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過渡階段_香港駐軍的故事

香港駐軍的故事

中英談判開始後,香港人民極其關注中國是否會派遣軍隊入港駐守,由此甚至引發了一場震驚中外的“香港駐軍事件”。在這場事件中,鄧小平大發雷霆,另有兩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牽涉其中,前者寫出檢討,後者以黨票保證;英方談判團首席代表、英國駐中國大使伊文思緊張得說英語都磕巴……

原來,香港迴歸以前,英國政府在香港駐軍一個旅。但是這一個旅的軍費開支極其驚人。1975年,英國政府曾與港英政府達成協議,從1976年開始,香港負擔駐港英軍的費用增加至2.2億港元。以後6年合約內逐年增加,第二年爲2.81億,第三年爲3.37億。這對香港人民來說是個極其沉重的負擔。

對於派遣駐港軍隊的問題,鄧小平的態度始終是堅定的。早在1982年9月,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就提出:“我國政府有權在香港駐軍。”並強調,這是中國政府在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象徵。他還斬釘截鐵地表示:“我們不能做李鴻章。”1984年4月,鄧小平對英國外交大臣傑弗裡·豪十分明確地講:“1997年後,我們派一支小部隊去香港。這不僅象徵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對香港來說,更大的好處是一個穩定的因素。”同月,鄧小平在審閱外交部《關於同英國外交大臣就香港問題會談方案的請示》報告上,又在關於香港駐軍一條下批示:“在港駐軍一條必須堅持,不能讓步。”

偏偏就在這時,有消息傳出了人大副委員長黃華和耿飈對記者透露中國政府不駐軍香港。前外交部長、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黃華在《親歷與見聞:黃華回憶錄》中說:“被邀請來的香港記者極想捕捉到一點有關中央對香港迴歸問題談判的信息,其中焦點之一就是迴歸後人民解放軍是否進駐香港問題。香港記者趁人大會議期間香港各界人士同中國高層人士聚集的時機,見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就劈頭蓋臉地提問。”

耿飈是解放軍著名將領,解放後長期在外交戰線工作,後擔任國防部部長、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軍人出身的他明顯對記者鋪天蓋地的提問應接不暇,一時忙中出錯。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劉振敏回憶,有記者問耿飈副委員長:“香港老百姓怕駐軍,你們中央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駐軍?”耿飈副委員長作了含糊其辭的回答,我們可能不一定駐軍吧。不料,他一句含糊其辭的話,被香港記者作了帶有明顯傾向性的詮釋和報道,因而引發了軒然大波。

第二天,香港一些報紙大談香港不必駐軍,是“中國政府的意見”,“中共前國防部長說,香港恢復後,中國將不派軍隊進駐香港”。一時間,滿城風雨。有人認爲,關於香港是否駐軍問題,中國的政策變了,鄧小平說的不算了。

1984年5月25日上午,六屆人大第二次會議閉幕大會結束後,鄧小平隨即要與參加兩會的港澳代表見面,並安排了記者現場採訪。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姬鵬飛、外交部部長吳學謙、全國政協副主席楊靜仁、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等在場。會上,許家屯告訴鄧小平說,耿飈副委員長曾對香港記者說“可以考慮不派軍隊進駐”。旁邊主管香港交涉事務的副總理插話說:“還有黃華同志!”

鄧小平一聽,立刻氣得拍了桌子,對在場的人說,香港的報紙報道,耿飈同志對香港記者說,中國不會向香港派出駐軍,還有黃華同志向記者說,將來香港可以派代表參加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他們根據什麼講這些話?

會見開始了。早已等候在那裡的港澳同胞起身熱烈鼓掌歡迎鄧小平。5分鐘後,警衛人員按照慣例,要請在場的記者退出會談大廳。鄧小平突然對記者說:“哎!你們回來,等一等,我還有話講。”據中方談判代表團團長周南回憶說:“本來按照規定,鄧小平接見各界人士,前邊拉着一條紅線,記者站在那裡拍照,也不許說話,拍完了就退場,然後賓主就談話了。這次他們拍了照,正退場的時候,鄧小平把他們叫住了。”

這是鄧小平第一次公開談到在香港駐軍的問題

,並且採取了一種最直接的方式。鄧小平顯得柔中有剛,他特意對記者鄭重其事地說了下面一段話:“我國在恢復對香港的主權以後,中國有權在香港駐軍。這是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主權的象徵,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也是香港穩定和繁榮的保證。”接着,他又提高聲調:“香港是中國的領土,爲什麼不能駐軍?沒有這個權力還叫什麼中國領土!”

