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收復藏南(3)

這個時候印度想要和談已經晚了,中國裝甲部隊經過4個小時的城市巷戰,全殲了印度中央軍區令部和新德里防禦司令部,共打死打傷超過6萬印軍,我軍近損失了幾十輛裝甲車和幾千名士兵。

佔領了新德里之後,巴基斯坦方面在中國的支持下也順利的收復了克什米爾地區,將印度人徹底的趕出來。中國軍隊已經完成了對印度北部和東部的全面佔領,印度在這兩個地區的部隊基本上處於被中國軍隊分割包圍之中。

中國軍隊在佔領了新德里之後暫時停止了向印度西部和南部進軍的步伐,轉而開始全面的清除包圍圈內的敵人。同時中國開始策劃印度北部諸土邦的獨立事宜,隨着中國軍事行動的勝利,印度隱藏的諸多矛盾開始集中爆發,印度毛主義共產黨人在中國的支持下在新德里成立了印度人民共和國。

雖然印度政府極力反對但是他們已經無力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了,印共總書記卡努。桑亞爾神情激動的站在新德里街頭對中國負責人說:“感謝中國同志對我們的幫助,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不知還要等待多久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如今印度共產黨在中國的幫助下已經控制了東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再加上南部一部分獨立的邦,現如今印度中央政府僅僅控制了西部一些地區。

就在印度人民共和國在新德里建立新政府的時候,中國軍隊在結束了戰略休整之後,緊接着以雷霆手段佔領了旁遮普邦,喜馬揩爾邦,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北安查爾邦,哈里亞納邦和北方邦。

西線第47集團軍經過連續作戰一共消滅15萬印軍,而東線第21集團軍在全殲了印度東部的主力部隊之後,與空降第一旅合作奪回了之前被印度佔領的9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並且佔領了印度東部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與此同時,中國空軍發揮了自二戰以來最大的規模的空中行動,一週下來總共出動了1萬5千架次的飛機對印度的機場、道路、電廠、橋樑、工廠、軍事部隊等發起了毀滅性轟炸,徹底動搖了印度國家的統治基礎。

已經進入印度洋海域的中國遠洋作戰編隊也開始對印度西、南部沿海諸邦發起導彈襲擊,頓時印度西、南部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到處都是叫喊聲:“中國人來了,快逃啊”。

現在印度人已經對奪取這場戰爭的勝利徹底失去信心,印度拉甘地早就失去之前的神采飛揚的狀態,整個人變得死氣沉沉,自打中國扶持起印度共產黨之後,他一眼看穿了中國人的險惡用心。以前印度國內就矛盾重重,之前剛剛吞併的錫金現在又開始想要獨立出去。

再加上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全稱印度共和國。。人口約10億,居世界第二位。有印度斯坦人、泰盧固人、孟加拉人、泰米爾人、馬特拉特人、古吉拉特等10個主要民族和幾十個少數民族。

印地語、英語爲官方語言。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餘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首都新德里。印度是一個缺乏主體民族的國家,比方說第一大民族印度斯坦人儘管人口有2億多一點,但僅佔總人口20%左右,膚色從淺褐到褐色都有,上層較白,下層較黑,而且種姓制度也妨礙了他們彼此把自己當一個民族看待,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是共同的語言和文化。

再比方說泰盧固人約有7000萬,泰米爾人有6000多萬,……總之該國缺乏主體民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是聯邦制國家,而且“各邦主要按照語言和民族進行劃分”,民族間的融合度較低,民族和宗教矛盾較爲嚴重。

另外,印度存在着嚴重的兩極分化問題,階級矛盾也比較嚴重,腐朽落後的種姓制度還制約着印度社會的發展……。這些問題如果是在和平時期依靠強大的中央政府還有可能解決的時候,可是一旦出現現在這種情況,那麼大大小小的各民族都會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尋求獨立。

就像現在的印度,泰米爾人、孟加拉人等都在謀求獨立建國,同時國內的伊斯蘭勢力想要和巴基斯坦合併,而錫克教也想要像伊斯蘭一樣建立一個單一教的國家。

目前印度大大小小的勢力代表集中在北京,他們都希望獲得北京方面的支持,經過幾周的激烈爭論最終決定錫克族在部分拉賈斯坦邦和旁遮普邦建立錫克共和國,但是他們將放棄旁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將其交給巴基斯坦人。

巴基斯坦同時還佔據了印度北部的一些領土。印度東北部大約2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全部併入中國,這些地區從來就不是印度的領土印度東北那加邦和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僞“阿魯納恰爾邦”,和印度其他地區,既沒有歷史聯繫,也沒有人文聯繫,當地居民爲講漢藏語。

