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衣錦當還鄉

沐英在京城無牽無掛,他只要在羽林衛裡告個假,就可以離開京城回到蜀郡去。

而他的上司,正是李某人。

因此沐英藉着回鄉探親的名頭,很順利的離開了京城,騎着自己的棗紅馬朝着蜀郡的方向飛奔,他有羽林衛的腰牌,一路上的驛站都要給他免費食宿換馬,沐郎將享受了幾次這種待遇之後,不禁喜笑顏開。

“格老子的,可比老子之前當反賊的時候舒服多了!”

去年做反賊的時候,他還要隱姓埋名,一路上躲躲藏藏,深怕暴露了身份給官軍捉起來,如今路上的官軍見了他都要稱呼一聲將軍,讓他心裡有些得意洋洋。

這就是社會認同感。

作爲羣居生物,人都是渴望得到認同的,這種認同感說的細緻一些,就是名聲。

沐英一路南下的時候,李信也開始在京城到處拜年。

他第一個去的地方,並不是陳國公府,而是後宮坤德宮,太后娘娘的住所。

淑妃娘娘作爲當今天子的生母,在承德天子無有皇后的情況下,她自然而然的成爲了太后,李信與九公主的婚事現在基本已經定了下來,這種時候自然是要去給丈母孃拜年的。

這個出身高門大戶的太后娘娘,起初多少有些嫌棄李信的出身,不過李信是有晉以來最年輕的初代侯爺,而且生的也有些英俊,再加上九公主也喜歡,這位太后娘娘也就越來越喜歡李信,見了幾次之後,恨不得把李信當成親生兒子。

進了坤德宮之後,李信俯身給太后娘娘磕頭,口中說道:“臣恭祝太后娘娘,福壽安康。”

這位太后娘娘今年才四十歲出頭,還很是年輕,立刻把親手把李信攙扶了起來,拉着李信的手在裡屋坐了下來。

“用不了多久,咱們便是一家人了,以後沒有外人,就不要跪了。”

李信瞥眼看了一眼就在旁邊站着的九公主,對太后含笑道:“跪長輩也是應當的。”

相比於太康皇帝來說,這位太后娘娘對李信倒沒有什麼心眼,李信能夠感覺的出來,她就是那種對晚輩的喜愛,因此李信也很尊敬這位太后娘娘。

太后拉着李信的手,嘆了口氣:“可惜先帝走了,不能看到你跟小九成婚,先帝生前,可是最喜歡小九的。”

九公主坐在太后娘娘身邊,輕輕哼了一聲。

“誰要嫁給他了…”

李信面帶微笑,沒有說話。

九公主氣呼呼的看了一眼李信。

“你昨天去哪了,年初一都不來給母后拜年……”

太后娘娘也有些好奇的看着李信。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氣,低眉道:“有個羽林衛的袍澤兄弟,跟着我死在了北地,他的兄弟後來替補他入了羽林衛,前段日子也丟了一條胳膊,這兄弟倆都未滿二十,一死一殘,他們的父親也是死在戰場上,家裡只剩下一個母親,一個妹妹,我覺得有些對不住他們,昨天就帶着羽林衛的兄弟提着東西去看了看這家人。”

上了年紀的婦人,最聽不得這些人間疾苦,只李信幾句話,太后娘娘就要開始抹眼淚,她嘆了口氣:“也是個可憐人家,都是替我大晉出了力的。”

後宮爭鬥激烈,這位太后娘娘能夠在宮裡做到貴妃,要說她是個不通世事的人那也不現實,不過如今她的兒子做了天子,她就是這個後宮最大的贏家,沒了對手,心腸就跟着軟了。

“李信啊,你可要好好照顧照顧這家人,莫要讓她們對大晉,對朝廷寒了心…”

“太后娘娘放心,臣會照顧好她們的……”

太后娘娘又拉着李信的手說了幾句話,問了幾句工作上的事。

其實李信雖然有個兵部右侍郎的職位,但是他到現在都沒有去兵部上過班,過完年等李信忙完手裡的事情,就真的要去兵部報道了。

兵部是六部之中,權柄比較重的衙門之一。

李慎身爲兵部尚書,每日躲在家裡是因爲他沒有辦法真的執掌兵部,而李信卻是個實打實的右侍郎,在沒有尚書的情況下,他其實就是兵部的二把手。

這個位置,很重很重,最起碼比羽林中郎將這個位置權重的多。

一直在坤德宮待到了中午,陪未來的丈母孃一起吃了頓飯,李信才起身告辭。

臨別的時候,太后娘娘拉着李信的手問道:“今年多大了?”

