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一、家庭

看着手中的戰報,龐癝不由有些發呆。

此戰歷時不到半年,然死在戰場上的士卒卻共計四十萬之衆。其中與楚國之戰中戰損五萬餘人,洛邑戰場戰損三十餘萬,南陽戰場戰損五萬餘人,只有河東戰場上,魏國幾乎沒有什麼戰損。

而這半年內,大軍所消耗的糧草更是一個天文數字,根據尉繚的戰後統計報告,這一場持續半年的戰爭之中,大軍消耗的錢糧足足是魏國國庫中三年的儲備。

春秋、戰國期間,各國都有大量存糧的習慣,特別是自李悝的平糴法實施之後,爲了穩定國內的物價,每到豐年,魏國都會以政府的名義大量收購糧食,爲的就是避免出現糧賤傷農的事情,而到了災年,政府再大量拋售糧食,以穩定糧價。

不止,魏國這麼做,自李悝在魏國變法之後,其餘國家也都是這麼做的。也是因此,除非出現長平大戰這樣的戰爭,否則即便是災年,各國也均爲出現過餓死百姓之事。

自龐癝執政以來已有二十餘年,期間,魏國各地雖然出現過不同程度的災害,然卻無席捲全國的災害發生,故而魏國國庫中的糧草一直都很豐實。

特別是近些年來,魏國和秦國的關係日益緊張,無論是魏無忌執政期間,還是龐癝執政期間,都有意無意的積累糧草,魏國國庫中的糧草更是隻進不出,故而這些年來國庫中積累的糧草更是用海量來形容。

不想,一戰之下,竟然消耗了魏國積累了三年的錢糧。即便開戰之始,魏國有近八十萬大軍,然龐癝亦不信短短半年時間內,大軍便消耗這麼多糧草。

不過報告上寫的卻清清楚楚,這所耗三年的糧草之中,其中有一半都是用於賑濟因戰爭而受災的百姓。特別是洛邑,當時百姓的口糧大多都被秦軍給徵繳,故而賑濟是必不可免的。

至於其物質的消耗,龐癝已然沒有心情看下去了,然身爲國相,龐癝卻不得不看下去,否則又怎會將國情瞭然於胸。

戰馬損失一萬匹,想想龐癝便覺得心裡滴血。兵甲、鐵礦石等物的消耗更是不計其數,然而這還不算最重要的,消耗最多的是民力。

爲了此戰,魏國抽調了國內所有的青壯,然其中一半以上卻死在了戰場之中。不過好在,此戰魏國也算是大勝,否則,龐癝還真不自大如何對國人交代。

既然是大勝,自然要論功行賞。

與其餘三公九卿商議之後,龐癝便拿着寫好的奏摺面見魏王及太后,順便將虎符上交上去。

封賞與提拔升官之人所書的竹簡幾乎裝了一車,跟隨着龐癝的腳步,被緩緩拉入王宮。

魏王平還很年幼,自然不能決定國事,而太后羋嫣又是一個婦道人家,對朝堂之事又一向不太關心。特別是魏國兩代先王‘後宮不得干政’的遺命之後,羋嫣只是匆匆看了兩卷竹簡便不再多言:“一切都由相邦與諸位卿家自行商議便可。”

對於龐癝,羋嫣還是很信任的。不說其他,龐癝也算是魏國宗親,怎麼也不會背叛魏國的不是。

而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竹簡,並不只是要封賞的有功將士的人員名單,更多的是地方官吏的人員安排。魏國的疆土又進一步的擴大,官吏的安置自然是現在朝堂上的首要之事。

河東、河南、南陽三地,被重新劃分爲三個郡,其下所設瞎城邑更是有兩百餘座,其中的人事安排頗爲繁雜。不過好在魏國有足夠的人才儲備,三公九卿商議幾次之後,便決定了這份官吏人員的名單。

