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女相西來

?狐氏有三個出處,第一個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君主給周文王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爲氏。/В\\第二個也源於姬姓,出自上古周朝時期王子狐,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東周時期,周平王姬宜臼有個兒子(一說爲孫)叫“狐”,王子狐的的後代就以狐爲姓氏,世代相傳至今。第三個還是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大狐容,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狐氏達在晉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狐突的大女兒生一子就是晉文公重耳,重耳放逐在外十九年間,狐突教子輔佐重耳忠貞不二,被逼而死。

重耳功成業就後,爲懷念忠貞不渝、大義凜然的外祖父狐突,在梗陽、卻波之間的馬鞍山下,重整墳塋,隆重安葬外祖父,狐突被譽爲三晉名臣。晉國中軍車騎將軍狐毛,晉國上軍之佐狐偃,其它還有狐射姑、狐溱、狐卷子等,由此可見當時興盛到了什麼地步。可以說狐氏一度的是晉國第一世族!可凡事就是這樣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前張顯,衆必非之,槍打早飛的鳥,炮轟當頭的卒,出頭的櫞子總是先爛。鄭國第一個和周王室叫板,結果鄭莊公後,鄭國也就不行了,戰國時魏國第一個變法,後來也不過是成了它國借鑑的對象。

狐氏這樣的強勢,自然不得人喜,最後沒落也就成了必然,他們四處分分合合,想要再起的機會,現在分成了多家,有趙狐、魏狐、韓狐、秦狐等等。就目前來說,魏國狐族雖然嫁了個美女到魏宮,可也是於族無益,魏王沒有一點要用狐族人當高官的意思,趙狐也是如此,雖然有點兵力,可是卻是在句注山下,不入趙國邯鄲朝堂。按理說,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趙國勾勾手指,那狐氏一族還不巴巴的過來,可是卻不!從狐氏給配到句注山下,日子過的那叫一個人不如狗。從前的貴族要牧羊,雖說吃肉,卻要付出血的代價,一個不小心,就會給戎胡人搶得個一乾二淨。每年,都會爲怎麼樣過冬而傷透腦筋!特別是族中的老人,天寒地凍,這苦日子是過得沒有邊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狐氏**了一支和戎胡人一樣的騎兵,他們騎着快馬,來去如風,有的時候搶戎胡人,有的時候裝成戎胡人搶趙人,當然那都是過不下去的情況下。在如此情況,他們訓練了一支由狐族子弟爲領導的子弟兵,想也是知道,他們怎麼可能會給趙國真正的去賣命!只有趙國對不起他們,焉有他們不對不起趙國的。沒事的時候,又要徵稅又要交賦,現在有戰事,要他們出兵幫忙,憑什麼呀!

事實上現在的狐氏已經成了一個半部族的遊牧民族,只要趙國逼得狠了,東西一收,當戎人去,你奈我何,還能真的追到草原裡面去嗎?所以說麼,有兵的是大爺,有了兵,想怎麼樣都可以,句注山的狐族兵就是狐族的本錢!有了這本錢,狐族兵是聽調不聽宣,你來餉給糧,那沒有問題,你要安插軍將,那是不可能的,想要拉着這支軍隊去打那些硬骨頭的硬仗,更是不可能!古戰爭傷亡極大,一場戰打下來,死一半也是可能的!

“關於句注山的大軍,我也聽父侯說過,但那些人蠻得很,不開化,先前在那裡落戶的狐氏一族只怕已經成了野蠻人,想要請動他們出兵,怕是難上加難,我大趙也不是真的缺少戰馬,往多了說十萬、八萬不可能,但一時應急,我們還是可以拉出三萬多匹的!”公子範的口氣很大。他說的是戰馬而不是馬,戰馬是要進行訓練的。趙國訓馬水平一般,但是也夠了,事實上,從民間招一下子也就有了,趙國會騎馬的多了去。蘇慢搖頭,公子範也許知道一點打仗的事,但對於細節還是不知道的,他道:“前將軍,不是這樣說的,一支騎兵,先要有戰馬,這是一回事,但還要有會騎馬的兵,這也不難,難的是這些兵要會打仗,騎上馬是一回事,一個人打和一羣人打仗可就是兩回事了,騎兵一定要進行訓練,而北秦兵更有強弓硬弩,不是我們匆匆成立的一支騎兵就可以對抗的,在這一方面,我們當向和戎胡人對抗有經驗的句注山趙軍請教,不然我們的戰事沒有成算!”

