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暫借靈菩之葉,消我鬱結情懷

“不是吧?再仔細找找吧!”

“應該是掉了,我就掛在腰間的。現在你看這繫着錢袋的細麻繩,已經被割斷了。”

說話間,陳子平一臉的懊惱,將腰間那繫繩給醒言看:那麻繩已剩了半截,耷拉在那兒,茬口平滑,顯是被人割斷。

“對了!定是方纔在那人羣之中,趁我不留意時,被人偷偷割去了!”

“晦氣!”

聽得陳子平之言,醒言心下暗暗叫苦。

因爲,兩人這次前往羅浮山的貲錢,全都放在陳子平一人身上。因爲是初去羅浮山,醒言隨身攜帶的東西比較多。雖然那把無名劍就扔在客棧房間裡,也不虞被人偷去;但這些玉笛啊、曲譜啊、符籙經書啊,卻都是醒言的寶貝,俱都隨身攜帶,因此,若是再裝上那也算沉重的錢袋,便顯得有些狼犺。因此,兩人議定,這些個銀兩,便都放在陳子平身上。

只不過,這位陳子平陳道兄,顯然不似醒言這般常在市井間行走。若是換了這少年醒言,即使在那熙攘人羣之中,與旁人聊天之時,定也是自然而然的站好姿勢,護好身上攜帶的貴重物件。

“唉,應該是被哪個小賊給偷摸去了。”

醒言嘆了一聲。看這滿大街穿戴銀飾的男女,想那剛被偷去的銀錢,即使不來花銷,卻也不愁沒有銷路。

“張道兄,都怪我粗心!”

陳子平一臉的沮喪歉然。

“這倒沒啥。錢乃身外之物;這人生地不熟的,難免會被一些宵小之徒所趁。”

只不過,話雖如此,現在兩人卻都失去了喝茶的興趣——況且,現在囊空如洗,也沒錢喝茶。

現在,一個非常現實的難題擺在了醒言二人的面前:現在住的這客棧房錢,還有以後的路費盤纏,應該如何解決!

據陳子平說,即使騎驢急趕,也還要五六天辰光,才能到得那羅浮山。若是現在因爲盤纏短缺賣掉了腳力,那估計便還得要半個多月才能趕到。只是,正所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這道理自古皆然;若像現在這樣一文不名,豁出去一路風餐露宿的話,估計到得那羅浮山上清宮,醒言二人便差不多和倆落魄的乞丐一樣了。

“且莫着急,應該有辦法的。”

見着陳子平那既自責、又焦急的神態,醒言便忍不住出言安慰。與陳子平不同,張醒言自幼便在這市井中廝混,倒不是那麼着急。少年認爲,只要肯吃苦,在這集市上生錢的法兒,還是很多的。

“去尋個酒肆茶樓幫幾天工?”

醒言首先便想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不妥不妥,這樣不僅逡巡時日甚久,而且也掙不了幾個錢。”

略一琢磨,少年自己便將這個念頭給否定了。

“對了!”

醒言突然想起別在自己腰間的那管玉笛——現在,這管玉笛“神雪”,已是裹上一層顏色不甚惹眼的布套,以防路途上歹人見笛起意。這笛套正是那龍女靈漪兒的手筆,卻着實縫得不怎麼樣,針腳歪歪扭扭,蹩腳得緊。只不過,即使這套兒再難看上十倍,醒言也絕不敢笑話少女這個心血來潮的作品。

“張道兄想到辦法了?”

見得醒言似有所悟,陳子平也不禁精神一振。

“嗯。你看這樣成不——俺身上正帶着一管笛兒,俺也慣吹得幾首曲兒;咱不如便效方纔那街頭耍棍的漢子,去尋個街邊空地賣藝如何?”

“呃……這個、恐怕於咱上清宮顏面有損吧?您怎麼說也是我上清教‘四海堂’一堂之主啊!”

