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

2011年,4月中旬,地外戰爭激戰正酣,中美俄三國領導人則聚集在中國北京商討今後聯合抗戰的問題。隨着時間推移,地外戰爭越來越向着不利於地球人的方向發展,至此關健時刻世界上主要大國必須聯合起來共同作戰,人類命運纔有前途。參加會議的有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

2011年4月22日,《北京宣言》在北京、華盛頓、莫斯科三地同時發表。這樣,《北京宣言》在地外戰爭的歷史背景下,以中、美、俄三國首腦會談精神爲基礎,由美方代表草擬,經中、美、俄三方代表認真討論,三國首腦同意,並徵得其他國家的完全肯定,實際上以國際協定的形式公佈於世,表達了地球人打擊並懲罰侵略者、維護正義的共同政治意願。其合理性、嚴肅性、正義性和有效性無庸置疑。

中美俄三國領袖,於舉行會議後,發表公報,其公報全文如次:“奧巴馬總統、總書記、普京總統偕同各該國軍事與外交顧問人員,在北京舉行會議,業已完畢。茲發表概括之聲明如下:三國軍事方面人員,關於今後對獵戶人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我三大盟國決心以不鬆弛之壓力,從海陸空各方面,加諸殘暴之敵人,此項壓力,已經在增長之中。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獵戶人之侵略,三國決不爲自己圖利,亦無拓展領土之意思。三國之宗旨在剝奪獵戶帝國自從地外戰爭開始後,在地球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領土;其他獵戶人以武力或貪慾攫取之土地,亦務將獵戶人驅逐出地球。我三大盟國稔知淪陷區地球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解放淪陷區的自由與獨立。

根據以上所認定之各項目標,並與其他對獵戶人作戰之聯合國目標一致,我三大盟國將堅忍進行其重大而長期之戰爭,以獲得獵戶人完全被驅逐爲止。”

會議期間中美俄三國爲了各自的利益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根據會議結果,今後歐洲的戰區敵人將由俄羅斯人和中國國負責,同時中國同意向美俄兩國提供大批貸款和軍事物資;亞洲的事務今後將由中國主宰,美俄兩國表示理解和支持;北美洲由美國單獨解決,南美洲將來由中美兩國共同處理。

在會議召開期間,美國總統向總書記抱怨中國軍隊總是待在亞洲而不主動出擊,這才使得獵戶人在地球上耀武揚威,對此總書記只是笑笑並未答腔,中國軍隊的首要職責是保護自己國家、民族的安全,在這個前提下才能有其他的打算。

目前獵戶人雖然將進攻的重點放在了美洲、非洲、歐洲,但是中國人可不相信對方會輕而易舉的放過資源更加豐富的亞洲。現在敵人沒有發動侵略戰爭,說明對方正在積蓄實力,等到時機成熟對方的雷霆一擊就會對準中國。因此,中國軍隊的防禦重點是在國內,至於其他國家,只要中國不滅亡,將來總有一天中國會幫他們復國的。

會議間隙俄羅斯總統有些着急的問總書記:“主席閣下,貴國的部隊何時能出現在地中海集中,並如何取得控制權,我認爲這對歐洲作戰至關重要,我希望有所瞭解。”

總書記略一沉吟下說:“總統閣下,關於中國軍隊在地中海作戰的詳細計劃仍需研究,以後我們兩個人單獨會談時我會告訴你”

第二日,總書記帶領普京進入一間地圖室,他手指地圖,不厭其煩的向俄羅斯介紹了中國軍隊在各條戰線的作戰情況。可是直到最後,總書記也才向普京透露了中國在歐洲地中海地區的行動計劃——雷霆行動。

4月26日,中俄兩國參謀長就“雷霆”計劃作了最後一次的交鋒。俄國參謀長再次鼓吹奪取意大利是勝利的關鍵。中國參謀長則不願意一開始就將中國軍隊放在焦點上,他建議中國軍隊的攻擊路線應該是在南聯盟。

2011年4月,獵戶人在歐洲戰場的西德對東歐國家發動了強大的攻勢,歐洲軍隊陷入了困境。俄羅斯人不得不向中國求援。4月12日,俄軍從波羅的海會同北歐國家從瑞典進攻西德的獵戶人,暫時緩解了獵戶給東歐的壓力。

但是如何徹底扭轉歐洲戰場上的不利局面,俄羅斯顯然沒有更多的實力的來完成,因此他迫切希望希望中國人儘快投入到歐洲戰場,俄羅斯相信憑藉中國人的實力完全可以一舉改變歐洲戰場的形勢,但是顯然中國人並不想過早的投入到歐洲戰場上。他們更關心的是獵戶人何時發動對中國和亞洲的攻擊。