公子範吃驚的說道:“父侯手裡還有大兵無數,我們還有櫓盾之物,有此,北秦弓箭傷不到我們大軍的!”當兩支軍面對,有的時候一方會有可能放箭,所以大軍團戰鬥的時候,但凡大國,會帶上很多盾牌。在三國裡面,曹操和袁紹戰鬥,兩軍相對,開始的時候全要用箭互相攢射,袁軍用盾擋住了曹軍,讓曹軍士氣不好。謀士說我們地方矮,高一點我們射他們的後面,袁軍後面還能也有盾牌嗎?曹操同意,就建了土臺射袁軍。測試文字水印3。袁軍果然吃了虧,就建了樓車,讓士兵站上去射曹軍,曹軍沒有法子,於是劉曄提出用石車,擊退了敵人來自營樓的攻擊。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弓箭的不吃重。兩軍相對,除了相互射射箭,也就是走個過場。因爲大軍團會帶着櫓車大盾,把自己軍隊擋得死死的,你遠了射不到敵人,近了反而會讓自己也落到敵軍的箭中。所以在小說電影裡那種一開打箭射不停都是假的。

但這只是一種想當然。公子範雖然知道北秦騎兵的厲害,但還沒有注意到騎射的可怕!

蘇慢卻是知道的,他說道:“大軍團戰鬥,一天到晚提着盾擋着北秦軍的弓箭,公子以爲可行乎?北秦軍不是和我們列陣而射之,而是他們用這種騎兵,左右出擊,來回擊打,我們的大軍團行動慢,動作緩,哪裡能追得上他們,但北秦的騎兵卻可以從任何地方任意一個點向我軍進行主動的射擊,就算我軍防得了前後,防得了後軍,防得了左軍,防得了右軍,但我們還可以再行走了嗎?而敵人要是專門打擊我軍後面,襲擾我軍糧道,這樣一來,敵軍千多就可以牽制住我軍十萬人,以此景對敵北秦大軍,公子我們還有勝算嗎?”

公子範也吃驚了,道:“那當如何是好?”蘇慢道:“沒有騎兵,不能打仗!”如果是趙侯,蘇慢不會這樣說,但是公子範,蘇慢有救命的恩情,也就不怕了。測試文字水印5。公子範當下同意,於是他再信兵,向趙侯報信,要趙侯多徵良馬,多聚騎兵,同時他要求趙侯從句注山調狐軍出戰,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當然,公子範也是知道這事八成不能行。趙侯只怕會以爲是自己委過的託辭,但這個態度還是要表明的。因爲就算是會受到趙侯一時的誤會,等趙侯知道了厲害,也就是自己揚眉吐氣的時候。而自己什麼也不說,雖有一時之好,萬一老東西打敗了要出氣,那他就倒黴了。再說萬一請出了句注山的狐族軍,那可也不是一件好事麼!

在趙軍又有援兵到的時候,北秦軍卻還是一片的平靜,又或者說並不平靜,只是沒有援兵罷了。從生水後方,一塊塊巨大的石塊給開採出來,沒事幹的趙人上山開石,很快的,幾萬趙國平民,一天就可以開採上千塊的大石。測試文字水印7。這些大石條進行初步的打磨,主要是用來在生水渡口上建立要塞。北秦伯在這裡用的是城堡要塞戰術。這個戰術是很重要的。古代戰爭,打下一片地方,想要佔住就要築城!戰國的日本,大城沒有幾座,但是小城堡,卻是很多。幾塊石頭一堆,就是一個小城。大約兩三個月就可以築成一箇中型城了。一個月也可以築一個小城。戰國時豐臣秀吉那時還叫木下藤吉郎僅用一天一夜就築起了墨娛城。所以日本人打仗很搞笑的,主要就是圍着這些小城打。而城裡的駐軍一般是幾百上千。有的還只有幾十人。中國人形容日本戰國的前期叫村子打架,一場戰鬥,有千人就通天了。

但在中國,也是很注重這種城堡戰術的。比如在趙國,句注山丟了之後,趙人一邊利用呼沱水擋住南下的遊騎,一面迅的在代加大築城,把代正式從縣升級到郡!正是利用代郡,趙人保住了北部的江山,還爲日後的收復故土打下了基礎!秦朝的時候,始皇攻打匈奴人,由於匈奴人飄乎無定,瞻之在前,呼之在後,讓人防不勝防,所以纔有了長城計劃!

