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送行

在聽到李俠客不日便要昇天的消息之後,當今太子李陽峰又驚又喜又是惶恐不安,心中五味雜陳,實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翻開史書,從未有他這般長久的儲君,但也從未有李俠客在位這麼長的帝王!

李俠客九子七女,這些孩子當中,以李陽峰最爲聰慧早熟,文武雙全。

這些皇子公主,在出生之前,便被李俠客在孃胎給打下了根基,一出生便是先天高手,百脈劇暢,後天泥丸天然的沒有,因此身強體健,聰慧異常,與普通人迥然有異,但也比普通人的慾望強烈。

這些孩子在七八歲左右,李俠客便時不時的帶着他們去民間走動,或者讓連雲虛、宮白羽等人帶着他們遊歷山川,體察民情,探知民間疾苦,與歷朝皇子們迥然不同。

無論是習文還是練武,這些孩子都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強了百倍不止,任何一個人放到前朝夏國,都必然是一國之君。

爲了培養這些孩子們的能力,李俠客特意把他們下放到基層,隱姓埋名,從底層官員做起,一步步向上攀登,李俠客很少給他們資源傾斜,乾的是好是壞,全憑他們的本事,不過在關鍵時刻的提拔也難以避免,畢竟皇家子弟不同一般百姓。

經過從基層到高層的鍛鍊,這些孩子的能力自然非同小可,即便是再不成器的傢伙,也起碼有總督之才。

要從這些皇子公主中只能出現一位繼承人,競爭之殘酷,可想而知,不過好在太子李陽峰更爲突出,這麼多兄弟姐妹當中,也就他能鎮壓住他們,這也是李俠客定他當太子的緣故。

其實如今的李陽峰早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班底,從二十年前便已經開始處理政務,只是最終還需李俠客進行批閱,指出其中不足之處。雖然他頂着太子的封號,但整個國家的權力李俠客已經慢慢的轉交給了他。

但別說李俠客開始放權給李陽峰,就算是李俠客把整個帝國都交給他,可只要李俠客一日不死,他這個太子就形同虛設!

就算是他登基當皇帝,可只要李俠客願意,只是發一句話,就能將他廢掉,而天下人絕無任何異議!

實在是李俠客對整個大漢帝國的影響太大了,整個帝國是他一手締造的,又是以如此傳奇的方式建國,之後更是進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高深莫測的變革,使得整個帝國飛速發展到如今這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這在大漢帝國的百姓中,李俠客已經是神靈一般的存在了。

所有人都對李俠客有一種神靈一般的崇拜,就連佛道兩家,都專門爲李俠客在供奉大殿上加了一個位置。

道家叫做“開天闢地拔業斬魔大教主”,號“無量天尊”,專門開了一個大殿,將連雲虛、周元慶、龍淳等人都供奉了起來。

佛家尊稱李俠客爲“無量劫佛”,說他主管大地上一切衆生,但凡默誦他名,便即能超脫輪迴,往生極樂,是爲萬佛之主,也是無量劫中慈悲主,也是另開一殿,專門供奉。

佛道兩家都是如此,民間更是大行其道,爲李俠客立生詞的村鎮數不勝數,雖然被李俠客嚴厲禁止,但還是又不少人建造,而且香火極爲旺盛,即便是千年之後,依舊香火不斷。

在此種情況下,李陽峰這個太子當的是沒滋沒味,好在李俠客與他們父子情深,每年都要大擺筵席,父慈子孝,其樂融融,勾心鬥角的事情全都被李俠客杯酒化解,誰也不敢咋炸毛。

現在得知父王真的要退位離開了,李陽峰在驚喜之餘,還有幾分惶恐,這大漢帝國如日中天,堪稱歷代最強,若是在他手中出現什麼差池的話,那他可真的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李俠客在,他這太子只要不作死,就能當的穩穩當當的,而且諸多事情都有一個主心骨,若是李俠客不在,他瞬間就瞭解了當這麼一個大國的皇帝有多大的壓力。

別看李俠客當皇帝當的輕輕鬆鬆遊刃有餘,甚至還時不時的休假遊玩,簡直不要太愜意,可那是李俠客,不是別人!

換成任何一個人都做不到像李俠客這般輕鬆。

只有真正接近王權的人才知道當一個皇帝有多麼的操勞,而太子李陽峰作爲世間最高權勢的繼承人,比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

在李俠客做出離開這個世界的決定後,整個皇宮都亂成一團,雖然李俠客都已經爲她們的以後做了安排,可是這些女人依舊是哭哭啼啼亂成一團。李俠客兩個皇后幾個妃子都是佛道兩派中的高手,平日裡颯爽英姿,聽聞李俠客要走,畢竟還是難以捨棄,都懇請李俠客帶她們一起離開。

“我在上界自身都難以保全,被人連番追殺,狼狽不堪,如何能帶你們回去?”