“嗨~現在誰知道這事呢!至於這面子問題——當年那伍子胥伍大人,卻也不是曾在那吳市上賣藝吹簫?”

“這……說得也是。”

“對了,這法兒恐怕還是有些不妥,”

陳子平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找到一個理由,給醒言潑了一瓢涼水,

“以前曾和師兄來這羅陽採買過竹紙,於這兒的風土人情也算諳熟。這兒的居民,無論漢夷,盡皆能歌善舞,幾乎人人都會用這當地的竹笛、葫蘆簫奏上十幾首曲兒——恐怕道兄這賣藝的法子……”

“唉!說得也是,估計也是班門弄斧;還是另想辦法吧。”

於是這兩人,便對着這橋邊的清澈河水,一籌莫展。正是:

杖頭黃金盡,壯士無顏色!

“唉,都怪我,若不是剛纔看得那麼入神,卻也不會……”

“呀!有了~”

陳子平自怨自艾的一番話,卻是提醒了醒言,當時便截過陳子平的話頭。

“嗯?是啥法子?”

“看來,陳兄你還真是一語成讖;這次,我們便真的要賣那符籙了。”

回到客棧之中,醒言便找店主人,說了一下方纔失錢之事——正在那店主人皺起眉頭之時,醒言又趕緊表明兩人都是那上清宮道士,一向善畫符籙,希望店主人能襄助些紙筆炭墨,好來畫些符籙賣了,也好早些付得這住店房錢。

看來,這上清宮果然是名動天下,便在這羅陽,似也是頗有影響。一聽得上清宮之名,再看看醒言、陳子平這兩人的氣度,這店主人的神色,立馬便和緩下來,非但沒有刁難二人,還非常配合的拿來竹紙筆墨,供二人揮寫符籙。

於是,醒言便回到客房之中,將自己住的這房間,當成靜室,拿出老道清河臨別相送的那本『鎮宅驅邪符籙經』,開始照着書上的圖樣,臨摹那些個符籙。

“唉,沒想到那清河老頭兒,還真是料事如神!只不過,即使這老頭兒,也沒想到自己這麼快便用上這本書了吧?”

雖然,這位名門正派的上清弟子,一向這些個“鬼畫符”之事,可謂是深惡痛絕;但因爲是自己的疏忽,才丟失了錢袋,因此,現在這位上清門人,對醒言寫賣符籙一事,卻也不太好出聲反對,只得無語悶坐在一旁。

等用心畫得幾幅之後,醒言卻也漸漸摸清了門道。畢竟這饒州少年,也曾入得那“無我之境”,又跟那龍女靈漪學得幾手法術,雖然頭腦中對那些個陰陽五行之理,並不是十分清晰、明澈;但在醒言的潛意識中,卻已是有一番頗爲不俗的直觀認識。

因此,待畫得幾幅之後,醒言便似有所悟:

這些號稱能辟邪鎮妖的符籙,絕不像陳子平所輕視的那樣,純粹是騙人的把戲。

醒言發現,在這些符籙圖樣中所有點畫線條裡,似乎暗蘊着某種易理,與那陰陽五行之道,頗爲相合。這些點橫撇捺,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在一起,便似乎擁有了某種神秘的力量。

“看來,便如那玉笛五音,暗應着五行一般,這些個符籙圖畫,卻也是暗合着某種義理;以前我恐怕也是有些錯看了那清河老頭兒了!”

想到這個,醒言便越發的虔誠起來,從開始那一腔的胡混盤纏之心,轉成爲靜心凝神的認真寫畫描摹。

隨着那手腕筆尖的收發流轉,醒言也漸漸進入一種“旁若無人”的心境,整個的身心,都似乎開始隨着那符籙的線條,婉轉延展。

而不遠處的那位陳子平,對此卻是毫無知覺,還在那兒怏怏不樂。一想到因爲自己的不小心,便淪落到也要靠那幾張紙符賺取盤纏,這位上清弟子,便是既慚且愧。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便連這坐功甚好的陳子平,也開始有些不耐煩起來之時,那位一直端坐案前運筆畫符的張醒言,纔算大功告成。

