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

“當一個人等待一件不知是否會發生的事時,心情是相當矛盾的……”成名後的張國榮對於初入歌壇那段境遇如此感慨到。

歌壇沉浮

1977年,“亞洲歌唱大賽”香港賽區結束後,亞軍張國榮收到了電臺的邀約,邀請張國榮參與麗的電視臺的一些綜合性節目,月薪爲1000港元(70年代的香港教師平均工資2000多港元),這對於還未滿21歲的學生、一心想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的張國榮來說,無疑是極大的誘惑。

喜出望外的他將消息告知家人,卻立即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娛樂圈魚龍混雜,多少人苦熬十幾年都沒有成名的機會,你知道這條路有多難嗎?況且去唱歌還要放棄你的學業……”面對異議,張國榮一邊耐心安慰父母,一邊細心解釋自己的打算——先做事在讀書。

性格堅毅果敢的他最終遵從了自己的意願。

接過電臺的合約,張國榮舉手一揮就簽了三年的期限,同時還和“寶麗多唱片公司”簽署了兩年的唱片合約(後改名爲寶麗金)。

此時的他,滿懷憧憬、心懷希望,堅信只要肯努力很快就會迎來屬於他的亮麗舞臺,可是這一等就是八年。

簽約麗的電視臺後,公司就告知以後不允許坐公交、電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因爲比賽後張國榮也開始有知名度了,爲了減少曝光度和保持神秘感,就必須遵從規定。

於是,張國榮從家裡搬了出來,在電臺附近租了一間500塊的房子,還向公司領導鍾景輝先生預支了幾個月的薪水,用以裝修和買傢俱。“問 KING SIR 借了幾千塊租了間房,買了些傢俬我就住了進去,然後每月扣回我一百塊。 那就是我用 900 塊維持我的生活,但在那時我仍能夠剩下幾元在我的銀行戶口裡。”

就這樣,每個月靠着五百元維持着生活,甚至經常還可以省下兩百元交給自己的母親,以表示心意。歌唱事業也正式開啓。

一方面,麗的電視給張國榮安排了一些綜合性的節目和話劇節目演出,以類似主持人的角色和嘉賓互動,增強節目氣氛和效果。另一方面被安排進入寶麗多唱片公司練習唱歌、試音,鑑於其在業餘歌唱比賽上對西方歌曲的演繹,1977年推出了一張雜錦的英文唱片(也叫EP或者迷你專輯)《“I Like Dreaming》。

歌曲出來後,反應一般,一度遭受“雞仔聲”的評價。不僅如此,在簽約後的第一次公開演出中,當張國榮出現在2000多人的音樂會上時,不僅沒有收到觀衆掌聲,還在一片倒彩聲中結束了歌曲,這也似乎成爲了後來坎坷的歌唱生涯的預兆。

70年代的香港,英文流行音樂盛行,但已有逐漸爲國語歌曲和新興的粵語歌曲所取代之勢,且當時歌壇明星大都是面目莊重、西裝筆挺的成熟男性,如許冠傑、林子祥等,而年僅20歲,長相稚嫩、聲音青澀,一身牛仔衣、體恤衫的毛頭小子張國榮在香港樂壇自然不佔優勢。

1978年,他推出自己的處女唱片《Day Dreaming》,經過市場的檢驗,和之前的英文EP一樣,這張英文專輯同樣慘敗。這時候,張國榮與寶麗多的兩張唱片合約僅剩下一張,他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爲此,唱片公司決心改變策略。爲提高新人知名度,麗的電視(亞視前身)力捧張國榮,讓其有機會參與到確立亞視地位的大戲《鱷魚淚》的演出,並允許張國榮本人演唱劇集主題曲。

這時候,張國榮也有幸擔任由當紅男女演員萬梓良、馮寶寶主演的電視劇《追族》的同名主題曲的演唱者,這也是他所錄製的第一首中文歌曲。更令人欣喜的是,隨着張國榮主演的古裝大戲《浣花洗劍錄》的播出,他本人也受到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熱情歡迎。

