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劍宗之行

風雲世界如今纔是二月,春天還在南邊積蓄力量,北邊的風雪卻早已經將所有的春意扼殺在了搖籃裡。在漠北荒原,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根本就沒有什麼春天可言。漫天的風雪化作了千萬道深刻入骨的刀劍,左一刀,右一劍地劈斬刺擊着。

方圓千里,不見人煙,草木已是極爲稀少,除了無邊銀白之外,就只剩下露出雪面的黑黝山石,風刀雪劍千百年來冷冽無情的雕琢,顯出一片死寂。這裡是既一片冰天雪地,更是一片死地。

一片鋪天蓋地的風雪呼嘯之中,忽的出現一股不起眼的細小旋風渦流,緊接着,荒無人煙的皚皚雪地上已憑空多了王宗超一人。只見他來得無始無終,卻又無比自然,彷彿先前與漫天風雪融合爲一,又突然與風雪分離開來。

他自創的“混元.冰火六重天”宣告圓滿,雖然功力在量上稱不上有什麼質的飛躍,但其運用之道卻是加倍的神妙隨心。如今他雖然依舊是運用‘冰火烈旋’跨越千里,飛天而來,但是卻沒有了以前裂空排雲的霸道,而是完美融於風雪之勢中,自然而然。

“這便是劍宗?”

王宗超舉目前看,只見那是一個幽暗的冰窖,出口的門樓牌匾早已被冰雪覆蓋,若非王宗超目力超凡,也絕對看不清門樓之上那盡覆冰霜的“劍宗”兩字。

劍宗是一個相當奇特的宗派,並不像少林、武當或者天下會之類武林門派,它並沒有什麼顯赫的名聲,從不介入世俗糾紛,也沒有什麼勢力可言。它的宗旨只是以劍修身養性,將劍道發揚光大而已。門人也僅僅是一羣愛劍學劍之人私下聚在一起,不拘正邪,除了遵守最基本的門規之外,也不需聽從宗主之命行事,行走江湖也不能向外人提及劍宗之名。

所以劍宗雖然是天下一卻劍術的溯源所在,雖然它培養出包括天劍無名在內的許多絕世高手,但卻一直少爲世人所聞。

王宗超舉步走入劍宗之內,頓時覺察其中寒意徹骨,彌久不散,比外頭的冰天雪地更甚數倍。雖然從外表看劍宗頗爲隱蔽簡陋,但內部殿堂卻頗爲雄偉,足可容納數百人之多,十二根巨柱擎天而立,撐起了那一片天地。

十二根巨柱上面均刻有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之屬,分佈錯落,排列不一。而且每根巨柱上還插滿了無數角度不一利劍,每把劍都摧枯拉朽般深入柱身,裂痕如蛛絲般遠遠蔓延遍佈了整根石柱,足見當年劍勢之猛之烈!

但石柱沒有倒塌,原因是每一根石柱下都有一名高手死死撐住,然而這些人都全已連同十二根石柱遭到冰封,表情動作全部都凝固在生命最後的那一刻。

順着那些人凝滯的眼光往前看,只見一柄劍被冰封凝固在空中,劍鋒、劍刃、劍柄完全形成一條筆直長線,本該薄長柔韌的劍身竟然沒有半分半毫的曲折,盡顯這一劍凌厲空前,一往無回的去勢。然而這一劍終究也遭到冰封,而且一塊玉環正好套在劍尖上。這一劍之前所指之柱,還有一個入石三分的人形凹陷,成爲整個大殿唯一一處沒有遭到冰封的所在。

大殿的正中,還有一名同樣被冰封的長髮濃髯老者盤膝而坐,雙眼死死盯着空中的那一劍,一手還作出投擲姿勢,看來那套住空中一劍的玉環正是由他所擲出。

單是眼前的場景,已讓王宗超在腦海中勾勒當年精彩一戰:那遍佈十二根巨柱,總共一千零六柄劍全部由一人所發,此人竟然以一己之力駕馭上千柄劍如排山倒海般漫天橫飛刺擊,功力之深,劍勢之強,殺性之烈委實驚人,本可一招徹底毀去這十二根石柱乃至整個劍宗,但還好有十二名高手以功力勉力維持石柱暫時不崩潰。

然而那人的對手劍術卻只有更加驚人,面對由上千柄利劍發動的毀滅性一擊,他只簡單的一劍就搶先殺入對手空門。相比之下,就像一人明明坐擁千軍萬馬,卻讓對手一人單騎直殺入中軍,將統帥全軍的自己刺於帳下,千軍萬馬全歸無用,實是妙絕巔峰的一式破招!