這些嬪妃們方纔不敢多說,只是隨着離別的日子到來,宮內少了點歡聲笑語。

等轉過年來,過了元宵佳節,李俠客跨馬出宮,一路向首陽山而去,在其身後,大隊人馬緊緊跟隨,宮白羽等人都在其中,便是金頂雪山之主,如今被朝廷冊封的安托兒也在這大隊之中。

到了二月初一,大隊人馬抵達首陽山,大隊人馬都在山下安營紮寨,只有李俠客率領子女嬪妃與昔日的幾名老友,來到了首陽山頂。

二月初一龍睜眼,二月初二龍擡頭!

次日天明,李俠客端坐馬上,仰望長空,身周長風烈烈,雲飛霧走。

轟隆!

雖然豔陽高照,但卻突然傳出了雷聲。

雷聲隱隱,似乎發自無盡大地的盡頭,一聲接着一聲,一聲比一聲響亮,漸漸的震耳欲聾,遠處天邊,黑壓壓的一道烏雲快速碾來,好似一雙無形的巨手將這烏雲推了過來。

雷聲越來越響,傳遍四面八方,無遠弗屆。

遠在西域的金頂雪之中,貼金的青銅大殿之內,被山上衆僧供奉在中央供桌上的一杆鐵槍忽然發出嗡嗡顫鳴,一直在大殿內癡癡呆呆的呼羅跋,身子也開始了顫動,與不遠處鐵槍交相呼應。

隨着身子的顫抖,呼羅跋的眼神漸漸的復轉清明,詫然之色從他臉上升起,他看了顫動的鐵槍一眼,隨後轉身出門,站在大雪山上眺望中原,眼中露出無盡的嚮往與遺憾:“你要走了麼?”

在隱隱雷聲傳遍大地之時,呼羅跋忽然想起了當初自己在圓月之夜交手血衣頭陀的一幕,那個突如其來的大漢,出現的是如此突兀,消失的又那麼詭異,帶給了他無盡的疑惑與期盼。

現在這個人,來了,又要走了。

他卻無法送他一程。

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手筆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故第五百二十二章 一人一國第三十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五百三十章 會面第二百三十四章 還請靜候佳音第五百九十六章 發現第三百零六章 大樹十字坡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間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三第三百五十章 興兵討伐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門地六百九十三章 上清教主第四百八十三章 效率第二百一十五章 苦命人第七章 出槍第八百七十五章 都是大人物第六百八十七章 禮教害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但願朝陽長照我土第二百一十一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七十二章 也是一夥人家第二百章 聯姻第八百五十九章 再臨青城第八百三十章 殺神第六百七十三章 兄弟第二百六十九章 玉皇山莊第七十四章 正義日報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手筆第九十五章 體內的力量第七百一十九章 飛天道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輪明月照高樓第五百一十二章 虞淵第六百二十四章 來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提問第九十七章 夜間的長街一百五十二章 落髮第四百八十一章 兄妹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詭異第二百九十八章 開始第八百一十六章 殘日湖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也很想念他第八百四十五章 秩序第六百零三章 皇宮內第二百章 聯姻第八百八十一章 緣起紫霄宮第十四章 王仁則第六百八十四章 來歷成謎第三百七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九十八章 無知者無畏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流不止第一百八十章 我在等一個人第七十三章 不祥的氣息第二百九十七章 鄭煜第三十七章 戰爭形勢第三百八十六章 砸黑磚第一百五十五章 寺內生活第三百一十二章 鎮三山黃信第三百五十三章 洪幫主第五百五十二章 火炮第二百六十九章 玉皇山莊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門第五百八十一章 照妖鏡第八百二十二章 無上大宗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提槍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湖第二百一十一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一十七章 羣龍無首,上上大吉第八百六十三章 昔日種種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拳打爆第三百六十章 法不傳六耳第一百二十四章 亂第八十六章 關於未來第三百九十五章 九天十地十三人魔第二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八百二十三章 點血池第四百三十四 一朵花開第五百九十七章 一紙詔書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湖第六百一十六章 江心月第六百七十五章 案情第三百九十章 下山第八百五十七章 風浪在後第六百八十四章 來歷成謎第六百九十章 八方龍蛇第二百二十章 感應第九十九章 飛翼、靈犀第五百四十五章 奔逃第六百一十二章 挑釁大宗師第二百五十五章 冷顫第一百零九章 爲什麼做個好人這麼難第六百七十章 裝逼行爲第五百一十九章 遙擊第六百九十八章 寺內飲酒第六百九十一章 不足第八百五十一章 人間生變第七百一十章 卻是一個對手第三百零一章 白首太玄經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王城內豎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