事後,發現鄧小平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錯怪了他們二人。

當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播出了鄧小平的講話,它澄清了中央關於香港駐軍問題的立場,讓“炒作”耿飈答話的香港媒體不得不重視報道。26日,香港各報均以《鄧公宣佈在香港駐軍》爲通欄大標題,在頭版發佈消息。

對於鄧小平的講話,英國人相當震動。在鄧小平發怒的第二天,英方談判團的首席代表、駐華大使伊文思緊急約見了中方談判團團長周南。

周南回憶說,伊文思那天表現得挺緊張,說話都有點磕巴。伊文思說,聽說昨天鄧主任在人民大會堂說某某先生胡說八道,英方很關注。伊文思不敢講出具體人的名字。他說,鄧主任的講話在香港各界引起很大的震動。港英當局還是很害怕這個問題,希望你們中國政府慎重考慮,是不是不一定要在香港駐軍。我說,你不要再講了,我們講了已經多次,這是恢復行使主權。國防要中央管,就必須在香港駐軍。鄧主任已經發了脾氣,你還講什麼!他說,我是奉政府之命來表示這個態度。我說,你回去就說中國這個立場是堅定不移的,沒有談判的餘地!他就灰溜溜地走了,從此不敢再提了。

衆所周知,迴歸前中英雙方關於交接談判的重中之重就是防務的交接,駐港先頭部隊定下的人數底線是509人,這個數字背後是否有一些什麼秘密呢?時任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陳佐洱回憶說,他曾經擔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也曾經主持中英最後幾天的交鋒,被英國的大臣稱爲“最難對付的但是又達成最多的談判對手”。

陳佐洱說,談判中他接到中央領導指示,中國軍隊的先頭部隊必須在6月30號晚上提前進港。這是中央領導一個英明的決斷。因爲只有這樣,中國人民解放軍才能在1997年7月1號零點順利開始履行它的防務職責。如果到7月1日零點纔開進去,那麼中間很可能會出現一段防務真空,因爲大家都熟悉的,從深圳河過橋,然後一直往南,經過新界、九龍到香港島,香港島最南端赤柱,大約要兩三小時的車程,到了各個營地以後,部隊還得展開,還得履行防務職責,到崗位,各就各位,所以,恐怕有三個小時或者更多的時間防務真空。而在1997年7月1日零點的時候,正是中英兩國關於香港的政權交接的盛典在舉行,兩國的首腦,還有各國的政要,各界的名流、要員,都集中在香港。這個時候,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伊始不能是防務真空的,必須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它。這就提出來一個要先頭部隊提前一段時間進駐。

陳佐洱回憶說,關於先頭部隊進駐多少人,中英雙方爭論激烈,談判幾次陷入僵局。進入幾個什麼樣的營地,從什麼路線進來,陸路、水路,也是非常激烈的。帶什麼武器進來,也是談判中間一個激烈的焦點。談判持續了五天五夜。

“當時中央給我的底線是500人進駐,我當時想,9這個數字在我們中國是一個吉利的數字,也是數量最大的一個數字,比如說我們北京城有九門,城門上的門釘是9個,九九歸一。後來我心裡突然冒出來的,我說509,這是中方的最後的底線了,英方必須接受。英方代表包雅倫先生,他當時也無可奈何,他說那好吧,你說說爲什麼要509人。馬上,我說臨時休會20分鐘,我就請我們專家組,那是來自駐港部隊的、來自廣州軍區的,還有總參的,很多軍事專家,我說各位馬上擬一個509人的在我們將要提前進駐的軍事用地裡面的兵力分佈圖。利用休息的20分鐘時間,我們的軍事專家擬出來這個分佈圖,509個人,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就都排在我們的四個軍營裡面。結果英方就接受了,倫

敦也批准了。”陳佐洱說。

這一事件過後,中國派遣駐港部隊已成定局,組建及訓練一支合格駐港部隊的任務被提上日程。

1993年,在深圳同樂邊防檢查站附近的一座小山下,有一座現代化的軍營,裝甲車在營地內穿梭不絕,直升機在這裡起飛降落,認真訓練的士兵身影隨處可見。

這裡就是“九七”後駐港部隊在深圳的臨時駐地。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是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部隊,隸屬中央軍委。駐軍由陸軍、海軍、空軍部隊組成,是一支合成部隊,下轄1個陸軍步兵旅、1個海軍艦艇大隊、1個空軍航空兵團。

這支部隊的任何一個組成部分都有着無比光榮的歷史。其中,陸軍部隊的主體是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時誕生的“紅一團”。從這支部隊中曾經走出過羅榮桓、粟裕、譚政、楊得志等100多名高級將領。同時,長征中的大渡河連,抗日戰爭中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功臣炮連等這些具有光榮戰史的連隊,也都在駐港部隊的陸軍行列中。他們使用的各種輕武器、裝甲輸送車等是中國陸軍最精良的裝備。

駐港海軍艦艇大隊同樣戰功赫赫。海軍部隊的前身是成立於1959年的海軍獵潛艇某大隊,曾經在萬山海戰中創造以木船打軍艦的現代海戰奇觀。近年來,這支部隊多次圓滿完成南沙、西沙、北部灣戰鬥值勤以及重大演習任務。駐港海軍艦艇大隊裝備有導彈護衛艇、巡邏艇、登陸艇和運輸船。這些艦船都是依據香港海上防務的需要而設計建造的。

