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藏着的利器

所謂的足夠漂亮,就是這場仗的戰果可能不夠大,但是要贏得乾脆利落,讓京城以及天下的人都看到,西南軍的戰鬥力。

這對於李信,或者說對於西南軍來說非常重要,因爲從名義上來說,他們並不是來造反的,而是來正本清源的!

元昭元年沈嚴之亂的時候,沈寬嚴守拙兩個人,帶領滿朝文官險些把元昭天子逼下帝位,雖然那個時候的天子還是個初登帝位的少年人,但是以臣子的身份,能夠做到這種程度,足見沈嚴二人在朝堂上的影響力。

事實上,自從張渠張浩然離開朝堂之後,那時的沈嚴,已經代替了張渠的位置,成爲了文壇領袖以及百官魁首,兩個人在文官之中門生故吏無數,纔能有那種影響力。

那年,如果不是李信這麼一個“無理手”,完全不講道理的進入朝堂,把兩個先帝任命的輔臣給直接拿了定罪,說不定他們就真的廢了皇帝,另立新君了。

因爲這兩個人門生故吏無數,哪怕天子親政之後,也只能不去追究沈嚴一黨的黨羽,導致如今朝堂裡,還有不少這兩個人的門人。

雖然朝廷明面上沒有收拾他們,但是沈嚴二人做出了這種事情,這些徒子徒孫受到牽連是理所當然的,這幾年時間裡,這些人當中混好一點的仕途止步不前,混的差一點的,已經被御史臺以各種理由找茬,丟了官甚至入了獄。

沈嚴二人奉的就是六皇子,如今的西南軍迎奉的也是六皇子,假如西南軍表現出足夠的戰鬥力,這撥在朝或者在野的文官,就會選擇站在李信這一邊,把當年的“沈嚴之變”繼續下去。

至於李信親手誅殺了沈嚴二人的舊事,在絕對的利益面前,這些人自然而然會選擇性的遺忘。

以後哪怕有人提起李信殺了沈嚴二人的事情,這些人多半也會跳出來說上一句。

“此元昭之罪,靖安侯也是身不由己。”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不過寧州軍這一仗,已經打的很是漂亮,漂亮到能夠讓李信的計劃順利進行下去。

禁軍退去之後,寧州軍便開始打掃戰場,因爲李朔脫力了,打掃戰場的事情就被李信接手,李大將軍親自走在戰場上,看着滿地的屍體,緩緩嘆了口氣。

“整理好我西南軍的戰士,記名造冊,不要漏了撫卹,至於禁軍的屍體也不要草草的掩埋了,給他們送到京城五里處,讓京城禁軍的人把他們的將士屍體帶回去。”

這個時代所謂的清掃戰場,一般就是勝方提着刀在戰場上走一遍,碰到穿着敵軍衣服的人,不管能不能動,直接補上一刀,如果是己方的同袍,還有救的便帶回來,已經斷氣的或者是重傷救不了的,甚至也會補上一刀,給他們一個痛快。

然後再挖一個大坑,把雙方的屍體都填埋進去,防止大規模瘟疫。

然而在李信的指揮下,西南軍清理戰場就不是這樣了,首先己方的人能救的自然救回來,然後也不再有“補刀”這個環節,只要是穿禁軍衣裳的人,不管是死是活,都被西南軍用推車扔到了京城以外五里之處,然後再通知京城裡的人過來接收屍體。

這麼做,一來是因爲李信曾經帶過禁軍右營,而且帶了整整七年的時間,今日出城的兩個折衝府,都是禁軍右營的折衝府,死在西南軍火器之下的,不少是他當年的舊部,李信並沒有什麼悲天憫人的想法,但是人既然已經死了,就乾脆丟給朝廷,讓朝廷的人處理。

二來,這麼做還可以間接告訴京城裡的百姓,西南軍並不是什麼惡人。

同時也可以告訴禁軍右營的將士,他李信還念及當年的香火情分。

不過這麼做也不是沒有壞處,那就是寧州軍的人多少心裡會有一些不舒服,他們也死了人,但是他們是從漢中不遠千里來到京城,死了人也只能就地掩埋,但是他們敵人的屍體卻有可能能夠被送回各自家中,這讓打掃戰場的寧州軍,心裡多少會有些不太舒服。

清理戰場的過程,大概要持續一兩天時間,不過到了子夜時分,大致的戰損就已經統計了出來,已經歇息過來的李朔,手裡拿着一疊白紙,走進了李信的帥帳,微微躬身:“大將軍,我軍的傷亡,已經大致統計出來了。”

這會兒李信正在翻看暗部送過來的情報,聞言放下手中的文書,開口問道:“說罷。”

李朔低着頭,開口道:“今日白天一戰,我軍陣亡將士約有八千多,重傷的……也有五六千。”

“輕傷的暫且沒有算進去。”

李信微微皺眉,開口問道:“那朝廷禁軍的傷亡呢?”

李朔吐了一口氣,開口道:“京畿禁軍傷亡加在一起超過兩萬,還有兩三千人被我軍俘虜,剩下的逃回了京城。”

如果不是有火器這種範圍殺傷武器,這種規模的戰爭,至少要打上四五天甚至更久,才能打出三萬人的死傷,但是火器的出現加快了殺人的速度,以至於短短一天時間,出現了這麼大的傷亡!

