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武神三約 九空降魔

王宗超讓衆武者向他發誓,但他要的不是讓衆武者從此對他惟命是從,把他每一句話都當成真理,將他當成真神來膜拜。如果他真的這樣做的話,那最多就只能成爲一個欺奪他人信仰的邪神罷了,力量雖然能夠強大一時,但終究會腐朽淪落。須知一句話:“你能很長時間欺騙少數人,也能短時間欺騙多數人,但絕難長時間欺騙多數人。”這樣的神隨着信徒逐漸覺醒流失,最終必定消亡。

所以王宗超並不需要有人膜拜他,不需要有人對他惟命是從,而是要衆人遵守自己制訂的規則。

那麼,應該制訂什麼規則呢?

“尊自然、法天地、愛家國、孝父母、敬師長、嚴律己、寬待人。上善若水,利而不爭”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替天行道,扶危濟貧,除暴安良”

“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精神,公正”

“愛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奮不顧身,助人爲樂,爲人民服務”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當然這只是開玩笑,這些要求如果全部提出來,不消說在場至少嚇跑一半的人,就連王宗超自己都還達不到要求。

所以王宗超制訂的規則,並不嚴苛,甚至稱得上寬鬆。

“第一條:先誠於人,後誠於武。”

“第二條:善惡應有報,恩怨當有償。”

“第三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勿強施於人。”

三條規則,第一條是最先要求遵守,這裡“誠”是泛指,包括“誠信”“誠摯”“真誠”“精誠”等等意義,如果武者做不到“誠於武”,那麼無疑已經不配稱武者,但在此之前,卻需先做到“誠於人”才行。

“誠於人”,這裡的人包括自己以及他人,武者首先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具只會施展武功的機器,所以作爲人,就要首先正視自己的情感、慾望與本心,正視自己對於他人的責任。

這條規則,自然排斥了爲追求武道而拋妻棄兒,不管父老親友死活,不顧國家民族存亡,甚至不惜殺人練武的做法。只因無論哪一種道,都要在自己的心中放一盞明燈,指引方向,越靠近就越溫暖充實。刀劍無情人有情,爲了刀劍而放棄情感纔是捨本逐末。心中沒有親人朋友,也就沒有約束和羈絆,固然同樣能讓武功達到極致,但卻會迷失自己,陷自己於空虛孤寂迷茫。施展武功的是人,連自己也捨去,反倒在極致之道上落於下乘。

當然,這不要求你無止境付出,當你自認已經盡到該盡的責任,做到不虧本心,不留遺憾後,依舊可以潛心於武。如果你是一個無父無母無親無友無妻無兒的孤兒,又離羣索居,與他人沒有聯繫,也就對他人沒有責任,儘可以做一個一味沉迷武學的武術宅,這也不算違背這條規則。所以你如果要盡心於武,除了盡到該盡的責任外,也要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俗務俗情,比如跑去拈花惹草,但等到該練武時卻又將人家完全拋於腦後。

第一條規則,是對武者心境的要求以及武者的自我完善。至於第二條規則,則是一種基本的處世理念。其實“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是每一個心靈不過於扭曲的人們心中的理念,但是武者卻比普通人更多一份實現它或者破壞它的能力。這條規則不要求你一定要奮不顧身去實現,但卻要求你的行爲至少不能違背,做不到“路見不平一聲吼”也可以“路見不平鏟一鏟”,最起碼不能助紂爲虐或者自己惡事做盡。此外,武者恩怨分明,有恩必報,有仇必償,不讓本心有虧,也不讓本心受屈,也是大好男兒應有之舉。不過相對的,這一規則依舊是前半句優先,解決私人恩怨不可有悖善惡之報。

第三條規則,則意在讓武者,尤其是強大的武者適當保持一種超然狀態,對世俗糾紛不要過分介入,同時也是保下限的。只因第二條規則雖然初衷很好,但畢竟每個時代的善惡觀、每個人的善惡觀都有不同,如果每個人都堅持自己的善惡觀,而且非強迫別人遵守不可,就很可能出現禍害天下的“正義狂”,做出強迫寡婦殉夫、失節投井之類事情。所以最好在以己度人的同時,不將自己的理念強加於人。

三條規則,在發生衝突時原則上都是前者優先。比如兩人舉刀對峙,甲正乙邪,各不相讓,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豈不慘哉?甲當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想殺他的乙了麼?在那種情況下,自然是前兩條規則優先。

