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

龐癝的馬車剛剛入城,尉繚等人便一下子都圍了上來詢問:“相邦,結果如何?”

龐癝說道:“劉季已經被拿下,一會兒就被押入城中,爾等放心就是!”

說完,馬車便幽幽的自己府邸走去。

“只怕劉季那邊,相邦早有佈局!”尉繚心中篤定,龐癝能如此順利的拿下劉季,是早就做了部署。

“還是相邦眼光毒,早就看出劉季有不臣之心,並早早的做了相應的安排,如若不然,只怕我等危矣!”范增也跟着附和道。

關於魏郊等人作亂之事,朝臣很快便商議出了結果:襄陵君魏郊被貶爲大夫爵位,即日便回自己的封地,沒有詔令不得入京,劉季被終生監禁,至於其他人員,活奪官,或削爵,不一而足。

按說,這樣的處罰實在是太輕了。可尉繚等人也沒有辦法,畢竟參與作亂的宗親、權貴對於整個大魏來說,只是一小撮而已。那些還遠在地方上的宗親、權貴更是多如牛毛,如果對這些作亂之人處以重罰,只怕地方上的宗親、權貴也會恐慌不已吧!

故而,爲了安定人心,尉繚等人不得不如此行事。

而龐癝,在回到家中之後,便開始臥牀休養,除非軍國大事,其他事情很少過問。

如此半個月之後,龐癝的病終於痊癒,便開始對府中人員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

特別是兒媳婦嬴馨兒身邊的下人,除卻幾名貼身丫鬟,其餘下人全都遣散出府。

而後,龐癝又令廷尉韓非派人跟蹤那些被遣散的下人,調查他們的行蹤,從而順藤摸瓜,將秦國在大梁城中的密探組織一網打盡。

政局恢復穩定,自然而然的,伐秦之事便再次被提到案頭。

如今,魏國四十萬大軍已經在河東停足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不說其他,單單人吃馬嚼的,每天耗費的錢糧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龐癝修書一封與王翦,令其儘快伐秦,而另一邊,龐癝又令尉繚總覽後勤之事,而自己則繼續負責國內政務。

這天下朝之後,龐癝喊來范增,對其說道:“如今大魏的國土倍增,官吏數量也隨之倍增,但老夫卻發現地方上的官吏良莠不齊,長此以往,老夫擔心會釀成大或,關於官員選拔,你還是多盡些心纔是!”

“下官省得!”范增也明白龐癝的擔憂。畢竟魏國新增的領地中,民心還未完全歸附,如果再有昏官庸官爲禍一方的話,只怕剛剛歸附的百姓也會對大魏失望的。

但關於官吏選拔,范增也有着自己的憂心。

如今魏國的官吏,大多出身於中原地區,而北方的燕、趙兩地的士子,大多不願出仕魏國,故而范增也只能瘸子裡面挑將軍而已。

還有一點,就是如今魏國朝堂上人才濟濟,甚至不少人只是擔任一個虛職,在政務上並無什麼建樹。但在地方上,各地郡守之中,上才之人寥寥無幾,范增對此憂心不已。

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之後,龐癝想了想便道:“你看這樣如何?我等可以將幾個郡劃分爲一州,派朝中能臣出任州刺史一職,從而監督各郡縣政務!”

“相邦這個想法很是不錯!”想了想,范增也表示贊同龐癝的想法。

“只是茲事體大,我等還需請其他公卿一同商議纔是!”龐癝說道。

過了幾天,龐癝將在地方設州之事規劃詳細之後,方纔召集朝中重臣商議此事。

最後結果出來,龐癝決定將現在魏國統治的國土劃分爲豫、兗、青、徐、荊、並、冀、幽八州,其中,曹參、酈商、王陵、周昌、陳平、張蒼、陳嬰、傅寬八人爲州刺史。

曹參、陳平這八人,都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且年紀偏大之人,從他們前世的功績來看,而曹參、王陵、周昌、張蒼、陳平、酈商六人更是擔任過三公高位,對於他們而言,擔任一州刺史,是搓搓有餘的事情。

而其餘人等,多被任命爲郡守、縣令之職加以訓練,以期積累政務經驗。

又因如今戰亂未平之故,幷州、幽州等邊地州郡,刺史、郡守乃至縣令,都是允文允武之人。

待諸事安排完畢,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這期間,王翦領兵至蒲阪,因大河上唯一的河橋被秦國焚燬的緣故,王翦不得不下令大軍伐木造船。

此時已經是公元前二百二十八年的二月,驚蟄已過,大地回春,大河上的冰層也早已解凍。

從蒲阪到河曲,從河曲到封陵,大河東岸的三角形區域中嗎,每天都有將士日夜不停的伐木造船。

而一時間,秦國也分不清楚王翦到底要從哪裡渡河?

如果按照地勢來說,封陵是河東最好的渡口,且封陵渡口的南岸,正是聞名遐邇的太華山,太華山北麓,是戰國初期的軍事重鎮陰晉。只要佔據陰晉,東面的函谷關便徹底成爲了一座孤城。

而蒲阪關西的大河之上之所以能夠搭建出河橋,乃是因爲這裡的河道最窄。也就是說,如果從這邊渡河的話,所需時間最短,且蒲阪關對岸,乃是河西重鎮臨晉,也是河西最大的城池。只要佔據臨晉,就意味着魏國已經一隻腳踏足了河西之地。

何去何從,將領們各持己見,爭論不休。

最後,還是王翦拍板,決定從兩地同時出兵。其中蒲阪出兵三十萬,而封陵出兵十萬。

其實,決定主力從哪裡渡河,衆人爭論的很沒有意義。

因爲從蒲阪到封陵的距離,總計也不過六十餘里。而四十萬大軍渡河,至少要延綿數十里,這點距離又算得了什麼呢?

但話又說回來,衆將之所以爭論,乃是因爲雖然兩地距離只有區區六十里,但所面臨的目標卻截然不同。

如果從蒲阪渡河,接下來要進攻的就是河西之地,而後方纔是關中的櫟陽,進而是高陵、涇陽等地,而後方是咸陽。而從封陵渡河,佔據陰晉之後,接下來乃是和東面的張耳聯合攻破函谷關,而後一路向西直撲咸陽,這一路上,並無雄關大城阻攔。

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二百零九、流言三十四、範睢遠謀五、翩翩佳公子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二百三十四、誤判七十五、通天大火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七十九、縱橫二百一十三、廢太子六十五、朝議一百五十二、秦策八十五、公子韓非一百七十四、放權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五十二、角逐一百四十三、忠奸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五十一、魏國出兵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八十、三年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一百七十八、戰國策十三、風波起一百四十、淮南策四十七、項燕佈局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二十四、毒計九十九、初勝一百三十、迴歸八十九、天下英才一百二十三、函谷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六十七、李牧立新君八十九、天下英才十七、幕後黑手六十八、襄陵君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三十七、秦國見聞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三十四、範睢遠謀三十八、龐癝使秦一、夷門之處有賢者六十八、秦國動員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九、旁觀者迷六、魏增大婚一、夷門之處有賢者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九十六、各自算計八十八、秦國意圖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三十三、安國君二百二十五、渡河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九十、人才爭奪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一百三十三、妥協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九十一、我若爲相十九、天門關之戰(二)八、龐癝說魏王(二)一百三十、迴歸九、龐癝說魏王(三)八十、三年二百零九、流言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三十、使館問答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十七、幕後黑手三十七、山雨欲來九十二、劉季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