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戰後餘波

事實上戰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並不僅僅只是壞事,它也有積極的一面,戰爭極大的提高了商品消費,又反過來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臺灣經濟在中日戰後又呈現新一輪的快速增長,而且隨着免費教育計劃、醫療保障制度、住房計劃的實施現在島內民衆的幸福指數正逐步提高,爲了預防出現一些素質低下的官員敗壞政府信譽,林峰一回到臺灣就和臺灣總統蔣經國商談接下來的政府“自查自糾”活動。

就在臺灣開展一系列查處貪污、瀆職等公務員違法人員時,蘇聯又開始重新將矛頭對準中國。自從中國宣佈蒙古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後,蘇聯就增加了駐守蒙古的部隊數量,同時也提高了中蘇邊境安全警報等級。而且蘇聯逐步將一些社會主義國家拉過來企圖全面孤立中國,1976年底剛剛統一不久的越南在蘇聯的引誘下徹底倒向它,越南開始驅逐在越的中國人,同時也加強了中越邊境的軍備。

東南亞一些國家見有機可乘,紛紛和蘇聯簽定經濟援助協議,就連朝鮮也中斷了和中國一些往來,這些國家顯然不看好中國的前途,他們認爲就算中國戰勝了日本也不可能戰勝蘇聯。

目前林峰正努力的發展自身的經濟,對周邊國家一些的小動作並不放在心上,現在中國的整體實力落後蘇聯太多,還具備和蘇聯正面爭鋒實力。對於中國和蘇聯之間發生的一些事,美國政府倒是上下鬆了一口氣,自從美國失去了日本這個基地之後,韓國基地也變得岌岌可危,中國在戰場中表現出來的實力震驚了整個美國軍界。

根據最後的評估顯示,在同等條件下即使是美國軍隊也會一敗塗地,這讓美國上下感到強烈的危機。美國獨自面對蘇聯帶來的壓力已經有些力不從心,現在還要面臨中國勢力的崛起,這更讓美國感到有些捉襟見肘。好在現在北極熊和東方龍相互碰撞出火花,大大緩解了一些美國的壓力。

東南亞各國爲了共同抵禦來自中國的軍事壓力,1976年,在峇里島舉行的東南亞國家聯盟第一次首腦會議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和《東盟協調一致宣言》,也就是《峇裡第一協約》,確定了東盟的宗旨和原則,成爲東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1977年,第二次東盟首腦會議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會議確定東盟將擴大區域經濟合作,加強同蘇、美、澳等國和歐共體的對話和經濟聯繫,東南亞各國積極尋找外力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國。

然而並非所有國家都對中國抱有敵意的,其中曾被美國拋棄的巴基斯坦則對中國的勝利感到由衷的興奮。由於美蘇兩國都在積極拉攏支持印度,這使得巴基斯坦人感到很失落。70年代初,在第二次印巴之戰以後,美國第一個拋棄了被他稱作“亞洲最好的朋友”——巴基斯坦。

爲了拉攏當時投靠在蘇聯懷裡的印度,美國軍方以各種名義拖延、暫扣了應該迅速交給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使得巴基斯坦的戰爭儲備遭遇重大打擊。而印度則在戰前採購了大批前蘇聯的先進戰鬥機,從而在印巴衝突中一舉將巴基斯坦空軍擊敗,取得了制空權。

此時巴基斯坦實際上已經成爲了“世界孤兒”,巴國一個政府資深人士對總統說:“我們已經被世界所拋棄”。就在巴國上下憂心忡忡的看着印度耀武揚威的時候,一個貧窮但是很大的國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後,巴國就此開始與中國增加密切交往。特別是隨着中國同意巴基斯坦生產殲七戰機,打破了印度空軍對巴國空軍的優勢之後,雙方關係更加緊密。甚至巴國國內的小學課本上都寫着:“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堅定的盟友”,巴國就此一直把殲7作爲“守衛首都上空的衛士”來看待,綽號爲“空中哨兵”。

而那時巴國內部開始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動,新政府上臺,完全改變了原有的一邊倒美的政策,轉向投入中國懷抱。現如今中國海軍戰勝日本成爲亞洲第一海軍強國,這讓巴國上下頓時鬆了一口氣,他們跟印度對抗的底氣更足了。

世界各國就“中國崛起”議論不斷的時候,此時中國面對紛紛攘攘的外部輿論罕見的保持沉默,林峰正忙着升級大陸的軍工生產系統,鄧主席親自批准的關於加強海峽兩岸軍事交流計劃,這涉及到全面提高大陸的工業生產能力。

這次中國之所以輕鬆戰勝日本,最大的功勞就是臺灣軍隊。整個戰爭期間。臺灣海軍作爲主力全殲了日本海軍,而陸軍方面解放軍也見識到臺灣陸軍先進的裝備和強大的戰鬥力。琉球之戰還未結束的時候,前線的張元培將軍就上報中央要求加強同臺灣的軍事合作,如今戰事結束,林峰在鄧主席的支持下開始全力改造大陸軍工生產系統。林峰打算把瀋陽飛機廠建成“海東青”生產基地,當然了該型飛機所需的航電系統要有臺灣方面製造,因爲大陸在信息電子技術方面落後太多。