現在,少年桌前的几案上、身旁的牀鋪上,還有左右周遭的地板上,俱都飄滿了畫滿奇異圖案的符籙;有不少紙片,還是墨漬宛然,還未曾完全乾透。

原來,老道清河相贈的這本『鎮宅驅邪符籙經』中,各種符籙林林總總,五花八門啥都有;什麼辟邪解祟的、鎮妖捉怪的、役鬼通神的,甚至連那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頭疼腦熱、蟻噬蚊叮,竟也都有相應的符籙!真個是:

犄角旮旯無鉅細,五花八門全都包!

——也不知那老道清河,是從哪兒搞來的這本洋洋大觀的符籙經書。

折騰了這多時,醒言也來不及細細查勘,反正是依葫蘆畫瓢,每種都畫上幾張——按少年的心思,這樣也許可以廣開銷路。

待這些符籙紙片上的墨跡俱都乾透,醒言便招呼來那位蔫頭蔫尾的陳子平,一起將這些符籙撿集起來。

帶所有的符籙都集整到案上,醒言也讓這位上清宮的修道之人,順便看看他這符籙畫得如何。

聽得醒言問詢,這位陳子平陳道兄,便有些神思不屬的用兩根手指,挾起一張辟邪符籙來,打量一番。

而那少年醒言,則是兩眼緊盯着這陳子平的神色,心下頗爲緊張——畢竟,他倆接下來幾天裡的旅途盤纏,俱都要靠這些個薄紙片了。

正在察言觀色的醒言,卻突然發現,這位初時甚不以爲意的陳子平,看着看着,臉上的神色竟是漸漸凝重起來。

“怎麼了?是不是畫得比較醜,樣子很難看?”

醒言緊張的問道。

“不是——現在要我說,張道兄所畫的這些符籙,恐怕還真是有些門道!”

“是嗎?”

聽得陳子平這麼說,醒言頓時鬆了一口氣。

“是的,我盯着這張符籙看過一陣,卻覺得分外的神清氣爽,剛纔那些個煩慮竟似是一掃而空!”

“是嗎?!”

得到這位上清宮弟子的讚賞,醒言立時便精神起來,接過話茬說道:

“正所謂‘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方纔畫這些符籙之時,俺還是頗下了一番功夫的!”

“畫符不知竅……這話倒挺有意思啊。”

“是啊,這是俺聽你那位清河師伯說的。”

“哦,是他啊。我們這便出去?”

“好。呃~且再等我一下,待我再多畫上一張符籙。”

剛要收拾傢什出門,醒言心中一動,又是端坐下來,開始照章畫符。這次,他卻翻到那“鎮妖”部分的最後一頁,說了聲:

“就是它了!”

然後,便開始認真描畫這個全書中最爲複雜譎奧的符籙紋樣——據這符籙附帶的說明,宣稱這個符籙,若是製作施用者道力高深,便是那仙禽神獸,也得乖乖的被它鎮住!

當然,醒言可沒指望去鎮啥仙禽神獸——即使能鎮,那仙禽神獸可是他能碰見的?醒言內心裡是這麼琢磨的:

“昨日聽那老者說,曾有來這羅陽銷賣符籙的道士,最後卻被那小狐仙羞辱而去——正所謂有備無患,不管這符籙有沒有用,最好還是挑個據說是最厲害的,畫上以防萬一。”

等這最後一張符籙的墨跡也已乾透,醒言便和陳子平收拾好這些個符籙,摞作一疊;又向那店主人借了竹桌竹凳,便來這店前開始設攤賣符。

醒言二人落腳的這家客棧,卻並非正好臨街;客棧的前門,離前面的大街還有一段距離。這中間,是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甬道。夾路兩旁,是兩片青翠的竹林。醒言便和陳子平一道,將那桌凳擺到這竹道臨街處,在一片竹蔭下,開始銷賣他的符籙。

