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今天】

北大的這封邀請函,不僅打斷了霍耀文回港的安排,同時也令他非常好奇,北大怎麼會好好的給自己發張邀請函?

內地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了,但大部分改革和開放的方向都是在經濟和建設上,文化和教育領域目前還並未有太大的變化。

所以別看霍耀文在港澳臺和國外都挺有名氣的,可在國內的知名度基本上還不如前不久因《今天》這本雜誌而聞名的北島與芒克。

《今天》是由北島、芒克、黃瑞等一衆文藝青年在78年底成立的一本地下文學雜誌,起初成立雜誌的目地主要是爲了滿足那些喜好詩歌和文學作品的朋友們。

最初這本雜誌非常的簡陋,都是由北島等人把自己這些年寫的一些詩歌、散文,一個字一個字的謄抄在潔白的大紙上,然後用剪刀一點點的剪裁,再用圖釘給裝訂起來。

第一期《今天》雜誌就這樣弄了十本,只在北島認識的朋友之間相互流傳,後來不知怎麼得,這本雜誌就流傳到了外面。

不同於當下的文學作品,《今天》這本手抄雜誌中有很多不同當下的詩歌與散文,一下子就吸引了京城文學青年們的那顆躁動的心。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讓這本地下文學雜誌火遍了整個京城,但凡對詩歌、散文、文學有點愛好的年輕人,都知道京城出了幾個牛人,私下裡搞出了一本十分與衆不同的文學雜誌。

最開始北島等人還不知道這本《今天》手抄雜誌流傳了出去,直到某天幾位同樣愛好文學的青年找上門,想要在這本雜誌上發表自己的詩歌和散文時,這才令北島等人知道,那幾本遺失的《今天》雜誌居然悄然無息的火遍了京城。

不僅讓許多文學青年紛紛謄抄雜誌上面的詩歌和散文,更是吸引了大量想要發表作品卻苦於無門的文學愛好者。

北島一見這個情況,立馬與芒克等人商量,最初大家還有點怕,畢竟80年代還未脫離70年代的陰影,這就導致這本地下文學雜誌很容易夭折。

可面對熱情的讀者和想要投稿的文學愛好者,北島等人一咬牙,決定出版第二期《今天》!

這次出版的第二期雜誌就沒有向第一期那樣簡陋了,北島等人在一位喜好文學的讀者的幫助下,通過他家裡的關係,弄到了一臺老式的幾乎可以當廢鐵賣的印刷機。

有了印刷機,那麼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出版真正的刊物,如此一來就不能排版、內容、期號、油墨等刊物需要要的東西,都必須準備齊全。

排版、期號這些東西都簡單,唯獨內容是個麻煩事,北島、芒克等人在第一期的時候,幾乎已經把這些年寫的詩歌和散文都發表上去了,從哪兒弄新的內容這就成了關鍵。

本來幾人是想對外徵稿的,可畢竟是地下週刊,大張旗鼓的徵稿很容易引起旁人的注意,後來還是芒克提了個想法,那就是以寫信的方式來徵收稿件。

至於如何宣傳徵稿這件事,完全不用北島等人擔心,只要一兩個文學愛好者知道了,那麼整個京城的文學青年恐怕就都知道了。

這會兒的京城文學愛好者之間的私下交流還是很平凡的,一是沒什麼娛樂,二是早些年上山下鄉給這些提供了太多太多的靈感,儘管在質量上層次不齊,可積累下來的作品還是很多的。

傳出去只用了兩天的時間,黃瑞的家裡就收到了超過上百份的信件,裡面幾乎全都是寄信人這些年積累下來無法發表的作品。

只花了三天的時間,北島等人就把審稿、排版、印刷給搞定了,第二期《今天》雜誌就這樣順利出爐了。

第二期雜誌總共印刷了一百本,起初北島是想免費送出去的,可因爲考慮到以後還會出第三期,他們這幾個人的工資無力才促使發行第三期,只好以每本兩元的價格對外出售。

開始北島等人還擔心賣不出去,誰曾想第一天就被聞訊趕來的文學愛好者們買了個精光。這下子不僅給北島等人帶來了動力,同時又有資金開始印刷第三期。

但因爲第二期印刷的太少,根本不夠京城文學愛好者們分的,他們只好又再次第二次印刷,第三次印刷。

整整印刷了八次,八百多本文學雜誌銷售一空。

等到出版第三期前,得利於第二期雜誌的質量,越來越多的人寫信投稿給北島等人,每天幾十封信,幾十封信的寄過來,審稿幾乎成爲了北島等人的陰影,後來一商量決定招人!

