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讚美,讚美,還是讚美】

“故鄉真小,小的只能盛的下兩個字。

這是霍耀文先生近期創作的短篇《獅子山下之何處是我家》中的一首短詩,或許有人問這就只是一句話而已,怎麼能算作詩呢?

實則不然,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兩句的短詩有很多,而往往就是如此樸實無華的一句短詩,卻能夠引起多數人的共鳴。霍先生這首短詩,初看不禁意,細看下卻是大有文章。

故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是天南或者海北,這句短詩的精妙之處,就是能夠讓每一個讀到這首短詩的人,都有自己的一番感悟,因爲每個人對故鄉的感情和見地都是不同的。”——《明報》岑同方

“我初聞此短詩,我忍不住熱淚盈眶,那是對故鄉的思念,那是對家的思念!故鄉明明承載了我曾經的一切,而如今,故鄉卻只是故鄉。曾經的一切都已模糊,只能遙遙望見,卻再也無法回去。”——《大公報》曹聚仁

“【你孤獨嗎?孤獨是什麼?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瓜果蝴蝶細犬,足以撐起一個盛夏的傍晚;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瓜果孩童細犬蝴蝶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這是摘選自霍耀文先生所著的短篇《獅子山下之何處是我家》中的一段文章,初看說的是孤獨何意,實際上細細品讀卻能夠發現,這講的是思鄉之情。

在《何處是我家》這篇短篇之中,男主人公阿水一心一意向往着大城市的繁華,對於獅子山下的家鄉村子,卻是厭惡至極,費盡心思的步入了繁華的城市,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努力。

或許有人認爲這是一個教導大家努力的故事,可在我看來這努力獲取的過程中,往往會陰差陽錯的失去很多。書中阿水功成名就後,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失去了獅子山下的故鄉,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不由感嘆,那是怎樣一個美麗的故鄉啊,承載了我們年少時的歡樂,承載着我們對田野的熱愛…承載着我們所有的所有。”——《新民報》徐訏

……

香港在大部分人眼中是繁華的,可此時依舊有村落這個必不可少的地方,當霍耀文寫的這篇《何處是我家》在青少年讀物雜誌刊登出去後,在短短的幾日內,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那些學生們或許很難看明白這篇短文中的含義,但初入社會的青年、那些已經被歲月洗禮的中年,和逐漸油盡燈枯的老年,卻是能夠從中品讀出不一樣的感覺和意義。

也不知是不是早有準備,《明報》等這篇短篇問世以後,第一時間,就有不知名作家岑同方跑出來誇讚霍耀文這首短詩寫的好。

去年同霍耀文詳談甚歡的那位華社社長,也是讓曹聚仁老先生以這首詩爲根本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大公報》作爲左派報紙的領頭羊,又有曹聚仁這位成名已久的文學作家,自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而這其中,最早發聲的也是成名已久,現任浸會學院中文系主任的徐訏教授,他作爲內地三十年代就已成名的作家,離開家鄉二三十年,對這篇短文是印象極爲深刻,特別是文章中那句四句詩: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更是心中喜歡不已。

有了這兩位文壇界的大前輩率先發聲稱讚,報紙雜誌等媒體一改之前的擠兌,好像幾天前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一樣,緊隨而至的是無數的讚美,全都不要錢似得,鋪天蓋地的揮舞來。

“香港文學的新生代代表人物:霍耀文!”

“萬人泣淚,何處是我家!”

“……”

如此之多的讚美,除了小報紙有跟風的嫌疑外,更多的人的確是非常喜歡《何處是我家》這個短篇。毫不客氣的講,這幾乎是將自戰後二十年來,香港社會的變遷和發展給描寫的淋漓盡致。

很早很早以前,香港只是個小漁港,除了漁民外,更多的是在山田之中耕種的村民,他們居住於此,耕種於此,生長於此。

戰後二十年,香港因爲天然港口和極佳的地理位置,迅速的發展起來,從一個貧窮破舊的島城,一下子搖身一變成爲了繁華的現代化大都市。

這種極速的轉變,讓一些守舊的老人很不適應,哪怕是同霍耀文一般大的年輕人,也對日益興旺的港島有些陌生。

所以當霍耀文這篇《何處是我家》刊登以後,除了香港本土文人和市民外,許多南來作家,不少都是聲淚泣下,看文喻人,他們都從一心想要進入大城市、最終孤身一人的阿水身上,看到了一點自己的影子,那是一種失去根的孤獨漂泊感。