“好!”王宗超仔細觀摩,靜心體悟,感受到精彩之處時,不由脫口叫好。他清楚這正是破軍與無名兩人在二十多年前一戰所留下的遺址,兩人當年的功力劍藝就已如此驚人,真不知如今又達到何等地步?

“小子何人?”在重重冰雪及石階盡頭,忽然傳來一聲帶着驚異的喝問,音量不大,卻凝聚如劍,直刺入耳,顯示出那人的深厚功力。其實以他功力之深,整個大殿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但直到王宗超出聲他才能覺察到王宗超存在,不由讓他心生凜然。

“我姓王,諢號乃中洲武神。”王宗超心知此人乃是一直在冰窖中看守《萬劍歸宗》秘籍的劍皇,所以並不意外,一邊觀摩四周一邊順口迴應。

劍皇乃是無名師公一輩,本是當今皇室中人,但卻癡迷劍術,不惜放棄皇位投入劍宗。只是他雖然癡迷劍道,但限於天賦,比起劍聖、無名一流總有些差距,所以上一代宗主之位以及劍宗最高絕學——“萬劍歸宗”,也就落到了比他更強的劍尊身上。

劍皇對宗主之位不以爲意,但不能一窺“萬劍歸宗”,卻始終抱憾,最後受不了誘惑偷看秘籍,卻遭人贓並獲。劍尊一怒罰他在冰窖中面壁終生,他卻自得其樂,正好在冰窖中修煉萬劍歸宗絕學。而後劍尊自知自己命不久矣,索性將《萬劍歸宗》秘籍託付給他,讓他將秘籍交予劍宗最強弟子,將功贖罪後,即可重見天日,恢復自由。

這一託付本不甚難,當代最強弟子本應很快在無名與破軍之間決出。可惜無名之師劍慧也正是破軍之父,心存私心,在無名可一劍刺殺破軍的瞬間拋出無名拜師時送上的玉環阻攔,又以“迴天冰訣”冰封一切。當年無名還沒喪妻,出劍殺人沒有絲毫忌諱,但終究不忍一劍盡破師徒之情而主動止住劍勢,這才導致與破軍的決戰延遲至今,也連累劍皇在冰窖之中多困了二十多年。

與劍聖一戰後,“中洲武神”的名號已如燎原之火般傳遍整個武林,但由於劍宗地處荒蕪邊陲,劍皇卻是還未聽說過他的名號,只能皺眉詢問:“中洲武神?你是來自什麼門派?來劍宗所爲何事?”

此時王宗超卻顧不得回答他,只見他在十二根石柱之間迅速遊走,真氣化爲無形氣脈透冰而入,探索那十二名被冰封高手生前體內真氣運轉情況。

此舉最多隻能解析出他們體內真氣運轉的三四成規律,想還原出他們生前修煉的完整功法幾乎不可能,但還是能看出不少東西,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這人看來有些像獨孤鳴,應該就是無雙城主獨孤一方了。嗯,從他身上幾處常用的暢通經脈看,果然擅長腿招、指法與劍法,也就是無雙城的‘降龍神腿’、‘無雙神指’、‘無雙神劍’了。”

走了一圈後,王宗超又來到盤坐地上的劍慧面前,探索他體內功力運轉情況。作爲冰封一切的“迴天冰訣”發招者,劍慧雖然身死,但精神氣竟然還未散去,與四周徹骨寒氣連成一片,緩緩流轉不絕。

這次探測足足用了相當一段時間,王宗超沉吟片刻,突然向困在冰窟深處的劍皇詢問:“請問冰封這一帶的寒氣,究竟出於哪種功法?”

之前詢問不見王宗超迴應,劍皇沒好氣回道:“老子憑什麼告訴你?”

