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遺旨

“臣等恭聆聖意。”

五位宰輔都是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天子閉目思索了一番,然後緩緩說道:“無論如何,祖宗法統不能亂,朝廷也不能亂,朕若是去見先帝,太子還要諸公輔佐。”

說着,承德天子睜開眼睛看向張渠,開口問道:“張相,太子監國已經一月有餘,可用否?”

張渠擡頭看了看天子,又看了看左右的四位同僚,暗自咬牙:“回陛下,太子現如今已經可以虛心學政,假以時日必然可以完全執掌神器。”

天子呵呵一笑:“也就是說如今還不行。”

張渠低着頭,沒有回話。

如今聖天子大行不遠,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說太子的壞話,因爲那位太子說不定哪天就成了天子。

承德天子閉目道:“朕之長子,品行平庸,朕心裡也是清楚的,所以朕十幾年來,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立儲,但是如今事態緊急,朕來不及培養一個儲君出來了,只能立嫡立長,以求社稷安穩。”

“諸公以爲然否?”

五位宰相叩首道:“陛下聖明。”

天子自嘲一笑:“朕若是聖明,現在又怎麼會垂死病牀,勉強活命。”

五位宰相都是戰戰兢兢,不敢擡頭。

“太子雖然平庸,但是也不是什麼胡作非爲之人,他即位以後,諸公當念及朕的情分,盡心輔佐。”

張渠等人心裡暗暗搖頭。

如今聖天子在位,那位太子殿下自然老老實實的,可是哪天聖天子若是不在了,他讓不讓自己這些人繼續做宰輔,都是未知之數。

天子咳嗽了一聲,正要繼續說話,跪在地上的門下侍中桓楚突然低頭道:“陛下,老臣有話要說。”

承德天子彷彿看透了這位桓相的心思,呵呵笑道:“桓相是要朕,把另外三個皇子封出京城就藩?”

“陛下聖明。”

桓楚低頭道:“按照道理來說,太子之位定下來之後,另外三個皇子就應該離京就藩,可是一直拖到今日,三位皇子都沒有出京就藩的意思,朝野上下人心浮動,不得安穩,老臣以爲,若想社稷安寧,應該立刻讓三位皇子就藩,以正人心…”

說到這裡,老桓相語氣沉重:“……絕惡念!”

天子臉上露出一個笑容:“桓相的意思是,朕另外三個兒子有惡念?”

“老臣不敢。”

桓楚叩頭道:“三位皇子自然是忠孝純良,怕只怕京城裡有些人心懷惡念,裹挾三位皇子,做出什麼不當之事,導致……骨肉相殘。”

桓楚這番話,幾位宰相心裡都是認同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說,因爲說出這番話,若是傳出去,難免要把那三位皇子得罪到死,也只有桓楚這種一心爲國的忠直之人,能夠坦然把這番話說出來。

承德天子沉默了一會,最終勉強一笑:“桓相,朕留他們幾個在京,便是因爲最喜愛這四個兒子……”

桓楚低頭道:“陛下若是喜愛三位皇子,更應該立刻讓幾位皇子就藩,否則,京城裡……恐有不詳。”

天子笑道:“新帝即位之後,立刻讓他們就藩就是,他們幾個沒有什麼壞人,想來也鬧不出什麼變故。”

桓楚咬牙道:“老臣知道陛下愛子心切,但是爲了大晉社稷……”

承德天子嘆了口氣:“桓相,朕活不久了。”

“桓相憐朕垂死,便讓他們留在京城送一送朕,可好?”

承德天子這番話,說的頗爲可憐。

這位天子持國近二十年,可以說是兢兢業業,朝野上下都感念聖天子恩德,這幾句話一出,幾位宰相都是兩眼通紅,跪在地上抹眼淚。

桓楚也是眼睛微紅,但是他性子直,擡頭還想再說些什麼,一旁的張渠垂淚道:“桓相,陛下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你要忤逆君父不成?”

另外幾個宰相也都勸道:“正是如此,陛下愛子,幾位皇子也都孝順,讓他們留在京城,也不會出什麼事。”

老桓楚咬了咬牙,還想說些什麼,但是最終沒有張開口。

如張渠所說,君父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做臣子的再開口反駁,那就是忤逆不孝了。

天子嘆了口氣:“多謝諸公體諒。”

桓楚跪在地上,低頭不起,過了一會之後,突然悶聲道:“陛下,臣請調禁軍入城。”

天子搖了搖頭:“桓相,你太過小心了,朕如今還活的好好的,幾位皇子也沒見哪個有什麼異動,況且京城裡有兩衛守着,調禁軍入城做什麼?”

老桓楚還想再說什麼,被一旁的門下侍中孟津拉到了殿外,孟津低聲道:“桓相,這個時候,您就不要多說了,有什麼事等陛下說完,去尚書檯說就是了,就是京城裡真有什麼變故,咱們幾人帶兵部印信,也可以調兵進城,您着急什麼?”

