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集衆商議

平陽侯和夫人還有曾浩傑,也在正房考慮,正猶豫要不要請白錦春過來一起商議,白錦春就自己過來了。

“父親,母親,二弟,你們都在啊?不知道聖上突然急召夫君,是出什麼事了嗎?”

“錦春,彆着急,快過來坐。金釧兒,快把軟墊拿過來,給大少夫人墊上,再去把香爐熄滅了,怕有損胎氣。”平陽侯夫人急忙阻止白錦春行禮,招呼她快過來坐。

平陽侯也說:“浩英媳婦別擔心,聖上可能是想了解一下潼關的情況,這才召浩英進宮。”

“是潼關出事了嗎?可現在潼關冰天雪地,應該不會有戰事啊?”白錦春還是很擔心。

曾浩傑也接口道:“朝廷並沒有收到六百里加急,應該不是潼關出事。”

對啊!一有重大戰事,就會有六百里加急信使入京,那會滿城皆知的,白錦春不禁爲自己的愚蠢好笑。

“錦春,你這是關心則亂。放心吧,沒事的,如果潼關有戰事,聖上會安排妥當的。”平陽侯夫人勸慰她道。

白錦春點點頭:“是我急燥了,我也躺得夠久了,不如和母親一起,在這裡等消息。”

平陽侯和曾浩傑悄悄對看一眼,都隱藏了彼此的憂慮,看來潼關真的出事了。

與此同時,莫子嵐也加緊了和玉門關、鎮遠關的聯繫,告訴李將軍和伍將軍,要隨時提防外族入侵,着手老弱婦孺暫撤回潼關,進入緊急備戰狀態!如果契丹果真來犯,馬上派人送信,狼煙示警,潼關即刻來援。

莫子嵐眼看着,潼關天色開始放晴,今年竟然是個暖早春。從初五開始,潼關就已經不再下雪,看來老牧民說得沒錯,正月十五左右積雪就融化得差不多,很有可能契丹蒙古將大舉來犯。

也不知道聖上,收到他的信沒有,會不會增兵來援?潼關現在精兵不過二十萬,另有五萬是從沒上過戰場的新兵,還有五萬是老弱殘兵,形勢真不容樂觀。

曾浩傑來到宮裡,發現御書房裡,邵丞相,兵部尚書周修文,戶部尚書王培玉,還有吏部尚書蔣雲青都在座。

“微臣曾浩傑,參見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上點點頭道:“愛卿平身!賜座!”

“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潼關外有異常動向,契丹和蒙古蠢蠢欲動,問問各位愛卿如何應對?現在朝廷上各種情況如何?”聖上說得溫和,但讓衆人心驚不已。

幾位尚書你看我,我看你,最後蔣雲青啓奏道:“契丹和蒙古,與我們大盛都簽訂了和平協定,他們這是要單方面撕毀盟約?”

“外族多反覆,契丹和蒙古都尤愛背信棄義,不足爲奇,只是不知現在戶部糧草如何?萬一開戰,兵部裝備如何?”邵丞相果然考慮周全,知道聖上既然如此說,那戰事就是無可避,只能積極應戰。

看聖上含笑聽邵丞相詢問,戶部尚書王培玉皺眉道:“現在各地糧食約有五十萬石,如果潼關急調,二月初應該可以調集二十萬石。至於草料,京城附近倒是充足,暫時不缺。”

周修文戰戰兢兢道:“聖上,兵部戰備不足,只有十萬人左右的盔甲和武器。”

“那已經足夠裝備前鋒營的了,那隻要糧草到位,就可以讓前鋒營出發潼關。有前鋒營支援,微臣有信心,契丹絕攻不破潼關!”

曾浩傑大喜,沒想到,朝廷竟然有這麼多儲備,他認爲二月初糧草能齊備,就已經非常完美了!

聖上神色莫名,突然問道:“曾愛卿,你駐守潼關已三年,依你之見,契丹大概會什麼時候來犯,潼關如果堅守,大約能支撐多久?”

“回聖上,依微臣之見,二月底積雪融盡,契丹就會來犯。因爲今年入冬早,天氣是十年不遇的酷寒,聽說塞外凍死牛羊無數,微臣擔心他們會來大肆強擄掠奪。至於能支撐多久,只要朝廷能充分支持,一年半載也不是問題!”

曾浩英在潼關也呆了五年,對潼關也十分了解,自信守住,完全不難!

“如果契丹和蒙古要一起來犯,你估計有多少人?”聖上現在對契丹和蒙古的聯軍,到底有多少人也沒底。

曾浩英考慮了一下,回稟道:“微臣估計有六七十萬人。”

“六七十萬?那潼關現在駐防有多少人?”邵丞相有點吃驚,他本以爲就二三十萬人的大戰,沒想到會有六七十萬人之多。

曾浩英回答道:“邵丞相,加上玉門關和鎮遠關,潼關一共有四十萬兵力。三個關口呈品字形,玉門關和鎮遠關告急,潼關都會出兵相援。”

“人數差別這麼大?”蔣雲青有點着急,契丹的騎兵,聞名天下,蒙古也是擅長馬上作戰的民族,如果大批騎兵閃電來襲,那區區五萬人的玉門關和鎮遠關,絕對守不住啊!