所謂長城計劃就是築城堡,也就是長城,表面上看它是一條防線,但不是的,蒙恬在這裡屯駐大軍,從長城內進行屯墾,積攢糧草,利用長城爲後勤基地,而主動要找匈奴大軍進行決戰!這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戰術思想。測試文字水印4。但是可惜,在秦亡後,殘餘的秦北方軍團淪落成了草原的戎族,長城也從反擊匈奴的基地而淪落成了爲漢人躲匈奴人的一道可恥之牆。從漢時起,中國人就喪失了利用長城主動出擊的軍事思想,而僅僅以此來當自己的防線,後世儒人一邊利用這道牆躲防胡人,一邊罵秦始皇修這玩意兒讓國人喪失了主動進取的意志!說中國人有了這道長城就放鬆了邊備,沒有進取精神。這個說法現代還有大批的“叫獸”這麼認爲,但卻好笑到了極點,就如同一把劍,拿在一個積極的人手裡,是要開創局面,掃蕩羣敵的。但拿在一個膽小的人手裡,卻是用來自衛的。

中國人自己沒有了進攻意識,反過來怪長城消磨了自己的意氣,這算怎麼回事!

西方人也築城,新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攻打威爾士,他打下威爾士後,就開始了舊城堡的修理和新城堡的修建工程。測試文字水印3。要塞以最有效的形式增強了防禦的威力,它就不僅能防止威爾士人重新奪回所佔領地區,也能阻止威爾士人對所佔領地區的襲擊活動。這樣,英格蘭人就可以逐漸地讓戰敗者順從他們的統治,並逐漸在文化上同化他們,直到用較少的兵力就控制這一地區,騰出更多的兵力去入侵併控制另一地區的領土。從三水到西海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如果在生水河的渡口這裡架一座橋,再修築一座一定規模的石城要塞,那從此之後,整條三水都會成爲北秦的統制地盤!北秦人就可以把整個三水河用來做自己的新邊地!而同時,還可以藉此向趙人動新的攻擊。目前北秦人抓來的趙人已經沒有機會再種田了,養活他們是一個問題,以工代賑自古以來就是最好的方法。他們要修的太多了,趙人不僅要開石築城,還要築教堂,修西岸的農莊,在河下游還可以開闢牧場,一下子,生水竟然繁華起來。

食物暫時是夠的,一萬趙人的屍體已經給打釀好了,爲了不浪費,北秦人還明瞭一種吃法,他們把趙兵的骨頭用火烤焦,然後磨成骨粉,這下骨粉就會成爲一種調味料,因爲骨粉會有一定的營養和鹽份,北秦人在這一點上做到了真正的一點也不浪費。測試文字水印2。還有那些馬肉之類,也沒有放過。雖然目前北秦人打了一場戰,死了人,但士氣卻是十分激昂。

爲了嚇唬趙人,讓他們老實聽命,北秦人在趙人的面前打理趙兵的人頭。趙人的頭會給冼淨做成衣被的墊子等填充物,如果是細軟的頭,會給拿去織布,然後北秦人支起了大鍋,先燒出頭骨,以頭骨上脫離下的腦肉餵食北秦人的軍狗,然後把頭骨直接看着做成種種器具,多以杯皿之物爲主。這種頭骨的杯物在北秦極爲受到歡迎!北秦人叫它“天然陶”!還有的會給做成鑲嵌物,比如鑲嵌在盾上,車上,馬上,甲上等等。有的還會串起來作成骷髏項鍊,趙人看到了之後又驚又懼,老老實實的,就算再鐵血的趙人,也不會想成爲盤中餐。鼎中骨。如此一來,北秦人可就省了事了。他們一邊飛的下定單,大量的要後方制箭頭,一邊向趙、韓、魏三國採買。測試文字水印2。價格當然是低的,畢竟箭支就不是貴器。一金可以購上千支箭,一百萬支箭,也不過是要七八萬金而已!當然,說只要七八萬金也就是北秦人敢說出來!