“若閣下告訴我,我或許可以讓你領略一番劍宗的至高絕學。”王宗超不以爲意,笑了笑說道。

“劍宗的至高絕學啊……哈哈哈……”好像聽到有史以來最好笑的笑話,劍皇縱聲大笑,要知道《萬劍歸宗》秘籍就放在他身邊,二十幾年來翻都快翻爛了,而王宗超卻聲言讓他再領略劍宗的至高絕學。

“不是‘萬劍歸宗’,是另一套至高絕學!”看穿劍皇所想,王宗超強調了一句。

“放屁,除了‘萬劍歸宗’外劍宗還能有什麼至高絕學?”劍皇嗤之以鼻,正想破口大罵,忽的又想起劍宗中的某個傳說,語氣轉爲猶豫:“莫非你指的是……”

“沒錯,正是‘元天劍訣’!”王宗超口上喝聲,手下卻驀然出掌,轟然擊向地面!

這一掌看似平淡無奇,沒有任何駭人威勢,但在無聲無息間,浩瀚無邊的掌力已如瀑布般向地面傾瀉,全數灌注地下,驚天動地的可怕威力,在轉眼間就在地下完成積蓄醞釀,正要爆發!

此爲“佛動河山”,而且是修煉到返璞歸真,不動聲色,不形於外的“佛動河山”!

“小子,你想毀去這裡不成?”就在王宗超動手的同時,劍皇已發覺不對,在怒喝的同時一連五道凌厲劍氣直襲向王宗超全身上下要害。

但是五道劍氣還未到達,就遭一股詭異氣勁凝固空中。這股令萬物凝固的力量隨“佛動河山”掌力擴散整個劍宗,護住四周事物不被掌力摧毀,然而掌力卻依舊四處擴散傳播,撼動了一切。一時覆蓋各處的剔透冰晶就如碧波盪漾的水面般頻起波紋,宏大的嗡嗡之聲充斥每一處空間。整個劍宗豁然就像一個巨大無比的鐘,被這一掌完全振動,卻又沒有一物被毀。

感受着遍佈整個劍宗,甚至深入地下數百米的每一處細微振動,王宗超驟然目光一亮:“找到了!”

振動還未完全平息,王宗超已如電激射向大殿深處的一個角落,在無聲無息間,那一處的牆面已如淤泥般被他一鑽而入,顯出後方的一條隱秘地道。

穿過一段地道,王宗超已來到一個頗爲廣闊的奇特地下空間。只見那裡四周上下全部佈滿了有條不紊,圖層重疊錯落,深淺不一的無數紋理,就像千萬道層層疊疊,扭曲抽象的巨大劍紋。劍紋迂迴環繞的中央,卻豎着一柄質地非金非石,通體晶瑩剔透猶如水晶鑄成的長劍,綻放着幽幽微光。

王宗超心中其中必然蘊含了一種特異劍法,但若要仔細研究,卻只覺得四面八方劍流鋪天蓋地,交錯相連,循環不絕,無邊無際,隱隱中竟然有種自成一界的玄奧,哪裡看得分明?

所以他也只能將其強記下來,以後再作研究,又舉步上前,伸手拔起那把晶瑩長劍。

“這就是始皇劍?”王宗超見過的神兵不少,但還是首次遇到始皇劍這種奇異到極點的兵器。

這把長劍很輕,輕到讓人幾乎無法感知到它的重量存在,就算是一張枯葉也遠比它更有重量感。

這麼輕的劍,照理說早該在空氣浮力的作用下飄飛上天,但它卻沒有,因爲它似乎並不佔任何空間。從正面看才能夠看到劍的外形,但如果從劍刃側面看去,竟然什麼都沒有。這把劍,好像根本沒有什麼薄度存在!

除此之外,它的外形也很是奇特,通體由無數雜亂變幻的錯落幾何體構成,讓人看久了就會覺得頭暈目眩。而它的劍刃看似平滑,其實卻佈滿了無數細小鋸齒,即使以王宗超洞察入微的眼力,也看不清其究竟有多少鋸齒,似乎每一個鋸齒之上還有小鋸齒,小鋸齒之上又有更小的鋸齒……無盡重複下去,就像雪花邊緣那種奇特的分數維度曲線。

“此劍,絕非任何手段所能鑄造出來!”王宗超一見此劍就知其底細,這把劍必定是類似“萬軍”神刀那種以意念、能量直接實化形成的武器。但是“萬軍”神刀之類還無法脫離他的意志獨立存在,而這把劍已經形成與真實物質一般無二的實體,從這一點就完全可以看出境界高下!