而那位陳子平陳道兄,現在心裡還沒怎麼完全拐過彎兒來,在醒言旁邊扭扭捏捏,真個是坐立不安。醒言曉得他的難處,便讓他回房歇着,自己一個人叫賣便已足夠——反正這事兒少年也做得慣熟。但那陳子平卻頗顧義氣,雖然內心裡對上清宮弟子當街叫賣的行徑,萬分的牴觸,但也不好意思留下醒言一個人在這兒賣符。

於是,最後的結果便是,這位陳子平,搬了張竹凳,往遠處略挪了挪,離了這符攤隔上一小段距離——即使這樣,這位從來沒做過這種事體的名門正教弟子,還是覺得渾身不自在,總覺得自己是在做啥虧心事,那雙眼睛只盯着眼前街道青石的縫隙,都不敢正視那街上來往的行人。

而那位久溷於市井,還沒來得及受那羅浮山上清宮經風道雨薰陶的少年,卻沒有這麼多講究、顧忌;待攤子擺好之後,便開始旁若無人的大聲吆喝起來。畢竟跟那位專靠符籙混酒錢的老道清河那麼久,這一套銷賣符籙的說辭,那是張口就來,絕無滯礙!

不過,雖然爲了配合售賣,現在醒言也換上一身短襟道裝,吆喝得也是理直氣壯,但卻沒打出“上清宮”的旗號——一來,是那陳子平堅決不贊成;二來,醒言自己對這些個符籙,也是沒有多少信心。

醒言心說,自己還沒進得那羅浮山,便砸了人家上清宮的招牌,那多不好。

只不過,待醒言扯着嗓子吆喝了許多聲之後,卻最多換來行人的指指點點,偶爾會有兩三個好奇的停下腳步,但也只是隨便翻翻揀揀,並無任何購買的意向。

“唉,晦氣!恐怕是上次那個道門前輩,在羅陽壞了咱這賣符一行的名聲!”

醒言心下不住哀嘆。

現在,這日頭已是漸漸升高,陽光也逐漸移到醒言面前的竹案上;還有些太陽光,斜透過頭頂上這稀疏的竹葉,在少年身上撒下斑駁的光點。

吆喝了這麼多時,又被這暖洋洋的春日一照,醒言也漸漸變得有氣無力起來。現在,少年也不似開始那樣,氣勢十足;現在他口裡那吆喝聲,也從響亮高亢的“鎮妖辟邪”,逐漸變成了“驅蚊除蠅”;而那聲音,也變得真如蚊蠅一般……

現在,在不遠處那張竹凳上的陳子平,雖然經過上清宮良好的訓練,現在卻也與醒言一樣,開始有些昏昏欲睡……

正在這門可羅雀之時,這位正低頭順眼、沒精打采的醒言,卻突然覺着有個人影來到案前,還似乎饒有興趣的不住翻動自己面前的這些張符籙。

“呀!終於要開張了?”

醒言立時鼓舞精神,從頭收拾起一身的氣力,擡起頭來,準備大力推銷一番。

只是,正待他要出言誇說符籙之時,醒言卻見這位正胡亂翻動符籙之人,正是今早與那趙一棍趙兄臺搗亂的小女娃——

現在,這位一身火紅短襟、俏面如施玉粉的小女娃,那張恰如朱玉的小嘴兒,正撅得老高;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眼前這位攤主,仰着臉氣鼓鼓的說道:

“大哥哥,你也要來賣鎮妖符?”

