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國商事件爆發】

4月5日,星期五。

英格蘭銀行在獲得審查報告一週後,採取斷然行動,聯合盧森堡、開曼羣島等有關當局,於當天查封了國商銀行,凍結它在世界各地的資產。

消息傳到香江,引發國商銀行(香港)擠提浪潮,當天存款減少3.2億!

當天傍晚,香江銀監官員召開新聞媒體會表示,‘國商事件’的根源不在本港而在海外,本港‘國商’是獨立‘運作’,經營是‘完善可行的’,無需停業。

一時間,衆多媒體也沒有懷疑,打算按照銀監官員的話進行第二天的新聞排版。

翌日,週六。

當所有媒體都報導正面消息的時候,香港的權威《經濟日報》刊登了‘負面消息’。

其專業的經濟學家、評論家犀利的指出三條反駁意見:

第一,香江國商是‘獨立運作’、‘不受母公司影響’的官方言論,完全是不負責任的言論,說明銀監官員對國際金融運作缺乏應有的認識,豈有母公司出了問題,所屬公司能獨善其身的。

第二,若是港府官員對於銀監會的說法認可,何不出具‘外匯擔保’的聲明,打消儲戶的憂慮。

第三,香江國商銀行應該立即查封,避免資產轉出海外。

很快,幾名顧問將審閱的情況告訴林祖輝,林祖輝頓時有點猶豫起來。

大批國商儲戶集體到禮賓府請願,在國商銀行靜坐、抗議,甚至到街上游行、阻礙交通。

翟克誠點點頭,說道:“我們確實有過猜測,不過還是不會破例爲你擔保的!”

他們的行動得到了市民和社會輿論的同情和支持,同聲譴責港府政府政策搖擺不定,‘誤導’市民,有損政府信譽。若是一開始進行封查,可能損失會降到最低。

當然了,這些官員判斷失誤,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理由是,大股東阿布扎比政府不同意財政支持,且國際信用卡股份公司已經將國商銀行集團發出的所有信用卡停用。

早晨。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三、清盤。這是儲戶最反對的,儲戶請願到示威,就是不願意國商被清盤。清盤後,銀行資產分配有一定次序:首先是有優先權的債務,如清盤所需的一切支出、員工薪水/福利/遣散費、欠政府的法定債務;其次是有抵押的債務;最後纔是儲戶的錢,一般來說,儲戶只能拿到部分錢,而且是數年才能拿到。

早晨,香江各大媒體都刊登了:香江政府下令國商銀行停業,接受封查。

一、替該行尋找合適的買家,這是存戶比較願意接受的。因爲國商出售其資產和負債均由買方承擔,儲戶可取回如數存款。當天銀監官員卓盛才也表示,有兩家財團表示有意接手國商銀行。

而國商銀行的門口一直是大排長龍,銀行的現金很快便被擠提一空。

崔克誠也反應過來,點點頭說道:“好吧!大家都提起精神起來,一定不能讓這件事蔓延至其他銀行,影響整個香江銀行界,和港元的匯率!”

排隊者不高興的說道:“港府說的話你也信,你看看這是《經濟日報》的觀點,他們說香江國商不可能獨善其身!再說了,我只要我的本錢保住就行了,利息什麼的,不在乎了!”

林祖輝苦笑了一下,然後沒有說話。

4月8日,禮拜一。

與此同時,《經濟日報》成爲香江銷量最高的專業性報紙,理由是這次進行了公正性質的報道。

昨天港府召開發佈會,就是希望透過媒體,起到安撫國商儲戶,以及安撫整個香江金融界的意思。按理來說,媒體只需將港府的話,傳遞出去即可。

隨着事情的發酵,林祖輝知道自己該出場了!

他早就第一時間組建了顧問團隊,由家辦、恆金投資的金融專才組成。不過他一直按兵不動,雖然早在4月8日,銀監專員卓盛才就向媒體透露,有兩家財團對收購國商銀行很有興趣,有望達成收購。

李炳強一看,果然在自己的面前,他居然緊張的沒看見!

