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對決

兗州軍剛動起來,劉備軍方面也如是響應。?開始向前移動。雙方旌旗搖動,鼓角爭鳴,隨着有節奏的進軍號令的響起,每邁出一步,雙方的氣勢都會像煮開的沸水般變得更加旺盛起來。

看來爲了加強實力,劉備等人打破了實力的壁壘,把所有的軍隊打散,重新整編了一番。

最前面的居然不是盾牌手和弓箭手,而是重步兵和輕步兵以及騎兵的主力的混合部隊,分持槍、巨劍、矛、戟等攻堅武器,尤其是重步兵身上的盔甲,明顯比徐濟以往遭遇過的敵人要強許多。至於兩翼則是和徐濟做了同樣的選擇,安置了騎兵,不過數量卻是不多,而且是在後面,前面則是弓箭手和盾牌手,只看對方這陣勢,就可知道對方此來就是以攻爲主而且幾乎是不留後手的進攻。

敵陣戰鼓轟天的響聲突然急促起來,一聽便知敵人已經蓄勢待發,軍心士氣高漲到了極點,故此無法再忍耐下去了,集結在前陣的近三千的重步兵,在後面的三千人的輕步兵的緊隨下,一聲發喊,開始推進。而一萬騎兵則只是緩緩相隨。

徐濟下令,三軍齊動。

登時,兩翼的西涼騎兵手持弓弩,純以雙腿控馬,挺直身子向對面的敵人射擊。

西涼騎兵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們的弓箭比一般的弓箭手還要好,故此,在衝擊敵陣的時候,完全可以當對方的弓箭手不存在。

劉備方面實現沒有想到徐濟方面會把大隊的西涼騎兵安置在兩翼,畢竟西涼騎兵乃是張繡地作戰主力,因此他地弓箭手原本爲了對付重兵和弓箭手而設置的。只起到一個牽制的作用。他把主力完全放在了中央。看龐統的意圖,應該是以重步兵阻止張繡方面西涼騎兵的衝擊,然後用輕步兵和西涼騎兵纏鬥。最後才發動騎兵衝擊一舉擊潰張繡大軍。又哪裡想到徐濟會把騎兵放在兩翼?但是此時已經無法調整,唯有隨機應變。但無可否認,在人數上,他們還佔有優勢。而且只要能迅速地擊潰中軍。再以步兵收拾張繡軍地兩翼。一樣有取勝的機會。

瞬間兩股好似潮水的軍隊驚濤裂岸般的撞擊在了一起,首當其衝的李嚴麾下的荊州軍。他的軍隊帶有着明顯的水軍特色,雖然是輕步兵,身上基本上沒有什麼防護,但是攻擊性卻很強。每個士兵的手中雖然不是兗州正統軍中人手都配置斬馬刀,但是卻是清一色的砍刀。

面對劉備軍的重步兵。這些荊州軍夷然不懼,用砍刀磕開敵人的武器之後,揉身前進,利用武器之間地空隙向敵人盔甲所不能估計處發動柔如水銀瀉地一般的攻擊,一時間,鮮血飛揚。慘叫連天。

劉備軍的輕步兵隨即到位,馬上護住在荊州軍的攻擊下變得狼狽不堪的重步兵,利用靈活的身手和荊州軍展開了纏鬥,迅速扳回劣勢。與此同時。劉備軍的騎兵也開始衝擊。可以想見。若是得逞的話,徐濟方面就是慘敗的局面。

但是,五千幽影就這此時從荊州軍後面閃了出來,他們每個人手中都端着連弩,用輕靈無比的步伐在敵人中間閃躲着,隨即扣動扳機。在極近地距離內殺傷敵人。

連弩的威力在這一時刻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雖然射程很近,但是在十幾米的距離之內,它的殺傷力卻是無與倫比的,尤其是它不用每射一箭就必須站住上弩箭的優越性能對敵人威脅極大。劉備軍看着一羣強弩手衝上來地時候,各個莫名其妙,直到被這五千幽影射得個人仰馬翻的時候才反應過來,不過己方的戰鬥陣型卻已經因此混亂起來,這些幽影簡直是無孔不入,他們不但懂得團體作戰,而且還懂得於其他軍隊臨時搭配作戰,適應其他軍隊的戰鬥方式。