駐港航空兵團的來頭也是響噹噹的。他們曾參加過西沙羣島保衛戰等重大軍事行動,多次完成保障導彈、衛星等軍事科研的飛行任務。他們還擔負過接送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的專機任務。救援唐山大地震、華南水災、大興安嶺火災,他們再立新功,被災區人民譽爲“天降神兵”。他們裝備了中國生產的現代化水準很高的直9B型直升機,飛行員大多是飛行了上千小時的“全天候”飛行員。

部隊組成人員經過千挑萬選,所有幹部來自全軍100多個團以上單位,絕大多數經過軍事院校的正規培訓,具有大專以上文化水平。戰士是在同等條件下選拔的,必須具備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

1996年1月16日,中英雙方就香港軍用地交接事宜達成共識。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駐港部隊組建完成的公告。

公告大致內容是:

駐香港部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賦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使命,並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由陸軍、海軍和空軍部隊組成,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

進駐香港的主要任務是具體負責管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防務。駐香港部隊不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地方事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駐軍須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駐軍的費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負擔。

1997年4月21日下午1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首批40名先遣人員,在駐港部隊副司令員周伯榮少將的率領下,經皇崗口岸進入香港。14時37分,抵達香港中環駐港英軍威爾斯親王軍營。駐港部隊先遣人員抵達軍營後,受到駐港英軍司令鄧守仁少將及駐港英軍的歡迎。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人民解放軍部隊首次進入香港。

5月19日,第二批66名先遣人員經深圳皇崗口岸入港,進駐添馬艦軍營、槍會山軍營、石崗軍營和昂船洲軍營,與先期到達的40名先遣人員一起做駐港準備工作。

5月30日,第三批90名先遣人員入港,進駐威爾斯親王軍營、赤柱軍營、新圍軍營、稼軒廬軍營、奧土本軍營和般鹹閣。

這樣,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總計派出3批196名先遣人員提前進入香港,爲中國人民解放軍7月1日零時正式進駐香港擔負防務工作做好了必要的準備。

(本章完)

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九七港元保衛戰”第三章 過渡階段_一波三折的《香港基本法》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麥理浩的秘密試探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中央代表團赴港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血濃於水”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鐵娘子”來華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神州不眠夜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柯華:我所目睹的香港迴歸談判片段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莊世平: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感懷第一章 香江回眸_歷史遺恨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血濃於水”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鐵娘子”來華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一國兩制”第三章 過渡階段_百年未有,港人自選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神州不眠夜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莊世平: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感懷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三章 過渡階段_香港駐軍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霍英東:飲水思源——寫在香港迴歸之際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中央代表團赴港第一章 香江回眸_騰飛的經濟第三章 過渡階段_一波三折的《香港基本法》第三章 過渡階段_紫荊花誕生的故事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駐軍接管防務第三章 過渡階段_末代總督的慘敗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血濃於水”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霍英東:飲水思源——寫在香港迴歸之際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駐軍接管防務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人心所歸第三章 過渡階段_香港駐軍的故事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迴歸前夕的狂歡第三章 過渡階段_紫荊花誕生的故事第一章 香江回眸_騰飛的經濟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鐵娘子”來華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麥理浩的秘密試探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血濃於水”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特區政府成立暨就職儀式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九七港元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翟暖暉:香港迴歸夜見聞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鐵娘子”來華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神州不眠夜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霍英東:飲水思源——寫在香港迴歸之際第三章 過渡階段_香港駐軍的故事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中英政權交接之時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麥理浩的秘密試探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翟暖暉:香港迴歸夜見聞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特區政府成立暨就職儀式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柯華:我所目睹的香港迴歸談判片段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神州不眠夜第三章 過渡階段_一波三折的《香港基本法》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九七港元保衛戰”第三章 過渡階段_一波三折的《香港基本法》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血濃於水”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霍英東:飲水思源——寫在香港迴歸之際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麥理浩的秘密試探第一章 香江回眸_殖民地政治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迴歸前夕的狂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莊世平: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感懷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會談風波第一章 香江回眸_歷史遺恨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神州不眠夜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鐵娘子”來華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神州不眠夜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翟暖暉:香港迴歸夜見聞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麥理浩的秘密試探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紫荊花開十五載第三章 過渡階段_一波三折的《香港基本法》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中英聯合聲明》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塵埃落定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會談風波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莊世平: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感懷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神州不眠夜第三章 過渡階段_百年未有,港人自選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血濃於水”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特區政府成立暨就職儀式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主權是不能討論的”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翟暖暉:香港迴歸夜見聞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駐軍接管防務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中英政權交接之時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血濃於水”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錢偉長:追憶香港區旗、區徽設計過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三章 過渡階段_紫荊花誕生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駐港戰士李永華等人:駐軍香港的日子第二章 漫長迴歸路_“血濃於水”第四章 迴歸日的榮耀_特區政府成立暨就職儀式第三章 過渡階段_香港駐軍的故事第六章 櫛風沐雨 紫荊更豔_紫荊花開十五載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柯華:我所目睹的香港迴歸談判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