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金陵姬溫

李信待在西南,一待就是三個多月,時間已經進入了太康九年的秋天,這段時間裡,朝廷下發了三道聖旨,召他回京,都被靖安侯爺藉口脫不開身拒絕。

在這三個多月裡,李信並不是一直閒着,有他在西南,西南各方勢力能夠達成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三個月時間裡,平南軍殘部慢慢編入漢州軍中,不過這些平南軍殘部之中,有小半不願意繼續從軍,只有三萬多人併入了漢州軍。

這雖然不是什麼好事,但也不是什麼壞事,如果真的五萬平南軍併入漢州軍,很容易主客不分,現在平南軍人數相對劣勢,反而更容易編入一些。

本來,兩個互相不熟的軍隊合編,是一個很難而且很容易爆發衝突的過程,如果李信不在西南,這個過程可能會矛盾重重,甚至會無法繼續下去,但是有李信這個兩邊都鎮的住的人在,這個過程雖然免不了還是有磕磕碰碰,但是總體還算順利。

現在,平南軍已經初步併入了漢州軍,接下來就是一段漫長的磨合過程了。

這個過程可能要一年,可能要兩三年,或者一場肩並肩的戰鬥,總而言之,只是時間問題了。

也就是說,如今的漢州軍,不再是當初那個田間農戶舉起鋤頭的劣質民兵,而是一個足足有八萬人編制的大規模軍團了!

要知道,像鎮北軍或者種家軍那種鎮守一方的邊軍,也不過十萬人而已,從前平南軍明面上的編制也就是十萬人,如今漢州軍的兵力,已經很接近一個集團軍了!

而且有平南軍的“專業軍人”加入漢州軍,磨合成功之後,可以讓這個本來不怎麼專業的軍隊,戰力進一步提升。

三個月的時間裡,西南各個州府大多數官員基本認同了西南蜀王府的地位,李信謀劃中的“西南自成一國”,已經逐漸成型。

這是一個名爲藩國,實爲王國的地方,只要再給西南兩三年時間,便可以真正成爲獨立的一個國家。

錦城的“李園”裡,秋意漸濃,園子裡不少樹木的葉子或者發黃,或者變紅,這個因爲李信被改名爲“李園”的園子,慢慢被秋天披上了盛裝。

因爲天氣變冷,李信加了一件厚實的衣裳,不再坐在後院的涼亭下面,而是在正堂裡,閉目飲茶。

沐英坐在他的下首,面色肅然。

“侯爺,平南軍已經基本併入漢州軍,人數我已經統計出來了,一共八萬一千六百人,現在按侯爺的吩咐分爲三部,一部在漢州,由我父親暫領,一部在錦城,是我在帶着,還有一部暫時在寧州,由李朔帶着。”

他低頭道:“侯爺,前幾日我與幼安先生商量了,是不是要再徵召一些將士,補足十萬人…”

“幼安先生說,西南沃土,養活十萬人馬不成什麼問題,主要是看侯爺你的意思。”

李信正在喝茶,聞言白了這廝一眼。

“這麼着急徵兵做什麼?你消化掉平南軍就要兩三年時間,這兩三年時間裡雖然成軍,但是未必能有戰力,現在徵了兵也是吃空餉,無有用處。”

“還是等徹底把這些平南軍殘部消化掉,讓他們真正成爲你麾下的將士,再考慮擴大規模的事情罷。”

沐英微微低頭,沉聲道:“屬下明白了。”

李信面色平靜的說道:“漢州那邊沐叔在看着,沐叔年紀大了,你要多上點心。”

沐青已經六十多歲,他雖然出身將門,但是這輩子其實沒有怎麼正兒八經的帶過兵,李信擔心漢州那邊交到他的手裡,過一段時間便不是他在帶着,而是會轉移到旁人手上。

沐英低頭道:“這件事我剛想跟侯爺說,漢州軍一分爲三的時候便說好了,李朔領一部,我沐家領一部,另一部是應該由侯爺領着纔是。”

李信起身,拍了拍沐英的肩膀,微笑道:“李朔領兵在寧州,沐家領兵在漢州,錦城的這一部算是我的,我這不是託付給沐兄幫我帶着麼?”

沐英正要張口說些什麼,還沒說出口,李信就彷彿猜出了他的心思一樣,微微搖頭:“你是你,沐家是沐家,你我兄弟,不必見外。”

沐英深呼吸了一口氣,起身對着李信深深低頭。

“侯爺既然信我,我便一定會做好侯爺交待的事情。”

李信拉着他的衣袖坐了下來,笑着說道:“用不着如此嚴肅,坐下來說話。”

兩個人坐在屋子裡,商量了一些關於整編軍隊的細節,以及西南各州府的問題,大概說了半個時辰左右,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不一會兒,一身白衣的趙嘉,匆匆走了進來,手裡拿着一封書信。

陳十六跟在他的身後,不過沒有跟進來,在門口止步,靜靜的守在門口。

趙嘉走到李信面前,大口喘着氣,他把書信遞到李信面前,說話上氣不接下氣。

“侯爺,京城……來信…”

李信接過他手裡的書信,笑着說道:“什麼事情,讓幼安兄這麼着急?”

