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熱鬧的曲藝界

經過長達半個多月的比試之後,牡丹獎的初試終於結束了。

牡丹獎算是把全國的曲藝藝人都給撬動了,各行各業的曲藝名家都沒閒着,這段時間都快忙得不行了,有給自己弟子做上京的臨時培訓的,甚至還有親自登場比試的。

能經過篩選來到北京的藝人的實力自然是不錯的,這些人也很賣力演出。而那些連初選都沒有通過的藝人,現在也正在卯着勁兒錘鍊自己的藝術呢,因爲明年還會有一次評選,還有一次機會。

初試是非常殘酷的,就跟掃機關槍似得,九成的藝人都會被打掉的。原因很簡單,第一牡丹獎名額有限,第二,資金沒有那麼充裕,那麼多藝人去參加複試得花多少錢啊。

而被打掉的這一批迴家去自然也不會甘心的,肯定也是日日苦練,爭取明年能拿下一個名額來。

總而言之,平靜如一潭死水的曲藝界終於漾起了點點漣漪。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曲藝藝人都熱鬧的,向文社的班主就挺淡定的,該班主自打初試回來之後就一心投入在向文社的相聲表演事業中,完全不管外界喧囂鼎沸,也沒有開始準備複試。

待得旁人問起之時,該班主只是微微擡頭看着天邊清冷殘月,做出一副淡然出塵模樣,清冷淡雅的月光灑在他碩大的臉龐上,勾勒出一個非常完美的洗腳盆形狀。

該班主氣質清雅,雙手附在身後,頗有幾分古代文人雅士的風貌,如果忽略掉他那跟地主一樣雄偉的肚子的話。他望着殘月,說話非常文雅:“臨陣磨槍,磨個卵蛋。”

果然有古代高雅文人之風,真不愧是向文社的班主。

……

初試的結果也都公佈了,何向東和薛果兩個人還算不錯,都進複試了,薛果的大鼓也進了,何向東是四門開花,接下來他可有的忙了。

不過何向東還算是淡定,也沒有太上心牡丹獎的事情,每天都還是在向文社的場子裡面演出。

何向東從來不信什麼臨陣磨槍,他相信的是功夫在平時,藝人行內有一句話叫做一天不練功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功同行知道,三天不練功觀衆知道。

基本功是要天天練習的,甭管你是多麼大的腕兒,也甭管你是不是萬人敬仰的泰斗宗師。只要你還能動彈就一定要練功,否則這一身功夫不出兩月就會徹底荒廢了。

現在曲藝界熱鬧極了,大批藝人都在日夜操練,準備到牡丹獎上面來闖一闖。藝界好多前輩都還認爲這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但是何向東卻覺得挺悲涼的。

如果藝人只有爲了什麼比賽爲了什麼評獎纔會去認真練功,那這個藝人還有什麼用,這個行業能不完蛋嗎?

藝人行是名利場不錯,藝人爭名逐利也很正常,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爭名逐利的時候如果還能保持着一點對藝術的追求和堅持那就更好了。

現在曲藝行不景氣,行內藝人都看不到自己從事這一行的前景,每個月也只是拿着國家發的微薄工資勉強度日,活的兢兢戰戰的。

現在文工團也在改革,好多國企也在改革,大批職工下崗了,這些曲藝藝人其實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如果自己也下崗了,那能幹什麼去啊?

現在又沒人聽曲藝了,自己這一身本事也換不來飯吃啊。所以大批曲藝藝人都在往影視圈跑,想拓寬自己的事業,爲以後留個吃飯的保障。還有一批就是想盡所有辦法往電視臺跑,只要有了名氣就到全國各地走穴,趁現在紅,能撈一筆是一筆。

曲藝界很浮躁,根本沒有幾個藝人肯踏踏實實練功肯踏踏實實鑽研本門藝術的。藝人的藝術水平自然也就很一般了,也就更沒觀衆聽了,曲藝行也就更沒落了。

這是惡性循環。

但這是一個很難根治的惡性循環,我們沒辦法去要求藝人餓着肚子搞藝術,這是不現實的。

顧柏墨現在是在向文社說相聲,但是他每天都還會開自己出租車的,爲什麼,還是爲了給家人一份能吃飽飯的保障罷了。

所以曲藝的振興歸根結底要落在有錢上面,錢很俗,但誰也離開不了。只有這個行業能掙錢了,能養家餬口了,那纔會有大批從業者願意進入,願意好好鑽研。

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方文岐和何向東這樣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愛相聲藝術愛到癲狂的,而且復興相聲也不是靠着這兩個人就能行的,他們最多能起到一個引子作用,真正的復興還是要靠這個行業所有人的努力。

這纔是持久的有生命力的,不然就算何向東紅遍天下,那相聲的復興也僅僅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時間不緊不慢地過去着,牡丹獎的複賽也確定好時間了,這一次是公開評審,而且也會邀請觀衆來旁聽的,觀衆也是有投票權的,只不過佔比不高。

