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精神,永放光芒
雷鋒的“讀書時間”
1961年10月19日
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爲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意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
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
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爲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
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
釘子爲什麼可以釘進嚴絲合縫的木板中?就是靠着釘子的擠勁兒、鑽勁兒。愛思考,能琢磨的雷鋒發現了“釘子”的可貴之處,還能把這種“擠勁兒”、“鑽勁兒”應用到工作與學習中來。
雷鋒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抓緊時間學習,雖然一次兩次可能不會有什麼效果,但長年累月下去就會有成效。要知道,雷鋒就是依靠這種精神,在工作之餘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和技能。
一次,雷鋒到電影院看電影。在電影放映之前,雷鋒聽到身後突然傳來一位小朋友向自己打招呼的聲音:“雷鋒叔叔,你好!”
“哦,是小賈同學,你也來看電影啊。”雷鋒扭過頭來,認出是運輸連附近小學的學生小賈。
“雷鋒叔叔,你剛纔在做什麼呢?”小賈問道。
看到小賈一直盯着自己手中拿着的《毛澤東選集》,雷鋒猜到了小賈爲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他微笑着回答:“電影還要一會兒纔開始放映,這段時間不利用起來太浪費了,不如看會兒書。”
“雷鋒叔叔,這麼短的時間你能看多少?”小賈問雷鋒。
“看了有五六頁。看一頁就多掌握一頁的知識,積少成多嘛。學習就要抓緊點滴時間。”雷鋒耐心地說道。
正如雷鋒自己所說的,他就是這樣,利用“擠”出來的點滴時間看書學習的。
雷鋒擁有廣泛的學習興趣。他不僅勤於學習政治和專業技術知識,對文學和寫作也很感興趣,時常練習。不過,運輸連的日常工作十分緊張,雷鋒和戰友幾乎每天都要駕駛汽車到處跑,根本沒有固定的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放在他的挎包裡,隨身攜帶。當停車休息時,雷鋒就坐在駕駛室裡抓緊時間看書。
一天晚上,大多數戰士都已熄燈睡覺,高指導員剛從營部開會回來,看到連部辦公室的燈還亮着,就過去看了一眼。一進連部就看到雷鋒正在燈光下埋頭苦讀,連他走進來都沒有發現。
高指導員關切的詢問:“雷鋒,怎麼還不睡覺?學習是很重要,但休息也很重要。已經很晚了,快去休息吧。”
雷鋒見指導員回來了,連忙站起來應道:“我讀完這篇文章就去睡。”
此時已經11點多了,高指導員擺擺手說:“你明天還要出車,快去睡覺吧。”
雷鋒想了想,的確是有些晚,就算自己不休息,指導員也該休息了。他連忙收拾了自己的書,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高指導員的宿舍就是連部辦公室的裡屋。半夜高連長醒來,發現連部辦公室的燈還在亮着,他披上衣服過去一看,原來是雷鋒又回來看書了,依舊是聚精會神的埋頭苦讀。
這次高連長沒有開口打斷雷鋒,而是悄悄走到雷鋒身後,低頭看雷鋒在看什麼書。他發現雷鋒不光看,還會在書的邊角寫上一些觀感,做下標記。例如雷鋒此時看的這頁,就寫着:……外因是條件,內因作決定,要想求進步,主觀多努力。
高指導員讚許地點點頭。
這時雷鋒才終於發現指導員,連忙站起身,抱歉地說:“我影響您休息了,指導員。”高指導員笑笑,揮揮手錶示沒有。
接着,高指導員隨手拿起幾本雷鋒看過的書。他發現,雷鋒在許多書上留下了心得。這些心得有長有短,短的例如“好!”“牢記!”“就這樣辦!”,長的不是很多,但是字裡行間都體現着雷鋒自己的深刻思考。例如這段:
無數革命先烈爲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生命,給我們換來了幸福。今天,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工作和學習,沒有理由不改正缺點和錯誤,沒有理由只顧自己不顧集體,沒有理由只顧個人眼前利益,而忘記了整個無產階級的最大利益。
每本書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雷鋒自己的反思,讓看過的人禁不住地對這個小戰士肅然起敬,例如他寫過這樣一句話:
我活着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一個年紀不大的小戰士,卻有着如此深刻的思想,如此認真學習的態度。高指導員看着還在埋頭苦讀的雷鋒,感到很是欽佩。他想,要是每個人都學習雷鋒的這種對待學習的刻苦精神,該多好啊!