李信點了點頭,默然道:“給趙嘉去一封信,讓他負責通傳天下,告訴天下人,我西南軍在京畿大破禁軍,一日之內擊潰禁軍四個折衝府。”

今日寧州軍的確是在一天之內,打退了四個折衝府,雖然相對於四個折衝府大約七萬多人的兵力來說,兩萬多人的傷亡並不算擊潰,但是再打下去,一定是禁軍潰逃。

適當“誇張”一些,並不是什麼壞事。

不過西南軍現在正在打仗,沒有精力在去弄這種“宣傳”的工作,只能把這件事,交給後方的趙嘉去辦。

李朔低頭道:“末將明白,一會兒就差人送信回西南。”

“再有就是……”

李信面色沉靜,從旁邊取來一個陶罐,放在了自己的桌子上,開口道:“這是京城弄出來的天雷。”

李朔好奇的打量了一番這個陶罐,輕聲道:“看起來,比我們的要稍微大一點。”

李信沒有說話,而是取出腰間的匕首,把陶罐的封口撬開,扯掉罐口的引火紙,把裡面的藥粉,倒在了桌子上。

藥粉的顏色與西南軍的藥粉也略有差別,西南軍的藥粉是灰黑色的,而這個藥粉顏色要明亮一些。

不過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是這些藥粉裡…有鐵片!

這是一個非常歹毒的做法,鐵片的鋒利程度遠超陶片,有可能會割破鐵甲,而且一旦進入身體,不死也是殘廢。

這些鐵片並不乾淨,上面還有鐵鏽,可能被割上一下,就能要了一個人的性命。

李大將軍皺眉道:“他們在陶罐里加了鐵片,火銃兵裡很多都是因爲這種鐵片受傷。”

當初李信弄出天雷的時候,也考慮過在陶罐里加裝鐵片,這樣一來成本雖然高了一些,但是殺傷力也要上去一大截,畢竟這些鐵片能給天雷帶來極爲關鍵的“破甲”效果。

李朔捏起一枚鐵片看了看,然後低聲道:“確實厲害,這麼薄的東西,足以穿破我軍大部分甲冑了。”

說着,他擡頭看了李信一眼,開口問道:“大將軍的意思是?”

“加鐵片並不是什麼先進的發明,十多年前我就想過這件事,但是出於一點善念,便沒有去用。”

“現在,是朝廷的人先用的。”

李信微微眯了眯眼睛,開口道:“虎子那裡,也有一部分天雷,是加裝了鐵片的,我會給虎子去信,動用那一批加了鐵片的天雷。”

李朔愣了愣,突然咧嘴一笑。

“別的大將軍有了什麼利器,都是立刻拿出來上陣殺敵,兄長你卻總是藏着掖着,你這樣的性子,實在是不適合掌兵。”

“是啊。”

李信也點了點頭,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

“我原先……只是想安安生生的做個太平官老爺的,”

第九十三章 調虎離山去偷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索要戰利品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已經死了第三百零一章 五五開第一百四十六章 正面鏖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藥醫不死病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蠻的時代第六百零六章 太心急了第二百零五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六十章 我不想殺人了第七十一章 兩衛之爭第六百四十四章 求你兩件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兩個消息第五百七十四章 重立門戶第二十六章 跪着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經驗上的碾壓!第二百八十九章 老師升官否?第一百二十二章 被人堵在家門口第一百六十一章 要你亡族滅種!第四十五章 不是小打小鬧第五十九章 人之將死第六十章 我親自試一試!第三十章 長者相召第六百二十章 曾經的諾言第二百二十九章 陛下慢走第四十章 態度第二百九十六章 麻煩精第八章 趕盡殺絕第三百四十一章 兄弟耶?第四百三十六章 掀桌布第二百二十三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八十四章 宮裡出事了!第九十七章 豎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早招安,心方足!第四百六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難以捉摸的天子第十四章 燈下黑第一百六十七章 不夠狠第二百八十六章 你且試一試!第二百五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醜死我也第五百三十三章 忍不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刷聲望第二百六十二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梅花衛第二百一十三章 洗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必須要贏第一百零三章 好買賣第五百八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四十九章 薊門關破關第四十四章 跟朋友吵架了第三十二章 炸雞腿第六十八章 吾妹汝養之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之兄弟也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朝元老第一百九十二章 四大輔臣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妹很好第八十四章 我忘了第十四章 李信,你的事發了!第三百零五章 兵變與扯皮第二百九十章 陛下想看?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越摩天嶺第五百二十四章 魯直之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在城樓觀火(第四更,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姬桓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漫京城第三十章 膿包將軍第五百零二章 義不畏死李長安第七十章 兵部的潛規則第五百三十五章 自己幹!第一百五十五章 腳踩初陽入未央第一百九十六章 人性如此第四百九十三章 同意否?第一百八十二章 兒女雙全第一百九十一章 來自內部的壓力第一百零九章 與他們拼了!(感謝楓林晚簫的盟主!)第二百二十四章 元昭天子第二百八十章 讓年輕人爭去第三百章 院是人非第五十三章 貌似死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此心安否?第三十七章 弟子還是妹夫第三百三十六章 漆黑的井底第一百四十二章 愧殺我等第五百三十七章 序幕與終結!第五百二十章 大勢在我第四十三章 做一些應做之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古蜀地多豪客第二百零三章 臣參李信謀反!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題大做第五百零五章 碰一碰第一百五十九章 憑什麼?第二章 新生與老去第四十章 好你個反賊!第一百零四章 厚愛第十三章 定下章程第三百零一章 師承李信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兄弟姓什麼?第二百六十章 泥塵裡的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