第5章 浩淼煙波泯塵俗第10章 一身俠骨亂風波第8章 凌波步晚,攬得煙雲入夢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7章 惆悵罡風何太急,夢短落花煙第5章 霧鎖妝池,春關未許魚窺第6章 餐霞飲火,看破夢裡當年第6章 千山雪舞,輝耀碧朵靈苞第27章 立地風波,啼來誰家乳燕第18章 庭空鳥語,溪山夢裡遊蹤第10章 欲擊三千水,拔劍舞天南第9章 浪靜風恬,兵銷戈倒第3章 貧廬雲聚,借山結得煙霞緣第8章 憑欄看劍,窺見身外之身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第13章 攬秀羅浮,肝膽煦若春風第9章 鯤鵬附驥,摶扶搖而萬里第3章 麗日光風,須防射影之蟲第7章 義無反顧,千萬人吾往矣卷首詞雲中梅第15章 太清神手,揮爲嘯虎之風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第16章 瑤瑟前塵夢,瓊鴛別後緣第11章 虎步鷹揚,壯靈光以殺物第2章 幽堂蔽日,忽飄四海之魂第6章 相知猶擇劍,莫從世路暗投珠第4章 當頭棒喝,未期煮鶴焚琴第5章 明溪垂釣,暫偷閒於清流第18章 庭空鳥語,溪山夢裡遊蹤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6章 暗潮洶涌,藏滄海之奇勢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9章 俠氣如龍,挾罡風而飛去第3章 行程正在,秋水盈盈處第8章 竹光水影俱空空第20章 玄機似悟,卻恐成結禍胎第2章 抑巧揚拙,消餒英雄豪氣第3章 乘月步林,偶入不復之地第9章 雲水淡情,明月步步清風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卷首詞臨江仙·偶爭鋒第13章 洞底觀天,認麋鹿以爲馬第4章 飾語費猜,誰帶春星踏苔第7章 節外生枝,欲嘗四海水味第4章 劍燭滄海,光耀虎狼之師第7章 香繞柔魂,風波颯起春庭第6章 醉人盈座,放曠人間之世第10章 一身俠骨亂風波第6章 相知猶擇劍,莫從世路暗投珠第2章 抑巧揚拙,消餒英雄豪氣第4章 飛鳥落塵,涉風波而不疑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2章 寂寂江山,洗出靈奇面目第4章 魔疆芳草,誤絆夢裡仙郎第22章 雲霞爭變,盡是血脈朱顏第2章 閒臥仙山驚月露第5章 操戈入室,按劍伏兵卷首詞戰神皋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2章 騰駕碧廖,或言仙路可期第8章 慧舌如鶯,啼催萬里風雷第10章 雪影搖魂,恍惚偏惹風狂第8章 浪逐芳塵,輕摺合歡之枝卷首詞雲中梅第9章 雲水淡情,明月步步清風第4章 文質彬彬,君子以恬養智卷首詞逍遙志第14章 幻徑迷蹤,誰悲失路之人第1章 去留隨意,閒探風月江山第2章 天網恢恢,掀一角以漏魚第10章 隨口利牙,哪管鬼哭神怒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第4章 月冷歌殘,幾忘幽明異路第18章 庭空鳥語,溪山夢裡遊蹤第17章 元靈初聚,煉化劍膽琴心第2章 鳳舞九天,視滄海如杯盞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8章 慧舌如鶯,啼催萬里風雷第16章 三山神闕,輕身一劍知心第3章 福至心靈,參幽微以通玄第12章 客來花外,感關雎而好逑第7章 節外生枝,欲嘗四海水味第5章 霧鎖妝池,春關未許魚窺第6章 李代桃僵事逾奇第6章 相知猶擇劍,莫從世路暗投珠第2章 杯酒憑欄,檢點浮生閒話第6章 繁華寂寞,煙火悲兮生別第7章 目中寥廓,徒歌明月之詩第1章 春風入夢,煙籠十二巫峰第3章 麗日光風,須防射影之蟲第4章 霜刃擊秋風,誰有不平事第4章 氣結煙霞,胸中自無冰炭第1章 飛鳥忘機,暫安陶然之樂第7章 卷蘊丹霞,浣盡愁思塵慮第5章 恨魔障之功高第16章 神劍忽來,飛落月中之雪第8章 言存嘉意,欣然有會於心第4章 劍冷光寒,吾往殺中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