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同意了那次邀請,併爲此召開了一場新聞發佈會,很多記者都來採訪他。
一名記者問道:“姜老師,您對於擔任關中師範大學的名譽教授,有何想法?”
姜俊客客氣氣地說道:“這是我的榮幸,是關中師範大學對我的認可,對此我表示非常感激。”
這個回答是沒什麼問題的,然而對於那些嗷嗷待哺的記者來說,也確實沒有什麼“勁爆”的點。
於是在記者問了幾個類似的問題,姜俊回答了幾個類似的套話之後,記者們就開始轉移話題了。
一名記者問道:“本國的當代的作家中,您最佩服哪位呢?”
姜俊答道:“我最佩服路遙先生,他是用生命在寫作,將作品看的高於一切,甚至高於自己的健康。而且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怕吃苦,去最惡劣的條件下體驗生活。也爲寫《平凡的世界》翻閱了近幾十年跨度的資料,我從他的回憶錄中看到,他爲了翻閱資料,將手指磨得劇痛,又改用手背翻閱。如此長期艱苦的付出,終於完成《平凡的世界》這部反映我國現實的鉅著。我確實很佩服他。”
記者說道:“路遙先生在病牀上得知您最佩服的作家是他,相信也會感到欣慰的。”
另一名記者又問道:“那能否問一下,在本國當代的作家中,您最不佩服的是哪位呢?”
這話一出,許多人都聚精會神,想聽聽姜俊怎麼說。
姜俊沉默片刻,語氣堅決地說道:“我不佩服的那種人,是身在文壇,卻主要靠的不是作品,而是靠的權勢,沒有任何文學上的成就,卻能憑藉其權勢壓迫那些在文學上有成就的人。這種人,簡直不配被稱爲作家,也不配被稱爲文人,只是外行領導內行的文閥而已!”
衆人聽了之後,都以爲他罵的是莊曉夢。其實他這番話雖然帶上了些莊曉夢,指的卻是梅文化更多一些。又似乎,指的真就是這麼一種人,這種人哪個年代都有,除了那個“梅文化”以外,還有千千萬萬個梅文化呢。
又有記者問道:“請問《英雄志》的那個結局是真的還是在開玩笑,真就是一個隕石落下來,把一切都毀滅了嗎?”
這話說出來之後,有些在場的人笑了。
姜俊說道:“這個結局確實不是什麼好結局。只不過我確實寫不下去了,可能前面的格局鋪的太大,至少我是沒有能力寫下去了,事實上還不如作爲一個開放的結局呢,真正的結局,在各位的心裡。就如同許多人去問金老先生誰纔是他筆下的天下第一,結果金老先生說張無忌,許多人又不信,與其如此,還不如追求自己心中的天下第一。”
他說到這裡,又說道:“當然啦,這麼寫結局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他指了指自己頭上的疤,笑道:“這就是代價。”
記者問道:“那請問您對武俠未來的看法是怎麼樣?您覺得武俠未來會發展的更好嗎?”
姜俊搖了搖頭,說道:“我對武俠未來的發展是悲觀的。實際上在金老寫完那十四部小說之後,武俠所剩的空間都已經不多了,就是古龍這位武俠大師,也是在夾縫中求生存。隨着夾縫的越來越小,武俠的空間就也越來越小了。這也是我爲什麼不寫武俠的原因。”
記者說道:“不是有一種號召,叫武俠求新求變嘛?”
姜俊說道:“可是當新到一定程度,變到一定程度,那也不是武俠了。就如同格律詩一樣,要是沒有了平仄,又不拘於每句的字數一樣,那格律詩不就變成了現代詩嘛。武俠也是這樣,要是形式變了,很多時候就也不是武俠了,成了低魔的奇幻,或是仙俠,或是玄幻了。”
記者說道:“那以後您是真的不打算再寫武俠了?”
姜俊笑道:“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嘛。”又連忙說道:“好了,關於武俠的問題,就聊到這裡了。”
一位記者又問道:“聽聞您在今年新年期間拍攝了一部電影,是和關武導演進行合作的,也是以您的作品《福貴的故事》爲原著的,您覺得這部作品如何呢?”
姜俊沉思片刻,說道:“這部作品在取景方面確實有些粗糙,但在劇本方面我還是有信心的。至於選角方面,是我親自出演,其餘角色也是全部由水東村的演員團隊出演的。這是劣勢,也是優勢。劣勢在於除了幾個人以外,多數人確實無法和職業演員相比。但優勢就在於,這種風格確實顯得更加真實,也更加有一種其他電影所沒有的獨特感覺。”
記者說道:“您有沒有過打算,在演藝方面發展嗎?比如作爲一個演員參演一些其他的作品。”
姜俊說道:“如果只是爲了名利,沒有那個必要。但是要是真的碰上自己心中喜歡的作品,會非常願意參演的,即使是免費參演。”
還有記者問道:“姜老師,我想問一下,您入文壇,也就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算是六百天吧。在這六百天裡,您寫了七部小說,《英雄志》、《崑崙》、《武林客棧系列》、《明將軍系列》、《福貴的故事》、《團長李雲龍》、還有最近的《白夜行》,加在一起,小一千萬字了。難道您是以每天一萬五千字的速度在創作嗎?”
姜俊聽到這裡,心中一凜,自己還是太急功近利了,這兩年中,寫的作品太多,顯得可信度確實少了一些。但他也是經歷過大場面的,遇到這個問題,也不急不慌,而是先反問道:“難道你覺得我有代筆嗎?可否出示證據?”
那記者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倒不是這麼想,我只是覺得,這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姜俊說道:“每個人的創作速度都不一樣,向我,就是創作速度比較快的人。”
這時,韓小米在旁邊插話,說道:“也正是因爲姜老師以這種過人的精力和飛快的速度,才能在兩年之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也是文壇當中,很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