再比如第一條規則主要是“私情”,第二條主要是“公理”,之所以將“私情”放在“公理”之前,是因爲考慮到每個人都有利己的天性,辛辛苦苦練來的武功,不用來爲自己爭一口氣,不爲自己與親友師門謀利益,卻一心一意只用在行俠仗義上是不大可能的。而且一個人待人處世也總會有遠近親疏之別,不可能奢求每個人都公而忘私,當親友與不認識的人同時落水,先救親友是正常的;當自家師兄弟犯事,偏袒自家人也是人之常情;對外時,認同自己的同胞而卻不認同外族人更是理所當然,這些都可以理解。

當然也不是說因爲前面的規則就可以肆意踐踏後面的規則,比如僅僅爲自己一位親人的生命而下手殘殺成千上萬的無辜者,這仍然是嚴重違規。

三條規則,基本只要有一條做到位,然後另外兩條規則不算過分違背,也就達到王宗超的要求了。按照這個標準,無名、武無敵、皇影、邪皇、風雲等人雖然各有欠缺,但都算符合,但雄霸、劍魔、拳道神之流,卻無疑全部都被排斥在外。

另外,王宗超也只聲明讓願意立誓者從此之後不得背約,不論以前,即使斷浪之類人只要確保以後遵約行事,也不會被排斥在外。

王宗超一字一句,將三條規則向衆人緩緩說出。

沒有什麼天花亂墜的華麗景象,只是句句平實,拜劍山莊內外,百里可聞。

沒有什麼可以誤解扭曲的地方,因爲王宗超已經通過“請神大法”,將規則的一切真實含義,以類似真言神諭的形式直接傳入人心。

這個時代,文人的道德準則講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要求甚高,解釋起來也頗爲繁瑣考究,結果卻基本沒什麼人能夠達到要求。江湖人有不少甚至還是斗大字認不得半籮的大老粗,根本就不吃文人這一套,各門各派雖然也都各有門規,但多數是以保證本門本派利益爲優先,以保證掌門長老們的地位爲優先,其他再隨便抄抄文人的東西,但那些東西再漂亮也往往是一些套話而已。

所以,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平實無華,似乎自己也並不難做到,又貼近人心的要求……沉默片刻之後,無名首先開口:“山野村人無名,願從此三約。”

其實以無名的天劍修爲,即使沒有王宗超護持,深入九空無界也不至於神志淪喪,而以他的錚錚傲骨也不會接受任何人庇護,但他第一個宣誓,接受王宗超的約定,也就表示了他對此的支持態度。

他對於爭鬥不斷,勾心鬥角的江湖本久已徹底失望,經歷過各種刻骨銘心的痛苦,他自然最清楚王宗超的約定如果能夠成爲武者共守之約,那將會是何等壯舉,何等善行,所以他不惜放低姿態,第一個宣誓遵約。

“貧僧不虛,也願守此三約!”帶着與無名相同的心思,不虛同樣開口宣誓,王宗超的主張與禪宗教義並不相違背,而且還更易遵守,更具可行性一些,他的態度,也顯示了禪宗對此的支持與認同。

“貧僧釋武尊,願守此三約!”

“晚輩獨孤鳴,願守此三約!”

“在下秦霜,願守此三約!”

“步驚雲願守此三約!”

“在下聶風,願……”

“屬下斷浪,願……”

一時間,成千上萬的人紛紛宣誓,匯成一股浩蕩無邊的聲浪,將不遠處的海濤聲也完全壓下。

冥冥之中,在超越凡人肉眼所能感知的範疇外,王宗超的頭頂,隨之呈現一尊金甲巨神之像,越多一人宣誓,巨像就越顯龐大宏偉,緊接着又驟然一散,化爲無數琉璃光點,散入人羣之中。

每一名真心實意宣誓之人,身上也都附上一絲神力,憑着這絲神力扶持,王宗超可以將他們拉入“九空無界”,並在“九空無界”之中保住他們的心神不失。在王宗超成功封神,完全掌控九空無界後,憑着這絲神力,自身心性修爲滿足一定要求的武者甚至能夠自己出入九空無界。

然而這絲神力還會持續成長,也會隨着他們對那三條約定的遵守程度發生質變,如果有人爲非作歹背約的話,那麼自身心境的異化扭曲、負罪感以及被他所害之人對他的怨恨詛咒之念都會促使神力漸漸轉爲負面,不但會排斥他們進入九空無界,而且還會對他們的心志造成萎靡、不安、紛亂一類負面影響,並令此人對外形成一種凶煞不祥的氣質,提醒普通人警惕,提醒其他武者除惡衛道。

至於遵守約定,甚至做得極好之人,這絲神力就會向正面轉化,形成一種類似“下品請神”程度的加持,增進對敵氣勢,而且還可以讓他們進入九空無界更深處。從某種程度講,這些武者的行事作風與王宗超的主張越吻合,在九空無界中獲得的權限也就越大。