這個經過改造的大型飛機制造廠總共有五個生產基地,分佈在五個不同的地方,飛機制造廠建成之後一年可以生產300架飛機。現如今“海東青”戰機經過中日海戰之後已經名聲大噪,就連美國人都想買回去幾架研究研究,只是中國目前還沒有出口型。除了瀋陽“海東青”生產基地,還有生產運輸機的成都飛機廠和生產直升機的陝西飛機廠,這些都是能夠生產臺灣目前最先進軍事裝備的工廠。

除了這些飛機廠,林峰整合了一下日本的造船技術結合中國的實際,擴建了三座大型造船廠和五座中型造船廠。這些船廠內部除了一些海峽兩岸的技術人員還有一些日本技術工人,這些日本技工都是中國從日本挖來的。

現在幾大造船廠正在建造着四艘名將級巡洋艦、六艘城市級驅逐艦、四艘帝皇級核動力潛艇,甚至在臺灣造船廠還有兩艘聖人級核動力航母正在緊張的施工當中。如果這些軍艦都能順利服役,那中國海軍的實力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此之外,中國69式坦克也被林峰進行了升級換代,使其在火力、機動性和防護性方面遠遠超過原型,其性能已經達到世界上第三代主戰坦克的頂尖水平。和目前臺灣服役“饕餮”坦克相比,它僅僅在動力方面稍遜一籌,其他方面都已經和“饕餮”不相上下。

將來69式坦克主要對手就是蘇聯的T-72,69式可以依靠其強大的火力、先進的火控系統輕易擊敗蘇聯坦克。中國69式坦克大量配備自動傳感設備,實現了高度自動化、電子化,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坦克上裝有大功率發動機,速度快,還配有高度自動化的指揮、通信系統,能大幅度提高坦克的機動性與作戰效率。另外它的防護能力強,坦克車體小,並配備有新一代複合裝甲,另外還在大陸各地建造了幾十座單兵作戰裝備的生產基地。

戰後臺灣民間資本大量涌入日本和大陸,日本的國內財團經過這次戰爭之後已經徹底沒落,而大陸本地沒什麼大的私人財團。現在大陸的私人財團都是港臺地區,特別是臺灣經濟發展起來之後臺灣民間資本得到大力發展,實力急劇提高。

臺灣民間資本目前主要集中在輕工業和一部分重工業方面,現在他們在大陸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建築、家電、醫藥等行業。戰後臺灣趁着兩岸共同慶祝戰爭勝利的機會,再次加大了對大陸的經濟投資,現在全世界都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戰前還有一些國家擔心中國戰敗影響其好不容易好轉的經濟環境,如今中國乾淨利落的幹掉日本,再也沒人懷疑中國的發展潛力,自從70年之後,中國經濟每年都保持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長率。

中日戰爭之後,感觸最明顯的就是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以前還有一些白人和本地人瞧不起他們甚至欺負他們,現在周圍的人看他們的眼神明顯有一絲畏懼的神色在其中,這些留學生深切的感受到祖國強大之後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以前西方社會興起“中國威脅論”,許多媒體爲了抓住觀衆眼球不顧事實情況,肆意的篡改中國的現實,將中國描述成獨裁、集權、行動受限制的國家。

現在中國取得了中日之戰的勝利,爲了和對方針鋒相對,林峰組織寫手在中國各地大肆宣傳西方國家是罪惡的集中營和中國天然的敵人,結果西方洋人發現最近中國人對西方的態度大爲轉變。不再像以前那樣嚮往和羨慕西方,而是極度的厭惡和討厭他們。他們很清楚一旦這一代中國人對他們產生了惡意,很可能接下來代代對他們沒有好感,歐美國家爲了改變他們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印象,他們不惜收買寫手發表一些歌頌美國生活的文章,可惜此時的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正是高漲之時,而且此時主要的輿論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歐美等國的手段實現到想要的結果。

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71章 收復藏南(3)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2章 初臨臺灣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88章 國慶閱兵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57章 拯救阿明(上)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42章 戰爭準備第122章 亞洲金融風暴(1)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66章 反腐打黑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216章 四路圍攻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30章 “喪心病狂”第79章 掌控馬六甲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282章 加勒比海戰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173章 火星保衛戰之危機時刻第30章 “喪心病狂”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30章 “喪心病狂”第267章 “核大戰?”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67章 太空計劃第144章 伊拉克戰爭(4)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231章 “講和?第122章 亞洲金融風暴(1)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99章 UFO之謎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183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2)第57章 拯救阿明(上)第268章 核危機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66章 反腐打黑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114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1)第3章 合作愉快!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91章 道德建設第29章 “假冒風潮”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