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醒木驚天

老北京的習俗一般是要把好事放在上午做的,一般很少放在下午。包括結婚,按照老北京習俗這都得上午結,下午結的都是二婚。

當然了,這是老北京的習俗,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都不在乎這個了,再加上外來人口來的多,慢慢的這種老習俗也就不多見了。

不過對這幫幹傳統行當的人來說,這種老習俗他們還是在乎的,再說也是圖個吉利。

包括舞臺走向,不能是正東正西走向,這是白虎向,大凶,必出事,這都是老講究了,說是封建迷信也未嘗不可,但是他們也都還在乎這個,也算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所以何向東接的演出舞臺肯定要南北走向才行。

還有以前新園子要開張的時候,在前一晚都會有破臺的儀式,所有園子都是如此,包括戲班子、相聲園子都一樣。

頭天晚上,夜裡十二點,也不用全堂樂隊都到齊了,有打鼓的或者有兩三個下手活兒的就可以了。

然後再找幾個唱武生來,扮上靈官、天兵天將什麼的,然後再找出一個演員扮成吊死鬼。

一切準備就緒了,鼓師一打鼓,天兵天將就拿着傢伙開始追殺吊死鬼。吊死鬼要在前臺後臺,樓上樓下,包括觀衆席都要跑一個遍才行。

意思也很明顯,這就是要用這種形式來驅趕和震懾園子裡面的髒東西,好讓園子開張之後他們不來搗亂。

吊死鬼把園子裡面跑遍了之後,等跑到後門的時候,把門打開,把這吊死鬼往門外一推,再把門一關。

然後弄一隻白顏色的大公雞,把雞頭擰下來,拎着雞從上到下把園子裡面用雞血撒一遍,從此園子裡面大吉大利。

這叫破臺。

當然了,忙活破臺的這幾個演員,園子老闆是要給人紅包的,不能讓人白忙活一場。

尤其是扮演吊死鬼的這個演員,這得額外多給一份紅包,因爲沒人願意幹這個,嫌這個晦氣。

有時候藝人是因爲沒法子了,才接的這個活兒。包括馬三立先生,他在晚年時候的回憶錄裡寫過,他就說他在年輕時候幹過破臺吊死鬼這活兒,那時候急需錢吶,不然也不幹這個了。

他說他剛被人推出後門,就剛剛出去的一剎那,他就感覺一股子寒風吹在了自己身上,明明穿的很厚實的他,都忍不住打起了寒顫。

回到家之後,高燒不退,大病一場。

或許在醫學上能給出合理解釋,但是這種事情包括這種傳說都有很多,所以是沒人願意應這種差事的。

至於在當代,這種老封建也是沒人搞了,新園子就新園子唄,裝修的還更好呢,畢竟是已經經歷過掃除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了。

聽書軒其實也不是個新園子,大柵欄這邊有很多老園子,包括向文社的分社,德慶樓,這就是一家老園子,還有就在對面的三慶園,兩家臉對臉的。

三慶園是以前三慶班的演出地點,這可有年頭,三慶班是四大徽班之一,當年乾隆爺過壽,四大徽班進京賀壽,這就待在了北京演出了,不走了,後來也由此產生了京劇這個劇種。

所以三慶園可以說是京劇的祖地了。

只是現在京劇行業比相聲更不景氣,更沒人聽,一個九流小明星都比一個京劇大腕的知名度要高了。

想當年京劇那可是真正的主流藝術啊,在舊社會時期,藝界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北京學藝、天津成名、上海掙錢。

最掙錢的地方是上海,那年間上海有個電影女明星叫胡蝶,這是國內一線女明星,也是掙得最多的。

她拍一個戲,大概花個兩三個月時間,能掙一千塊大洋,其他明星可能能掙個幾百吧。

這就不少了,對老百姓來說,一千塊錢都能買兩套好房子了。

也是同一時代,京劇有一位大角兒叫餘叔巖,餘派的創始人,人家去上海唱戲,也是倆仨月時間,人家掙七千五,能比嗎?

那年間,京劇是真輝煌,是真正的主流藝術,現在就不行咯。

聽書軒開張的第一天,也來了不少人,媒體朋友們也都來了,觀衆也來了好幾百人,把座兒擠得滿滿當當的,這都是衝着何向東來的。

何向東現在已經是傳統藝術行當最紅的一個藝人了,以他現在的走紅程度離一線明星也不遠了,接下去就是積累了,人氣也是要靠慢慢積累的。

當然了,也有人在積累的途中掉下去的,這都有,也很正常,不過就何向東目前的態勢來說,他後勁還是相當足的。

以前老書場說書都是按照一年來算的,一般是老闆找好四個說書先生,一人說一個季度,基本上是這樣,然後你們四個人約定好,誰先來誰後來,包括說什麼書,這都得提前定好了,省的撞車。