經過半個月的篩選,總共新招了五個人,都是寄過信,寫的作品稿子質量都很棒的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顧城”了。

顧城不同於北島等人,他算是正兒八經上在報紙、雜誌上刊登過作品的人,選擇加入這個地下雜誌,主要是處於對詩歌熱愛。

隨着人員的擴招,這本《今天》雜誌出版的量也越來越大,同時經過人員的流動,這些雜誌被帶到了全國各地。

一夕間,整個內地的文學愛好者都知道京城有那麼幾個牛人,搞了一本《今天》地下雜誌。

到79年初,全國各地紛涌而至的投稿信件,幾乎堆滿了北島等人暫居的小屋,《今天》也成爲了國內文學愛好者們發表作品的搖籃。

當時影響力之大,就連國家級《詩刊》雜誌都刊登了一篇《今天》中的詩歌內容,那就是舒婷的《致橡樹》。

去年霍耀文回內地時,在《廣州日報》上就讀到了這篇詩歌文,能夠在官方報紙上發表,還得利於《詩刊》的不拘一格。

也正是因爲《詩刊》雜誌刊登了“致橡樹”這篇詩歌,導致《今天》這本地下雜誌第一次出現在公衆的視野中,越來越多的人對這本雜誌產生了好奇,同時也引起了上面人的注意。

雖說這只是一本文學雜誌,但並沒有獲得正規的刊號,屬於三無產品,所以在今年三月份被勒令停刊。

隨着報紙報道這一事件,也讓更多的人知道了京城有幾個人出版了一本地下文學雜誌,北島、芒克、舒婷、顧城等幾人的名氣,一下子火遍了全國。

成爲1980年初,國內最有知名度的詩人、作家。

所以此時的霍耀文在國內比之他們來說,基本上可以用無名小輩來形容了。

...

PS:今天起來拉肚子,嗚嗚,賣慘求波訂閱和月票。

383【推廣截拳道】126【秋天的故事】208【難做的李道光】064【美國垮掉的一代】305【魯先生的木刻老師】484【布克獎】039【民國大盜】031【漲稿費】308【風流浪子古尋歡】186【做一個更好的人】177【風陵渡口初相遇】246【慷慨解囊胡言堂】255【再開本言情小說?】第三更404【千古一帝】664【提前預定世界五百強】100【約他出來】求月票625【荒涼的蛇口工業園】151【德育爲先,曉夢篤行】321【幕僚】215【太平紳士】133【立刻派人去美國】104【偏偏人間好回惘】求月票497【鄉村教師】553【島國破百億】635【來自聖誕節的禮物】265【萬千大俠相聚一堂】462【公攤面積問世】242【賭一把?】486【低級趣味的太陽報】669【小河彎彎向南流】(大結局)230【熱血沸騰的臺詞】179【兩好一壞的消息】522【喜歡哈利的簡方達】560【大買賣!大合作!】096【白天翻修,晚上開工】求月票182【半紅不紫的武俠作者】191【大佬雲集】548【邵氏的野望】188【香港節-上】求訂閱541【我們也拍一部】490【節目對壘】594【快要破產的蘋果公司】481【霍秀芬的婚事】194【一江春水向東流】176【我是他女朋友】317【總裁文的鼻祖】060【通知】626【風行天下,大運摩托】393【世界上最富有的人!】634【成功的銀行家】591【王博士入夥】164【怦然心動】379【兔女郎】614【四十億的項目】490【節目對壘】017【水房】499【一條龍教學服務】546【電影節開幕】438【神鵰海選】213【十本大綱】355【最後的瘋癲】245【還有人捐白花油?】雙倍月票期間,求月票!!448【等他日後求我】046【英國來的教授】071【出版社】5000字小章204【一千個成功的故事】178【少年讀物週刊】562【我可是盼你很久嘍】113【你是不是同我小女拍拖?】求月票286【檔案資料】065【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630【新一輪的石油危機】001【香港1968】600【澳門雙何】094【旅港潮州八邑商會】爲Q木頭盟主2/10更467【打工皇帝馬世民】069【婉君表妹】620【智勇大沖關】312【獅子山下】164【怦然心動】148【細思極恐】184【九州】411【傳家寶】375【文人的嘴騙人的鬼】196【虛擬第二世界】5200字458【錢到賬了】126【秋天的故事】458【錢到賬了】516【明月何曾是兩鄉】090【LT Duck小黃鴨】爲盟主Q木頭加一更282【最合適的人選】573【電視有畫面了】050【誨淫誨盜】5000字大章179【兩好一壞的消息】109【我用眼睛看到的】求月票377【集卡】654【松下與回港】243【再現絕技之踩腳趾】472【萬大師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