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中國“心臟”

可以說美國政府突然決定訪華給了日本當頭一棒,使得日本國內有識之士認識到,日本的外交政策僅僅的跟隨美國之後是不行的,日本也應該展開自己獨立的外交政策。這樣纔不至於像現在這樣陷於被動地位。

這次美國單獨撇下日本使日本很傷心,雖然不至於和美國翻臉卻也促使日本日後越來越自主化。

佐藤政府無奈之下透過關係向中國方面表達了也想和中國建交的願望,可是中國*府反饋回來的消息很令他沮喪,中國*府表示只要日本就侵華戰爭做出誠摯道歉和賠償,中國纔會和日本政府恢復正常外交關係。

這下佐藤政府沒招了,之前他們在美國的支持下*迫臺灣國民政府放棄了中國對日賠償,現在美國剛和中國建交,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還會支持日本嗎?即使美國想支持,它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搞小動作。

八月中旬林峰迴到了臺灣,這次可以說是他離開臺灣時間最長的一次,在大陸待了這麼長時間主要是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參與中國航天城的建設。

跟他一起來臺灣還有五十名大陸航空方面的專家,這席人都是林峰花了很大力氣,通過周*來總理的幫忙才邀請來了。林峰準備成立空間技術研究技術中心,這個中心是政府和國立清華大學合建的,話說這兩年清華大學在林峰明裡暗裡的幫助下算上這個研究中心已經建立三個達到先進水平的實驗室,極大提高了清華大學的科研水平。

本來清華大學校長還擔心沒有足夠的航天技術人才,可當他聽說林峰從大陸請來五十位技術人員時,頓時欣喜若狂,連忙按照各自的實際情況聘爲清華大學的教授、講師、研究員等。

如今臺灣的十大建設計劃今年已經實施大半年了,隨着政府不間斷的財政投入,在林峰迴到臺灣不久之後就接到政府方面的喜訊,繼鍊鋼廠建成之後,發動機設計與製造廠完工。

聽到這個消息林峰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在中國歷史上發動機絕對是中國工業的硬傷,這也導致中國日後大地上跑的全是進口車,即使有所謂“國產車”裡面最重要的發動機同同樣是國外的,就算後來有人信誓旦旦說自己的發動機是國產的,可是一旦拆開就會發現裡面重要部件還是國外進口的。

這樣的問題同樣發生在飛機產業上,現在林峰的到來徹底地改變了這一狀況。事實上歷史上中國製造不出合適的發動機,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的工業基礎太弱,在機械加工這一塊可以說至少和國外相差五十年都不止,特別是精密加工這方面。

很多情況是中國可以模仿製造許多和國外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機械,可是使出來的效果卻相差太遠,這就是因爲咱們的加工精度達不到對方要求的結果。

目前臺灣來了林峰這個妖孽,各種精密車牀應有盡有,可惜的是缺乏足夠的產業工人,就連現在發動機廠的精密加工車牀都是暫時由智能機器人控制,等到林峰培訓的工人上崗了,這些智能機器人就可以光榮下崗了。

十月一日林峰專門來到了發動機製造廠,這個發動機廠將專門生產各種內燃機,包括常見的汽油機和柴油機,甚至是火箭發動機和噴氣式發動機。

可以說現在只要給林峰足夠的專業技術工人,林峰立刻就可以生產所需要的發動機。而現在這個廠裡除了臺灣地區少量工人外就是林峰事先準備的智能機器人了,不要說臺灣地區沒有發動機方面的人才,就是整個中國也找不出幾個,因此這個工廠可以說是個空架子,除了幾條嶄新的發動機生產線還有負責保養的工人之外一個懂技術的人都沒有。

林峰可以說是徹底發狂了,他當即決定,由清華大學、工業部聯合抽調精湛技術人員,在剩下的時間全力攻克發送機設計與製造技術,這些精湛技術人員全部跟在智能機器人身邊學習、模仿。由於這些機器人只能向他們展示生產製造的各個環節,而不能用具體的語言表達出來,這些要靠這些技術人員仔細觀察,再通過自己的實踐掌握。

等他們掌握現有的製造技術就可以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創造了,這點是任何智能機器人都無法超越的。而且以後這裡還將生產核動力噴氣發動機,未來核動力發動機將被應用於星際旅行,就像林峰的超級戰艦的一樣,當然了這裡核動力指的是可控核聚變反應。

發動機廠是今年的重點建設項目,接下來的時間裡林峰一直待在這裡,他和這些技術工人一起鑽研技術解決難題。這個發動機廠分爲內外兩個廠區,分別叫做內廠和外廠。

內廠負責的是軍工生產,比如這裡專門生產坦克、裝甲車、軍艦、戰鬥機、轟炸機等專用發動機,這裡的加工精度要比外廠高出一截,同時內廠最重要的是核動力發動機,它未來將作爲星際時代主要動力。