然後第一個先生開書之後,這一個季度就都是這一個面孔了,沒別人了,他會一直說下去的。

成本大套的一套書就能說好幾個月,當然他也有可能選兩個中篇,這都是隨人家自己決定。

當然現在就不行了,這書場得靠何向東來拉人氣,一個季度一個季度來,單有何向東那一個季度有人來聽,其他時候都沒有,這不完蛋了嘛。

再說何向東可忙了,讓他連續一個季度每天都盯在這裡,他可沒這個時間,所以他現在定下來的就是一週來這裡說兩次書,其他時間其他人盯着。

園子裡面常駐的演員就有杜嶽峰,還有評書門幾個很優秀的評書藝人,西河門的也來了幾個,都是說書的,也就不在乎什麼門戶之見了。

晚上,何向東先上去開場說書,今天一晚上三位先生說書,何向東開坑《濟公傳》,杜嶽峰開坑《西遊記》,西河門的評書藝人馬黑白開坑《聊齋》,這馬黑白長得就有點鬼裡鬼氣的,適合說這種書。

這幾個全都是大坑啊。

濟公、西遊、還有聊齋,這些在影視作品裡面都很常見,人們也耳熟能詳,但評書是經過二次創作的,這是不一樣的。

都說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聽書就得聽新鮮的,沒人願意聽第二遍的。

所以這裡面說的肯定是不一樣的。

晚上正式開場,臺下坐了不少觀衆,二百來人,書場裡面也都坐滿了。

何向東是一週來兩次,杜嶽峰是一週來五次,馬黑白是全來,這就跟連續劇似得,得經常更新才行,不然人家容易忘了上次聽得情節。

聽戲聽大軸,聽書聽釦子,你釦子給人家下了,把人家心裡撓得癢癢的,這得在一定時間補上才行,不然等過了勁兒了,人家都把釦子忘了,那就沒治了。以何向東的腕兒和能力,他都得一週來兩次才行。

“啪。”

正式開書,醒木驚天,挖坑不休。

第三百二十一章 有理想的大樹第一百八十七章 迎回遺物第八百二十九章 站在高處看全局的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先吃飯後養家第六百一十三章 倔驢第九百八十四章 售罄第一千零二章 婉拒第七百零一章 陶方白和白定堂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師辭世第二百八十七章 這麼邪門啊第五百二十五章 魔女的報復第七百三十章 神秘人的電話第五百六十一章 播出開始第七百章 面試第五百六十二章 交通意外第三百五十四章 師承第一千章 小二何第二百九十七章 得體的主持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這兩人不足爲慮第九百三十章 毆打第三百一十七章 人來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小孩第二百零二章 侯三爺第六百零九章 風暴中心第一千一十五章 開播第二百九十九章 開了竅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最強傳承第五百九十九章 半年之期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持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年男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放大招第十六章 韓信算卦第八十章 我這本事如何第七百六十九章 陶方白上場第四百四十章 新的賣五器第六百二十五章 換個段子第九百二十四章 一身冷汗第八百三十一章 拜訪第九百六十四章 以後要靠你撐門面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明星臉第三百五十五章 您的來歷第六百二十七章 相聲史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麼隨便啊第四百六十四章 下了一個瘋狂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錄製評書第四百三十三章 熱情的何向東第九十二章 牽掛第九百二十九章 跟我回去第九百四十五章 只有你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走開,我沒錢第三百九十九章 吵架第二百六十七章 爲什麼第八百八十九章 一臉懵逼第七百八十八章 來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去第一百章 站腳助威第五百六十九章 新的態度第九百四十章 福如東海第十一章 站在人堆裡說相聲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年後第五百零四章 並不看好第一千三十章 跪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位來客第六百九十九章 招收學員第四百八十六章 所謂堅持第一百八十八章 沒有你第一千零五章 寧躍的圖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就是一個小小的學徒而已第九百五十一章 停業第九百九十七章 我還得感謝你們唄?第二百章 教徒弟第八百六十六章 葬禮第四百章 太傳統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命根子第九百三十六章 談崩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西廂第一百一十五章 師父的信第八百五十二章 我叫高有成第一千二十二章 喜劇人的誕生vs笑林大會第十三章 吃雞第二百五十章 跟在家一樣第四百九十六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八百八十二章 唱歌第一千三十章 跪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厲害第一千二十五章 江一生完了第九百九十章 有錢的薛果第五百七十三章 向文社故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四大世家第五百六十三章 第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年輕一輩的第一人第九十六章 師父第五百二十九章 徒弟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還有我第一百二十七章 相聲沒落的原因第九百七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九百三十五章 鴻門宴第一千零一章 寧枷第六十八章 把底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