聖上看幾個重臣,在互相之間低聲交流,等他們討論一會,聖上才拋出一個炸彈說:“如果來的不是六七十萬,而是一百萬呢?”

滿堂鴉雀無聲,曾浩英大驚失聲道:“不可能有那麼多人?”

“沒有什麼不可能,據密報,蒙古八部精銳全出,至少三十萬人。而契丹這些年休養生息,少說也是六十萬,有可能再加上,耶律隼最近降服的小部落,達到七十萬人,也未可知。”聖上慢慢道。

曾浩英知道,如果是六七十萬,靠潼關天險,撐個一兩月都不是問題,可如果是一百萬,那撐十日也難。

“聖上,如果真是如此,請聖上及早派兵增援!”曾浩英本來一直有信心,能在潼關堅守,讓耶律隼衝不破潼關,到秋末冬初自然無功而返,收兵回塞外。

聖上看着幾位重臣,搖搖頭說:“耶律隼和扶桑、女真、匈奴應該有勾結,最近這三部都在調兵遣將,朕不能輕易抽調兵力。”

“那等糧草一到,微臣就帶人回潼關,前鋒營也一起出發?”曾浩英覺得二月初出發,完全趕得上戰事。

聖上搖頭道:“不,曾浩英你明日初七就出發。潼關畢竟你呆的時間夠長,回去協助莫子嵐守住潼關。只要戰事一旦打響,馬上從各個渠道傳信回京!”

“不是有六百里加急信使嗎?爲什麼還要從其他渠道回京?”吏部尚書奇怪問道。

聖上讓季公公傳喚,將一個潼關專門遞交奏摺的竹筒拿過來。對曾浩英說:“你看看,潼關傳信是不是這種竹筒?”

“是,聖上!有什麼問題嗎?”曾浩英看了一眼,馬上就認出來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不死不休第九十章路見不平第三百五十五章水乳交融第一百二十三章上街後續第五百二十四章一對手環第三百二十七章求親爭執第一百四十八章陰謀初見第一百四十四章木婉兒墓第七十四章殿前覲見第五百二十八章 嫁我爲妻第三百一十一章終於得救第一百二十五章母子祖孫第二十章軒然大波第十八章明丹郡主第六十章老歐舊事第三百七十三章意外賜婚第四百六十一章雜事繁多第三百九十四章郡主府事第二百三十六章桃花魚湯第一百八十一章真的死了第三十四章抓錯人了第七十三章戰神王爺第四百三十四章瘋狂進攻第四百四十八章主動出擊第二百四十四章帝王錦禍第二百二十五章廣化密議第三百五十一章桂花會四第二百二十四章靖王求娶第四百九十二章封侯宴上第三百五十七章弄不明白第三百三十一章秘密太多第五百一十五章木神醫到第二百九十一章李代桃僵第八十八章生辰禮物第四百一十一章祖孫交心第一百二十五章母子祖孫第五百零八章潘氏秘密第一百二十章花想容事第八十六章射箭比賽第一百一十七章天香吃食第三百七十七章喜結連理第四百四十七章以攻代守第十四章走爲上策第一百七十九章水落石出第四百七十八章救命之恩第八十二章明丹疑事第九十五章生辰後續第一百二十章花想容事第二百七十七章臨行囑語第三百八十一章回門密語第三百九十五章母女密議第一百二十八章晴天霹靂第二百三十五章過繼誰好第一百三十一章仗義相助第三百二十九章得到消息第一百零九章楊昭武曉第四百一十七章先回京城第三百二十四章天香國色第五百二十二章挑黑蛟寨第一百五十七章一籌莫展第四章春風乍起第四章春風乍起第四百七十章封賞將領第一百三十八章打擂成功第四十八章得知死訊第二百九十一章李代桃僵第四百八十九章聖上追源第三百七十八章婚禮百態第一百零四章外祖潘家第三百六十八章難見曙光第四百三十章英魂長存第二十章軒然大波第三百五十三章自食惡果第四百八十七章留個體面第四百二十四章聖上決議第四百四十八章主動出擊第五百一十二章告別謝府第三百七十一章帶你回家第三十章前因後果第一百九十一章瓊林宴一第四百二十七章回到潼關第四百一十八章欲走還留第四章春風乍起第四百六十五章聯名立後第四百二十一章步步緊逼第七十九章同遊運河第四百八十八章貴妃舊事第三百六十九章你九我一第三百六十一章母子離心第六十二章異想天開第二百六十九章耶律少主第九十一章不按套路第一百五十三章調虎離山第五百零五章小姐失蹤第三百四十八章曲水流觴第二百二十一章太后受驚第一百一十九章結爲閨蜜第三百四十三章粉墨登場第一百六十四章證據確鑿第四百六十八章重立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