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位傳奇爭輝,十數個強大的國家征戰不休,而且並沒有像歐洲那樣涇渭分明的分出三個陣營,而是每一個都在追求着統一,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君主們用人不疑,就連他國人也能得到重用。
有能力的人不拘泥於自己的諸侯國,而是四處奔走,爲了再次統一而貢獻才華。
這是一個輝煌的時代,君擇臣,臣亦擇君。人們大都有着一種別樣的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而這一切,在他們的國度都是很難看到的。
這是一個開明的文明,這裡的巫師們(當然,在現在的戈德里克他們眼裡,世界上大概都可以分成巫師和戰士)向普通人,貧民傳授知識。
這是一個強盛的種族,僅僅是一個諸侯國,秦國的都城竟然比羅馬還要雄偉,壯觀。而像這樣的國家,竟然還有不下十個!
這是一個富饒的國度,下層人民有衣食,貴族們身穿光滑美麗的絲綢衣服,無論是貴族還是貧民,均是舉止得體,自信昂揚。
因此,這裡的一切都在吸引着他們。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這裡到底爲什麼能變得宛如天堂。此時此刻的他們,心中充滿好奇。
而眼前的這個都城,就是他們瞭解這個偉大文明的第一步。
“走吧,我們進城,等問清司馬府所在,我們在收拾一番之後前去拜訪。”李易帶着戈德里克四人進城。
不過在進城的時候,他們倒是沒有遇到什麼不講理的兵卒,見他們是陌生人,進而索要好處。只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秦法嚴苛可不是說說而已。
在李易原來的地球,《戰國策》中記載的荊軻刺秦王之典故中就有這樣的例子。
雖然這個春秋戰國的歷史和他的前世有所出入,但是秦法的嚴苛可見一斑。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羣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其中“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
秦王被荊軻刺殺,這些執兵衛士卻不敢上前救駕,是因爲他們怕了荊軻嗎?
不是。這些侍衛全是從軍中層層選拔而出的悍卒,縱使一對一無法戰勝荊軻,但是一旦結成戰陣,也足以阻擋荊軻。
然而他們不敢上前救駕!
“非有詔,不得上!”
六個字,不難理解。沒有命令,不得上殿。爲何?蓋因秦法嚴苛。
按秦律他們若是直接上殿,拯救秦王,不但無功,反而會被治罪。
而若是遵守秦律,停於殿下,卻不會有任何事情,那怕秦王身死,他們也可無罪。
這就是大秦!赳赳老秦!
展現在戈德里克他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個國家。
進城之後,李易從他們在城中酒樓好好的吃了一頓。食物的味道也讓羅伊納四人讚不絕口。
而李易就是小小的驚訝了一下。他沒想到這個烹飪手法還比較單一的年代竟然也能做出如此美食。
從小二的口中打聽到了司馬家的位置後,他們沿着城內寬廣的街道向司馬府行去。
一路上,又少不了李易向同伴們解釋秦國風俗。
終於,就在李易還在興致勃勃的介紹自己的家鄉文化時,司馬府到了。
秦國尚五行之風,自以爲屬水,所以尚玄色,即黑色,因此司馬家的門戶全都漆爲黑色。
兩隻異獸石像鎮守在門口兩側,似乎是什麼上古神獸之類。並非是現代所常見的石獅。
大門洞開着,只有幾名門客守在門口,李易仔細一看,卻發現這些門客中竟然有一名地境,其他的全是人境。
也是天境之人即便是在王室也是屬於供奉級別的,怎麼可能幫人看大門呢,當然一些行爲異於常人的高手們不在論述之列。
李易上前出聲詢問:“我乃貴府司馬昔好友,此次執其手書前來拜會司馬錯大人。”
“你,可有憑證?”那名地境此時到時注意到了幾人,發現自己竟然看不透這幾人的修爲,所以也不敢大意。
“在此。”李易將司馬昔的手書交給那名地境門客,手書被密封,封口處是司馬昔的私人印章。
“是昔公子的印章。”他認出了司馬昔的這枚印章。
“請幾位貴客先客房休息,我去稟報司馬大人。”說完,他指了一名侍衛,讓其帶着李易他們前往書房。
而他自己,則是就急匆匆帶着司馬昔的手書去稟報司馬錯了。
這就能看出司馬昔在他們家族中的地位了。
儘管他並非司馬錯之子,然而因爲其年紀輕輕就已達天境,如今還率軍鎮壓蜀地。所以他的好友也能得到家族中的重視。
這類大家族沒有一個是蠢貨。有些家族傳承的時間比王朝還要久遠,不聰明一點絕對不可能傳承這麼久。
所以沒過多久,看了自己優秀後輩的手書,知曉了李易他們和“旅行家”這一神秘的學派之後。
這位政務繁忙的秦國大臣竟然還是抽出了一點時間來見五名名不見經傳的小輩。
李易他們身上的價值值得他這麼做。
司馬錯讓那位地境門客將李易五人請到書房一敘。
其實原本應該在客廳接見客人的,但是書房更顯得親近一些。
“見過司馬伯父。”李易和戈德里克他們拱手見禮。給人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印象可以使雙方的關係更加融洽。
現在李易口稱伯父,意爲自己此時是以司馬錯的侄兒的朋友的身份拜謁長輩,而不是其他目的。
“幾位不必客氣,坐。”司馬錯此時也沒有擺架子,而是和藹親切的讓幾人就坐,就彷彿家中長輩一般。
他在觀察着李易他們,在驗證了眼前幾名少年竟然真的像司馬昔所說的那樣已達天境的時候。
他的臉色愈發和藹可親了。
彷彿……像一隻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