特別是霍耀文的那句短詩“故鄉真小,小的只能盛的下兩個字”,一下子勾起了他們對家鄉對故土的思念之情。

如同幾年後,現象級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一樣,影片中出身貧寒的殘疾人鄭豐喜,那波瀾坎坷的一生和艱難奮鬥的人生歷程,讓無數觀影的觀衆爲之感動。

在《何處是我家》這篇短文,經過了允許霍耀文的同意,轉載到了多篇大報紙後,讓許多看過文章的讀者感同身受。

而作爲日後被譽爲“香港文學一代宗師”的劉以鬯,也是在報紙上寫道:“故鄉是自古就是文人最愛寫的題材,誕生過無數精彩的文章和詩詞,諸如唐朝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維的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等等。

時至今日,故鄉依舊是文人不願割捨,無法忘懷的一個經典的久經不衰的題材。前日我在報紙上讀到霍耀文先生寫的一首短詩,短短的兩句話,寥寥十幾個字,卻是道盡了對故鄉的思念,對家鄉那真誠的嚮往,讓我感同身受,泣如雨下。

這不禁讓我想起去年報紙上報道的霍耀文先生說道的那句;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或只剩歸途。

兩相一結合,不難看出霍耀文先生對父母,對故鄉是如此的感恩與思念。”

……

655【獎賞與麗的呼聲】428【小鹿純子和動畫公司】318【各自的小心思】316【什麼?亡了!】369【拿破崙的滑鐵盧之戰】531【殭屍片跟風成潮】489【氣質斐然陳玉憐】474【你是最合適的人】486【低級趣味的太陽報】195【心靈雞湯】149【何來一見傾心,總是日久生情】126【秋天的故事】091【轟動全港的大新聞】5600字,求月票384【達成合作與佈局美國】023【開學前的最後準備】341【精武門】578【全面開花】231【邪惡女巫師】211【進一步合作】246【慷慨解囊胡言堂】219【我真不是摸金校尉】368【誰是股災的幕後黑手!】001【香港1968】507【鄉間的小路】235【伍老住院】155【以善養善】542【開心樂園】428【小鹿純子和動畫公司】169【寮屋】115【五年寫文,三本撲街】求月票515【永遠的痛】202【同祖同宗】046【英國來的教授】396【還是難逃當演員的命運】664【提前預定世界五百強】287【全球驚人總銷量】286【檔案資料】109【我用眼睛看到的】求月票163【羅巧珍】051【辦一份英文報紙】4000字爲二電熱墊舵主加更359【貨幣戰爭】614【四十億的項目】370【陰謀論永不過時】114【陷入兩難】求月票128【發達的大D】008【帝女花】274【重回港大】349【雷洛的請柬】009【哲學是什麼】621【奪寶大賣】252【鬆陵女子翻車記】雙倍月票期間,求月票!!332【經典是能夠打破被遺忘的命運】247【慈善皇后鄧麗筠】雙倍月票期間,求月票!277【我們在找九又四分之三站臺】199【香港作家協會】求月票369【拿破崙的滑鐵盧之戰】112【lak哥的請柬】爲Q木頭盟主6/10480【保守能賺15億】447【狗血的劇情】101【悄然發行】求月票138【華人之光】129【暢銷百萬冊】296【英王的讚賞】152【周爵士】612【美容產業】466【成立寰宇集團】496【微型小說】471【女子偶像組合】126【秋天的故事】084【空殼公司】2/5440【債臺高築的和記洋行】370【陰謀論永不過時】189【香港節-下】174【可憐的豪門公子哥】563【達成合作,食鐵獸】543【新浪潮電影的前奏】306【英國人的偶像】100【約他出來】求月票641【中山蠔油】601【我要當港姐!】424【永遠的鄧麗珺】313【何處是我家】413【天時地利人和】177【風陵渡口初相遇】543【新浪潮電影的前奏】618【科技改變生活,從蘋果開始】453【殭屍片的最佳人選】352【真是個寶藏啊】555【我去過不止一次】272【或許這便是愛情】469【雙霍合作】302【新書籌備和胡美人】043【新屋裝修】120【獨角戲是唱不久的】328【餵食員上線】247【慈善皇后鄧麗筠】雙倍月票期間,求月票!398【斯文敗類】100【約他出來】求月票440【債臺高築的和記洋行】305【魯先生的木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