只是沒有想到,昨天晚上他從新聞上得知,國商銀行發生擠提,這讓他大驚失色。他做的生意也不大,200萬幾乎是他很大一部分現金了。他還指望着這筆錢到期後,取出來購買物業呢!

“老闆,給我來一份《信報》?”李炳強急迫的說道。

“《信報》一點也不可靠,一點也不專業,差點誤我大事,以後還是看《經濟日報》吧!”李炳強自言自語的說道。

翟克誠示意了一下,然後銀監專員卓盛纔拿出一份資料給林祖輝的顧問們。

與此同時,國商銀行清盤,對中東背景的銀行帶來了衝擊,道亨銀行、港基銀行(原新鴻基銀行)都發生了擠提;就連渣打銀行、花旗銀行,也開始遭到擠提。

林祖輝說道:“那麼,我們需要了解國商銀行的具體情況,資料準備好了嘛?”

因爲還是有大部分人相信了港府的話,並沒有去國商銀行提取存款。而且,港府聲明外匯基金不準備擔保國商銀行。

消息傳出,守候在立法局外的儲戶頓時情緒激動,部分人甚至衝到皇后大道中坐在馬路上阻礙交通,以宣泄不滿。最後J方動用武力清場,逮捕了數人才得以恢復交通。

經過一個多星期尋找買家失敗後,財政司於4月17日在立法局會議上,宣佈向高院申請國商銀行清盤。港府準備墊付20億港幣,向儲戶發放30%的存款(最高金額爲50萬港幣)。

頓時,他們憤怒了!

他不一樣,他本來就是個新手,交個學費是應該的。

“老兄,港府都說國商銀行一切正常,你們怎麼還要取錢,不怕折了利息啊!”

一時間,香江輿論譁然。

他馬上就要任期滿了,發生這樣一件事,難免影響聲譽。若是有人接手,何樂而不爲呢!

但他沒有第一時間插手,因爲他還打算做‘白騎士’,在香江市民面前‘搏一搏好感’,以後錢都存在自己銀行裡。

一時間,成爲《經濟日報》硬鋼萬輝傳媒集團以外的所有媒體,這讓很多人非常意外。

不過,《經濟日報》的言論,也給一些財政和銀監官員提醒。

翟克誠減持說道:“話雖如此,外匯基金確實不能作爲擔保,這是我們港府立法局的意見。而且,若是外匯基金肯擔保,前面的幾家財團,也許就和我們達成了協議了!”

雖然憤怒,他卻對《經濟日報》的舉動無能爲力,因爲這是屬於新聞自由,特別是在香江這個地方,更是不可能發生《經濟日報》被針對,那樣會引起整個媒體的對抗,甚至海外媒體都會聲援。

不過林祖輝知道,沒有外匯基金擔保‘國商銀行’的壞賬,不可能有人敢收購。

而在阿聯酋政府拒絕想國商注資和擔保後,‘國商事件’的處理方法只剩下三種:

一、動用外匯基金收購或注資國商,這是儲戶們的第一要求。80年代以來,香江銀行出現問題都是由外匯基金接管或擔保。不過,港府今天查封國商時,已經表示不考慮動用外匯基金,理由是:動用公共資產去挽救香港以外事件影響的銀行,對納稅人不公平,且‘國商事件’未影響港幣匯率的穩定。

當然了,國商銀行的資產也是有不少的,貸款、物業、銀行網絡等,這些價值在50億左右,也包括部分壞賬(老賴)。

而他們不封查國商銀行,也是希望香江銀行屆不要發生擠提浪潮。

翟克誠笑着說道:“林先生不愧是慈善家!”

李炳強是一名國商銀行的大客戶,足足存了200萬在國商銀行,因爲他是做餐飲生意的。原本,他也不考慮國商銀行合作的,不過奈何國商銀行的利息比別人高一點。

頓時,財政司和銀監處的人紛紛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林祖輝這個華人首富,會對‘國商銀行’感興趣。而且林祖輝的主業是地產,他就不擔心遭到銀行的冷落嘛!

