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強龍不壓地頭蛇

金南渡確認田嗣中衝不開“金烏真火”封禁,隨手在他後腦捶了一拳,將其打昏,商結繩倒嚇了一跳,道:“你這廝,下手沒個輕重,莫要把他打傻了!”金南渡滿不在乎,嘿嘿笑道:“打傻了不正好稱你的心,乾脆吃到肚裡算了,也省得拖個大活人長途跋涉,不知他會在主人跟前搬弄什麼口舌!”金南渡有點心動,隨即反應過來,金老鴰是在說反話,不可信以爲真。

田嗣中高大挺拔,分量不輕,但對大妖來說不值一提,金南渡召來一頭狼妖充當苦力,夾在腋下絲毫不礙奔走,押到馬芝溝暫時關起來,過得七八日,湊齊了主人所需之物,反覆清點無誤,這才押着田嗣中去往極西連濤山,從傳送陣迴轉妖域。

爲防泄密,商結繩摩拳擦掌,找來十幾味藥力犯衝的草藥,樹皮,草葉,花果,根莖,分門別類炮製妥當,和着身上的老垢搓成龍眼大小的丸子,塞進田嗣中口中逼他吞下。吃了這些腥臊惡臭的藥丸,田嗣中整日介昏昏沉沉,眼不能視,耳不能聽,跟活死人無異,金南渡放心將他搬回妖域,押入魁拔山中。

魁拔山乃妖域第一大山,連綿盤繞,勝地妙境不知凡幾,魏十七應妖皇羅霰之邀來到妖域,將宗門安置在高聳入雲的殘鍔山,距離風磨洞千八百里,一東一西,遙相呼應。殘鍔山亦稱爲“半截雪山”,雪線以下四季如春,草木繁茂,宛如洞天仙境,雪線以上冰雪皚皚,生靈絕跡,寒風利如刀劍,終年不止。如此勝地,妖族多有覬覦者,但不知何故,一旦遷入此山中,少則數月,多則半載,妖力漸次散失,血脈隨之萎靡,一場大病,休養個三五年才得復原。

妖族內鬥慘烈,誰人耽擱得起三五年?羣妖紛紛猜測,離奇之說層出不窮,最爲靠譜的事山中藏有鬼物,吸人精氣,禍害不淺。大妖多半桀驁不馴,不肯信邪,入山探尋多日,徘徊無所得,反倒落了一身病,灰溜溜出山來,仇家趁機落井下石,得不償失。隨着時日推移,口口相傳,殘鍔山被視作惡地,甚少有妖物膽敢踏足其間。

魏十七聽得妖族傳聞,爲之哂笑,惡地鬼物之說,不是胡編亂造,就是別有用心,他親自入殘鍔山踏勘,催動血氣飛天遁地,將方圓數百里一一看過,發覺傳聞並非無由,山腹之中埋了一截上古大妖的殘骸,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吸取過往妖物精元,保全一點靈性不失,趨利避禍,已苦苦掙扎了數千載。

他喚來佘三娘,挖地百丈,從山腹中將殘骸掘出,卻是一塊顫巍巍的肥肉,觸手冰涼,隱約有一股淡淡的肉芝香,中人昏昏欲睡。佘三娘乃是積年老妖,見多識廣,向魏十七進言,這殘骸生機已滅,靈性尚存,天長日久轉爲“太歲”,大毒大補,人修得來無用,妖物吞服可以延壽。魏十七命她暫且收起,好生看護,擇日獻與妖皇作賀禮。

佘三娘原本想將“太歲”煉化了補益元氣,聽得此物要贈與妖皇,倒也不便開口索取。她引動妖力將“太歲”重重封禁,一路跋涉至雪線,尋了一處陰陽交匯的地穴,將其埋入土中,隔三差五澆灌精氣,悉心照料,確保萬無一失。殘鍔山再無隱患,魏十七傀儡一一喚醒,除黃梨白蠟外,其餘盡數交與趙德容使喚,粗粗立起山門,開闢若干洞府,砍伐木料,搭建待客議事的大堂,忙碌了數日,這才略具規模。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李一禾在鎮道之寶推動下凝鍊元神,渾不知如何走到這一步,魏十七卻是大行家,早將她氣脈氣機諸般變化一一理清,印入玉簡,贈予塗真人與軒轅青細細參詳。二人得授要訣,急欲覓地閉關,殘鍔山雖好,終究是妖族的地盤,非是久留之地,晉升“元神境”非是易事,仙城已毀,唯有去往外域,得宗門上下供奉,方可潛心修持,免除後顧之憂。

魏十七命佘三娘去往風磨洞走一趟,獻上肉芝“太歲”,並向妖皇索要了兩道信符。佘三娘迴轉殘鍔山,氣機跌落一截,卻是羅霰見獵心喜,出手相試,着實吃了點苦頭。魏十七查看傀儡軀殼,“銅牆鐵壁符”破了三道,筋骨皮肉卻分毫未損,無須重新洗煉,他略加思忖便明瞭羅霰的用意,妖皇收下“太歲”,卻拿佘三娘立威,這是暗示他些什麼,箇中意味深長,他微微一笑,不以爲意。

有了兩道信符,妖域暢通無阻,魏十七送二人至魁拔山藏金谷傳送陣前,塗真人與軒轅青深感其德,鄭重辭去。二人來到外域,出得連濤山,徑直前往九折谷,憑妖皇信符,四蟲辟易,一路風平浪靜。行至金石峽時,信符無風自燃,化爲灰燼,塗真人爲之愕然,此乃天意,他勸說軒轅青不去九折谷,留在金石峽潛修,以示態度,軒轅青轉念一想,乾脆將掌門之位授予丁全真,安頓好一應後事,與塗真人雙雙閉關,不再過問外事外物。

