了點頭:“說得也有些道理,如果君主的權力不是那麼大,皇帝的位子不是世襲制而是推舉禪讓制,就不會有這麼多人搶皇位。唉,三皇五帝時已經是**的稚形,爲何後面反要走這麼多彎路呢。。。。。。只是經歷了這麼多年,現在還適合這種諸候分封制度麼?關健的是一種制度是否適應當時的社會現狀,適應了就能發展並推動社會進步,不適應則必然再陷入混亂。”</p>

王猛說:“教主,屬下斗膽說一句。諸侯分封治最重要的是帝王要有足夠的威望,能夠鎮伏諸侯,周朝傳了八百多年,崩散後便再也沒有足夠威望的帝王出現過,所以無法實現;另外,身爲帝王者也要能放得下權力,這一點最是難,非大賢大聖難以做到,秦皇漢武也不能做到。而現在教主之威望足以鎮伏四海,教主以天下爲公,不戀權位,正適合諸侯分封治。至於具體的國計民生政策,可以依各地具體情況擬定,朝廷任總的綱領,諸侯靈活運用,比帝王統一制自然更好。”</p>

在座許多人已經回過神來,心裡竊喜,如果採取諸侯分封治,封的肯定是有功之人,那麼在坐的大多數人把道冠一甩,道袍一脫就是小皇帝、小國王了,這可比天天上朝給皇帝磕頭強多了。</p>

衆人正說着,有親衛進來報告:“稟告教主,荊州的桓大將軍、豫州的謝大將軍一同來求見。”</p>

“請他們進來。”</p>

衆人輕聲議論這兩人來有什麼事,不一會兩人就被引進來了,連護衛都沒帶,他們見五斗米教的重要領導人都在,也有些意外。</p>

兩人向周全躬身行禮:“末將參見教主,願教主道法精進,仙福永亨!”</p>

“哈哈,兩位大將軍不要客氣,快請坐。”</p>

兩人卻沒有入坐,謝安說:“今日來見教主,是有事相商,正好各位**師都在,安便直言了。現今胡人已驅出中原,不知貴教有何打算?”</p>

周全笑道:“實不相瞞,我們正在談這個問題,不過還沒研究出個子醜寅卯來,卻不知你們的意思怎樣,大家都不是外人了,直言無妨。”</p>

桓溫與謝安對視了一眼,說道:“天下皆知,當今建康僞皇乃是自立爲王,有名無實,無才無德,天下人皆不服。而天下不可一日無主,胡夷是貴教趕走的,大江南北是拜貴教之力統一,所以這扶立皇位的事還是要周教主和貴教說了算。”</p>

謝安說:“晉室頹廢多年,頑疾難醫,教主若有稱帝之意,或是另立新皇,我們謝、桓兩族都是全力支持的。”</p>

五斗米教衆人見他們這麼識趣主動投靠,之前又有不少交情,都心裡喜歡,紛紛點頭。由於這個時代大量良田和財富都在豪門大族手裡,新朝一成立,勢必要沒收他們的田產分給百姓,所以他們的利益是首當其衝的,桓家和謝家主動來投靠,就是希望能保持現有的東西。</p>

假如所有大族都來投靠,那麼就算周全當了皇帝,還是換湯不換藥,除了皇帝不同,大臣、制度、規矩都動不得,田地不能分,一動就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就會遭到所有大臣的反對,所以決對不能全盤接受他們。不過謝家、桓家與五斗米教關係不錯,也多次協作,立了些功勞,現在又主動來支持他,周全還真不能拒絕他們。</p>

周全說:“不論立誰爲皇帝,現有的一些東西是必須改變的,但是隻要我周全在,怎麼也不會讓你們兩家沒有‘立足’之地了。”</p>

“多謝教主美意!”兩人又躬身行禮,能保持家族的地位,要他們怎樣都可以。</p>

桓溫小心翼翼地問:“那麼這新皇的人選。。。。。。”</p>

“這事暫地還沒敲定,兩位先下去休息一下,決定了會第一時間通知你們。”</p>

兩人正要告退,門外又有守衛進來報:“稟告教主,有建康的聖旨到了,不知要不要讓他進來?”</p>

衆人一愣,司馬昱居然敢對他們下聖旨?這不是找死麼?白龍說:“我去把他的頭砍了!”</p>

周全說:“且慢,先叫他們進來,看他們說些什麼。”</p>

很快八個守衛就抓着一個宦官和一個將軍打扮的人扯了進來,極爲粗魯,幾乎把那個太監推倒在地,這兩個人都是生面孔,周全對他們沒什麼印象,估計是司馬昱上位後拉起的人馬。</p>

