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臨臺灣

七十年代末的臺灣正是蔣某人統治後期,也是其子蔣經國慢慢接過權力棒的時候,更是對臺*勢力打擊最爲嚴厲的時期。

當然這時候臺灣經濟還沒發展起來,臺灣經濟真正快速發展的時機是蔣經國當政期間,當時蔣經國在“行政院長”任期內推動“十大建設”,使得臺灣經濟發展迅速,臺灣也成爲“亞洲四小龍”之一。

林峰駕駛着飛碟懸停在臺灣總統府上空,通過竊取美國衛星資料顯示今晚總統府正在舉行會議,蔣某人召集部下商議最新形勢。

隨着蔣某人的年齡越來越大,他不得不在臨死之前爲兒子蔣經國上位做好一切準備條件。爲了給自己兒子鋪路,他不得不利用自己手中權力將一切阻礙蔣經國上臺的勢力拔除掉,同時還要拉攏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這一次名義上是研究形勢,實際上還是要爲蔣經國積攢人情。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蔣某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卻給了林峰一個掌控臺灣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只要林峰利用好這次會議足以將臺灣黨政軍高層領導一網打盡,雖然,總統府戒備森嚴不易奪取。可這是相對八十年代的地球上其他的軍隊而言,對於林峰來說,總統府到處都是可以利用的漏洞。

他輕鬆的利用裝備了超現代武器和通訊網絡設備的智能機器人,穿越了層層防護裝置後來到臺灣黨政軍高層開會的地點。

所以當蔣某人、蔣經國等人目瞪口呆望着走進林峰等人時,大腦有些反應不過來,這些人包括中華民國總統蔣某人,行政副院長及國*部長、財經委員會主委蔣經國,海軍司令馮啓聰上將,陸軍司令於豪章陸軍二級上將,空軍司令賴名湯上將,立法院院長黃國書等等一大幫臺灣高層領導。

看到這些人林峰心裡樂極了,這次行動能這麼順利的成功,多虧了老蔣幫忙呢。情況危急下,蔣某人的侍從武官急忙站起來試圖阻止林峰一夥人,其他隨身保鏢想要掩護蔣某人等人撤離。不過這時已經晚了,進來之前林峰已經通過智能機器人將這裡包圍了,林峰臉色平靜得看着蔣某人,這位曾經在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梟雄,他和當時許多人物一樣最後在歷史上也是位譭譽參半的人物。

雖然他也犯過許多錯誤,但是也不能否認他對國家和民族做出的貢獻。林峰對他沒有偏見,蔣某人同樣目光平靜的注視着林峰,他很快就看出林峰就是這羣不速之客的“頭”,“諸位,可是從北邊來的?”蔣某人看着一羣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衝了進來,還以爲是大陸共產黨打了過來。

林峰笑了笑,否認到:“不是,我是上邊來的中國人,不過,蔣總統最好還是阻止你的手下不要輕舉妄動,不然我不能保證沒有什麼意外發生,”蔣某人看了看蠢蠢欲動的護衛,說,“你們放下武器吧,說吧年輕人,你到底是誰?劫持我們有什麼目的?”

林峰兩眼直視蔣某人說:“在下林峰,來得匆忙如有得罪之處,還請蔣總統莫要怪罪,在下請蔣總統和蔣主任跟我到樓頂看點東西,看完之後,蔣總統自然就明白了。”

蔣某人目前已經八十歲了,基本上不管事了,大部分權力都移交給‘太子’蔣經國,不過重大事件還是要蔣某人來做主,當然這時也不能否認第一夫人宋美齡的作用,不過宋家和美國關係複雜,林峰暫時不想和美國打交道。

“蔣公,請吧,”林峰神態甚是恭敬,蔣某人也看清了當前形勢,於是,示意長子蔣經國扶着他跟着林峰上了樓頂。

蔣某人四周打量一下,除了守衛的黑衣人,還有呼呼的北風之外黑乎乎的什麼也沒有,疑惑望了一下林峰。林峰嘴角一動,微微一笑說;“蔣公莫急,你看上面”說着只見林峰低頭口對着手腕快速發出幾道指令式用語,很快上方黑夜出現一圈亮光,一個巨大的飛碟影子出現在蔣家父子面前然後停留幾秒之後迅速消失在夜幕中。

蔣經國目瞪口呆的說:“這、這,這是什麼東西?”林峰爲了避免出現大的轟動,他只是讓飛碟漏了一個輪廓出來,而且只有幾秒時間,但是即使如此蔣家父子也是震驚不已。林峰甚至聽到一句經典臺詞,“娘希匹!”