曲協那邊在北京找了一箇中等劇場來做比試場地,觀衆坐滿了是五百人,而且也還有電視臺媒體記者過來報道。

相聲是第一場比試,每一段相聲掐的時間是十二分鐘,不能超過十二分鐘,一天時間就可以把相聲的複試搞定了。

何向東也在複試的名單裡面發現不少熟人,其中就有趙峰華和嚴小華他們,還有上次春晚的天津霍明德他們,他們上次還剩下好幾個本子呢,總算是給浪費了。

還有一對熟人就是那一對湖南的相聲演員,這兩人最近可是挺紅的,在春晚也可以說是一炮而紅,現在到處在做節目,在各地跑穴演出。

這兩人的水平還是不錯,畢竟也是從歌廳那種小劇場裡面混出來的,演出時候觀衆的反響都很不錯,這兩人已經慢慢成腕兒了。

這兩人是沒有正式擺支入門的,雖然他們倆之間是以師徒相稱,但是他們倆誰都沒有師承啊,這就跟方文岐和他師父當初的處境是一樣尷尬的。

現在相聲界的大腕兒也在接觸這兩人,隱隱透露出自己有收徒的願望。這兩人的發展前景不錯,收入門下也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對自己這一枝兒的傳承是好事。

侯三爺也注意到他們了,也幫襯了他們許多,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他不是要刻意要去捧某一個人,他只是想捧相聲罷了。他捧何向東也是如此,捧這兩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何向東上次去侯三爺家裡知道了侯三爺已經確定要收其中一人爲徒了,就是那個師父,這兩人畢竟是以師徒相稱的,如果侯三爺收了兩人中的那個徒弟,那他就沒輩兒了。

不管怎麼說,祝福他們吧,拜入侯氏門牆之下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切都挺好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們兩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明覺厲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不想解釋第五百四十五章 要出大事情第六百五十四章 學小曲(2)(爲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盟主賀,愛你麼麼噠)第四百六十一章 這兩人是誰?第二百零三章 歡喜蟲兒第九百五十二章 都走吧第九十一章 舊時行規第六百三十七章 蔡生意第五百一十四章 聽相聲聽出優越感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先富帶後富第一百六十九章 介紹介紹第五百零八章 財迷再現江湖第七百二十六章 絮叨的老頭兒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爲了解,所以驚歎第五百四十一章 兩個新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馮爺第八百一十七章 誰的包袱?第四百零二章 總有一天他們會求着我們上春晚的第六百二十八章 說藝第六百三十一章 網絡暴力第七百九十二章 我的媽呀第九百九十九章 這幾年第五百四十五章 要出大事情第九百六十七章 答應我一件事情第六百八十九章 打哽第二百五十五章 厚道人第六百五十章 我們來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王先生第四百章 太傳統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我來搞定第七百二十六章 絮叨的老頭兒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竟然要演那一出第六百八十三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五百八十八章 讓向文社關門歇業第五章 我來試試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的輩分可不比你低第七百六十四章 因爲錢第一百五十章 八大改行,技驚四座(泣血加更,我愛讀者)第一百五十章 八大改行,技驚四座(泣血加更,我愛讀者)第四百四十章 新的賣五器第六百七十章 有沒有這樣的藥第八百九十二章 嘚瑟第二百二十八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九十二章 瀕臨失傳的單口相聲第一百四十八章 師門不顯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意頭腦第三百六十一章 侯家人的擔當第二百八十八章 管殺不管埋第五百三十三章 鄙人江一生第九章 跪下實體書第二冊上架銷售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蔡生意第一千二十四章 心疼我張哥第八百九十三 文憑第七百零七章 李耕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老年第四百零二章 總有一天他們會求着我們上春晚的第八百六十八章 你會有辦法的第六百七十三章 告別演出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輪明月照西廂(大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曲協會議第八百八十七章 地理圖第七百九十九章 張先生上場第八百二十三章 四個問題第六百五十五章 何向東的相聲技巧秀第六百零三章 戳活兒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師傳藝第一百九十六章 想拜你爲師第二百六十六章 比一場第九百七十一章 當行論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耕的莽撞人第九百九十一張 我的兒子第八百一十章 所以你好再見第六百七十七章 收徒問題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不要說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放大招第五章 我來試試第九百二十章 不能忘本(謝天雲哥哥的盟主)第六百一十六章 商演預備中第八百六十三章 短信第六百八十六章 傳承第七百八十九章 萬里挑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於是乎第四百六十一章 這兩人是誰?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定要成功第四百四十三章 宿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向文社的大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文海上場第五百二十九章 徒弟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彭聽相聲第五百四十三章 從不NG的猛人第二百零四章 跟着我們一起演出吧第一百四十五章 更名第九百五十二章 都走吧第三十四章 戰書第五百五十七章 2004年(爲盟主曉生賀,愛你麼麼噠)第三百三十二章 學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