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龐癝使秦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龐癝發出一聲嘆息,而後登上馬車說了一聲“走吧”,馬車便又慢悠悠的向咸陽城而去。

馬車行得雖慢,但兩天後龐癝一行還是到了咸陽城外。

“先生,前面秦國太子嬴柱及國相範睢正在恭候先生。”在前面打探消息的呂更見前面有一羣人,便過去打聽,一問才知道是秦國太子安國君及國相在此等候龐癝,便急忙轉身回去稟告。

咸陽城東十里處,範睢一臉淡定的站在那裡閉目養神,而安國君卻不耐煩的來回走動,心裡很是不悅。在安國君看來,自己貴爲秦國太子,怎能親自出城迎接一個小小的魏國亞卿?

但安國君耐不住範睢的苦苦相勸,華陽夫人也支持範睢的意見,讓安國君陪國相範睢一同出城迎接魏國亞卿龐癝。於是無奈之下的安國君只能極不情願的和範睢一同出城了。

一同前來的還有不少秦國將領,用意自然也很明顯,就是想給龐癝這個造成秦軍邯鄲之敗的罪魁禍首一個下馬威,讓其不敢小覷秦國。

龐癝的馬車很快就到了等候多時的人羣前,車子距離人羣數十步,外面就響起了一道蒼老的聲音:“前方可是魏國亞卿龐癝先生?”

龐癝聽到聲音掀開馬車簾子一看,見是一個瘦弱夫人老人,揮揮手讓駕車的門客停下車,一下子跳了下來,遠遠的向老人一拜:“區區正是龐癝,您可是秦國國相範睢範相國?”

老人同樣遙遙一拜道:“老夫正是範睢。”

說話間龐癝已經來到了衆人面前。

範睢便給其一一介紹起來:“這位是我大秦太子安國君。”

龐癝行禮道:“見過安國君。”

安國君卻不做聲,直到範睢偷偷的拉了一下他的衣袖,安國君這才向龐癝行了一禮:“見過龐先生。”

“這位是蒙驁將軍!”範睢指着一個五十多歲的武將介紹道。

“見過龐先生。”蒙驁並不倨傲,恭敬的行了一禮。

“這位是我大秦的後起之秀王翦將軍。”範睢又指了指一個年輕的小將介紹道。

“見過王翦將軍。”

“見過龐先生。”

······

待範睢一一介紹之後,龐癝有些明白過來,感情這些秦國將領是想給自己一個下馬威啊。要說這些將領之中只有蒙驁及王翦能夠吸引龐癝的重視,其他將領對龐癝來說就不足爲慮了。

蒙驁乃是沙場宿將,一生征戰屢立戰功,更是培養出了蒙恬、蒙毅兩個秦國的未來將星。而王翦是不下於白起的存在,關東六國有四國是王翦父子二人所滅,且王翦這人很聰明,懂的明哲保身。

滅楚之戰中王翦爲消除始皇帝的疑心,不斷向其索要宅第,得以順利滅楚,在始皇帝一統天下後更是急流勇退,得以保全自身。

雖說始皇帝之時關東六國國力已經衰弱至極,但這也說明了王翦的攻城指揮能力極強。始皇帝之所以能迅速蕩平六國,可以說王翦功居第一,無人可與其爭鋒。

因而說話間龐癝對王翦極其尊敬,並不因其年輕而有絲毫不敬之心。在龐癝看來,魏、秦雖然是敵對之國,但這些名將該有的尊敬還是應該給予的。

安國君見龐癝對王翦這個後起之秀的態度極其恭敬,更甚於宿將蒙驁,提了幾分興趣便問道:“龐先生爲何對王翦的態度這麼恭敬?”

龐癝道:“之所以這樣是因爲龐癝覺得王翦是秦國未來的希望,待其成長起來,統兵能力必定不下於白起。”

“爲何如此說?”

龐癝當然不會說是前世王翦就是這樣的人物,而是這樣回道:“龐癝見秦國衆將領中除了宿將蒙驁將軍,只有王翦將軍對龐癝的態度甚微恭敬,因而纔有此說。

秦國在邯鄲遭遇慘敗,因而秦國將領大都惱怒龐癝這是應該的。蒙驁將軍畢竟是沙場老將,早已見慣了生死成敗,有這樣的態度龐癝並不足爲奇,但王翦將軍年齡與在下相仿,卻能有如此態度,喜怒不形於色,這難道不是一個大將該有的態度嗎?”

旁邊的範睢哈哈大笑道:“先生的看法與老夫不謀而合!前幾天大王還曾問過老夫秦國年輕一代中未來誰可堪大任,老夫當時就說秦國未來的大將非王翦莫屬,咱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說着範睢就是醫生朗笑。

王翦臉上有了一絲潮紅,沒想到這兩位揮手之間影響天下格局的風雲人物如此看好自己,連忙躬身向龐癝二人行禮道:“當不得相國和龐癝先生如此誇讚,小子一向才疏學淺,難堪造就,兩位過譽了!”

龐癝和範睢二人沒搭理王翦,而是互相對視一眼,而後紛紛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場合自然有破壞氣氛之人出現,想要出來挑釁龐癝,但都在範睢犀利的眼神下退卻了下去,不敢尋龐癝的麻煩。

眼下秦國和三晉之間改善關係是當務之急,身爲秦國國相的範睢又怎會眼睜睜的看着這些人前去挑釁惹得龐癝大怒呢?

這些將領還真是腦袋一根筋的傢伙,根本就不考慮如果這麼做的後果。現今的秦國已經不是以往的秦國,但他們的態度依舊如故,沒有絲毫改變,範睢在心中大罵:“真是一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

心中大罵完範睢看了眼安國君,見其站在那裡無動於衷的樣子,心中又不禁嘆了一口氣,大王如此英明神武,怎麼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不成器呢?安國君身爲秦國太子,居然絲毫不考慮國家利益,這真的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嗎?範睢不由的有些後悔前些天對秦王講的那些話了。

“城內的驛館早已經打掃乾淨等待先生的光臨,先生請隨老夫入城。”說着範睢就不管安國君及一衆武將,拉着龐癝的手登上自己的馬車向咸陽城而去,留下安國君及一衆武將在風中凌亂。

上車之後,範睢盯着龐癝的眼睛問道:“先生說吧,秦國要開出什麼條件魏、趙兩國才同意罷兵言和?”

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七、龐癝說魏王(一)六十四、入陶地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二百二十九、滅燕七十三、魏楚開戰三十六、明哲保身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八十、三年五十七、張良論勢九十、對陣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一百零七、李牧出征四、千百謀劃爲今朝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九、龐癝說魏王(三)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七十、秦、楚對峙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九十三、魏王之好十三、風波起一百四十、淮南策六十六、意外消息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三十二、秦國政局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一百九十一、伐謀九十五、張良計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六十四、入陶地二百二十九、滅燕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一百一十三、沉重七十一、千鈞一髮八十三、虎符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三十五、趙國求和三十九、暗流一百五十七、巡視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七十一、無忌戲龐癝八十七、論勢二十五、魏王之殤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十六、互換質子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一百零三、銳士九十二、國士之才十、龐癝薦李園一百一十七、楚軍敗八、迅雷攻勢二十六、廉頗到來二十七、戰報一百零三、銳士八、龐癝說魏王(二)十七、幕後黑手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九十、人才爭奪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七、上黨戰起一百三十一、家庭七十三、魏楚開戰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七十一、千鈞一髮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一百四十、淮南策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一百三十三、妥協二十五、魏王之殤七十九、口舌之利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