李信低頭道:“回太后,承德二年生人,過了年,該十八了。”

這個時候都是用虛歲,進了太康元年,李信就真的虛歲十八了。

太后娘娘笑着說道:“十八歲也勉強算成丁了,回頭找人給取個表字,不然每日李信李信的叫你,也不合適。”

這個時代,很少有人直呼名諱,同輩相稱一般都是叫名字,只有長輩訓斥的時候,纔會直呼姓名。

李信還沒有取表字,所以太后有些不好稱呼。

李信心裡一動,彎身道:“李信遵命。”

正巧,他一會兒要去陳國公府給葉老公爺拜年,到時候就讓葉晟給取個表字。

一旁的九公主對着李信嘿嘿一笑:“本公主給你取個字吧,姓李名信字大廚,怎麼樣?”

李信白了她一眼,沒有理她。

他對着太后低頭道:“還有一件事要稟告太后娘娘,過幾天臣要回老家永州一趟,到時候就不進宮向太后辭行了。”

太后還沒開口,九公主就開口問道:“你……你回永州做什麼?”

“給我孃親修墳。”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氣,開口說道:“孃親一輩子孤苦,過世之後連個墓碑也沒有,臣如今勉強有了一些出息,要回鄉給她老人家修葺墳墓,順便告知……告知她老人家臣的婚事。”

太后娘娘大爲感觸,伸手拍了拍李信的手。

“知道孝順,好孩子,好孩子……”

九公主臉色有些微紅,怯怯的問道:“那……我要跟去麼?”

李信還沒有回答,太后娘娘就瞪了一眼自己的女兒。

“現在沒名沒分的,你過去做什麼,一點也不曉事。”

李信微笑道:“等以後有機會,就帶長公主去我家鄉看一看。”

太后娘娘點頭道:“嗯,這事是好事,哀家知道了,你與陛下說了麼?”

李信微微搖頭,低頭道:“臣現在就去未央宮求見陛下,想來陛下念臣一片孝心,應該會放臣出京。”

太后娘娘拉着李信的手。

“你只管去,他要是不肯放人,你便來找哀家,哀家給你做主。”

“等你回去的時候,哀家讓陛下下旨,給你孃親封個誥命,不能讓她在地下也受委屈。”

李信低頭稱謝。

離開坤德宮走向未央宮的時候,李信緩緩閉上眼睛。

他想起了他在永州的那些親戚。

也就是他的外公外婆,還有那些舅舅們。

當初母親死了之後,舅公求着他們給母親重新寫進家譜,不至於讓母親死後成爲孤魂野鬼。

他們……

沒有同意。

拒絕的堅定無比。

第三十章 膿包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使黃河如帶!第六百零七章 惻隱之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鮮卑的誘惑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南王爵第二百八十章 讓年輕人爭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鋃鐺入獄心態崩了,章節又重複了,啊啊啊啊……第十八章 玉夫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等一個變數第四百七十三章 感情用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你敢打我!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在爲性命操忙第二百九十八章 走後門!第二百零九章 擡錢哭!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天子第九十章 萬事俱備第三十章 七公子的誠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師兄弟第二百八十章 臣去殺人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拳頭大說了算第七十一章 授業之恩第二百九十三章 遺臭萬年而一百八十一章 骯髒你三百七十三章 半枚銅錢第一百一十九章 抓到個老朋友第三百八十四章 家有一老第十二章 都在朝北看第四百一十七章 報軍功!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眼太小第一百六十一章 要你亡族滅種!第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第二百六十章 楚貴人第三十六章 說破第四章 請問青樓怎麼走?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封信第三十四章 朕沒有錯第一百二十九章 經驗上的碾壓!第三百四十七章 拜年第二百零九章 定計西南第三百二十章 彌留之際第一百九十七章 人是會變的。第四百零二章 餵魚第九十二章 襄陽城裡第三十四章 朕沒有錯第五十五章 不進去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壞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南蜀遺民第五十章 讓我一隻手第八十七章 獅子開口第一百六十四章 迎奉新君!第四百三十三章 都是套路啊!第三百八十六章 利益與義氣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幕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偶遇第三百九十六章 一場大局浮出水面第七十三章 小阿涵第五百四十二章 死得不服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薊門關老卒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皇帝的果決第五百一十章 西南第一悍將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說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捷報第八十七章 獅子開口第一百一十章 都可以談第二十九章 死你家門口!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異姓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借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今日之後天下何姓?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心比心第二十六章 沒良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轉角遇到鬼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崩地裂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個龐然大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封信第一百五十九章 憑什麼?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拘無束第一百九十四章 帝師第二百九十一章 給陛下放個焰火第四百三十四章 二柄第三十一章 權衡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個沐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身涉險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都督想做什麼?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次重要的探監第一百章 皇女出宮第四百三十六章 掀桌布第二百四十六章 老頭告狀第一百四十七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二十八章 動手的藉口第三百二十四章 未來主人翁第二百零一章 你立字據!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個李慎第五百七十九章 我不想跟你說話第二百七十三章 待時而動第四百零八章 蓋世武功第二百六十四章 紛亂如麻第五百二十八章 情分第一百九十九章 讓賊不敢南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舊將門與新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