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衆人見到那十幾米高的巨船,都不由目瞪口呆。

像大郎、二郎這種只見過宮裡那種小畫舫的小傢伙,看到如此巨大的戰艦,都拋開了皇子的矜持,嘴巴張得老大,半天也回不了神……

吳詡倒是見過這些戰艦的製造圖紙的,可實物還是第一次見呢……

天后娘子也非常失態的大張着嘴,愣了半天才發出一聲罪樸實的感慨:“好大……”

訓練有素的親衛們此時已經恢復神智了,聽到天后娘子的這聲感嘆,不由都是一頭黑線。

“娘子,情勢不明,還請您與兩位大王暫退……”那領隊的侍衛見那艘鉅艦已經攔截住了遠方的不明船隊,於是對吳詡道:“對方來路不明,看來人手不少,屬下等恐保護不周……”這次跟着吳詡和兩個小郎君來的的侍衛其實也不少了,而且都是武功高強之輩,不過鑑於天皇陛下那脾氣,這些親衛都十分謹慎,不願意讓吳詡母子三人冒任何險。

吳詡一想體恤這些後勤人員,也知道他們的顧慮,在想着兩個娃都是沒啥戰鬥力的,於是點頭道:“留一些人在這裡看看是怎麼回事,我跟太子、潞王先回宮。”

一時,衆親衛牽着三人的馬匹過來,護送吳詡母子回宮。

“怎麼這麼快回來了?”李小九陛下還在看金城皇宮你留下的一些籍冊呢,忽見吳詡母子三人匆匆回來了,不由奇怪。

吳詡也不答話,直接坐到李治身邊,倒了一碗水就喝了一大口。

李弘和李賢二人向李小九陛下行了禮,這纔在下面的榻上跪坐下來。

見阿爹發問,太子殿下忙把剛纔在海灘上看到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到底是小朋友的視力好些,太子殿下竟然已經在短短的時間裡觀察到,那些駛往金城港而來的這支船隊有大約四十隻船,船型比較奇怪,船體不是很大,上面的旗幟的顏色也以黑色爲主……

黑色?

聽到這句話,吳詡和李治不約而同皺起了眉頭。

前朝五行屬水,尚黑,所以所用的高端制服和旗幟都以黑色居多。隋王朝周邊那些對華夏文化一知半解的小國,也跟着流行使用黑色的禮服和旗幟,以爲時尚。

到了大唐建立,五行屬木,尚青色。高祖時期,大唐的旗幟多爲靛青色五爪金龍紋樣,不過,到了李二陛下登基,旗幟多改爲明黃色金龍旗。之後,李二陛下又改革朝中官位與服色的制度,命朝中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袍,五品以上穿紅袍,七品以上穿綠袍,九品以上穿青袍。至於皇帝本人的服色就寬泛多了,李二陛下喜歡淺色系的常服和紅黑色系的禮服,因此皇帝陛下的儀仗旗幟也多爲金色、紅色。

到了李小九臨朝,皇帝儀仗的旗幟又有了不小變化,基本上是以明黃色爲主。

所以說,用黑色旗幟的,又是在半島附近出現的,要麼是東北方向的渤海國,要麼就是倭國。而後者的概率非常大。

果然,幾人才坐了沒多久,那留在原地打探情況的侍衛就回來了。

“啓稟天皇、天后,那企圖靠岸的船隊乃是倭國派來的,隨船載有百名百濟人……”

“倭國的船隊,載着百濟人,這是怎麼回事?”吳詡不由奇道。

那侍衛道:“屬下聽劉都督詢問那倭國使者,卻道是倭國派船過新羅來是爲了接倭國遣唐使回國,那些百濟人是順路乘船回來歸附大唐的……”

這個說法聽起來倒也合理,不過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

吳詡蹙眉想了想,也找不出什麼破綻。

李小九陛下則是微微一沉吟,便道:“這些人是不是還想見朕?”

那侍衛聞言,不由擡頭看了李小九陛下一眼,忙道:“聖人說得不錯,那倭人竟然知道您和娘子在金城,還請求拜見……”這一點實在可疑!

就算大唐上下都知道天皇天后道半島來巡幸了,可他們的具體行程又怎麼會被遠在千里之外的倭國查知呢?!

其心叵測,可見一斑。

可是,人家既然千里迢迢來了,也不能不見吧?

還有那些百濟人的意圖,吳詡也有些好奇。

照理說這些人在倭國待得好好的,完全沒必要跑回來啊。

“你回去轉告劉都督,讓他們派代表來覲見吧……”吳詡到底還是擔心倭人有什麼陰謀,便對那侍衛道:“覲見的人數不許超過三人,其他人全部送到別院,不許隨便走動……”

那侍衛忙不迭的應了,見李小九陛下沒什麼異議,立刻回去傳旨去了。

“阿武,你也太小心了……”見沒了外人,李小九不禁笑道:“我想那些百濟人必是聽說了朕對扶余氏的優待,所以才重返故土,歸順大唐來了……”

吳詡不由白了他一眼,道:“就算那些百濟人想回來,我看倭人也不肯放的,更不會好心好意送他們回百濟!”這裡面一定有陰謀!