王宗超無意強令他人遵守他的“道”,所以任何人都必需真心實意發誓才能觸發神力,心口不一的,也就於此無緣。雖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遵守,但他可以保證在今後,遵守約定的武者會比不遵守約定的更強,行惡者再不能肆無忌憚,這就夠了。

這神力還有一個隱藏性質:心念華夏、認同華夏者,所得神力的正面效果會得到放大,相反不認同華夏,甚至仇視者,正面效果會遭縮小,而反面效果則相反。這一切都以心爲準,不論血脈,不論出身,總之入華夏者爲華夏,入夷狄者爲夷狄!

一陣猶如海市蜃樓般的虛幻不真的感覺籠罩全場,景物飛速變幻,無數剛剛立誓的武者直覺一陣頭暈目眩,緊接着就發覺自己已扶搖直上,衝向雲端,腳下滄海桑田,無盡雄闊,一覽無餘。

“我們腳下的大地,怎麼是圓的?”

隨着高度的飛速攀升,甚至升上太空,許多人都驚異地發現顛覆自己常識的一系列事實。

“原來如此,難怪之前西域還是黃昏,但東瀛就已是入夜……”

“大地旋轉不休,難怪天上羣星參北斗啊……”

“難怪我練氣入定時,總有大地轉動不休之感,之前還道是幻覺魔障,原來……”

許多武功都是感悟自天地自然,可惜限於古代天文地理,他們的修爲就往往出現了一些微小的偏差,此時借九空無界上天入地,心胸豁然開朗,許多不明之處悉數貫通。隨着這羣武者的天地觀隨之修正,不知還會誕生出什麼新穎別緻的武學。

但這一切震撼僅僅是開胃小菜,驟然間,大地逆轉,時間回溯,光陰逆轉,已將衆人的心神悉數拉向早已消逝的過去時光。

驟然身入光怪陸離,流逝等光的無盡時間長河,就如一個人落入汪洋大海洪濤巨浪之中,讓無數人慌亂不已,然而他們隨即又鎮定下來,只因他們發覺腳下竟然有一條巨大無比的巨龍之軀,橫跨時間長河,就如架海之樑,保住他們處在無邊無際的長河中不至於被巨浪波濤淹沒,非但如此,站在橋上,還能一目瞭然的觀察河中任何景物。

衆人目不暇接,將許多驚天動地,卻又湮滅在過去的許多武功與對決都一一映入眼中:

滅天絕地劍廿三……無名對絕無神大軍,山海關之戰……無名對破軍,劍宗之戰……無名、劍聖之戰……一百年前,橫行江湖的赤火老祖之“赤火神功”……三百年前,武無二與雲頂天之戰……唐初,風塵三俠,虯髯客所創之“蒼龍帝劍”,李靖所創之“風雲霜三絕”……三國,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達摩西來,一葦渡江……劍悲所創之元天劍訣……大劍師創世間第一招劍法……無數影像,紛紛呈呈,不足而一,流轉只見似極快又似極慢,竟然將數千年間,無數湮滅在時空長河之中,驚天動地,泣鬼驚神的武學與對決都一一具現出來,令人心馳神往,難以置信世間竟然存在過這等武學……雖然只是觀戰,只能觀摩招式變化,只能感受氣勢,但是這已足夠讓所有人的眼界開闊到一個過去難以企及,無可估量的局面。正如千年前的古人如果能夠神遊未來,觀摩未來社會的一切,那麼完全可以想象這會給他們的觀念帶來何等改變,會給古代社會造成何等改天換地的變化?

只要假以時日,許多失傳已久的匪夷所思武學不難一一再現,整個中原武林的武功水平必將水漲船高,攀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但就在此時,無窮無盡的陰風慘霧,帶着滾滾詭秘魔音,狂涌而來,形成一尊巨大的魔像,正好截住衆人回頭之路。

“魔魁,你果然還是忍不住出手了。”王宗超早有所料,長笑一聲道:“這倒省得我在九空無界中與你捉迷藏,那就乘此機會做個了斷吧!”

