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溫和的咬人

之前,李信讓錢笙過來向太康天子獻北地堪輿圖,他與錢笙說的是,讓錢笙儘量以個人名義來獻圖,如果天子追問,迫不得已之下,可以把動機推脫到李信這個上官頭上,但是很明顯,錢胖子獻圖積極,坦白的也積極,看天子這個模樣,那個死胖子多半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跟天子全說了。

李信沉吟了一會兒,最終微微低頭,開口道:“五年前臣從西南迴京的時候,曾經與陛下提過北邊的事情,此後臣便在家裡休養,沒有再過問朝事。”

“從兩年前開始,臣也經常去兵部看一看,在職方司停留過一段時間,職方司那裡關於北境的資料雖然不少,但都是紛繁錯亂,很多還是兩兩衝突,臣就讓職方司開始整理北境的資料,同時職方司也開始派人去北邊蒐集關外的資料,直到前些日子,負責職方司的錢笙,才弄出了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未必一定精準,但是是經過詳細勘合確認的,即便不準,也不會偏差到那裡去,錢笙遞給臣看了之後,臣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就跟他說可以獻給陛下。”

天子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笑呵呵的說道:“朕沒有問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兵部職方司本就負責地圖堪輿,有這些東西也是正常,朕是問長安,讓錢笙把這些東西遞上來給朕,是什麼意思?”

天子靜靜的看着李信,

“長安是想,讓朕北征?”

李信搖了搖頭,低頭道:“陛下誤會了。”

“陛下也說了,這本就是兵部職方司的差事,職方司做好也是理所應當的,臣之所以讓錢笙遞上來,不是要勸陛下什麼,而是多給陛下一個選擇。”

天子示意讓李信坐下來說話,然後微笑道:“什麼選擇。”

靖安侯爺也不客氣,坐在了椅子上之後,低頭道:“朝廷有了這些東西,北征的難度就可以下降不少,陛下便可以隨心選擇打還是不打,而不用擔心打得了還是打不了問題。”

“你這張嘴呀…”

天子無奈的笑了笑,開口道:“什麼話都能給你說出自己的道理出來,依朕看,整個朝廷裡能說的過你李長安的,不會超過三個人。”

李信笑着說道:“陛下謬讚了,陛下之所以覺得臣說話厲害,那是因爲臣說的都有道理,如果話中沒有道理,那就是說的天花亂墜,也說不動陛下。”

天子笑了笑,隨即看向李信,面色嚴肅起來。

“長安,朕很鄭重的問你一句。”

李信低頭道:“陛下問就是。”

太康天子用手敲了敲桌子,緩緩說道:“與你說一句實話,朕着手準備北征,已經準備了三年有餘了,此時只要朕一聲令下,最多三個月時間,朝廷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妥當,然後着手攻打殘周,現在朕在考慮一個問題。”

“這仗是該打還是不該打。”

李信緩緩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對着天子笑了笑:“陛下,該不該打,您三年前開始準備的時候,心裡就有了答案,這件事不應該問臣,應該問您自己。”

“而且這個問題,大晉任何一個臣子也沒有資格回答陛下,事關國運,應該由陛下一個人乾綱獨斷,旁人無可置喙。”

“少說這種空話哄朕。”

天子笑罵道:“這天下何時是朕一個人的天下了?三省的五個宰輔,哪一個沒有在宰執天下?京城裡京城外的官員,哪一個沒有在牧守萬民,朕只是高高的坐在這個位置上,幫着天下人拿一拿主意而已。”

“況且,即便這件事應該由朕一個人說了算,但是你作爲臣子,給一些意見總不會是罪過吧?”

不得不說,太康天子的思想還是很超脫的。

在他心裡看得很清楚,這天下不是皇帝一個人的天下,也不可能是皇帝一個人的天下。

不過他的思想,還是沒有到達後世那種“天下人的天下”層面,只到了皇權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層次。

李信愣了愣,隨即低頭道:“那臣就說了?”

“你說就是。”

天子淡淡的說道:“這裡就你我兩個人,不會再有第三個人知道了,以後就算事情出了差錯,朕一個人擔下來就是,怪罪不到你頭上。”

皇帝已經默認北征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北征失敗,也不怪李信。

靖安侯爺低着頭,心裡暗暗吐了口唾沫。

這句話就是純粹的哄小孩的屁話,自古皇帝就是最會甩鍋的人,不管什麼事情,都不會,也不能怪罪到皇帝頭上,因爲“天下無不是的君父”!