大家坐在會議室後,翟克誠說道:“林先生,說實話我很意外,沒想到你會對國商銀行感興趣!”

林祖輝說道:“這個得保密!因爲那名記者得知海外兩名記者,可能因爲調查這事,而突然死亡後,已經不敢露面了。再說了,國商銀行一定在海外有這種違規借債,相信你們也能猜測出來的,只是債權人還沒有跳出出來罷了!”

林祖輝則抽空說道:“據我旗下的一名記者調查,國商銀行海外尚有數十億的無記錄債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審查出來?”

《信報》是香江第一的財經類雜誌,所以李炳強想從上面瞭解情況。

“怎麼回事?我們不是已經發出公告和建議了嘛,怎麼擠提事情還是在發生?”

如今沒想到,《經濟日報》直接質問起港府起來,大有興師問罪的意思。

翟克誠老實的說道:“既然是無記錄的債務,林生旗下的記者如何知道的?我們這邊一點沒有查到!”

“啊,給我看看!”

林祖輝皺眉,然後說道:“我相信港府也不願意看到這件事如今這個樣子,如今還是臨時清盤階段,港府也願意看到有人收購國商銀行吧?”

崔克誠頓時臉上變換起來,不滿的說道:“他們怎麼回事?不知道這樣會引起整個香江銀行擠提事件嘛?”

財政司和銀監處的官員們也緊急開始召開會議,他們本來打算利用週末的時間,和阿聯酋政府進行緊急的溝通、聯繫,讓作爲國商銀行大股東的阿聯酋政府進行財政擔保和注資,這樣一來香港國商銀行便不會有危機。

其實,林祖輝不知道的是,前世是80億的存款,港府拿出25億隻佔了25%。也就是說,提前引爆這個雷,減少了十幾億的損失。

“在你面前,自己拿一下!”報攤老闆指指李炳強面前。

就這樣,週末兩天香江的銀行界過得心驚膽戰,生怕擠提延續到自己頭上。

林祖輝‘虛僞’的說道:“我也是不忍心儲戶們的錢,數年才能折損拿回,才突然動了這個念頭。”

會議室的人,頓時面面相覷,這世上還有如此善良的資本家?

排隊者心想自己排在前面,也不怕多個競爭對手,更何況這種事,一定要大家齊心,便隨手將報紙給李炳強。

付完錢,李炳強就在馬上邊看了起來,當看到《信報》轉述港府的話後,李炳強豁然開朗,虛驚一場。

司長翟克誠是個英國佬,帶着財政司和銀監會的官員,迎接了衆人。

來到中環一家國商銀行,他驚呆了,已經排起了長龍。

財政司只是申請清盤,而且高院還會給一個‘臨時清盤’的時間,所以林祖輝完全來得及。

財政司的司長翟克誠是個英國佬,他不懂中文,只聽助理說國商銀行門口聚集了大量的儲戶,準備提款。

銀監專員卓盛才,將《經濟日報》的刊文,全部轉述給崔克誠。

英雄,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來臨!

林祖輝帶着多名顧問,浩浩蕩蕩殺進財政司。

“還是去國商銀行門口看看吧!”李炳強長了一個心眼,他畢竟是做生意的,不需要請假。

副司長就說道:“我覺得我們應該還是重視起來,馬上再次派駐團隊入駐國商銀行總部,不能讓他們將資金調往海外。與此同時,加緊聯繫阿聯酋政府,一定要讓他們給一個明確的說法。他們注資、擔保與否,關係着這次國商銀行的命運!”

