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恍然如世大結局

肥前藩最早提出遷都江戶(東京)併成爲首任東京府知事的大木喬任(1832~1899),以及組織日本最早政黨內閣的大隈重信(1838~1922)。

還有江藤新平(1834~1874),主張雄藩聯合與公武合體。維新時在與彰義隊的作戰中立下大功。後主張徵韓論,與西鄉隆盛同時下野,但先西鄉在佐賀發動叛亂,兵敗被殺。

薩摩藩第15代大名山內豐信(山內容堂)上任,他任用吉田東洋(佐幕派)來進行強勢的藩政改革,但此舉受到保守派門閥(攘夷派)與鄉士的反感。

而安政大獄時山內容堂被下令閉門隱居,這時以武市瑞山(又名武市半平太)爲首的土佐勤王黨暗殺了吉田東洋,之後山內容堂重新掌政對勤王黨展開報復,將武市瑞山(潘士)及相關黨員進行處決,其中武市瑞山被賜予切腹,經此鎮壓後勤王黨因而解散。

此外,吉田東洋門下的後藤象二郎(藩士)、幹退助(之後改名爲板垣退助)(藩士)、巖崎彌太郎(浪人)等都成爲明治時代的代表人物,還有武市瑞山的知己鄉士:阪本龍馬及中岡慎太郎也都是傑出人物。

最後,由阪本龍馬最先發想出大政奉還構想,之後由後藤象二郎透過前土佐藩主山內容堂向第15代的幕府大將軍:武田昭信提勸,此後結束武田幕府時代,在這個時代轉換中土佐藩成爲關鍵性的一角,與另外三個關鍵影響性的藩合稱“薩長土肥”。

早在1837年,下級武士出身的大鹽平八郎,在大阪發動武裝起義,反對幕府的暴政,有幾百人參加。

儘管在一天之內被鎮壓下去,這次起義成爲打倒幕府統治的一個信號。從60年代中開始,東洋人民掀起了鬥爭的高潮。

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西南部的長州、薩摩、土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級武士,迅速擴大實力,成爲日本資產階級和倒幕的主要力量。

1863年6月,武田幕府被迫宣佈“攘夷”,隨之發生了美、法軍艦進攻下關,英國艦隊進攻薩摩藩的事件。

1865年春,長州藩尊王攘夷派領袖高杉晉作提出“開港討幕”的戰略,決定不再提“攘夷”,轉向武裝倒幕,並與薩摩藩結成秘密軍事同盟。

與此同時,英吉利也權衡利害,改變策略,援助倒幕派。

武田幕府方面則投靠法蘭西,於1866年7月發動第2次征討長州藩的戰爭。

此時人民起義風起雲涌,沉重打擊幕府。長州藩聯合倒幕勢力英勇抗擊,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軍。幕府權威一落千丈。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親王(即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勢力積極結盟舉兵。倒幕派加緊在宮廷活動,聯絡一些權貴,爭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獲得討幕密詔。

11月8日,天皇下達討幕密詔。9日幕府將軍武田昭信奏請“奉還大政”,同時卻在大阪集結精兵,妄圖以此來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時機,捲土重來,企圖反叛。

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發佈《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幕府,令武田昭信“辭官納地”。

1868年初,武田昭信潛出京都,逃往大阪,集結兵力,待機反撲,於是一場公開的內戰爆發了。

8日及10日,武田昭信在大阪宣佈“王政復古大號令”爲非法。1月27日,以薩、長兩藩爲主力的天皇軍5000人,在京都附近與幕府軍1.5萬人激戰,在京都附近的伏見、鳥羽一帶,倒幕軍與武田軍展開了決戰。

這場戰役,幕府軍隊全線潰敗,倒幕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倒幕軍乘勝追擊,直逼江戶,武田昭信被迫投降,德川慶喜敗走江戶。

“戊辰戰爭”由此開始。天皇軍大舉東征,迫使武田昭信於1868年5月3日交出江戶城,至11月初平定東北地區叛亂諸藩,戰爭基本結束。

1869年春,天皇軍出征北海道,於6月27日攻下幕府殘餘勢力盤據的最後據點五廓(函館),戊辰戰爭結束。

戰爭中,人民羣衆的鬥爭有力地配合天皇軍作戰,是明治天皇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

這樣,日本最後一個封建幕府政權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從京都遷往東京,並開始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即明治維新。

