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參

他便轉臉看蘇仝友:“封山?蘇先生,這時候封什麼山?”

蘇仝友皺起眉看那人:“胡言亂語。我乃璋城府丞,何曾下過封山令?我問你,有沒有看到行跡可疑、似是逆黨的人進山?”

那廟祝一聽說“逆黨”,看起來更慌,連聲道:“沒有……沒有……”

李伯辰便出了口氣,心想蘇仝友這話問得妙——尋常百姓最怕與官府扯上關係。他問那人可有見過“逆黨”,提起這詞兒,就算他真見了什麼行跡可疑的也不敢說了。

和聰明人打交道,到底要省心些。

他便笑了笑:“蘇先生不要嚇他,我看他也的確是個良民。”

又對那廟祝道:“本將問你,這山上哪裡有烏頭參?”

他說了這話,餘光瞥見身旁兩人似乎稍稍鬆了口氣。

廟祝愣了愣:“……烏頭參?將軍,小人實在不知。”

李伯辰便皺眉:“烏頭參是璋山一寶,你這做廟祝的天天混跡山裡,怎麼會不知道?”

廟祝聽此時聽李伯辰問了幾句話,已將他看仔細了。便見他相貌英俊、氣度不凡,又有璋城府丞這樣的大人物作陪,心道這也不曉得是哪裡來的貴公子。

又聽他話中似有怨意,忙道:“回將軍……此時山中哪裡有參小人不知,可小人那廟裡倒的確有一兩支小參,兩三年的,尋常人煮了水倒也能……”

李伯辰不等他說完,立時眉開眼笑:“哦?我就說,怎麼能沒有?虧你今天沒敢私藏,否則非要軍法從事!走,帶我去你那廟裡瞧瞧。”

說了這話再瞥蘇仝友和隋子昂,見他們兩個看着雖仍不願自己去廟中,可到底比之前鬆了口氣。便一帶馬、也不理他們,直往山上去。

璋山山君廟不止一個。廟祝的這個在山腳處的一座緩坡上,是青磚建成的小院,外面繞着木籬。行至門口時正看到兩個穿黑袍的站在那裡要離開,見了這一行人便一愣。

不待李伯辰開口,蘇仝友立時道:“我乃璋城府丞,此地有軍機要務,你們速速離去!”

那兩人對視一眼,什麼話都沒說,忙走了,顯然是認得蘇仝友的。

李伯辰便下了馬走入院中,瞧見供奉山君的正堂門開着,能看到屋內供桌上的山君泥塑。泥塑之前香燭都沒了,似乎許久無人祭拜。他就擡腳走進去瞧了瞧,見堂內曾被粉刷得雪白的牆壁都已泛黃,許多處剝落了。

但牆壁上還留有不少詩句,或許是從前空明會勢力未大時,來山上游玩的文人墨客所留下的。

蘇仝友和隋子昂跟進來,見他瞧那些詩句,隋子昂便道:“李將軍也會作詩的麼?不如留下一兩句。”

李伯辰哼了一聲:“沒興趣。”

正準備擡腳走出門,卻在門邊的牆上又看見兩句:玉嶺春生白雲煙,霧攏丹朱尺眉間。

這兩句詩狗屁不通,連平仄都不對,實在不算好句。但落款的名字吸引了他的注意——葉成疇。

該是前天到陶家去的那個葉成疇吧。陶純熙說他是璋山三老洞的修士,來這兒也不稀奇。

他便移開目光走到院中,此時那廟祝跑進正堂旁的耳房中去,捧了兩支尾指粗細的參出來,討好道:“將軍,這就是小人的參。”

烏頭參參如其名,蘆頭是烏黑色的。但廟祝這兩支皺皺巴巴,連參須都沒了,看起來倒像兩截風乾了的髒手指,叫人生厭。李伯辰皺了眉:“這東西也叫參?罷了,本將不稀罕你這個——你去生火燒些水,再向那些兵要點乾糧煮一鍋湯,給我去去寒氣!”

