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風波起二

楊義昆直接出言相駁:“聖上龍體康健,正當盛年!太子殿下做爲兒臣,豈可干涉立後之事!”

太子並不與楊義昆多說,直接上前幾步,來到御座臺階下。望着聖上萬分複雜的說:“自母后仙逝,父皇一直未曾立後,不也過了三十多年?爲什麼現在要立後?兒臣這太子那裡做的不好嗎?”

滿庭皆靜,只餘太子激揚的聲音,遠遠傳來閉門鼓聲和身穿盔甲禁衛的跑步聲,說明四門已閉,太子真謀逆了!

聖上沒有驚慌,只微眯眼睛徐徐緩聲說:“太子,朕即便立後,你依然是太子。”

太子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微笑,憤恨回答道:“太子?孤這個太子之位坐得太久了,兒臣素日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生恐那裡做得不好,丟了太子之儀。可爲什麼父皇要寵着老四、老九?爲什麼還要立後?大盛朝立嫡立長,有一個嫡子做太子就夠了,爲什麼還要有嫡子?”

“那你意欲何爲?”聖上不再多說,淡淡道。

太子蒼白的臉上詭異一笑:“父皇不知道吧?禁衛軍統領石敢當,是兒臣的人。現在皇宮已盡在兒臣掌握之中,京城的九門提督,也已經被京畿左營我岳父拿下,京城也在兒臣手中。我知道父皇調了鄭陽王的驍騎營,和前鋒營駐紮在京郊。等他們打進來,父皇怕已經傳位給兒臣了。”

鎮國公韓鐵柱出言喝斥:“太子是要逼宮嗎?”

太子仰天大笑:“是父皇禪位與我,何來逼宮之說?”

楊義昆自小受忠君禮教,對太子此舉甚爲不贊同,朗聲道:“未得聖旨,任何人不得關閉皇宮四門,更不能把持京城,關閉九門。太子所說禪位一事,聖上安在,衆目睽睽,豈可胡言亂語,擾亂朝綱?”

太子見楊義昆迂腐不識好歹,高聲叫道:“來人,拿下這匹夫!”

殿外呼啦啦闖進來一隊百來人,內殿裡侍衛本就不多,現在都退到御座臺階處保護聖上。那些士兵如狼似虎,將朝臣們團團圍住,朝臣們很快自動分爲兩派,在大殿上各峙一方。

太子後面有一部分朝臣,多是二、三品官員,還有一些六部的侍郎、郎中,以及一些宗室旁枝,勳貴只有東平侯,文誠侯和先皇后母家承恩公,加起來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朝臣。

邵丞相和禮、戶、吏、兵、刑、工六部尚書,九皇子以及淳王爲首的宗室,勳貴裡的平國公、鎮國公、神箭侯、平陽侯、廣嚴侯及太后母家承安公,都站在聖上御座臺階面前。

進來領隊的是禁軍副統領王前寬,他徑直指揮兩禁衛,去抓禮部尚書楊義昆。楊義昆站在階前,夷然不俱,正準備慷慨赴義,沒想到兒子從後而出,兩腳直接將那兩禁衛踢開。

楊昭武不理太子的怒視,將父親推入後面的人羣之中,轉身向聖上奏報:“微臣是威遠將軍之孫,楊昭武。奉祖父之命,入朝覲見聖上。”

依舊端坐御座的聖上,目露讚賞:“楊昭武,好!好!好!”

楊昭武轉身對太子說:“聖上德才兼備,四海臣服,人心所向,太子還是束手就擒,靜候聖上處置。”

太子惱羞成怒,喝道:“來人,將他們通通拿下!”

副統領王前寬,指揮進來的禁衛軍抓人。九皇子以及會武藝的勳貴,把手無縛雞之力的宰相等文官護在後面,奪過武器與禁衛軍戰成一團。

楊昭武劈手奪過一禁衛的長槍,挽出一朵槍花,與王前寬鬥在一起。只見長槍寒星點點,銀光閃閃,一柄普通的長槍在楊昭武手中,如銀蛇狂舞,把王前寬的長劍壓得喘不過氣來。

九皇子武藝也不錯,與莫子嵐一左一右護住兩邊,鎮國公、平國公雖年過半百,依然老當益壯,神箭侯、廣嚴侯都是憑軍功封侯,自然出手不凡,一時間滿殿混亂不堪。

楊昭武和王前寬兩人戰至殿中,槍來劍往招招驚險,人羣中的楊義昆緊張得目不轉睛。楊昭武突然長槍似直實彎,一式“星火燎原”,長槍如疾雨速點,刺中王前寬右手臂,王前寬一時把持不住,長劍落地,被楊昭武反手槍身打中左胸,又被一腳踹滾至太子腳下。

隨後楊昭武加入其它戰局,如猛虎下山,很快協助九皇子,鎮國公、平國公及莫子嵐,將殿內的禁衛,一一擊斃,只餘了太子身前的十幾死士。

太子大驚失色,嚷道:“石統領呢?快放信號!”隨從將一枚袖箭放出,在天空中“砰砰砰”三響。四門鼓聲雷動,很快又是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傳來,禁軍統領石敢當帶着大隊人馬趕到殿前。

殿內一時氣氛很是凝重,有一個膽小的大理寺郎中,想叛逃至太子一邊,被九皇子手起劍落,當場斬殺!