相信八零後的人看早期國產戰爭片對裡面國民黨一方印象最深的無非就是蔣某人滿口:“娘希匹”以及國軍將領在即將滅亡時常說:“***兄,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林峰並沒有回答蔣經國的問題,而是繼續震撼他們的心理,他很清楚談判技巧,利用對方心理弱點乘勝追擊,隨即他一指四周黑衣人說:“蔣院長,你看這些人怎麼樣”

蔣經國一時摸不清林峰的意圖,不過他還是實話實說:“很強,比我們的軍隊強,”

林峰滿不在乎的一擺手說:“蔣院長你可知道,他們都不是真正的人”

“不是人?,什麼意思?”這不僅蔣經國感到迷惑,蔣某人也不明白了。

林峰也不急着解釋,“一號過來”,指着走過來的一號,“他就在眼前,蔣院長不妨仔細看看,就會明白了,爲什麼我說他們不是人了”。

蔣經國仔細瞧瞧這個所謂的一號,發現他除了皮膚外形有點人類特徵外,其他五官有很明顯的人造痕跡,特別是一雙眼睛,沒有一點精氣神,這根本就是一個假人,難道這些所有黑衣人都是假人?

林峰似乎知道蔣經國心裡的疑問,況且到這一步也沒必要隱瞞下去了,“蔣院長想的沒錯,這些黑衣人都不是真正人類,確切地說他們都是智能機器人,而且是戰鬥機器人。我來到這裡是想和你們合作,”

林峰嘴上說合作,可臉上露出來的不容置疑的表情出賣了他真實想法,蔣家父子都不傻,他們互相對視一下,蔣經國此時也平靜下來了,他看了自己父親一眼得到肯定後說:“我想知道李先生所謂合作是什麼?我們需要付出什麼又能獲的什麼?”

這就是所謂的政治家或者叫政客更爲合適,他們的行爲準則就是沒有敵人只有利益,只要有足夠利益他們可以交換自己的一切,當然有些政治家有自己的原則,比如蔣某人在國家統一上有自己的堅持。

“蔣公放心,我也是中國人,更確切的說我是從未來穿越過來的軍人,我來這目的就是爲了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不會做出賣祖宗和不利中華民族的事,我要使每一箇中國人走到哪都能自豪得說自己是中國人,使每一個外族人都不敢輕易敢欺侮我們華人。我要把臺灣作爲我們稱霸世界和宇宙事業的基礎,本來我想到大陸發展,但是我想蔣公也明白此時大陸相對來說局面不是很穩定,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選中了臺灣來發展我的事業。臺灣目標小又是中國人控制,很符合我的要求。我希望我們雙方能夠精誠合作,不要出現令大家不愉快的事,另外,我在月球上還有一萬名戰鬥機器人。”

在這裡林峰誇大了自己的軍事實力,這是林峰爲了警告一下蔣家父子,免得他們又搞小動作。實際上自從蔣氏父子看見巨大的飛碟身影和見識了智能機器人後,就放棄了最後一點心思。

他們現在考慮的是如何在這次合作中獲得利益,使蔣家再次走上騰飛的道路,事實上蔣氏父子對於曾經的四大家族沒落是心知肚明的,其中蔣家在蔣經國這一代之後也將不可避免的走向沒落。