殘鍔山佔地極廣,仙城潛夫谷與之相比,直如彈丸之地,趙德容引了一干傀儡打點宗門,人手捉襟見肘,魏十七命金南渡與商結繩去往外域馬芝溝,不拘粗細,蒐羅靈藥寶材,順便招募一批修煉血氣正法的妖物,或身強力壯、能吃苦耐勞,或精明幹練、有幾分頭腦,帶回殘鍔山充當雜役。金、商二妖得了這個美差,自覺在彌羅宗的地位又高了幾分,歡歡喜喜趕赴外域,分頭爲主人效力。

魏十七離開後,馬芝溝一度衰落下來,但人妖二族在九折谷僵持不下,廝殺多年,無暇顧及那些修煉血氣正法的下層妖物,彼輩在血戰中應運而起,彼此抱團,一致對外,以馬芝溝爲營地,蓬勃壯大,形成了一支不小的勢力。及至魏十七應邀來到妖域,在殘鍔山立下宗門,妖皇降旨,將馬芝溝劃爲彌羅宗的道場,四蟲諸族不得進犯,正式承認馬芝溝自成一體,等同於妖族一員。

蛇無頭不行,馬芝溝的妖物經多年征伐,除一些自視甚高的大妖外,多半聚攏在甲申君的麾下,奉其爲首,聽其號令。天長日久,明眼人都察覺甲申君背後似有大族扶持,行事慷慨,不吝惜靈藥寶材,但從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嘗慣了甜頭,不願過苦日子,馬芝溝不再是一盤散沙,由此付出的代價是,馬芝溝也只剩下了一個聲音。

金南渡和商結繩雙雙來到馬芝溝,激起軒然大波,氣氛變得極其緊張,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但這兩個外來的“強龍”卻是奉血氣始祖之命而來,一旦發生衝突,勢必動搖馬芝溝的根本。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事,甲申君大大方方將金、商二妖迎入洞府,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凡有所求無不稱遂,一開始金南渡還心存提防,及至他押了田嗣中滿載而歸,甲申君親自送出百里,臨別時在他耳畔輕聲說了一句,“少主向宗主問候,一飯之恩,永世不忘!”



第四十七節 堵不如疏第三十八節 蜿蜒如龍蛇第二十四節 魔劫即機緣第四十四節 以無厚入有間第七十四節 裂谷之底第九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二十七節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十二節 似乎在圖謀什麼第五節 汲取日月精華第十五節 獨眼巨人第六十七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節 浮白嶺魚娥第八十九節 消受不起第四十三節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四十六節 手掌滾燙如火第一百二十二節 渺小如螻蟻第一百一十六節 得之幸失之命第三十四節 不知天高地厚第二十四節 爾欲何爲第三十五節 當面鑼對面鼓第十二節 永遠都回不去第三節 一鏡一屏第五十節 不忍細看第一百零九節 想到一齣是一齣第三十六節 放汝魂魄自去第三十四節 事一樁樁辦第八十五節 喝點小酒活活血第八十節 七根鎮柱第四十一節 事有輕重緩急第十七節 鐵琵琶手第二十一節 煉魂神兵第四十節 井底之蛙眼界淺第四十三節 我需要她們第一百七十一節 往事不堪回首第四十八節 懷璧其罪第八十節 雌雄莫辨狐將軍第七十三節 殺父之仇第三十五節 天賦神通第一百零二節 將欲取之第一百五十一節 藏劍還真第四十二節 挽狂瀾於既倒第二十節 本姑娘蘭心蕙質第六十三節 也是被吸乾的命第二十四節 八女仙樂屏第一百零一節 雲漿洞天歲月長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3第二十九節 獸頭人身魚尾第八節 光明宮鑄銅殿第七十八節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四十一節 此人不可力敵第二十九節 八輩子血黴第十四節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零一節 人算不及天算第十九節 鏡花水月一場空第七節 血玉滴水佩第六節 借刀殺人第五十九節 人心不能散第五十九節 真仙多涼薄第一百二十六節 護山大陣第三十九節 我只取一瓢飲第二百二十五節 強枝弱幹第七十五節 不着魔何以成佛第十七節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四十節 人人得而誅之第三十九節 謀勢落子第八十五節 各人的緣法第八十二節 脫不開干係第三十八節 逢人只說三分話第八十二節 擡頭不見低頭見第五十節 兩害相爭取其輕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六十節 回輦三重天第一百十七節 李代桃僵第二十九節 煉魂之苦第四十二節 地獄無門第五十二節 鐵猴孫悟空第二十八節 世間已無帝子第四十五節 走一步看一步第三十六節 跌得冤跌得慘第十四節 遙遠的傳說第四十節 人人得而誅之第六十節 八龍陽鈞鎖一龍第九節 閻王殿前自明瞭第十九節 事不過三第一百十三節 高處不勝寒第五十六節 偏將陽九第四十七節 一瞬即一世第三十四節 舊山松竹老第七節 天狐地藏功第十三節 大運數大機緣第三十八節 蜿蜒如龍蛇第八十一節 送佛送到西第八十四節 弦月四相功第一節 光陰易逝流年改第三十五節 守成不如進取第二十五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一十六節 得之幸失之命第七十節 此消彼長第四十五節 英雄不問出身第五十六節 五明宮天魔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