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中山蠔油】

三月底,草長鶯飛,又是一年春。

距霍宗明下葬已經過去三日,衆人悲痛之心漸緩,在老家住了幾天,霍成智決定以父親的名義把霍家村通往鎮子上的路給修起來。

修路這事,霍耀文前年回來就有了想法,只不過當時內地政策未開,不允許私人修路,加上也不允許外資捐獻,所以便耽擱了下來。

去年回鄉探親,霍耀文又舊事重提,可修路這事村支書一直猶豫不決。倒也不是說村支書他不想修,而是霍耀文畢竟現在是定居香港,算是香港居民,內地儘管改革開放了,可對於外商出資修路還是沒有一個決斷。

當時霍耀文有想過找馬主任,可後來因爲別的事情又給耽擱了。

如今霍成智再次重提修路,村支書倒是一口同意,只是具體能不能修,還需要他彙報到鎮上去,等鎮上領導的決斷。

村支書想了想,回答道:“這事應該不成問題,修一條通往鎮上的石子路,我想鎮上的領導應該會同意。”

霍成智感謝道:“那就麻煩你了七叔。”

“應該的應該的。”村支書連忙擺手道:“成智你有心幫村子的路修一修,感激的應該是我們纔是。”

霍成智微微一笑,繼續道:“七叔沒什麼感激不感激的,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人,路修好了我以後回鄉也方便。而且我跟耀祖不日就要回香港,修路這事還要勞煩七叔你幫忙多照應照應。”

村支書拍了拍胸脯保證道:“這個成智你放心,只要上面同意了我們修路,我一定會竭盡全力把村子這條路給修好的!”

霍家村通往鎮子上的道路,其實並不算很差,除了村口那塊路基很窄,不能通汽車外,基本上還算平緩,沒有太多坑坑窪窪地帶。

只要鎮子上批覆同意,只需把村口那塊的路基給擴張一下,再用石子把坑洞給填補上,差不多就可以了。

至於爲什麼不修水泥路或者瀝青路,這主要還是因爲資源不足。

要知道此時整個廣州都沒幾條好的水路路,更別提什麼瀝青路了。

這會兒國內的水泥可是緊缺的很,不僅一些國內自主建造的項目需要,像深圳、廣州、珠海等對外率先改革開放的城市,對水泥的需求量更是一筆天文數字。

霍耀文本來也想出一筆錢,但被霍成智搖頭給拒絕了,按照霍成智的意思,修村子這條路,算是給父親積陰德,理應他這個作兒子的來負責。

見大伯執意,霍耀文便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暗地裡聯繫了一下馬主任,希望能夠通過馬主任的關係,讓鎮子裡能夠儘快的批覆修路的文件。

沒兩天,托馬主任的關係,修路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眉目,鎮子上的領導批覆答應了霍成智出資修路的文件。

批覆的文件下達,後續的事情就好辦多了。霍成智把早已換好的十萬塊的外匯卷,直接全部交給了村支書,讓他自行從村裡招人修路。

此時雖然是春耕,但霍成智招人給的工錢很高,一天不僅有一塊錢的工錢,還包一頓中飯,加上也是爲自己的村子修路,所以前來報名的人絡繹不絕。

等村支書從外面採購回來的石子到貨,第二天村裡人就開始動工了。霍成智見修路已步入正軌,憂心獨自在香港的老母親,便帶着大伯母先行回去了,留下了霍耀祖夫妻倆在老家這邊多待一段時日。

……

另一頭,霍耀文送霍成智夫妻倆坐船離開,他便領着霍耀祖一同去了趟縣裡的中山食品廠。回老家的這小半個月,縣裡輕工業局的劉局長派了好幾次人過來,想要請霍耀文到食品廠來看看,但因爲當時霍耀文脫不開身,一直到今天才得空過來。

“耀祖哥,耀文哥。”

霍耀文二人剛到食品廠的門口,就看到霍耀光迎面笑着走來。

“你來了耀光。”霍耀祖面露微笑。

霍耀文瞧了瞧這位堂弟,問道:“劉局長到了?”

前不久大爺爺下葬時,霍耀光自然是趕了回來,但當時他穿的是白色喪服,整個人也因面路哀色看不出什麼變化。可這會兒陡然一瞧,穿着一身藏青色中山裝,雙目炯炯有神,比之前在鄉下務農時,要精神了很多。

“剛到沒多久,惠英在辦公室接待劉局長他們。”

說話的同時,霍耀光領着霍耀文、霍耀祖往食品廠內走去。

中山食品廠總佔地面積差不多有兩百畝,不算大也不小,除了生產車間外,還有一個冷凍庫和一個儲備倉庫。生產工、包裝工、卸貨工,前前後後差不多有八百多個人,在整個縣裡面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廠了,

這家食品廠,當初霍耀文投資了七百多萬港幣。這筆錢大頭基本上都是用來購買國外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流水線,建食品廠沒花多少錢,地皮更是由中山縣負責。

食品廠的銷路主要是香港和東南亞一帶,競爭是很難競爭的過那些老品牌,所以只能以生產蠔油、醬油、甜辣醬等調味品爲主。

路上,霍耀文一邊打量食品廠規模,一邊詢問前面帶路的霍耀光:“耀光,現在食品廠銷量怎麼樣?”