比如之前公羊大打公子範的軍隊,前前後後就是三萬多支箭這麼射出了,後來回收了兩萬支,可這種在戰時的度未免太過於驚人了。把一場戰鬥決定在箭支上,魏國也沒有那財力!其實在這裡,自己造更快更便宜,但是樹的限制,北秦伯愛樹勝過人,大量無限制的造箭就會大量的毀林,這是北秦伯不能同意的,他寧可多花一點錢(可能有人不瞭解北秦伯的這種習性,但是北秦伯曾經在新疆待過,他看到古時的新疆是這麼的草豐水美土黑林鬱,再想想現代的西部,現代的那種大地荒蕪千里無林的環境,這種對比產生的心痛是別人無法想象的。)。同時北秦伯也在準備,他早早就下令開始種一批易生的樹,比如臭椿、柳樹、梧桐、合歡、木芙蓉等,北秦伯還讓商人到楚國去找一種團花樹,這種樹一年能長高三點五米,被稱爲“奇蹟樹”。其實要說長得快,要數竹子,北秦雖然也讓人種竹子,其實是爲了筍子。有一句話叫雨後春筍,在竹林裡,那長筍子可叫一個快,種竹子既長得快,又可以得到大量的竹材,可以吃竹筍,還可以用竹來編成器具。土一點的,用竹也能製成簡單的竹甲。竹矛之類。戚繼光的時候,就有見於明軍的長槍給日本人一刀就斬斷了,所以用竹代槍,果然比木槍桿要結實多了。

而竹子製成的東西就更多了,如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編牀上用品);竹撞(竹編提盒));竹笥(竹箱);竹笆(竹籬);竹蓆(竹篾編成的鋪墊用具);竹笪(粗竹蓆);竹笠(竹絲或竹篾編成的笠帽)等。正是竹子生長快的這一個特點讓東方人以竹製成竹簡來書寫,形成了秦漢時鮮明的簡牘文明。不過北秦伯想要用竹子制箭,但又覺得竹製的箭支輕了,不如木箭桿使箭飛得遠。日本人的弓就是竹杆箭,所以威力很小。不是要害射不死人。

可就算是如此,那還是要時間,北秦時間真是太短了。所以對於箭支,不打大仗不知道,一打起來,北秦伯就見得箭支大量的給搬出來。庫存刷刷刷的減少,那叫一個心疼。也就是北秦有錢,不然哪經得起這樣花費!現在,又一隊後勤隊從鬱郅城拉來了一批以箭支爲主的物資。本來這種事北秦伯是不會出面的,但是與之同來的還有女相王良。

當王良來到的時候,也是吃驚,短短的時間,一座計劃之外的城就出現了!她從車上下來,身子晃了一下,身後一個男裝女子扶住了她。北秦伯遠遠看着,忙在馬上抽了一下,飛快的過來,跳下馬道:“你沒事吧!”王良搖搖頭道:“坐車久了,身體不當,小毛病……”說着,她讓開身子指着那扶住自己的人男裝女道:“這位君伯還記得?”北秦伯一眼就認出來了:“哈哈……梅姑姑娘!咦……這是……”梅姑來是一回事,但她突然一來,不用說,是白雪的指使,可是爲了什麼呢?王良笑了:“還不是你的那位夫人不放心,你一個男人,在外頭哪會打理自己的生活,身邊是跟着一個女的,但她是那會做家事的人麼?君伯現在可不是從前了,您明年就是正式的國君,不能沒有自己的威儀,至少也不能苦了自己!”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最新全本:、、、、、、、、、、

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281章 議和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724章 自古帝王皆好色第348章 百里老人VS衛鞅第431章 放鬆下來的禺支人第399章 封你爲王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110章 劉羲的算計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781章 國局的無奈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216章 女兵法家第311章 與公子卬的再見面第804章 秦奪河西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363章 北信君到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三十二章 第275章 法家三說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468章 鬱婉芳華第277章 大奔襲作戰第202章 女武者的悲傷第141章 發戰爭財第237章 斷後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266章 又起反覆第494章 周大夫說秦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672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三)第104章 凱歌而回第226章 與鄧陵子論學(一)第345章 琉璃器奇珍第607章 趙浪北秦山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312章 國事廳夜宴第616章 逃第二十六章 第672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三)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137章 五千人大閹割第780章 滅國警鐘長鳴第266章 又起反覆第263章 唯一的缺點是平胸第129章 大王子的回軍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659章 接交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三十二章 第333章 魏韓的邊境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394章 突如其來的尷尬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48章 出奔第57章 搏熊第379章 用廁紙換女人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724章 自古帝王皆好色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十九章 第783章 愛拼不一定會贏第363章 北信君到第558章 食我之肉第332章 大導演公子卬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529章 秦國的貨幣感想第165章 冤第476章 君臣相益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677章 新的生命第603章 不休止的戰鬥第176章 公子卬回國第745章 充華宮求情第456章 北信君的醒來第634章 北秦式的京觀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143章 城頭小戰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十二章 第329章 北信男君第196章 早走第576章 糧食大豐收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296章 小狐射鹿第694章 狼進羊圈了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