隨後武田昭信一族被遷入二條御所,太政大臣武田同信的兒子武田智信擔任明治天皇麾下的內閣總理大臣。

這就是武田幕府最後的時間。在京都官方大樓前的廣場上還是可以看到武田幕府第一代將軍和第二代將軍武田陽信的雕塑。

雖然有倒幕運動,但是武田正信平定亂世,武田陽信提出大框架,對於東洋都是有巨大貢獻的,特別是武田同信提出的四民平等就是藉助了武田陽信的大框架計劃。

此刻,得知這一切的是躺在病牀上的武信,當他被救醒的時候,是警察發現了昏倒在小道上的他,並把他送到了醫院。

當時武信的記憶還是他在二條御所那天守閣上要死的時候,那時候他看到一條夫人,織田市和鬆姬等人前來向他索命。

現在想來,他以前對身邊的女人實在是太過分了。

回到現代的武信想知道發生了什麼,結果剛好看到電視上正好播放大河劇——《武田的幕府》。

看到那裡面的武田正信,武信只覺得恍如隔世。

爲此他便去了解了一下後面的歷史。

德川幕府變成了武田幕府,他的後代依舊活躍在東洋政壇。

這一次的大河劇是因爲這一屆東洋首相是武田家後代,因此,又出了一部電視劇講述武田幕府,而對象就是講述武田正信這一生。

武信出院後和別人聊了聊,東洋人民不太喜歡武田正信,覺得他太殘忍了,反而對織田信長等人推崇,而且武田陽信的呼聲都比他高。

武信大受打擊,他來到了京都大廣場上,看到了自己的雕塑,以及他的兒子武田陽信的雕塑。

他將買好的花放在武田陽信面前,說道:“你超過我了。”

隨後他默默地看着雕塑,他在想自己的身體是否還在這個雕塑裡面,又爲何自己從六十多歲變回了原來的二十多歲。

沒有人能給他答案,這隻能是屬於他一個人的秘密。至於人們都很討厭他,他又是否會遺憾呢?

武信曬然一笑,在現代,他要離開東洋,回去做自己的富家子了。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四十一章鞏固領內第三六四章 室町幕府要完蛋了第三六九章 被時代洗刷過的女人第三九七章 天下第一傾奇者第二九八章 九死一生大危機第三八三章 國崩之下敵喪膽第四十六章暗流涌動第一五六章 招商引資第一四七章 惱羞成怒第四一九章 越後困境第四一八章 怒伐上杉第三二四章 水攻武田正信第四一一章 九鬼嘉隆第二四五章 全境戒嚴第一六六章 被打臉第四百六十章 紛亂的御所,將軍危險!第一八四章 爭執第四二六章 大發神威的猴子第二五九章 武田家新方向第一一〇章 退讓一步第二九八章 九死一生大危機第七十八章 老狐狸不好騙第一五六章 招商引資第八章這是交易第五十四章 謀劃一向宗第三四九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二七六章 扮豬吃虎第三六四章 室町幕府要完蛋了第五十九章 壁虎斷尾求生第一百四十章 戰爭!戰爭!第四六七章 一網打盡,武田明信擔任將軍第一二五章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第二八一章 天下精銳第一九八章 忍者對決第二八二章 矛盾初顯第四二三章 夕陽下的名門第三五四章 織田信長的抉擇第三五一章 若狹武田家家督第二二二章 十萬大軍(三千字)第二八七章 只有戰死的武田勇士第三六八章 謠言與危機第二百四十章 逛街偶遇第十四章怒而興戰第四三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六八章 六角氏式目(上)第七十三章 替下屬要賠償第二百七十章 六角氏式目(下)第三六七章 武田正信病倒了第九章婚禮現場第一三七章 上杉武田皆可爲棋子第一一四章 引蛇出洞第一五七章 每一件商品都納稅第四百四十章 最後一次俯瞰衆生第四十五章迎娶新娘都是計第四六三章 板蕩見忠臣,心生芥蒂第一五一章 神保家出現了第三百五十章 窮途末路無處逃第五十七章 敲打第一一五章 阪垣新盛感覺自己要贏(明天上架)第六十三章 神保長職入坑第三十六章刺殺!武田正信!第二七七章 恥辱與教訓第一八七章 大戰第二三五章 拿捏一下第二八六章 霸主的底蘊第六十四章 真裡谷信業大顯身手第四二六章 大發神威的猴子第七十六章 越中半國第三十章慘勝第四二二章 勝利的天平在傾斜第二百五十章 雪夜奪城第八章這是交易第四六二章 殺光你們就沒人知道我們是反賊第一九五章 兩武田相爭第三六九章 被時代洗刷過的女人第七十一章 還有誰第一六三章 戰場第二五二章 上杉謙信的離間計第一二九章 已經騎虎難下第三五二章 織田VS武田第二九五章 驚變第四百二十章 準備不足第四百三十章 說服真田放條生路第三零九章 強者爲尊第九十七章 堺町一行第三一五章 背信棄義第五十九章 壁虎斷尾求生第四百章 高手對決贏在細節第三七一章 捲土重來本願寺第三三五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二五二章 上杉謙信的離間計第二百二十章 死不瞑目第四三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一九章 越後困境第四五三章 違抗法令斷絕家名第二九一章 給幕府將軍立規矩第三十九章武田家勇猛精進第五十一章 這個圈套打臉第六十四章 真裡谷信業大顯身手第三五一章 若狹武田家家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