然而這整把始皇劍卻沒有散發任何逼人煞氣或者邪氣,相比它匪夷所思的異常外表,予人一種平凡、冰冷之感。王宗超又伸手試了試始皇劍的鋒芒,同樣感覺一般,雖然稱得上削鐵如泥,但比火麟劍、無雙劍還要差上些許,再持在手中發出幾道破空劍芒,也不見多麼凌厲出奇。

不但不出奇,而且似乎還有所削弱,王宗超能夠感覺到自己發出的一小部分真氣莫名消失了。

“真氣不會憑空消失,而是被這把劍吸收了……”王宗超注入真氣的同時,仔細觀察這把始皇劍,感覺這把劍上的複雜幾何體似乎因自己注入真氣而出現一系列細微的變化。

“這是‘化氣爲形’,也就是‘能量物質化’!”王宗超喃喃自語,“難怪‘元天劍訣’能夠將虛幻的劍力演化爲實體,形成一個劍之世界。這種武功,若用於防守那也未免太過驚人吧?若真能完美做到,這套劍法簡直是‘氣’系武者的剋星!”

說到防守的武學,王宗超已通曉乾坤大挪移、不死印法、無求易訣、太極拳經等好幾種精妙武學,這些武學或者將對方的攻擊挪轉、返還、消弭、化害爲利,或者乾脆均分全身乃至消泄於四周環境。但若是面對原子彈一級的攻擊,卻總會有些力所難御。但若真有“能量物質化”的能耐,那麼哪怕面對氫彈轟炸,也能在轉眼間將其毀滅能量化爲連螞蟻也壓不死的晶體塵埃!

持着這把奇特無比的始皇劍,王宗超一邊思考,一邊從原路退出這一個地下空間。

“小子,你到底是什麼人?”地窖內的劍皇神情複雜無比,眼神驚詫莫名地看着王宗超手中的始皇劍,“老子在劍宗這麼多年,還從未聽聞有那麼一條密道,還有那麼一柄劍。莫非這事關傳說中與‘萬劍歸宗’齊名,但卻讓劍宗幾代掌門都遍尋不獲的‘元天劍訣’?連歷代劍宗掌門都不知道的事,你又是什麼知道的?”

王宗超淡然一笑:“我正好知道一些秘聞罷了……”同時順手將始皇劍拋向劍皇存身的冰窖入口,“要不,你自己看看。”

劍還未到,冰窟那狹隘得僅能容納貓狗出入的洞口內已伸出一隻瘦骨嶙峋的手,將始皇劍迫不及待地抄在手中。

以劍皇的實力,區區這麼一個冰窟根本困不住他。但他卻一直堅守當年的諾言:不將《萬劍歸宗》秘籍交予劍宗最強弟子,就會始終在這個狹隘得幾乎不容人站直身子的冰窟中呆下去,只憑女弟子第二夢不時送來的食物度日。他的武功尚且不論,但單是這一份恪守諾言的操守就足以讓王宗超心生敬意。

仔細觀摩着始皇劍,劍皇同樣看出了許多異處,嘖嘖稱奇,驚歎不已。王宗超靜等他稍爲平息激動後纔開口詢問:“現在你總該告訴我冰封這整個大殿的功法是什麼吧?”

“這是‘迴天冰訣’……”劍皇如實迴應道,“這種功法可將重傷垂危之人冰封龜息,待日後才慢慢療傷救治,但用於對敵卻威力不大。劍慧那小子要不是不惜一死豁盡真元催動,其餘人又正在全力維持石柱不倒而沒有防備,也不至於一下全遭冰封。”

“這套功法是何人所創,創於何時?”王宗超繼續問道。

“這是我師父於四十多年前所創……”劍皇的語氣因回憶而變得有些許惆悵,“當年劍宗遭遇強敵,連同我與師兄劍尊在內十餘名弟子重傷垂危,傳承幾乎斷絕。我師父殫精竭慮才創出這套‘迴天冰訣’,將所有弟子一起冰封,又在半年內逐個解封,運功救治,最終除了兩人不幸身亡之外所有全部救回,消去了一場滅門大禍。所以雖然‘迴天冰訣’修煉起來進境緩慢,對敵威力平平,又極爲耗費元氣,導致幾乎無人修習。但師父依舊規定每一代劍宗弟子必須有一人修習‘迴天冰訣’,以備不測之需。不過劍慧那小子既然翹了辮子,這套‘迴天冰訣’也就只能從此失傳……”