桓楚沉默了下來,最終搖了搖頭:“年紀大了,就有些多心。”

孟津苦笑道:“您也就是碰到聖天子,若是換一個皇帝,如何容得下您這樣抗上。”

桓楚幽幽嘆了口氣,語氣裡滿是惋惜。

“陛下今年……才四十五歲啊……”

孟津也嘆了口氣:“這都是天命,好了,咱們進去受陛下遺命罷。”

桓楚默默點頭,兩個人又回到了天子的寢殿裡,跪在地上。

桓楚叩頭道:“老臣無狀,衝撞了陛下,萬望陛下恕罪。”

承德天子勉強一笑:“這麼多年,桓相也不知衝撞朕多少次了,朕知你也是爲國,怪不得你。”

“老臣慚愧。”

天子咳嗽了一聲,繼續說道:“諸公,接下來朕要安心養傷,朝中諸事,便都託付在諸公身上了。”

天子頓了頓之後,繼續說道:“太子若是有什麼錯漏之處,你們可以送到朕這裡來,趁現在朕還有些時間,還能教一教他。”

五位宰相垂淚道:“…臣等遵命。”

天子笑了笑:“好了,你們都去忙吧,朕要進藥了。”

張渠低着頭說道:“老臣有幾句話,要單獨面呈陛下。”

天子點了點頭:“好,那張相就留一會。”

四位宰輔躬身退出長樂宮,張渠才重新跪了下來,叩頭道:“陛下,陛下方纔問臣太子可用否,以老臣愚見,太子如今可用,但是將來……”

天子呵呵一笑:“張相還是要朕換太子?”

張渠跪地垂淚道:“陛下,老臣絕無任何私心,老臣敢問陛下一句,若太子即位以後亂政,臣等將如何,社稷將如何?”

天子淡淡一笑:“他還沒有做,你便知道他會亂政。”

張渠叩首道:“陛下,老臣看人一向很準。”

天子嘆了口氣,開口道:“陳矩。”

大太監陳矩,捧着一個盒子走了出來,這個盒子通體杏黃色,盒子上有一把澄黃色的銅鎖,銅鎖上有兩個鑰匙孔,

天子看着這個盒子,淡然道:“這是朕留下來的一道聖旨,張相也做個見證,等朕大行之後,便把這個盒子打開,太子便不會胡作非爲了。”

“這道聖旨,就存在陳矩那裡,要兩把鑰匙一起才能打開,朕本來準備給陳矩一把,太子一把,既然張相這樣說,那給太子的那把鑰匙,就交給張相保管。”

陳矩上前一步,把一把黃銅鑰匙遞在張渠手裡。

張渠雙手接過這把鑰匙,向天子叩首。

“爲了社稷,不得不得罪陛下…”

“老臣死罪…”

第七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先帝之死第三十六章 未央宮裡第一百七十章 有沒有興趣?第八十七章 等一個陰謀詭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碰一碰第二十八章 老父親第二百六十五章 快活能幾時?第二百二十八章 梅花衛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胖子就抓起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去皇宮定風波第二百五十八章 嚴府密謀第四十二章 各憑本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挖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飯桌上的心思第四百七十章 成家敬酒第二百四十章 天子的報復!第四百四十八章 上一次與下一次第一百八十九章 討要王爵!第四百二十三章 素人與狐狸第七十六章 兄弟耶?第二百七十七章 王妃與世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陛下醒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醜死我也心態崩了,章節又重複了,啊啊啊啊……第二百章 不許叫我小天使!第一百五十六章 命如浮草第一百零一章 等李信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祁山山裡人第九十二章 襄陽城裡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壞人第一百九十章 延康元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真他孃的痛快!第二百六十九章 十年野心終不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患難夫妻第五百五十一章 拜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陛下請您進宮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請陛下易儲!第二百零二章 螟蛉子侍郎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開心的小公爺第一百六十四章 迎奉新君!第二百零一章 讖語與吃飯第三十四 大孝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登門第十章 進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恫嚇第八十八章 煮茶論時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比我厲害第一百二十章 老哥哥!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信的小辮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碰一碰第三百一十三章 哭鬧第一百三十九章 勤他娘!第三十八章 葉家主第四十二章 餃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太子殿下第二十二章 你可以去告我第五十五章 生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罪過太輕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你怎麼纔回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索要戰利品第九十三章 你們投降罷!第二百章 天命在苗!第二百六十四章 紛亂如麻第三百七十六章 死心眼第三十五章 耍無賴第四百四十七章 飄雪第一百五十章 夜幕降臨第二百五十章 若你是朕第八十四章 一捧炒米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信的錯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天時間到了第五百九十章 敢不敢賭?第二百八十三章 教授天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你以後要做什麼?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口棺材引發的後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吐胸中鬱氣!第五百零二章 義不畏死李長安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忽悠第五百五十八章 胖太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君臣相得第二百八十章 臣去殺人了第五百零八章 三代英傑第九十四章 審問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三禁衛!第五百六十章 認輸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自己想想!第一百二十六章 牆頭野草 隨風飄搖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義凜然第三十三章 魏王府第五百七十章 賭輸了要認第一百三十四章 除夕夜剛纔那章有點不嚴謹,縣府兩級應該是知道李信回來的。第九章 進宮第二百零二章 自言自語第一百章 天子親孃舅第五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二十九章 大晉的軍器監第一百零八章 目標,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