萬事俱備,準備了一年多以後, 1979年,被稱爲“亞視熱門劇集主題曲合集”的粵語專輯《情人箭》,正式出街,卻依舊大敗。

開首的“油脂熱潮”可說是乘着70年代末的油脂熱潮而來,充滿年輕人的味道,與現在年輕偶像唱的Hip-Hop般,都是潮流的產物。可能歌曲過於新潮,無法爲當時主流觀衆所接受,加之當時的聲線較爲幼嫩,所以這張專輯也同樣鮮有關注。

不過,脫落時代背景評價歌唱的好壞還是有失公允的。

一方面,70年代末,英文歌曲的主導地位逐漸被打破,取而代之以粵語歌曲,但是第一代歌神許冠傑憑藉其獨特的聲音、平民化的作品,前無古人地打開的粵語市場並不適合這位青澀稚嫩、品味超前的“貴公子”。另一方面,過度模仿關正傑、羅文等歌手的古典氣息似的民間腔調,也使得張國榮在唱腔處理上過於生硬。結果,高下立判。

因此,該唱片質量本身絕非差劣,而且唱腔也有其獨特的一套,事隔四十年,碟內多首歌曲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旋律好聽、感情投入得宜。

時運不濟,禍不單行。在沙田馬場的演出時,張國榮登臺後場下噓聲一片,張國榮唱的是甄妮的快歌《心曲》,唱到忘情處時就把自己的帽子拿了下來,拋向了觀衆席,可觀衆無情地將那頂帽子又被擲回了舞臺。

面對此窘境,臺上的張國榮苦笑着唱着歌,臺下的觀衆熱鬧地鬨笑着。演出結束後,心情還未平復的張國榮回到家中,等待着他的是惡意的電話留言: “拜託你多讀點書吧!”“你就不怕丟臉的嗎?”之類的話。

冰冷的機器,無情的話語,讓張國榮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

歌唱事業的接連挫敗,也預示着張國榮在寶麗多的音樂生涯告一段落。

“寶麗金的要員馮添枝先生跟我說:‘你的合約已經滿了,你已經幫我們錄了兩張唱片,一張中文、一張英文, 反應方面也不是太理想,我覺得你可以隨便選擇你的唱片公司,我們也不需要或者沒有那個意思要跟你繼續合作了。’”就這樣,張國榮暫別了歌壇。

當歌唱事業步入絕境時,張國榮的演藝事業意外地迎來了曙光。

第六章 逆風前行(下)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第三章 由零開始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第六章 逆風前行(下)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第七章 蝶變(上)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序言第四章 未知的選擇第八章 蝶變(下)第四章 未知的選擇第六章 逆風前行(下)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第八章 蝶變(下)第七章 蝶變(上)第八章 蝶變(下)第四章 未知的選擇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第三章 由零開始第三章 由零開始序言第三章 由零開始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序言第七章 蝶變(上)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第八章 蝶變(下)第八章 蝶變(下)第四章 未知的選擇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第三章 由零開始序言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序言第三章 由零開始第二章 憶童年第三章 由零開始第二章 憶童年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第八章 蝶變(下)第七章 蝶變(上)第七章 蝶變(上)第七章 蝶變(上)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第七章 蝶變(上)第八章 蝶變(下)第七章 蝶變(上)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第六章 逆風前行(下)第四章 未知的選擇第六章 逆風前行(下)第三章 由零開始第八章 蝶變(下)第六章 逆風前行(下)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第七章 蝶變(上)序言第八章 蝶變(下)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第四章 未知的選擇第三章 由零開始第三章 由零開始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序言第四章 未知的選擇第八章 蝶變(下)第八章 蝶變(下)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第二章 憶童年第二章 憶童年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第七章 蝶變(上)序言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第九章 風繼續吹(上)序言第一章 無需要太多第五章 逆風前行(上)第三章 由零開始第八章 蝶變(下)第八章 蝶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