這一看不打緊,李炳強嚇得出了一聲冷汗,連忙加入排隊的序列。

欠外面的儲戶是66.66億,港府拿出來的20億是借款,也就是說如果全部給儲戶取錢出來,他需要負債66.66億,這還不算可能涌出來20億的無記錄海外借款。

一番安排,財政司和銀監處便加班,處理這件事。

看似只虧16.66億,但是壞賬可能達到10億以上,再加上海外可能涌出來20億的無記錄貸款,真的需要近50億。

林祖輝記得,好像前世華人銀行就在臨時清盤期,有意收購;結果被那高達20億的無記錄貸款嚇到了,在最後關頭退卻了。

不過,林祖輝卻不打算退卻。

當然了,他自然不會馬上答應收購,而是告別了翟克誠等人。

這種收購,談判幾個月也是正常的,翟克誠等人還是抱很大的希望,畢竟林祖輝若是有意進軍銀行,說不定真要做這種‘傻事’。

第21章 【拿捏】(求月票!求推薦票!)第451章 【價高者得】第66章 【傳媒集團】第438章 【許二傻】第196章 第222~223章 【魚水之情?】第560章 【很滿足的行程】第35章 【兩種女人】第533章 【春節】第491章 【拉圖酒莊】第176章 【進軍內地的契機】第773章 【均富貴】第189章 【輿論戰】第93章 【官地拍賣會】第257章 【快 狠 準】第690章 【法蘭西之花】第619章 【經典】第745章 【宮心鬥】第222章 【書卷玉龍】第8章 【平穩着地】第308章 【劍指貨櫃碼頭】(求月票!)第79章 【愛美高之戰1】(求月票!)第251章 【兩幢商廈的進展】(求月票!)第72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608章 【幾家歡喜萬家愁】第688章 【文化再次騰飛】第192章 第216~217章 【紅顏知己】(求訂閱第696章 【千噸黃金】第278章 【小猶太】(加更!求月票!)第559章 【10億美金買馬骨】(求月票!求月第292章 【親民形象】(求月票!)第96章 【發財的機會】第104章 【蔡秘書】第434章 【名媛聚會】第469章 【炒黃金】第34章 【犒勞】(求月票!求推薦票!)第691章 【蘇菲瑪索】第37章 【王叔】(求月票!求推薦票!)第443章 【地產和科技】第477章 【斷絕母女關係】第650章 【6000億的巨無霸】第495章 【時裝帝國】第136章 第138~139章 【借力打力】(求訂閱第502章 【拱火】第198章 【投其所好】第608章 【幾家歡喜萬家愁】第217章 【掌權大酒店】第200章 第228~229章 【新獵手VS老貴族】第676章 【假名媛真豪門】第240章 【新時代集團】第327章 【貼心】第372章 【電訊對決】第746章 【2004年】第577章 【帶兒子玩cosplay】第379章 【獎勵3000萬!】第576章 【富豪的日常】第262章 【乘勝追擊】(求訂閱!求月票!)第164章 【大賺特賺】第356章 【英國電訊業】第459章 【拒絕肥噴】第426章 【要不要在這裡試試?】第183章 第203~204章 【蛇吞鯨,大幕拉開】第411章 【五年計劃】第563章 【科技立港】第408章 【港流文化的興起】第298章 【水水更健康】(求月票!)第330章 【亞視將軍澳總部】第564章 【和李超人的合作】第252章 【統治香江漫畫產業】第330章 【亞視將軍澳總部】第761章 【金融危機後】第704章 【拿下倆】第376章 【投資花旗銀行】第580章 【大賺20億美金】第178章 【都怪這個男人】(月票加更!)第563章 【科技立港】第678章 【1+1+1】第632章 【合璧】第771章 【超級富豪】第481章 【軟件和硬件】第741章 【82億美金】第242章 【合作愉快】第220章 【異性朋友】第124章 【I.T時裝零售店】(求月票!滿600第253章 【再拿大項目】(5000字加更!)第644章 【兩強相爭】第371章 【羊城建廠】第407章 【震驚的‘港流’】第186章 【酒店品牌】(月票加更!)第235章 【大幕拉開】第287章 【永集之殃1】第481章 【軟件和硬件】第170章 第185~186章 【加強聯盟】(求全訂第122章 【年輕的血液】(滿500月票加更!)第145章 【狂熱的崇拜】(求月票!)第157章 【深水灣75號】(求訂閱!)第539章 【大佬跨界】第405章 【下一個更好】第253章 【再拿大項目】(5000字加更!)第1章 【1984年的香江】第580章 【大賺20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