雷鋒又看了一會兒書,發現高指導員也不去休息,在這裡陪自己,很過意不去,就勸指導員去睡覺:“您明天還有工作,該去休息了,別跟着我一起看了。”
“你明天不是也要出車嗎?”指導員看了看錶,都已經半夜兩點了,是太晚了,忙催促雷鋒,“你也快去睡,明天好有精神出車。”
雷鋒這才真正收拾好自己的書,回去了。
雷鋒的“釘子精神”看起來不起眼,但當真正做到後,就會發現有着無窮的力量。雷鋒年紀不大,卻在這不長的人生中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貢獻。他的貢獻或許不如科學家、政治家們的貢獻大,足以震懾或改變歷史。但他卻豐富了自己的生活,同時引領周圍的人一起打造豐富精彩的人生。
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1962年4月17日
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
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於有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連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纔不會生鏽。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纔不會出毛病。
我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堅決聽黨和毛主席的話,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隨時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偉大的革命事業中做一個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雷鋒認爲,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纔不會生鏽。同樣,人的思想和行爲,也需要時常“清洗”和“保養”,即進行自我批評和反省,才能夠不“生鏽”。他時常嚴格要求自己,主動檢討自己的思想和行爲,也常常要求別人對他提出批評和指正。他希望自己是“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雷鋒在鞍鋼當工人期間,經常受到職工大會的表揚。
一次,值班主任在大會上表揚雷鋒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雷鋒當時沒有多說什麼,可心裡十分別扭。事後,他找到值班主任,問道:“您爲什麼老是表揚我啊?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不全是優點,您還是給我提提缺點吧!”
值班主任十分不解,明明雷鋒在工作中表現得十分優秀,爲什麼總是不願意接受表揚呢?他好奇地問道:“雷鋒,你爲什麼老讓人給你提意見、提缺點呢?”
“每個人都有缺點,儘管我現在工作很認真,但還是有不對的地方。如果大家都不指出來,那我就沒法進步了。這就好比我們鍊鋼,如果煤堆裡有土,不撿挑出來的話,就會影響煉焦的質量。它們之間的道理是一樣的啊!”雷鋒解釋道。
值班主任聽了之後,對要求進步的雷鋒更加喜歡了。
雷鋒16歲參加工作,22歲以身殉職。這6年期間,他當過公務員、農場工人、拖拉機手、推土機手,最後成爲一名解放軍戰士。不管身在哪個崗位,他都兢兢業業,像一顆螺絲釘,擰在哪裡就在哪裡發光發熱。
1962年2月19日,瀋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大會召開。雷鋒受邀參加此次大會。大會上,雷鋒被授予“毛主席的好戰士”稱號。在大會上,雷鋒遇到了瀋陽軍區炮兵5040部隊的炊事班班長劉思樂。劉思樂被評爲“一顆不生鏽的螺絲釘”光榮稱號。
聽到劉思樂被授予的稱號時,雷鋒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當年自己在望城縣當公務員的時候,張書記對他說過的一番話:
“別看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不怎麼起眼,但是機器缺了它可不行;你現在是個小小的公務員,雖然職位不高,但是我們的工作也離不開你。”
從那時起,雷鋒就決心像一顆螺絲釘一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往事一幕幕涌上雷鋒的心頭……
在望城縣當公務員時,雷鋒爲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常常和機關的同事們一起去業餘文化補習學校上課。雖然平時的工作很忙,但他很少缺課;即便是落下課了,他就設法補上。他這樣專心學習,在後來的考試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哪怕是一件日常小事,雷鋒也一絲不苟地對待。有一次,他到長沙出差公幹。張書記的愛人給了他五塊錢,託他在長沙買頂帽子。雷鋒從長沙辦完事回來後,把買來的帽子送給張書記的愛人時,又還了七塊錢。
“哎,雷鋒,這錢不對呀?”張書記的愛人拿着那七塊錢,十分不解,“我不是給你五塊錢嗎?怎麼還倒找給我七塊啊?”