這點從蔣家第三代中沒有人從事政治就可以看出來。可以說政治使蔣家走向輝煌,蔣家退出政治也就標誌着蔣氏王朝的覆滅。

但是現在機會有來了,林峰的到來使蔣家父子看到蔣家重新輝煌的希望,並且與林峰合作就不用受制於美國佬了。想到這裡,蔣家父子拿定注意和林峰合作了,剩下就是和林峰談具體合作細節了。

“蔣公,你知道麼,在未來我們中國人仍然落後西方歐美等國,真是一步錯步步錯,自工業革命之後,中國就一直落後世界再也沒有趕上來,我們一直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我們的人民辛辛苦苦勞動創造的財富結果大部分都被日本、美國等國家賺走,而我們的民衆只能拿到一點可憐的勞務費。華人在海外面出了事,因爲我們軍事力量薄弱,沒有航空母艦沒有先進飛機、坦克、大炮等中央政府只能象徵性的發表外交抗議,當大部分國家看清楚了事實後,他們的膽子就會越來越大,就會不停的欺負中國人,反正又沒人管。既然上天讓我來到這個世界,我就是要中國變得強大,要每個人都不敢欺負咱們中國人。”林峰每每想起幾個世紀來中國所受的委屈都激動不已。

“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蔣公配合,彭明敏、蔡武雄、劉慶瑞、翁修恭這幾個人必須得消失,他們幾個都是鼓吹臺灣*立的積極分子,後世臺*分子幾乎所有的臺*理論都是這幾個人搞出來的,據說劉慶瑞已經完成了一部‘臺灣新憲法’,被他們認爲將是獨步全球的臺*經典之作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奉行‘入世神學’、‘出頭天神學’和‘自決神學’。在島內‘臺*’活動中起着獨特的作用。”

“它在20世紀70年代發表的《人權宣言》等三個東西,被認爲是島內‘臺*聲音發皇的根基’。《人權宣言》宣稱:‘面臨中共企圖併吞臺灣之際,基於我們的信仰及聯合國人權宣言,我們堅決主張:‘臺灣的將來應由臺灣1700萬住民決定’”。

“它還提出‘爲達成臺灣人民獨立及自由的意願,我們促請政府於此國際情勢危機之際,面對現實,採取有效措施,使臺灣成爲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而這個“宣言”就是在翁修恭當“長老教會”總會代理議長期間,炮製出來的。因此,他被人稱爲“島內公開倡言臺*主張的前鋒人物”。

“這幾個人除了彭明敏由於宣傳臺*被特務監視,劉慶瑞夫婦應該還在臺*學院教授,”說到這裡林峰有看了看蔣經國說:“蔣院長在蔣總統去世後,使臺灣經濟很快走向繁榮,卻也使臺灣政治徹底走向黑暗,這麼說你別不服,我有證據,你看看這幾段視頻”

林峰利用3D全息投影技術調出事先準備好的資料,裡面有後世臺灣領導人各種醜聞,什麼黑幫選舉、政治獻金、立委打架、貪污腐敗等等,蔣經國看了這些資料臉漲得通紅,特別是看了一連串臺*民*黨一系列表現,臉色由紅變黑,林峰現在可不會考慮蔣經國心裡的感受,只有讓他徹骨難堪他才能記住今天的一切。

“還有你選的接班人李登*,那是個徹頭徹尾的臺*分子、陰謀家,前面我提到的幾個人可都是李登*的良師益友啊,說實話,您的眼光和你父親比起來簡直天壤之別”。

“好了,閒話說完了,該談正事了,接下來我們要好好談談彼此合作的事情。”

第38章 林峰大婚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163章 戰後影響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42章 戰爭準備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42章 戰爭準備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4章 小康計劃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10章 釣*島風雲(下)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162章 前哨戰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10章 索馬里風雲(2)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16章 戰後風波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1章 夢醒月球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68章 佈局非洲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35章 廣交會(上)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122章 亞洲金融風暴(1)第83章 消滅藏獨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231章 “講和?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223章 排白法案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67章 “核大戰?”第147章 射日計劃(2)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175章 火星保衛戰之生命之路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68章 佈局非洲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47章 戰後餘波第75章 “國際警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