三巨頭會議雖然沒有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中美俄之間在攻擊計劃和防禦重點方面存在相當大的分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次會議暫時將全球主要力量集中在一起對抗獵戶人不再想原來那樣陷入單打獨鬥的境地。

這也是中美俄三國首次展開合作,這次合作標誌着中國真正成了主宰世界命運的力量,之前雖然中國軍力龐大,但是總是被歐美國家排除在外,造成了中國一國在亞洲獨舞。而美國和歐洲傳統力量無視中國的崛起,反而想方設法的要削弱中國的實力,但是地外戰爭的爆發,讓歐洲和美洲一下子成了戰爭的主戰場。歐美國家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出於自身戰略的考慮,提出了要和中國合作的計劃。

這個建議得到了歐洲主要國家的同意,這並不是他們轉性了,而是被形勢所*德他們必須要依靠中國的實力。但是你看三巨頭會議的結果,歐美國家依然對中國充滿戒心,他們既想讓中國爲他們衝鋒陷陣,又不想讓中國在最後得到好處。如此行爲怎能讓中國滿意,這也是中國爲何遲遲不進入歐洲的原因。

歐洲國家大都不忿爲何中國可以暫時獨善其身,因此他們極力拉攏中國想要他們和獵戶人拼個兩敗俱傷。這次會議上看起來中國得到了進入歐洲和美洲的機會,但是中國最看重的非洲則遲遲沒有得到美俄的迴應。

很顯然美俄已經不想再增加中國人的實力了,現在情況很明顯,此戰過後,中國將全面控制了亞洲,況且他又準備插手了歐洲和美洲,如果再讓中國人將非洲收入囊中,到那時整個世界都得在屈服中國的龍爪下瑟瑟發抖。

美俄的打算是利用中國人的軍事實力先將美洲和歐洲的敵人清除乾淨,等到歐美實力恢復到一定程度後,再來解決非洲問題,到時歐美也有實力和中國在非洲角逐。美俄打得好算盤,中國豈能讓他們如意?

目前正是歐洲傳統勢力被極度削弱的時候,中國不趁機攫取世界的領導權更待何時?中國下一步的重點當然是保證本土的安全,可以預見獵戶人一定在積極籌劃攻擊中國的計劃。在保證本土安全的同時,中國要趁着全球大戰的機會走出亞洲到全世界去圈佔地盤、劃分勢力範圍,其中非洲就是重中之重。

今後中國初期的戰略重點就在亞洲和非洲,這也是爲什麼中國一直對於進入歐洲作戰不是很積極的原因。歐美國家顯然洞悉了中國的佈局,因此在三巨頭會議上,一旦牽扯到非洲問題,就顧左右而言其他,中國雖然很想拋開歐美單獨承擔起非洲事務,但是非洲一些和歐美交好的國家同樣對中國顧慮重重。

他們也不會同意讓中國單獨一國來負責非洲戰略,因爲那樣的話最終只會讓非洲整體上淪爲中國殖民地。中國自從70年代崛起之後,就一直奉行的是積極擴張的外交策略,相繼吞併了印尼、印度、越南、日本等亞洲國家。假如讓中國肆無忌憚的進入非洲,一些敵視中國的非洲國家真不敢想象最終非洲大路上還會剩下幾個獨立的國家。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非洲國家都不歡迎中國的,一向和中國交好的坦桑尼亞等國還是希望中國幫助非洲抵抗獵戶人入侵的,現在非洲的獵戶人南部非洲的南非、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安哥拉,甚至連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南部也被其佔領。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韋在中國的幫助下暫時龜縮在東部苟延殘喘,一些國家已經看出來僅靠非洲自身的力量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了獵戶人的進攻,因此他們對於中國還是比較歡迎的。

不管怎麼說,在北京召開的三巨頭會議雖然沒有滿足中國胃口,但是這是中國第一次參與到瓜分世界的行動中,因此,國內一些評論家認爲,這次會議標誌中國徹底走上了世界性大國的地位。他們認爲假如沒有這次地外戰爭的話,中國將來同樣還要走上這一道路,只不過很可能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

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二百四十一章 歐洲恐怖分子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167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中)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48章 登月計劃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130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5)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99章 UFO之謎第134章 亞洲聯邦(1)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167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中)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48章 登月計劃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38章 林峰大婚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8章 林峰的“春天”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34章 軍事演習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47章 戰後餘波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155章 5年發展計劃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257章 最後一次進攻(2)第94章 中蘇戰爭(3)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44章 琉球海戰第121章 擴大影響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267章 “核大戰?”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4章 對日索賠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35章 廣交會(上)第84章 清算“印尼”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87章 收復蒙古第25章 日本賠償第89章 建設月球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2章 初臨臺灣第5章 財政會議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33章 巡視南海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137章 “三國”爭霸太空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46章 戰爭結束第268章 核危機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92章 中蘇戰爭(1)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