“原來如此,呵呵,哈哈……”王宗超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驀地仰天而笑,笑得頗爲舒暢。

他如今已完全可以肯定,這套所謂的“迴天冰訣”,其實就是帝釋天所創的“聖心訣”!當年劍宗的那一場滅門之禍,想來就是帝釋天暗中設計,藉此以“聖心訣”從劍皇師父手中換得“萬劍歸宗”!

通過探測劍慧的屍身後,王宗超得出其功法有兩個特徵:一是進境奇慢,但底子卻扎得極爲厚實,修行下去卻幾乎沒有任何瓶頸可言,真氣就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最適合壽命極長甚至長生不死的人修習。二是運用功法時消耗精元極大,必須有極強生命元氣爲底子才能發揮出最強威力,否則就只能像劍慧一樣,發出冰封一切,甚至連獨孤一方這等高手都沒能逃脫的匪夷所思一擊後,自己也耗盡元氣而亡。

所以最適合修煉這種功法的,只會是帝釋天這種壽元無限,本身又因服用鳳元而體質迥異常人之人,此外別無二家!

發現這一點,本身並無什麼大不了,但還其連帶關係卻更加關鍵:修習“萬劍歸宗”,第一步必須先自廢武功!

畢竟幾乎沒有人甘心將辛辛苦苦修煉的武功白白廢掉,所以許多人觀看“萬劍歸宗”後都會卡在這一步上。這一步既是“萬劍歸宗”的內功入門,也是一道煉心考驗,考驗修習者對劍道的誠意,究竟肯不肯殉身劍道。

但是帝釋天這種活了近兩千年,早已窮極無聊之人卻並不介意這一點,所以他很快照做,修成“萬劍歸宗”。此後他的內功又要重頭練起,當然他體質還在,又有兩千年的練功經驗,進境只會事半功十,最多數百年就可以完全恢復以往功力,甚至因爲破而後立而更精更強!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他的“萬劍歸宗”只是半成品,雖然內功方面要求達到了,但心的方面卻並不符合功法本意,對劍道遠遠不夠精誠唯一。

只是如今看來,帝釋天的功力重練只在四十多年前,如今根本稱不上擁有兩千年功力,所以難怪服下七分之一龍元后的步驚雲功力很快就與他追平,也難怪十強武者能夠將他重創慘敗!

想通了這一點,王宗超心情甚好,又向劍皇詢問:“怎樣,你老從這把劍上看出‘元天劍訣’的什麼奧秘沒有?”

“看不出來,這‘元天劍訣’看起來比‘萬劍歸宗’還要刁難折磨人!”劍皇語氣頗有幾分沮喪,只是將始皇劍翻來覆去地看。

“萬氣自生,劍衝廢穴;歸原武學,宗遠功長。”王宗超淡然道,“這四句鬼話,每句第三個字一併就是‘自廢武功’,你老連最初的要求都做不到,一味窮經卷,皓白首,又哪裡談得上修煉‘萬劍歸宗’?”

“什麼?”冰窟內傳來一聲清脆的薄冰碰撞聲,顯然是劍皇一時心神失守,將始皇劍摔落地上,又嘶聲喝問:“你究竟是怎麼得知這‘萬劍歸宗’練法?”