雷鋒笑呵呵地說:“您當時把兩張五塊的新票子當成一張找給我了。這頂帽子三塊錢,不正好找給您七塊嘛!”
“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雷鋒,你可真是個好青年!”張書記的愛人不住地誇獎雷鋒。
1957年2月8日,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雷鋒光榮地成爲了一名共青團員,同時,他還被評爲望城縣委機關的工作模範。
大會上熱烈地掌聲打斷了雷鋒回憶的思緒,把他拉回到現實中來。
大會結束後,雷鋒找到劉思樂,與他一起探討了“螺絲釘的話題”。
雷鋒激動地握着劉思樂的手,說:“你在大會上發表的那篇名爲‘一顆不生鏽的螺絲釘’的講話,我深受鼓舞。不過,我覺得,要是加上一個‘永’字會更加完整和生動!作爲軍人,我們就應該像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一樣,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進步,不斷創新。”
“是啊,‘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應該成爲我們軍人的座右銘。從我第一次以‘螺絲釘’爲題做報告起,到現在爲止,大概超過百次了吧。很多人都快忘了我的本名,見到我就叫我‘螺絲釘’。哈哈……”說完,劉思樂爽朗地笑了起來。
“這是大家對你的褒獎,也是你應得的榮譽。說真的,我還挺羨慕你這個‘螺絲釘’的稱號呢!”雷鋒的話語中充滿了無比的羨慕之情。
“哦,是嗎?那你說說看,咱們應該怎麼做一顆‘螺絲釘’呢?”劉思樂向雷鋒問道。
雷鋒見劉思樂這樣問,便毫不含糊地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首先,我覺得,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理念要記牢。其次,要真心實意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再次,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爭創一流。”
劉思樂聽了雷鋒的話後,補充道:“是啊,螺絲釘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默默奉獻。”
這一天,雷鋒和劉思樂相談甚歡,在“如何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兩人分別時,雷鋒在劉思樂的紀念冊上,鄭重地寫着:“讓我們一起攜手,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迎着困難前進
1961年1月18日
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不可能不遇到一些暫時的困難,這些困難的實質,“紙老虎”而已。
問題是我們見虎而逃呢,還是“遇虎而打”?
“哪兒有困難就到哪兒去”——不但“遇虎而打”,而且進一步“找虎而打”,這是崇高的共產主義風格。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困難,這些困難大多是無法預料的。所以,面對困難時,每個人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有的人客觀地面對,不斷地克服,困難就會迎刃而解;有的人從心底裡懼怕它,逃避現實,那麼困難就始終存在。
解決困難的關鍵在於心態。在雷鋒看來,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可它的實質只是“紙老虎”而已。
雷鋒是如何對待困難的呢?——“哪兒有困難就到哪兒去”。他將困難比作一隻“紙老虎”,體現了他樂觀向上的心態。所以,他不僅能“遇虎能打”,還能“找虎而打”。
前方的大道不是一馬平川,唯有敢於直面挑戰,敢於翻山越嶺克服困難,才能走得更遠。
在部隊,雷鋒靠着過硬的技術和駕駛本領,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出車從沒發生過一起交通事故。
雷鋒有“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鍊,難以成鋼”的信念。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他都不抱怨,不屈服,總是“迎着困難前進”。他曾說:“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於吃苦的人。”就是憑藉着這股子幹勁,雷鋒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1961年冬天,運輸連接到命令:全體汽車兵,開車到新賓縣執行一項新任務。
經過事先的瞭解,運輸連的戰士們知道,這是一件苦差事。從部隊到新賓縣,要經過的地方,路況十分不好,而且可能面臨危險。
雷鋒想了想,主動提出,讓他的車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爲後面的車隊開闢道路。連長考慮到雷鋒的車技好,經驗比較豐富,就答應了。
那天清晨,天剛亮,運輸連的車隊就整裝出發了。一直到中午吃飯之前,一路比較順利,沒有遇到什麼大的危險或機器故障。
下午三點的時候,車隊開到了一塊險地前。雷鋒囑咐車上隨行的兩位戰友,一定要慢些開。同時,他將前方的路況,傳遞給後面的車隊,提醒駕駛員注意路面情況。
這是一道江汊子,基本上沒有路,只有一堆亂石灘,兩邊是一人多深的雜草和樹枝。這樣的路,連牛車都無法通過,更別提汽車了。
該怎麼辦呢?