那禁軍統領石敢當,將大隊禁衛軍留在殿外,大步入殿,跪在殿中大聲道:“臣護駕來遲,請聖上降罪!”

一直默不作聲,端坐御座的聖上,露出一個深不可測的微笑,威嚴的說:“石統領平身,太后可受驚了?四門現在如何?” ωwш▪ttκǎ n▪¢ ○

石敢當回答道:“太后一切安好。青陽門,朱雀門,玄武門太子叛黨皆已剿滅。只餘白虎門守衛還在負隅頑抗,臣已留下副統領楚寒,最多半個時辰,定全部拿下叛軍!”

太子這才知道自己中計了,禁軍統領石敢當是聖上心腹,怎麼會輕易被自己要挾打動。現在只希望岳父守住京城,能攻打皇宮固然好,不能也要將自己的妻子和兩個兒子送走。

聖上雙眼一睜,龍目含怒喝道:“逆子!還不束手就擒?”

跟隨太子的一黨人,見龍顏震怒大勢已去,全都匍匐在地,高呼:“聖上恕罪!聖上恕罪!”

太子見此情形,樹倒猢猻散,自己已在劫難逃。他慼慼慘笑道:“悔不該生於帝王家!”遂拔劍自刎,橫屍當場,他面前死衛也跟着拔劍自刎,一時間屍橫一地。

由於太子自刎得太突然,衆人距離太遠阻攔不及,眼睜睜看他血染長劍。連聖上也失態起身,驚呼:“太子!”

石敢當上前探過鼻息,低聲道:“聖上,太子已畏罪自盡。”聖上這才跌坐回御座。

大殿內一時雅雀無聲,良久,聖上疲憊的聲音響起:“石統領帶楊昭武、莫子嵐去防守皇宮四門,九皇子協助丞相將文武百官安置妥當,淳王發信號讓鄭陽王帶驍騎營和前鋒營進京。都退下吧!”

第四百三十一章大戰開始第四百二十七章回到潼關第二十二章猝不及防第一百六十一章尋找線索第二百四十四章帝王錦禍第三百七十五章豐厚嫁妝第一百四十六章廣化寺前第二百九十六章無心之言第三百二十二章漏夜上門第四百五十六章看未婚妻第一百五十三章調虎離山第四百二十五章集衆商議第二百一十六章懸壺濟世第二百一十七章拜師成功第二百零二章果子熟了第二百四十八章所藏頗豐第三十七章迷藥救人第三百七十九章夫妻夜話第一百四十一章上巳初見第三百四十九章桂花會二第五百二十四章一對手環第一百二十五章母子祖孫第四百九十七章離開郡府第六十五章京中有變第四百四十三章昭武遇襲第十六章周大小姐第五百一十八章找到蹤跡第二百五十八章沒事發生第一百四十六章廣化寺前第二百三十八章山石爲界第三百六十一章母子離心第四百一十二章若妍有喜第七十七章挖空心思第二百零二章果子熟了第三百零二章寶盈舉動第七十二章風波起二第一章由來第一百零三章幾家百態第三百七十四章無雙嫁衣第二百一十八章兄弟密談第二百七十八章天下無雙第二百零二章果子熟了第二百八十七章龍踞虎盤第十四章走爲上策第四百二十九章衆志成城第三百二十六章耶律求親第二百七十一章花齊格格第四百九十五章賜婚平妻第一百九十八章爭做醫徒第一百四十五章淋雨後續第八十五章各家心思第一百九十章平陽侯府第二百五十三章融融告狀第二百五十三章融融告狀第四百八十四章脣槍舌劍第一百八十九章兩家反應第二百零八章夜審來者第二百八十九章咫尺天涯第一百五十九章四處求助第十六章周大小姐第二百六十六章不會原諒第十七章苦練廚藝第四百六十七章海東青逝第四百五十九章歲月難過第四百八十一章辦封侯宴第八十章畫舫遊樂第五百一十章靈前舊事第一百六十六章明丹探監第三百八十一章回門密語第四百八十二章狸貓太子第三百五十一章桂花會四第二百四十章不是餘孽第三百四十一章孟寶盈卒第二百三十三章偶遇靖王第一百四十一章上巳初見第五十四章調虎離山第二百五十三章融融告狀第三百五十七章弄不明白第三百二十四章天香國色第四百零四章左右難支第一百四十八章陰謀初見第一百零九章楊昭武曉第三百八十六章若有所思第四百九十七章離開郡府第五十九章冰魄銀針第一百一十九章結爲閨蜜第三百三十九章寶盈遭難第四十八章得知死訊第二百零五章天衛龍衛第三百二十二章漏夜上門第三百一十一章終於得救第四百七十一章自備菜式第七十四章殿前覲見第五百二十四章一對手環第二百九十三章各具特色第三百九十四章郡主府事第一百八十八章一甲前三第一百七十二章遲了一步第二百九十二章心服口服第三百四十四章明潮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