周全喝了一聲:“你們來這裡做什麼?”</p>

兩人一哆嗦,“撲通”一聲跪下,“教主聖安,教主萬歲,我們,我們是來傳聖旨。。。。。。不不不,是信使,送信來的。”</p>

“拿來我看看。”</p>

左尋仙上前一把奪過宦官手中的聖旨,三兩下拆了外封遞到周全面前。周全展開一看,裡面寫有幾百個字,端莊凝重,頗有幾分水平,文詞更是簡練華麗,很見水準。大意是司馬昱自覺沒有能力當皇帝,願意退位讓賢,請周全到建康接受禪讓之禮,並希望周全能對舊朝臣子手下留情,感恩莫名之類。</p>

周全哼了一聲,把聖旨丟給公孫薇,公孫薇念一遍,衆人這才臉色好看了一些,周全說:“你們兩個回去告訴司馬昱,他的皇位是自立的,不符法制,全天下人都不承認,他沒有權力說什麼禪讓的話。我若是接受他的禪讓,豈不是也成非法的皇帝?”</p>

衆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周全說:“你們回去叫他把朝廷應用的儀仗、禮器、印信收拾好運到洛陽來,建康皇宮封存好了,我會派人去接管。至於他的老命,哼哼,先看他表現再說吧。”</p>

兩個使者哪裡還敢多話?磕頭謝恩,夾着尾巴跑了,象他們這麼窩囊的聖使也算是歷上罕見了。</p>

周全叫衆人退下,然後往八門遁甲城去了,他要最後徵求一下褚如夢的意思。司馬文風已經與他談過了,她雖然是皇族至親,但早就離開了皇族,也不想再管皇族的事了,況且她已經決定了要嫁給周全,那麼不論皇帝是姓司馬的還是姓周的,對她來說都一樣。</p>

走近褚如夢的院子外,便聽到了裡面傳來褚如夢與周新民(司馬聃)說話的聲音。</p>

“。。。。。。你爲何還是執迷不悟,若不是他護着我們,早在彌勒教大亂時我們就已經淪爲階下囚了,火燒建康,又是他冒死把我們救出來,這些都是你親目所睹,難道會是我編造了騙你?”</p>

“孩兒不敢。”說是不敢,但是不滿的語氣卻是非常明顯。</p>

“我知道你是怪我不守婦道,生下了他的孩子,可是當時我受了彌勒教妖人的毒害,身不由己,你還小,不解其中的難處,我若可以一死了之,早就投環自縊了,要是丟下你孤苦伶仃,卻依靠誰去,嗚嗚。。。。。。”</p>

“娘,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現在五斗米教把胡人趕走了,司馬昱那老賊也要完蛋了,這皇位總得還給我吧?我是真命天子,除了我還有誰能繼承皇位?要是他讓我當皇帝,我就相信他是真正的忠臣,是對你我好;要是他自己當了皇帝,任他說什麼都沒用,我就是不相信他了。”</p>

褚如夢聲音提高了許多:“你,你,你這個逆子,死到臨頭猶不知天高地厚!以你之幼稚無知,如何能爲一國之君?晉室早已千穿百孔,天下沸沸揚揚,百姓水生火熱,你在宮中如何知道?若再讓你當皇帝,天下又將四分五裂,再成胡人俎上魚肉。就算他念舊情願推你爲皇,天下人豈會同意,他部屬豈會同意?他屬下不泛心狠手辣之人,勢必暗中謀害了你,此乃自尋殺身之禍!他若來請你爲帝,你萬萬不可答應。”</p>

周新民這時才意識到自己早已不是皇帝了,甚至連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都不如,默然了一會兒說:“是,我知道了,但我還是不能稱他爲爹。”</p>