雷鋒下車探了一下路況,鼓勵戰友們:“困難就在眼前,我們不能就此放棄,任務必須按時完成。”隨後,他找來當地的一位老鄉在前面當嚮導,慢慢地引着汽車向前開去。
雷鋒和戰友們開着車,在亂石堆中顛簸着前行。道路兩邊的雜草和樹枝時不時地剮着汽車。最後,連車前燈和插在車上的旗子都剮掉了。好在有驚無險,一番周折之後,車隊安全地度過了江汊子。可是,這一關剛過,車隊又迎來另外一個難關,大有不讓車隊喘息的意思。
這回碰上的是陡坡。雷鋒坐在駕駛室,加大油門,拉大馬力,可汽車就是上不來,輪子在原地打着圈。他一邊開車,一邊讓戰友們找些乾草或樹枝,放在輪子下面,增加點摩擦力。這樣反覆弄了七次,車子纔開過了陡坡。
經過這兩次的折騰,大家都已經非常疲憊。可是,困難纔剛剛開始,前方還有無數的困難等着雷鋒和整個運輸連的車隊。
經過一段時間的駕駛,車隊來到了一個90度大轉彎的山路上。道路的左邊和前方,都是深不可測的懸崖,右邊則是又高又陡的山坡。如果稍不小心,車子就會衝下懸崖,落入萬丈深淵。
雷鋒對正在開車的戰友提醒道:“一定要多加小心!”
開車的戰友緊握着方向盤,慢慢地往前開着。雷鋒在一旁,緊握着手剎,眼睛緊盯着前方,一點也不敢鬆懈。最後,他們終於順利地通過了這段急轉彎。
大概在黃昏時分,車隊終於開到了目的地。由於雷鋒所在的車在前面開路,爲後面的車隊減少了一些困難和危險。
運輸連在新賓縣完成任務後,隨後車隊又上路了,準備返回營地。由於來時已經熟悉路況,幾個危險地帶也已經被摸清,所以大家都以爲返回時會比較輕鬆。可是,難題又出現了——車隊所剩的油不多了。
雷鋒對隨車的戰友說:“先把咱們車上的油分點出去吧!”
戰友們十分不解:“那咱們的車怎麼辦啊?”
“我們的車隊走在後面,等其他的車先回去,自然會派人送來汽油的。別的戰士們先回去,可以早些休息,也可以少些危險。”雷鋒安慰道。
車隊再次經過江汊子,結果前面的一輛車陷入了泥潭中,車子熄了火,連駕駛室都進了水,情況十分危急。走在後面的雷鋒,聽說了之後,和幾名戰士商量了一下,決定先用人力把車拉上來。於是,雷鋒調來兩輛車,又和幾名戰士下水,費了一番力氣,終於將車子拉上了岸。
可惜天公不作美。寒風呼嘯而來,氣溫驟降,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
當雷鋒的車行駛到一個叫木旗的地方時,車上的油耗光了。雷鋒和幾名戰士商量了一下,準備先在木旗駐紮一晚,等部隊把油送來後再返回。正當雷鋒等人準備休息的時候,油送到了。同時,他們得知,一輛車爬坡時,鋼板斷掉了,需要借用千斤頂。雷鋒二話沒說,拿起自己汽車上的千斤頂前去救援。他冒着大雪,走在泥濘的路上。雷鋒找到壞在路上的那輛車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將車修好了。
第二天,雷鋒帶領着車隊安全地回到了駐地。
後來,戰士們回憶起那場艱難的路程時,總是不停地誇讚雷鋒:“那次的任務,路上多虧了雷鋒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