這些地區的人民在中國強大的武力壓力和經濟誘惑下都選擇加入中國作爲自己強大的祖國。同時中國爲了從這裡獲得南下印度洋的據點,希望通過幫助孟加拉奪得印度的一些土地來換取孟加拉東南瀕臨印度洋的部分。

孟加拉國在中國的幫助下奪得印度的孟加拉邦的一些土地,他們將東南的領土交給了中國,從此中國就獲得南下印度洋的出口而不用繞道馬六甲海峽,這大大減少了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目前中國對馬六甲地區影響力很低,特別是東南亞一些國家對中國充滿敵意,因此中國獲得這裡的印度洋出海口的戰略意義十分巨大。中央接到佔領印度東北部的捷報之後,迅速組織起200萬移民近30萬地方部隊和幹部進入印度東北部,同時國內的石油、機械、紡織、鋼材、水泥、木材加工等國有企業也隨之進入印度東北部。

中國佔據了印度東北部地區,印度人民共和國則佔據了印度的整個恆河平原地區大約100多萬平方公里,這些地區包括了印度東部和北部一些領土。如今印度共和國僅僅控制着西部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他們在孟買建立新的政權,中國並沒有對他發動地面攻擊,只是不停的出動空軍部隊進行空中打擊。印度南部經過中國遠洋艦隊和空軍部隊的打擊之後已經完全處於無政府狀態,其中泰米爾人在中國的支持下在泰米爾納德邦成立了泰米爾共和國。

奧里薩邦內部則完全處於動亂之中,其中部落聯盟正謀求在奧里薩邦正在建立以印度教爲主的印度部落聯合王國。其他的一些地區有的都在積極尋求獨立,中國方面則全面支持印度地區各民族的獨立運動,結果南亞大陸一下子多出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國家。

雖然印度共和國極力反對這些邦的獨立,甚至拉甘地宣佈印度政府永遠不會承認這些國家,但是這根本影響不了大局,中國及其盟友很快就承認了這些獨立的國家並建立了外交關係。當然了除了中國和一些盟友外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仍然處於觀望之中,只有英國方面給予了拒絕承認這些國家獨立的事實,畢竟印度曾是英國的傳統勢力範圍,現在中國將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一掃而空,他當然不會支持了。

美國打心裡面是不會願意中國肢解印度的,因爲一旦印度被中國掌控,美國將徹底失去利用南亞牽扯中國的謀劃。現在亞洲地區除了蘇聯還在北部給中國人一些壓力外,中國已經完全突破了美國二戰以來的所有佈局,東亞地區僅僅留下一個韓國在中國人眼皮底下苟延殘喘。

美國人很清楚只要中國人願意,韓國早晚會被朝鮮吞滅。到那時美國還有沒有出兵的膽量都很難說,畢竟如今的中國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所以美國最終選擇沉默來面對南亞地區的鉅變,但是其國內開始醞釀支持已經退守西部的印度共和國。

蘇聯雖然極力反對中國肢解印度但是由於其正陷入阿富汗戰爭,根本沒有精力參與到阻止中國的戰略謀劃。

中國在幫助各個新獨立的國家建立了國防力量之後,就逐步撤離了南亞地區。說實話中國並沒有徹底消滅西部政權的打算,因爲該政權的存在使得這些新成立的國家充滿危機感,他們只能依靠中國,緊緊的綁在中國周圍,同時讓這些國家頂在前面也可以降低印度民衆對中國的敵意。

從此中國就可以隱居幕後,爲這些新獨立的國家提供武器彈藥,他們爲了保衛自己勝利果實只有全力進攻印度共和國,這樣以來印度就會像民國時期的中國全面陷入軍閥內戰。印度也就徹底的失去崛起的希望。

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57章 拯救阿明(上)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282章 加勒比海戰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122章 亞洲金融風暴(1)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267章 “核大戰?”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10章 釣*島風雲(下)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2章 美國之行第89章 建設月球第231章 “講和?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165章 揭幕戰(2)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43章 戰爭來臨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135章 亞州聯邦(2)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84章 清算“印尼”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38章 林峰大婚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67章 太空計劃第89章 建設月球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134章 亞洲聯邦(1)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11章 釣*島風雲(完)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5章 財政會議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164章 揭幕戰(1)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211章 西亞攻略(2)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145章 SARS陰謀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34章 軍事演習第134章 亞洲聯邦(1)第36章 廣交會(下)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268章 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