“這就隨你了,他雖然殺戮無邊,其實心地慈善,不拘小節,不會勉強你的,只是你再也不可胡言亂語,能平平靜靜活着,當個普通人比什麼都強。”</p>

“是,孩兒想通了。”</p>

周全沒想到褚如夢如此深明大義,並且想得極爲周道,他就沒想到如果屬下的人不滿意小皇帝復位,會對小皇帝暗下殺手,這種事防不勝防,還真不能不放在心上。看來沒必要再讓小皇帝上位了,不過周全總覺得心裡有些虧欠了這娘倆的,得找個機會補償他們。</p>

過了一份兒,周全這才放重腳步走了進去,褚如夢與周新民忙躬身迎接,周全的親生兒子周靖民則在牀上睡着,白白胖胖煞是可愛。</p>

周全笑道:“都是一家人,何必這麼客氣。”</p>

褚如夢給他泡茶,問道:“教主今日怎麼有空回來,莫非前線戰事已定?”</p>

“是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了,今天來是想與你商議一下皇位的事。</p>

周新民低下了並頭,褚如夢說:“當今天下還有誰比教主更適合當皇帝,這事不必商議了。”</p>

“這怎麼行?當初不得已才叫你們隱姓埋名,暫避一時,現在大局已定,你們就該再出來主持大局,我什麼都不懂,如何能治理這個國家?”</p>

褚如夢急忙推辭,理由是周新民太小不懂事,沒有才能沒有威望,連個小朝廷都管不了,如何能管大國家?她就更不想出山了,她一個婦道人家,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沾惹政事?</p>

第31章 元神佛身第9章 海底有寶第21章 清洗後宮第22章 意外得劍第20章 特種部隊第1章 地火煉劍第30章 雷神震怒第12章 佛法神通第31章 得失難料第23章 絕對實力第20章 一統中原第31章 三青陰火第29章 黑道凶日第10章 仙道高人第2章 魔火鍊金第32章 血煞魔功第4章 紅龍道士第4章 百萬雄師第19章 真相大白第23章 絕對實力第21章 靈犀一線第18章 仙音劍法第29章 黑道凶日第30章 彌勒邪教第21章 皇落誰家?第12章 翁婿成仇第15章 此情可代第28章 破土而出第19章 太乙金液第4章 兵不刃血第19章 太乙金液第6章 了卻恩仇第13章 峰迴路轉第8章 鬼眼鬥鯊第16章 合則兩利第12章 遁甲奇陣第19章 自投羅網第27章 洞悉陰謀第32章 介入豪門第6章 技驚衆美第16章 變生肘腋第7章 作繭自縛第17章 節外生枝第15章 故友遠來第26章 決戰皇宮第23章 絕對實力第6章 黑甲魔兵第20章 有福同享第23章 別有洞天第13章 犁庭掃穴第12章 金丹化龍第21章 先天兵器第30章 興師問罪第28章 威懾朝臣第5章 發展大計第24章 柳暗花明第23章 意外兵變第22章 絕處逢生第25章 再攻長安第13章 絕世綠帽第30章 強攻洞天第18章 迷神法術第14章 御用道人第24章 禹皇秘府第7章 高人隱士第15章 建康激戰第16章 虎口奪食第17章 深谷魔影第10章 寶物強陣第4章 解開禁錮第26章 決戰皇宮第26章 壽春救援第10章 幽暗地域第1章 聲東擊西第17章 魔門傳人第18章 驚天之變第11章 只攻不守第2章 昆吾火劍第16章 涅磐菩薩第20章 金魚怪丹第4章 幕後軍師第9章 一舉兩得第29章 冰下遺蹟第20章 神秘人物第3章 器物造化第31章 護體龍氣第2章 魔火鍊金第7章 獨闖魔穴第25章 有容乃大第3章 避火符法第1章 照海奇鏡第3章 器物造化第23章 袖裡神課第13章 陷入困境第27章 龍爭虎鬥第12章 翁婿成仇第5章 自創劍法第22章 絕處逢生第9章 獨力迴天第13章 絕世綠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