“我號稱武神,對於各種關係武學的秘聞,多少比常人知道得多點。”王宗超只是隨口應付,自然不會說實話,他知道劍皇其實也過不了“自廢武功”這一關。《萬劍歸宗》這本秘籍坑人之處就在於,除了開頭四句鬼話,跟着下來竟是十多頁白紙,隱喻修煉者內力全無;心如白紙才能練成。隨後出現一些尋常招式,也僅是初學劍道者亦能懂能練的劍譜。

如果它所記錄的劍招厲害非常還罷了,畢竟像《葵花寶典》之類,一到手就受不了上面精妙武功誘惑,揮刀自宮修煉的武者也大有人在。但《萬劍歸宗》這般故弄玄虛,每一個人在對於自己廢功後能夠練成什麼絕學心裡沒底的情況下,自然越發下不了決心。

“不想說就算了……自廢武功……呵呵,自廢武功!老子難道不知道嗎?”王宗超不說清緣由,劍皇也就懶得繼續追問,畢竟他的職責只是守着這本《萬劍歸宗》秘籍並交予劍宗最強弟子,又不需將世上所有讀過《萬劍歸宗》秘籍的人都一一追究殺死。而他自己二十多年來一直研究《萬劍歸宗》,什麼隱喻藏句早就翻來覆去研究推敲過無數次,自然知道“自廢武功”一說。

回憶起自己付出偌大代價,且終究無法練成“萬劍歸宗”,劍皇的語氣也開始轉爲激動憤懣,沉聲道:“十多年前,老子本已狠下決心廢功修煉,但隨即又想到若是老子武功全廢,又哪裡看守得了這本秘籍?若是稍有閃失,豈不是教我誤了師兄所託?”

“原來如此,王某卻是誤會了!”王宗超聞言神情一肅,向劍皇行了一禮:“閣下恪守信諾,倒是王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若僅僅爲了不廢武功修煉‘萬劍歸宗’,我倒是有個想法,或許可行。”

“喔?那你倒是說說看。”劍皇多年來寂寞無聊,難得有個人陪說話,倒是不介意多說上幾句。

“‘萬劍歸宗’,說到底就是將修煉者一身真氣全部轉化爲劍氣。所以練成後哪怕手上無劍,但舉手投足間,凌厲無匹的劍勁亦能由體而生,四肢百骸,乃至一須一發,全是足以斷金切玉的利劍神兵!”王宗超在內氣修煉上冠絕當世,即使沒有看過《萬劍歸宗》整本秘籍,僅僅依靠已有信息推測,也可以切中要害,“可惜一個人的經脈承受能力終究有其極限,尤其內力深厚的高手,若不廢去內功,從丹田中培養出最微弱的劍氣逐步適應,而是一下子將所有內力全部轉換劍氣,那麼發動之時,就猶如千萬利劍在自己體內穿行,一招之間,自己粉身碎骨,死無全屍!”

“果然一語中的……”劍皇點頭贊同,他其實已從“萬劍歸宗”中領悟蛻變出一套“萬劍歸一”,但當真是一招之間,自己全身爆碎,血肉骨骼化爲千萬道凌厲血劍,毀滅方圓百丈內的一切事物,是一招玉石俱焚的最後絕殺。

他心中已當王宗超是看過,甚至修煉過“萬劍歸宗”,自然沒有謀劃他手上秘籍的必要,對王宗超也就不存戒心,繼續追問,“那麼你想怎麼解決。”

王宗超繼續道:“很簡單,一個人體內可容納真氣之處甚多。即使廢去丹田,你也可以事先將真氣轉存其他穴位,在丹田培養出微弱劍氣的同時,慢慢將全身的零散真氣匯聚歸一,逐步壯大。”

“但是丹田若廢,其餘穴位又豈能久蓄真氣?”劍皇依舊疑惑,不能想象。

王宗超也不藏私,開口將主要基於“九陰易脈法”一些修煉法門說予劍皇得知,這套功法修煉後筋脈之強之韌遠超同級高手數倍,且全身竅穴經脈任何一處皆可獨立蓄氣,進而將人體任督、奇經八脈,十二正經全部貫通爲一。若是最終大圓滿,相當於在體內完全消去一切丹田、經脈界限,直接將全身上下完全化爲一個暢通無阻的內力容器,實在是一種駭人聽聞的曠世奇功。王宗超雖然沒有將整套功法完全告知劍皇,但卻已經足以解決修煉“萬劍歸宗”的廢功問題。

兩人議論探討功法之時,由於劍皇只當王宗超已修煉過“萬劍歸宗”,不自覺間也將其功法要義透露了許多。他多年來一直未能克服的心訣隨王宗超到來而受到解決,雖然心中仍有許多疑惑,卻已有更多的感激之意。