外廠將主要滿足民用方面的需求,這裡未來將向外界提供轎車、貨車、客車及各種民用飛機的發動機。爲了方便管理,也爲了促進中國民族資本的發展,林峰將這些不同種類的發動機生產技術做爲股份出售給臺灣本地的實業家。

其中傳統五大家族分別獲得各種汽車發動機生產技術,將由他們各自組建自己的分廠,另外則由新興勢力瓜分。林峰允許他們組建分廠,而他的外廠則作爲一個研究機構爲大家提供技術和設備上的支持。

至於武器裝備動力的這一塊將有林峰出面組建一家中國防務公司負責生產各種武器裝備的動力,由於現階段林峰自己培養的技術工人還掌握不了核動力發動機技術,而且目前的材料也不允許自己大規模使用核聚變反應。

所以他只能生產一些常規武器來保證自己的安全。首先,今年發動機廠的任務就是爲國產戰略轟炸機提供動力裝置;其次是戰鬥機和戰術轟炸機的動力。林峰打算現將空軍的實力提升上來接下來是海軍,最後纔是陸軍。

就在林峰還在忙活他的發動機廠的時候,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爲中國代表,這些都是基辛格和周*來事先約定談好的,隨後美國向中國提供五億美金的長期低息貸款。

中國由於早在去年停止了向越南提供無償援助,再加上去年施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導致糧食近十年來第一次出現大面積豐收。這就使得中國今年需要更大量的農業化肥,中國除了緊急從美國進口一批化肥外還要美國提供化肥廠所需的設備。

十月份,中國又追加了近兩百億元的基礎建設資金,這比原有歷史上多了一百五十多億元。

隨着臺灣經濟的逐漸發展,特別是今年七月初的時候,隨着上半年中國鋼鐵公司分紅的下發,在全臺灣引起轟動。因爲這是普通民衆第一次從政府手中接過財富。

這件事最終的結果就是每個人都把自己手中中國鋼鐵公司的股份看到比自己性命還重要,全臺灣都把中國鋼鐵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幾乎所有的臺灣本地企業個人都會選擇這家公司的產品,這也導致該公司的銷售量呈幾何倍數增長,目前已經站到臺灣鋼材產業的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當然了該公司鋼材質量上乘也是主要原因。

這一兩年臺灣經濟全速發展,可是政治領域的改革始終不見動靜,臺*分子經過幾次打擊之後,要麼潛逃至國外發展,要麼更加隱蔽的潛藏在臺灣。

比如李登*此人由於林峰一直監視着他,發現他除了依然沒有獲得蔣經國青睞之外,他依然我在臺灣大學當他的老師,平常也沒什麼過分的言論,可是作爲後世“著名”的臺*分子他越是這樣,林峰就越是覺得他厲害,絲毫不敢放鬆對他的監視。正當大家對政府的政治改革報以期望的時候,行政院發佈一條新的公告,又引起民衆的廣泛關注。

這條公告宣佈臺灣地三家無線電視臺開播,第三家電視臺開播之所以引起轟動這是因爲它是臺灣第一傢俬人電視臺,這是林峰和蔣家合作成立的一家公司,林峰作爲後來人當然知道文化的重要性,這家電視公司就是他踏入傳媒領域的橋頭堡。

同樣這也是林峰爲以後的政治改革在作鋪墊,經過將近兩年的摸索,林峰還是覺得一黨專政適合中國。這是因爲在中國歷史上專制從來就是主題,我們不像西方那樣,在古羅馬時代就有所謂的“共和”時代。

但是爲了防止出現官僚階級在掌握權力之後,滋生腐敗,欺壓普通百姓,就必須對官僚權力加以限制,另外還要給予羣衆一定的權力,讓他們在收到壓迫時有反抗的力量。

瞭解歷史的人都清楚中國老百姓是最善良同樣也是最可怕的,只要生活有一點活路他們就會老實的活下去,可是你一旦讓他們沒有出路,他們就會將你撕得粉碎。這次私人進入傳媒業就是林峰的一次嘗試。

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1章 夢醒月球第12章 美國之行第163章 戰後影響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161章 遠征艦隊第19章 跨過1970第46章 戰爭結束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63章 戰後影響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163章 戰後影響第37章 中英會談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78章 平凡日子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66章 反腐打黑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第5章 財政會議第4章 小康計劃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45章 戰爭尾聲第45章 戰爭尾聲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155章 5年發展計劃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267章 “核大戰?”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183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2)第22章 中國“心臟”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271章 漏網之魚第121章 擴大影響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44章 琉球海戰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57章 拯救阿明(上)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83章 消滅藏獨第28章 中東戰爭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282章 加勒比海戰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155章 5年發展計劃第34章 軍事演習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125章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112章 199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278章 制裁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