趙嘉本來都是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哪怕他到西南來的時候,也是雲淡風輕的掛印辭官,離開溧陽。

這還是李信第一次見他如此失態。

趙嘉喘了幾口氣之後,氣息終於勻了一些,他指着一封書信的信封,聲音顫抖。

“這是私信,我沒有看,但是信封上……”

李信本來正在拆信,沒怎麼注意信封,聞言翻過信封看了看,信封上的字有些不太好看,很多筆畫都已經歪曲。

先是四個字。

“長安親啓。”

四個大字右下角的落款,是幾個小字。

“金陵姬溫。”

李信臉色也僵住了。

這是天子名諱。

天子的名諱配姓氏,乍一聽似乎不太吉利,但是皇家子弟取名,從來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說大皇子姬嚳,名諱取自上古賢君,而天子的這個“溫”字,出自“溫溫士君子”一句,是有出處來歷的。

這個名諱,已經十年沒有人敢說,甚至沒有人敢寫了。

自天子登基之後,天底下無人再敢提這個名字,更不可能有人敢取這個名字,就連士子進京考學,寫到這個字的時候,爲了避諱,也要把溫字上面的曰字去掉一橫,寫成口字。

京城裡,除了天子本人之外,無人敢這麼寫。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氣,認真分辨了一番,聲音低沉。

“是天子的字跡。”

沐英與趙嘉兩個人對視了一眼,都是神色複雜。

本來,天子的親筆信,肯定是要跪一跪的,但是現在,他們兩個實際上是亂臣賊子,又不太適合跪。

李信心裡有些不好的預感,他揮了揮手。

“你們先避一避。”

趙嘉與沐英兩個人,對着李信點了點頭,都退了下去。

靖安侯爺呼吸有些急促了。

他用微微顫抖的手,拆開了這封信。

信裡沒有擡頭,也沒有落款,只有八個字。

“朕要死了。”

這是第一句話。

“你回京否?”

這八個字因爲筆畫力道不夠,歪七扭八,甚至東倒西歪,很是沒有美感。

但是,李信看到這八個字之後,如遭雷殛一般,愣在了原地。

在這一瞬間,他的大腦一片空白。

第四百六十七章 請柬第一百七十七章 神機營(補昨天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諸事已畢第五百三十五章 自己幹!第二百零八章 硬升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君臣相得第九十九章 臨別禮物第二百七十七章 風雪夜歸人第二十八章 這是污衊!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回來了第四十五章 鍾小小第二百九十二章 騙與教第三百六十八章 貴人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打小報告第十三章 不可小覷古人第三十八章 葉家主第七十六章 誘惑第五十二章 刺王殺駕第五百八十二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五十七章 滾滾大勢第三百九十七章 月光下的故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六章 沒良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神機營(補昨天的……)第六章 人不可以無信第一百零四章 厚愛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二個麻煩第二十一章 搶自家人生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偶遇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髮大將軍第六十七章 懂事的鐘小小你三百七十三章 半枚銅錢第四十一章 霸氣外露第五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六十章 能比我好第二百五十六章 臣願一死第三十章 長者相召第一百五十五章 腳踩初陽入未央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圓內方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一十章 在葉晟肩上看京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薊門關老卒第一百六十三章 你不會介意吧?第一百四十四章 該殺就要殺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忍且忍?第二百九十三章 勝算幾何?第二百二十七章 留京四皇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你準備好了麼?第九十二章 寂靜的小院第二百七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三十三章 疏淡了第四百九十章 謀身第四百五十九章 被放棄的人們第三百二十一章 恭送聖天子!第五百八十章 劇本與導演第五百一十六章 偷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個龐然大物第七十章 兵部的潛規則第二百八十七章 隨我去拿人第五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三十九章 藥醫不死病第二百一十二章 掃乾淨最後的塵埃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三禁衛!第五百九十八章 幼安謀主第八十章 伶牙俐齒第六十一章 再無人護我第二百四十六章 老頭告狀第七十九章 兩個垂釣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非臣無信第八章 是先有野心還是先有力量?第十八章 不擇手段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個龐然大物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個李慎第二百零五章 串口供第二十章 北征第十五章 我姓姬第十五章 李信藏在暗處的手(祝大家鼠年快樂!!)第二百三十二章 憑空消失第一百三十六章 連哄帶騙第六百零八章 遮掩漏洞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妹很好第五章 另類師徒第一百八十三章 隻身闖候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傲慢的沐大將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下無雙 (大結局)第三百七十一章 要打架第二百九十五章 老公羊守高臺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朝元老第五百五十六章 等一個變數第五百四十四章 教人與曬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頭與捷報第五百二十六章 最毒商人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睡過頭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幕戰!第五百三十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四十二章 男兒到死仍是少年第五百三十三章 忍不了了!第六十四章 我自己也行!第九十九章 我有些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