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加試,指的是考生在鄉試之前的資格考教。
這種事情一般都發生在蘇州、揚州、南京、江西、浙江這種科舉文教興盛之地。按說,古代只要你有秀才功名,就算具備了參加鄉試的資格。但在這些地區,秀才實在太多了。
正常情況下,江南地區一縣就有好幾百個秀才。全省加一起,十萬都有可能。這麼多人都擠進考場,非將省學政衙門擠爆不可。
就拿上一界浙江鄉試的錄取名額來說,朝廷給的指標是一百零七人。依據南方七十取一的原則,只有七千多個秀才能夠最後坐在考場裡。至於北方省份,則是四十取一。
那麼,讓誰去,不讓誰去,這其中就有許多說法。
於是,國家就制訂出一整套完善的鄉試製度。
首先,肯定要照顧官學學生,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經科試合格,均準應試,原則上包括州府縣學中經過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級的生員以及三等的前三名,但實際上凡經過科考,錄科、錄遺合格的考生均可以應試。
至於沒有進官學的,則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
很多江南士子,連鄉試考場的邊都沒摸着,就倒在加試這道關口上。
周楠忙道:“恩師,學生的戶籍學籍都已經轉到了密雲衛潮河所,不用加試的啊?”沒錯,潮河所位於京畿,歸北直隸管轄。這地方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農業落後,土地承載不了那麼多人口,經濟落後。
再加上這裡在歷史上發生過好幾場大戰,從靖難之戰到蒙古俺答入侵,來來回回被犁過好幾次,戶口到現在還沒有恢復,讀書人也少。
每次鄉試,能夠讓考場坐滿人就算是地方官和學政老爺的政績,更別說加試了。
王世貞這一句話叫周楠滿頭霧水。
見自己學生一臉疑問,王世貞也有些喪氣:“爲師也是最近幾日才聽人說,朝廷降旨,將密雲縣劃歸順天府。所以,明年鄉試,子木你得去順天府參考。”
“啊!”周楠面色大變,急問:“可確實,怎麼可能?”
“自然是真的,朝廷已經頒下聖旨了。”王世貞解釋說,河北地區在有明一朝,各府各縣的歸屬一向都比較亂。比如,大名、天津、霸州四道,由山東代管;易州、口北、昌平、井陘、薊州、永平等六道,由山西代管。
而密雲,最開始也歸山東。後來國家考慮到密雲處於國防一線,是京畿北大門。但有邊事,軍鎮的後勤給養棄近在咫尺的京城不用,偏生要從山東那邊千里迢迢運來,那不是脫了褲子放棄,多此一舉嗎?而且,戰機稍縱即逝,若是後勤不濟,那可是要打敗仗的。
於是,密雲就劃給了北直隸,由中央直管。
最近,有大臣上奏說,蒙古經過武宗正德皇帝的討伐,應州大捷之後已經元氣大傷,國防地位下降。再由中央直屬,耗費太大,也沒有意義。不如降一等,劃歸順天府管轄。
如今的明朝政府正國庫空虛,嘉靖皇帝又是個對金錢異常敏感之人,接到摺子之後,深以爲然。和司禮監、內閣一合計覺得此事可行,準了。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奇怪,北方文教落後,科舉考試不難。無論是在北直隸,還是在順天府,不都一樣。
事實上,還真不一樣。
順天府畢竟是大明朝的國都,城中藏龍臥虎,文教發達,鄉試難度比起北方各省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比起浙江、蘇州也容易不了多少。
周楠心中大苦,這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自己如果不動高考移民的心思,把戶籍轉到密雲,依舊呆在淮安。就算鄉試考不上,但作爲縣學生,一張准考證還是能弄到手的。
現在好了,堂堂周子木,連順天府的加試都過不了,那不是滑稽嗎?
過不了試這一關就中不了舉,中不了舉就得娶公主一輩子做妻奴。到時候,我又該如何面對家中的雲娘、素姐和荀芳語?
我的命真苦啊!
我好死不死要冒充周舉人的身份跑淮安去,這纔有後來的故事。爲什麼就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地,如果是在甘肅、寧夏、陝北那種連考生都湊不齊的邊遠地區,只要識得幾個字作得了文章,只要進考場多半就能中式。
可見,投胎也是一門技術活。
哎,現在麻煩了。個人的奮鬥固然重要,也得考慮歷史進程啊!周楠,沒錯,你只是一個八品小官,或許朝堂政治同你沒有任何關係,完全不用關心,可政治要關心你啊!
不行,我不能頹廢,必須馬上振作起來。
周楠振作的方式也不同常人,他小心地問:“恩師可認識順天府學政官?”如果認識,能搭上線,這中間就有操作的餘地。
王世貞被學生的話氣得笑起來:“混帳東西,君子坦蕩蕩,你年紀輕輕自己總想着鑽營。就算過了加試這一關,進得鄉試考場又能如何?”
“那就是不認識了。”周楠嘆息。心道:我家恩師從來就是個靈活變通之人,爲了達到目的,至於手段如何一向不放在心上。也因爲這樣,咱們師生才如此投緣,說到底,我們三觀相近。若恩師真有法子,自會直言。現在發這麼大脾氣,想來是無計可施了。
那麼,只能老實讀書了。
周楠忙問:“恩師,這加試考什麼科目,如何考,學生現在開始用功可來得及/”
“朝聞道,夕死可矣,人若向學,什麼時候都不晚。”王世貞道:“加試其實很簡單,就兩道《四書》題,一道《五經》。試帖詩、草擬詔告制敕一概沒有,一日就能作完。”
算是個簡化版、脫水版、體驗版的鄉試。
王世貞道:“三道題目中,《五經》題且不論,反正也不要緊。關鍵是那兩道《四書》,爲師下來且去尋些那學政的文章和以前考試的卷子琢磨琢磨。”
自己這個學生是什麼貨色他實在太清楚了,就是半壺水響叮噹。這次要想過關,還得自己這個做老師的多費腦子。
王世貞也存了打題的心思,說完,一揮手:“你先回去,先過年,將手頭的事務處理好了。等過了初七就住到老夫這裡來好生讀書,老夫一世英名斷不肯壞在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