不管什麼錯事,都不會是皇帝的錯,而是受了“奸人”蠱惑,這個所謂的奸人,常常就是最大的背鍋俠。

換句話說,如果李信建議北征,然後北征事敗了,這件事很大機率就會扣到他的頭上,他就會成爲那個蠱惑天子的“奸人”。

所以李信纔不肯表態,一直推脫。

他深呼吸了一口氣,開口道:“陛下,您已經準備了三年時間,此時放棄不免可惜,而且我大晉如今國富兵強,正是開疆拓土的大好時候。”

“陛下已經北望了三年多了。”

靖安侯爺沉聲道:“按照臣的意思,北征可以北征,但是沒必要動用舉國之力,薊門關或者雲州城,都有我大晉的兵馬,陛下可以下令,讓這兩支兵馬出動,慢慢往北推進,先試探試探。”

“而且也不用硬打。”

李信低眉道:“四十年時間過去了,北邊的宇文諸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現在誰也不清楚,陛下可以先探查清楚北邊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等探聽清楚了,大可以恩威並施,一邊派兵推進,一邊派人勸降,最好的情況是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如果殘周的宇文諸部怯懦,陛下費不了多少力氣,就可以完成開疆拓土的偉業。”

天子眯着眼睛,讚賞的看了李信一眼。

“不瞞長安你說,這幾年時間有不少人在朕面前出過主意,什麼話朕都聽過了,但是還是長安你說的話,最合朕的心意。”

天子從座椅上站了起來,走到李信面前,微笑道:“長安今天莫要走了,留在宮裡陪朕好好商量商量,具體應該怎麼個章程。”

大晉三代天子,武皇帝不用多說,是個一碰就炸毛的狠人,只要想打,就會一口氣打到底。

但是武皇帝之後的承德天子,就溫和了不少,二十年沒有起刀兵。

如今的太康天子,也不是窮兵黷武的性子,他甚至略微有些懦弱,相比較來說,李信提出來的這種“溫和的進攻”,自然更合他的心意。

靖安侯爺低頭道:“陛下,臣倒是無所謂,但是犬子還在宮裡……”

第四百八十七章 義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小人與大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嚴府密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送上門的“小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滎陽鄭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辭別第五百零一章 奉命而來第二百六十章 楚貴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死得不服氣!第五十三章 貌似死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噩夢第二百九十一章 給陛下放個焰火第三十章 膿包將軍第三十三章 魏王府第七十四章 來自李信的警告第一百四十八章 奇怪的事情第二百零二章 螟蛉子侍郎第二百八十五章 同氣連枝第八十五章 種玄通的回信第一百六十章 便宜弟弟第二百三十一章 禍事了!第三章 山寨版獸炭第二百四十三章 節哀順變第二百八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天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彩頭第五百六十章 認輸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北都護府!第二百二十九章 陛下慢走第一百五十九章 憑什麼?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子安康否第六十二章 老國公千古第五十六章 把握人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拜年第四百八十九章 中間商賺差價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慎“死”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蠻不講理第八十八章 煮茶論時勢第五十四章 老兄弟第一百零九章 與他們拼了!(感謝楓林晚簫的盟主!)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開心的小公爺第二百五十六章 臣願一死第五百四十四章 教人與曬書第二百零三章 臣參李信謀反!第五百八十章 劇本與導演第二百七十七章 王妃與世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隱患第四十章 李太傅的妹夫第一百七十二章 索要戰利品第九十八章 千里之外的書信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晉相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幕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零九章 李信埋下的種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罷相第一百七十七章 哄女孩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默第二百一十章 不如同去第三百七十七章 傳說中的八皇子第六百章 長安你說實話第五十一章 都長大了第三十六章 說破第十五章 不放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安知天雷不會復現?第四百六十八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六十章 跟着長安下注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舅爺第二百六十九章 立儲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子死了未?第一百零六章 朕也噁心他一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比我厲害第一百七十章 你意欲何爲?第一百零七章 裴進非難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被放棄的人們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人行俱是吾師第二百一十章 不如同去第六十四章 我自己也行!第四百九十二章 南蜀遺民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棋不定第二百五十章 據理力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你怎麼纔回來第二百一十一章 京城裡亂紛紛第三百一十八章 曾經的少年第三百九十一章 舊友第一百零五章 天子之怒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騙了朕五年!第五百六十八章 想起來未?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能把皇帝當朋友第六十二章 被包圍了而二百零七章 怕他李長安不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討伐篡逆!第四百五十章 三葉臨門第四百五十六章 蠻不講理第六百三十四章 昭陵守陵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被放棄的人們第一百三十六章 辭別第一百九十七章 刀下都是功勞!第三百三十八章 給你座王府!第一百四十章 不做官了第七十六章 兄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