“銷量還行,去年我們總共外銷了七萬多箱蠔油,三萬多箱醬油、甜辣醬。”一提到廠裡的銷量,霍耀光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談話間,霍耀文算是知道了一點廠裡的具體情況。

去年三月份開工,七月份就開始正式生產,主打中山蠔油,經過寰宇集團在香港成立的一家食品公司運作,因高質量和低廉的價格,很受東南亞一帶的歡迎。

半年不到的時間,中山蠔油就賣了七萬多箱,按照每箱十瓶來算,差不多賣了七十多萬瓶。數量聽起來賣了不少,實際上一點都不多。

蠔油的發明者李錦裳所創立的李錦記,在香港可是一個大品牌,幾乎是壟斷了整個香港、澳門的蠔油市場,在東南亞一帶同樣佔了不小的市場份額。近些年又遠銷歐美各國,李錦記這個牌子可謂是蠔油之中的一等!

中山蠔油能夠在東南亞一帶賣出七萬件,除了質量不錯外,最主要的還是價格便宜,否則的話,一般人首選的目標還是李錦記蠔油。

就這樣一路走了差不多五六分鐘,三人很快就來到了食品廠內一棟三層高的辦公樓前。

剛到門口,就見劉局長興高采烈地走出來。

霍耀文與劉局長握手笑道:“不好意思劉局長,來遲了一步。”

“不晚不晚,我也纔剛來沒多久。”

劉局長搖了搖頭,隨即說道:“我知道霍先生家中有老人逝世,還請節哀順變。”

身旁的霍耀祖聽到節哀順變,心裡又是有點難過。

霍耀文注意到堂哥的變化,心裡嘆了口氣,方纔與劉局長說道:“劉局長有心了。我大伯早年因戰亂去了香港,去年雖然回鄉了一次,完成了心裡三十多年未能歸鄉的心願,但我想他老人家此次能夠葉落歸根,九泉之下必然是含笑而過的。”

劉局長瞥了眼面露哀色的霍耀祖,心想這位應該就是老人的後輩了,忍不住感嘆了一句:“是啊,生老病死天道輪迴,老人們都講究一個落葉歸根,霍老先生不僅完成一別故鄉多年的心願,又能重歸故土安葬,我們作爲晚輩的應該高興纔對。”

...

017【水房】268【胭脂扣】631【做漲原油期貨】371【港姐來了】525【震驚!大嶼山驚現巨獸】257【紅透半邊天的張婉君】013【心軟】588【德與才】103【高山流水遇知音】4300字求月票424【永遠的鄧麗珺】248【全港三十萬少女的夢】387【突如其來】156【不枉我當年的老威名】222【你來我往,爭相登場】286【檔案資料】169【寮屋】550【電影節結束,謀劃北美市場】006【東方報業】274【重回港大】480【保守能賺15億】015【稿費】515【永遠的痛】598【價值連城的九龍貨櫃碼頭】426【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幻電影】497【鄉村教師】524【在世界的盡頭相遇】222【你來我往,爭相登場】600【澳門雙何】484【布克獎】396【還是難逃當演員的命運】315【雀中高手】605【祭拜和送禮】308【風流浪子古尋歡】020【細妹帶來的好消息】070【回港】5000字小章351【跑的太快】409【第三張電視牌照】123【第一期校報】578【全面開花】006【東方報業】668【還君明珠】216【當代青年領袖】451【誰是百萬富翁?】082【招攬】4000字603【大采購和回鄉】301【臨時校長】473【殭屍道長】167【買一股送兩股】534【情義千斤不敵……】511【三毛:撒哈拉的趣事】505【浮生若夢·隨筆】482【亞洲文學交流會】603【大采購和回鄉】355【最後的瘋癲】077【少女懷春總是夢】感謝小寶馨爸爸的舵主打賞加一更094【旅港潮州八邑商會】爲Q木頭盟主2/10更556【小李求合作】495【大師雲集】628【勢在必得】324【現實版的桃姐】078【上海街九龍大押】4500字516【明月何曾是兩鄉】262【天涯遊子君莫問】270【鵲橋仙·難忘當年】139【佳期如夢】659【你放心,這事交給我】240【洪拳、蔡李佛、莫家拳】518【恐龍項目大開發】242【賭一把?】534【情義千斤不敵……】581【1978】617【計算機之父】643【擴大規模】183【東方玄幻世界】第三更508【風靡亞洲的少女時代】148【細思極恐】421【老友鄧同學】595【消失的新一城】474【你是最合適的人】298【電影殺青】020【細妹帶來的好消息】310【雜貨鋪上映】387【突如其來】491【幼稚園】460【七百萬大劫案】051【潤色文章】555【我去過不止一次】025【第一節課】030【大丈夫日記】438【神鵰海選】595【消失的新一城】640【歸鄉如此歸】480【保守能賺15億】558【絹麻紡織廠】608【急!小朋友不聽話怎麼辦】102【國聯五鳳】求月票030【大丈夫日記】407【書我中華萬世秋】087【情竇】5/5468【風燭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