“你說倭人?”青年倒是頗不以爲然,笑道:“我想他們可不敢在這個時候得罪大唐……”別忘了他們還等着大唐的糧食救命呢!

這麼一想,倭國派了幾十只船到半島來接遣唐使,也不是沒理由的。

只不過,他們沒想到這大唐的救濟糧沒這麼快能到半島而已。

見父母兩人對倭國來使的態度不一,太子殿下也開口表達了他的意思:“阿孃所慮也不無道理……”

吳詡聞言,不由得意地看了李小九一眼,後者只是笑。

“不過,見見來使,探聽探聽對方的意圖也無妨。”李弘小朋友這話倒是更傾向於他爹的。

二郎是一如既往附和他兄長的意思的。

四人裡面有三人的意見統一,吳詡便也不好多說什麼。

於是,倭國使者和兩個百濟流民代表進了金城行宮見駕。

吳詡和李小九高踞上座,李弘和李賢二人分別坐在二人之下。

倭國的使者是個三十歲左右的清雋男子,原名多品治,因避諱天皇李小九陛下的名字,改爲多品謙,是倭國一名中級官吏,品級職能相當於大唐的禮部員外郎的樣子……

至於那兩名百濟人,據多品謙介紹,一名是原百濟王扶余義慈的遠房堂侄扶余善光,一名是原百濟內臣佐平之子真沙嵐。

果然如李小九之前所說,這兩人見了聖駕之後,就表示他們聽說了原百濟國主一家在大唐頗受優待,百濟舊土上的百姓在大唐的治理下安居樂業……

兩人當初逃亡倭國,帶去了幾千臣民,都十分思念故國,希望堂皇陛下能寬宏大量接納他們這些海外遺民。

兩個年青人說得極爲動情,不一會兒就涕淚交流了。

“既然爾等誠心歸順,朕沒有不依的道理……”作爲一個以仁慈著名的皇帝,李小九陛下當然答應了對方的請求。在這種人口就是主要生產力的年代,治理轄區之下徒然多了幾千個青壯勞動力,那可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啊!

怎麼看都大唐佔便宜了……

至於倭國,他們剛剛正在白江村一戰中耗盡了國中大半的青壯,對於百濟這羣勞動力不可說不垂涎,但是突然而至的蝗蟲災害令倭國上下都面臨着j□j的威脅,在糧食和勞動力兩者選其一的話,葛成王必定只能放棄百濟的人了……

吳詡這麼想着,也就能解釋爲啥倭王肯放人了,而聽扶余善光的意思,因爲倭國的船隻不夠,他這次只帶了四百多名百濟人回來,希望能跟從天皇聖駕一起回百濟……

李小九陛下自然沒有異議。

當晚,李小九陛下還特地在金城行宮舉辦酒宴招待倭國使者和扶余善光一行。

倭國使者顯然還爲沒能立時收到救濟糧而鬱鬱不樂,隨便喝了幾杯就告退了。

扶余善光等百濟人這是興高采烈,頻頻起身向天皇天后敬酒。

吳詡的注意力一直在那倭國使者多品謙身上,見他早早退場離開了,這才鬆了一口氣。

這時,一個形容猥瑣的百濟人走到真沙嵐身邊,把一個兩尺來長的匣子交給他,在他耳邊嘀咕了兩句話。

真沙嵐眉頭緊皺,最後無奈地點點頭,然後跟身旁的扶余善光打了個招呼,就往李小九陛下這邊走來。

“尊敬的大唐天皇陛下,這是我百濟郡的地圖,之前小人的阿父命小人帶去倭國的,現在小人將其獻給天皇陛下……”真沙嵐的父親是百濟的內臣佐平,地位相當於大唐的三公,收藏有百濟的郡縣地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地圖這種東西在這個時代可不是尋常可見的,屬於國家最高級別的機密文件,時人於是又把獻地圖看作是投誠的重要標誌。

不過在吳詡這貨看來,地圖什麼的有毛用啊,地盤都是咱家的了,要地圖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再說,獻地圖什麼的,總讓她想起某個倒黴的刺客……

正想着呢,那邊的真沙嵐已經在那個猥瑣百濟男的幫助下打開匣子,取出了地圖,正要展開給李小九陛下看……

“等等……”吳詡忽然出聲打斷了真沙嵐的動作,正想說‘地圖什麼的就不用看了’,結果某人一心虛,把手上的卷軸‘啪嗒’一聲掉地上了,落出一把閃着藍光的匕首來……

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