“以我之見,劍宗創始人只願劍道發揚光大,又豈會將‘萬劍歸宗’敝帚自珍?他之所以訂下門規每一代只傳劍宗最強弟子,也僅僅是因爲‘萬劍歸宗’非大勇大毅不能修煉。普通弟子即使觀閱秘籍,也只會在廢與不廢武功之間猶猶豫豫,反而徒生心魔。”王宗超最終總結道,“閣下爲此門規卻付出了二十多年自由爲代價,未免有些違了創始人本意。”

“既是師祖門規,弟子勿問緣由,都非遵守不可!”劍皇只是淡然道,帶着無可動搖的堅決。

王宗超肅然表示理解。古人在靈活變通一節固然不如現代人,但在恪守信諾方面,卻足以讓許多現代人慚愧不已。

“不過據我所知,破軍很快就會與無名續戰,閣下脫困之期不遠矣。這段時間若是太過無聊,我們不妨探討探討劍法吧!”王宗超心知劍皇是無名師公一輩,雖然劍道境界不如天劍,但知識之廣博卻無有不及,他這段時間所得的上乘劍法不少,其中《聖靈劍法》與《無求易訣》尤其是絕世劍法,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好!”就像忍了幾十年的酒鬼忽然遇到美酒佳釀,劍皇眼前大亮,“我出不了這冰窖,我們就以劍氣出招分個高下如何?”

(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三章 屠龍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人現身第五百八十五章 殺爲超世渡第五百三十章 立“酆都”第二百一十七章 契約第五百二十二章 傳學授藝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肉橫飛第二百七十四章 巨大的進步第三十七章 誘餌——李帥西第六百四十章 前赴洪荒第四百二十六章 神級功法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任務開啓第三百四十四章 泄露天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是誰?第一百七十九章 爭分奪秒第四章 通道之外第三百零一章 傳念第五百二十九章 追捕“領主”第六百一十三掌 混沌四劫第六百四十四章 妖獸血脈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溝翻船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宗傅親臨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逢第四百一十四章 屠龍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武神三約 九空降魔第六百二十二五章 再臨暗黑第二十二章 迴歸第六百零八章 無上蓮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其鋒芒第三百七十四章 靜修待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交代第二百一十八章 豐盛戰果第五百五十四章 女妖與鬼婆第六百五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二十三章 西海隊的動向第六百五十三章 一指盡滅第三百二十五章 唯有殺第二百一十四章 任務終結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極毀滅第三百八十三章 屠龍計劃第五百九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一掌第五百六十二章 決戰安達利爾第六百四十一章 域外天魔第六十六章 擊退第四百五十三章 模擬輪迴世界第二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一章 用力 用術第三百四十八章 鬼域之戰第七百零二章 關鍵要搞好家庭關係第一百二十五章 強敵現身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字塔內第一百零八章 最終的舞臺第一百三十四章 荒墳詭異第十二章 養蠱?第三百九十六章 水族之秘第四百八十九章 求同存異第三百零九章 六道再現第六百零八章 無上蓮師第二章 觀察第二百零七章 戰端開啓第四百一十八章 斷絕退路第四十九章 殺怪.垂危第四百三十四章 滄海窮奇蘊無量第二百五十一章 尋人的希望第六百零六章 光明無量第五百九十七章 借輪迴以煉心第七百零四章 進化紀元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賦的極限第三百零四章 真幻不分第四百六十九章 先打後談第三百三十九章 玄魁到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孤道獨行第一百六十二章 怎麼謝我?第六百二十二五章 再臨暗黑第六百八十六章 真理領域第四百六十八章 狂怒第三十一章 新人第四百六十章 天人三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憎恨魔神第三章 樓梯與死亡第六百四十九章 玩轉時空第六百二十九章 伐獄之戰第二百章 第二個智者第三百二十六章 鏡之迷宮第五百五十六章 心如毒蠍第三百二十四章 直闖敵巢第九十五章 我命皆由我第三百五十九章 無常勾魂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爲螻蟻第五百九十三章 諸天萬神星斗大陣第二百八十一章 各自的殺招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煉與準備第五百九十一章 唯快不破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任務開啓第四百零八章 絕戰告終第二百零五章 毀滅第三百六十三章 智者復活第二百九十七章 高調行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族秘史第二百零一章 枯榮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