隋不休還好些,但蘇仝友是個尋常人,騎馬奔行這一路早累了。聽得李伯辰這麼說才鬆了口氣,道:“這東西的確難入將軍的眼,依我看咱們晌午回了城裡,可以去——”

李伯辰一皺眉:“晌午?什麼晌午?逆黨還未查,下午還要去山裡轉呢。蘇丞,你這樣辦事可不行。”

說了便走到耳房中去,坐到廟祝的牀鋪上歇着。蘇仝友和隋子昂對視一眼,都嘆了口氣,便在院中站着,看那廟祝跑進院西的廚棚裡忙活起來。十個兵也下了馬、將馬匹栓了,湊在一處交頭接耳。有兩個膽子大些的,還去廚棚中問廟祝要吃的。

過了約兩刻鐘,廟祝才整治好湯水,用幾個缺沿的碗盛了,先端給李伯辰。府治衙門的兵出門帶的是粗麪餅,此時用水煮成湯就成了麪疙瘩,味道實在不算好。但李伯辰一口氣吃了兩碗,那些兵見有熱的喝也高興。

只有蘇仝友和隋子昂自矜身份,不肯進這破屋,也不肯吃喝,找了一條石塊坐着,在風裡瑟瑟發抖。

李伯辰心道已將這兩人折騰得差不多了,倒是可以做正事。

便坐在牀上對門外的府兵道:“吃喝完了好好歇歇,再過兩刻鐘,隨本將進山追查逆黨。蘇丞,隋公子,到時你們也一起去。”

說完便往牀上一躺,只過幾息的功夫就打起鼾來。

隋子昂與蘇仝友面面相覷。蘇仝友便嘆口氣:“公子,你看,今天時日怕還長着呢。”

隋子昂咬牙道:“高低我也是養氣境,就陪他耗着看。咱們去正堂避避風。”

李伯辰將他們這話都聽了,又在他們身邊穿了穿,確信這兩人並無窺視陰靈的本領,便安心離去。

他此時陰靈出竅,再看這璋山便與此前不同。之前山上枯黃一片,分外蕭瑟。但眼下看,卻在山頭模模糊糊瞧見有云霧蒸騰,多了幾分縹緲之意。

此地是璋山主峰,山君所在。那雲霧便是山君帶來的異像吧?不過他沒急着往山頭去,而先下山巡遊。璋山主峰佔地頗廣,要是人在山中走,行路艱難,怕一整天都看不完。但陰神不怕樹枝勾絆,穿行無阻,約一刻鐘的功夫,便在一處山溝裡發現一座新墳。

這墳前無碑,卻有新上的香燭供着,該是空明會中人所設無疑。他證實了這事,便在心中道也不知這璋山的山君性情如何。要是和無經山君差不多,怕沒那麼容易從它口中得出煉化陰兵的法子,而不得不坐視它被空明會逼上絕路,然後再出手了。

但無論如何今日機會難得,要先探個究竟。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戰(四)第七十二章 冤家第七十七章 天命第六十三章 坦白第六十二章 金丹第六十四章 狐假虎威第八十八章 報信第二百四十一章 奪心之魔第一百三十章 尊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潛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奪心之魔第二百七十四章 傾覆第十一章 死期將至第一百四十五章 身份第二百五十九章 鬥嘴第二百四十章 人莽就要多讀書第六十三章 坦白第二百一十五章 謀事第七十三章 暗器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置現場第二百零五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畢亥第一百八十二章 爭功第一百一十五章 預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畢亥第七十章 刀第二百七十章 故敵重逢第二百五十三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五章 謀事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靈悟第一百二十九章 真靈第一百三十二章 行不更名第一百五十四章 巧姑娘第八十七章 凶訊第九十章 上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使者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才第八十八章 報信第七十章 刀第二百三十六章第五十八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孟家屯第二百零二章 生機第二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三十六章第二百零四章 累贅第六十九章 橫財第四十七章 文館第一百四十五章 身份第五十八章 機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計第二十章 無經山口第二百二十三章 李伯辰發了很大的脾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餌第一百一十章 決絕第二十六章 僞靈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是不會殺我自己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殘軀第七十三章 暗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行第一百一十七章 殺戒第二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五十七章 左右逢源第二章 妖靈第二百二十四章 今晚真是太嚇人了第四十一章 贈信第十二章 舊賬今天及以後的更新說明第一百六十章 我幫我自己第二百二十四章 今晚真是太嚇人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現形第二百七十一章 破膽第七十一章 蹤跡第二百六十八章 亂軍第八十三章 廟祝第二百四十六章 殘軀第一百七十七章 使者第七十七章 天命第九章 魂兮歸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牢獄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五)第八十六章 挑撥第二百一十三章 國主第一百五十一章 通關第一百五十六章 身世第二百一十二章 破陣第一百四十八章 幻影第一百五十五章 樑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現形第二百五十章 冊令第二百一十三章 國主第二百零三章 試探無題第二百六十三章 殺心第一百零四章 陰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身份第二百七十章 故敵重逢第四十七章 文館第一百五十章 偷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