關於官吏安排的事情,朝堂上任何一個人都不敢拖着。這三地屬於新歸屬魏國之地,現在還是屬於戰時軍管。然軍管並不是長久之際,且眼下正是春耕之際,爲何使用=三地儘快從戰亂中走出來,官吏的安排便成了重中之重。

考慮到三地剛剛歸屬魏國,民心不穩,故而龐癝與衆人商議之後不僅免除了三地一年的稅賦,安排的官吏更是從國內各地選拔出來的精幹人員。

安排完官吏,又論功行賞,撫卹戰損人員家屬,一通忙碌完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龐癝這纔有時間在家好好歇息。

雖說朝堂之事大多進行的都有條不紊,然而龐癝的心情卻並不是十分的輕鬆,因爲自己的嫡子龐衛還未從昏迷中醒過來。

自龐衛昏迷至今,已經三個月時間了,龐癝可謂已經有些心灰意冷,對龐衛的醒來不再報多大的希望了。因龐衛之事,夫人魏雨萱可是埋怨了自己好久時間,自自己回到大梁,每次歸家,夫人魏雨萱都沒有給過自己好臉色。龐癝也知道龐衛之所以有如今之事,其中自己有着脫不開的責任。

說到底自己是大軍的主帥,如若給龐衛安排一個清閒、安全的職位去鍍金,誰都不會說什麼的。可偏偏,自己爲了公平起見,卻將自己的嫡子安置在了隨時有生命危險的前線,結果就成了現在的樣子。現在想想,龐癝的腸子都悔青了。

然而,這事龐癝也怨不得旁人。在大戰之前,龐衛的上司劉季便三番兩次的尋自己,欲要將龐癝安排到後勤上去,是自己一力否決的。故而,龐癝也只能在心裡怨恨一下自己而已。

這日,魏雨萱終於沒有再給龐癝臉色,而是與龐癝商議着說道:“衛兒一直昏迷不醒,妾身很是擔心,妾身想着,不如給衛兒定一門親事,沖沖洗,不知夫君以爲如何?”

龐癝的兩子兩女之中,只有長子龐援與韓非之妹定了婚事,而龐衛至今也未定一門婚事。之所以一直拖到現在還未給龐衛定一門婚事,蓋是因爲從軍以前的龐衛頑劣不堪,龐癝擔憂龐衛禍害人家的女子,故而沒有給其定親。

現今,魏雨萱提及此事,龐癝想也不想便拒接道:“夫人,你這不是胡鬧嗎?以衛兒如今的情形,你這樣不是耽誤別家的女子嗎?”

四十一、見秦王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三十六、裂痕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三十三、辛秘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一百三十九、瑣碎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四十、舊怨重提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三十二、魏王託孤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十五、魏王之殤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五、翩翩佳公子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二百五十、設伏二百零二、暗鬥九、旁觀者迷五十六、魚龍宴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七十八、楚王及王后六十六、趙國危亡一百二十四、分兵三十、使館問答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五十五、秦軍撤退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二百零七、戰事順遂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八十七、論勢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二十一、民心之爭八十三、蠶食計劃一百二十二、議和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三十四、範睢遠謀七十一、千鈞一髮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十六、互換質子二百三十、伐蜀前夕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一百四十四、使魏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九十、人才爭奪一百八十、劉季用兵四十五、項燕謀劃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三十七、山雨欲來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六十一、習慣了一百零四、各自謀劃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八十三、蠶食計劃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三十九、交鋒三十二、秦國政局八十五、公子韓非二十五、魏王之殤二百四十八、渡江六十六、意外消息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六十五、所謂伊人三十二、秦國政局九十五、滅魯八十、三年五十五、秦王之宴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五十四、喋血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二、道統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九十八、龐衛三、入楚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七十七、唐雎使楚一百二十四、分兵八十八、秦國意圖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三十七、山雨欲來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一百七十三、名將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三十、使館問答一百二十四、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