先前魔魁被卡在劍界出入口,隨後又陷入九空無界之中,許多人都沒能看清它的形象。如今它卻已正面露了本像,只見他臉上只有一雙極邪的眼睛與一個血盆大口,但卻沒有鼻子,光塌塌的一片,在他雙瞳之中,蘊含着無窮無盡的恐怖、猙獰、兇暴、毀滅、惡毒、狡詐、扭曲、陰險等等負面情緒。彷彿是天地之間,一切人性醜惡的具體化身。

相比在劍界之中,魔魁的威勢不但沒有削弱,而且似乎因汲取了九空無界中各種負面情緒而變得更惡更兇更強。

“本座原本還道你只是一個圖謀劍界武學的小輩,沒想到卻是一個奢望成神的狂徒!”魔魁發出一陣如雷狂笑,音波震盪,頓時已有許多武者面容變色,身形變得虛無起來。

九空無界之中,只能是精神之戰,一切軀體、內力都發揮不出作用,敗則形神俱滅,意念徹底消逝在時空長河中,再無任何翻身的機會。

驀地,魔魁形象已膨脹到千百丈之高,一對魔爪帶着令人窒息的毀滅氣勢,鋪天蓋地抓攝而下,就要將王宗超以龍氣所化的巨龍之身扯斷,讓王宗超一羣人徹底失陷在九空無界之中。

魔掌彷彿無邊的烏雲覆蓋了上空,魔魁出手氣勢之兇之猛,天下武功,無出右者。

還未等王宗超出手,一柄通體筆直,就如一把衡量天道人心,凜然不屈猶如直尺的長劍已經橫空斬出,帶着一股浩然剛直,一往無回的正氣直斬向魔魁。

卻是無名出手,天劍降魔!

“也敢與本尊拼鬥劍藝!”魔魁獰笑一聲,五指一劃,劍氣如蝗,帶着快決、霸絕、暴烈、陰狠、邪詭都不足以形容的毀滅劍意,怒海狂瀾般滾滾而至。

沒有慈悲,沒有寬恕,沒有正氣,沒有任何稍爲光明美好的東西,唯一蘊含的,就是絕天絕地,絕人絕己,絕情絕義的大屠殺,大毀滅。

(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九章 各人的動向第五百六十六章 聯手戰魔神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虹東來第三百七十九章 跟我來,我都教第六百一十六章 神屍木乃伊第五百九十八章 超凡特質第五百二十八章 火焰強化光環第三百零七章 踢館第一百七十二章 屍王再現第六百四十四章 妖獸血脈第四百六十九章 先打後談第六十六章 擊退第五百六十二章 決戰安達利爾第一百五十一章 寶殿之內第二百二十七章 逃生之路第六百八十九章 千變萬化第四百二十章 血與火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個好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偷天換日第一百五十八章 脫困第七百掌 神掌真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能盡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神秘避難所第二十七章 開始訓練第四百八十三章 迴歸與入隊第五百零五章 欲辨黑白第六百一十三掌 混沌四劫第五百六十三章 恐懼魔影第三百六十章 幽冥人間第四十六章 怪物第六百零九章 地仙降臨第二百三十章 狂化藥劑第五百三十七章 新人的自述第一百二十章 神打.蠱術第六百零三章 佛渡有緣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章 各方介入第六百一十三掌 混沌四劫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混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壞兇獸第四百七十六章 逆天的進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荒墳詭異第四百七十一章 血肉之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斬心魔第五百六十九章 所謂正義第四十七章 血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主線任務啓動第六百章 成就旱魃的關鍵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造小洪荒第六百二十三章 西海隊的動向第十七章 蜂巢之下 災厄之盒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者之都第三百一十八章 巔峰對決第六百六十六章 神機處第一百五十一章 寶殿之內第一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五百零七章 嚴峻考驗第三百零三章 詭異死亡第四百七十六章 逆天的進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間慘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心如毒蠍第四百七十三章 虛幻的幸福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間慘事第六百一十六章 神屍木乃伊第一百三十二章 用毒 用巧第四百零六章 宿命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殺習慣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迴歸與新任務.第六十一章 不明劇情的進入第四百零六章 宿命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旭陽普照第五百三十九章 蘿格營地的變化第三十二章 初戰異形第二十六章 秘籍.長槍第六百五十六章 開宗立教第五十三章 迴歸第五百三十三章 地獄祭壇第六百五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敗敵第六百零五章 功德與業火第五百五十三章 挑戰“初始設定”第四百五十二章 心靈之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契約第二百四十三章 滿載而歸第九十三章 坐觀旭日第二百零五章 毀滅第一百八十九章 退走第二百六十七章 以弱克強第五百四十章 賢者的解說第三百九十八章 萬劍修羅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造小洪荒第五百七十七章 迴歸第二百二十二章 劇情變數第五百九十七章 借輪迴以煉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屍王之威第七十七章 狼人化第一百三十一章 用力 用術第六百一十三掌 混沌四劫第三百六十一章 萬鬼朝宗第六百零一章 埃及太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