前面的荊州軍貼身近戰,他們卻在背後適時地放冷箭,往往是劉備軍的戰士正在聚精會神預荊州軍作戰的時候,卻被弩箭一箭射中面門仰面栽倒。荊州軍也未曾見過這種打法,起初和幽影配合他們也不由得有點發愣,甚至有種渾身有勁使不上的感覺。

不過這隻荊州軍在李嚴的訓練下也是身經百戰之輩,馬上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他們不再執着於和敵人拼命,只是用力格當敵人的武器,竭力的降低敵人的移動速度和縮小敵人的移動空間。

如此一來,幽影便可以更加從容不迫地在後面射殺敵人了。劉備軍卻是有苦自己知,己方的西涼騎兵從一開始就是準備猛攻,所以弓弩在背,刀槍在手,等到發現前方輕重步兵作戰不利的時候,西涼騎兵已經無法再用弓箭阻擊徐濟方面的軍隊了,唯有硬着頭衝上去了。

西涼騎兵不愧是天下騎兵之精銳,才一上來,立時扭轉了不利於己方的戰局。刀槍過處,荊州軍紛紛倒地。幽影卻在西涼騎兵團因爲混戰而失去衝擊力之後再一次冒了出來,以連弩射殺騎兵。登時,騎士翻身落馬,戰馬無主逃跑,步兵刀槍碰撞,弓弩你來無往,殺聲擂鼓連天,雙方的混戰終於開始了。

而此時典韋和馬超還在相鬥,馬超的槍越發飄忽得不可揣度,而典韋則精神倍漲,手中雙戟化作閃電,晃得馬超和自己鬚髮皆白。兩人的相鬥太過慘烈,周圍五丈之內沒有人敢迫近,否則只是兩人散發出來的凜冽殺氣就可令人的血液凍結。有如霸王在世的張飛早就等不及了,才一開始衝擊,他便盯上了徐濟,直奔徐濟而去。卻被李嚴用花槍攔住了去路。

張飛未把對面這文秀的年輕人放在眼裡。一把丈八蛇矛當胸戳去,豈料就在快要刺中李嚴的時候,李嚴雙腿夾馬。身子微讓,雙手豎槍。一下子便用巧勁推開了丈八蛇矛。

張飛吃了一驚時,李嚴輕叱一聲,手中花槍有如萬花筒般向張飛攻去。張飛哪裡想得到面前這個小子這般厲害。等反應過來地時候,只見自己面前紅纓團團、銀光點點。宛若萬紫千紅的鮮花般在自己的眼前競相開放。

張飛是個有仗打就行的人,一見眼前這少年人這般厲害,登時來了精神。大吼一聲。手中的丈八蛇矛被他一把拽回,竟如同黑龍騰淵一般瞬間擊破了李嚴用花槍編織成得摸不透風、宛若水泊盪漾地“水面”。回槍的瞬間正是李嚴舊力未消。新力正生當兒。

李嚴那勢不可擋的氣勢居然被弄得窒了一窒,無法擊出下招。張飛仰天長笑,臉上如同鋼針般的鬍子在揚起的下巴上更加顯得無比的倔強,然後張飛冷然道:“你到底是何人?竟然可以逼得我張飛回矛防禦!天底下可令我如此的不過區區數人。莫要在我的丈八蛇矛下作無名鬼!”

李嚴的弱點便是力量太小。所以剛纔被張飛一槍弄得的雙臂發麻。

但此子生平最喜歡的就是和張飛這等力士型的人物交手,也正因爲如此纔會有了他的純以招數取勝的花槍,故此一見張飛如此力大,心中歡喜,聞聲道:“我乃大司空手下大將李嚴!”張飛點了點頭,不以爲意道:“我知道你的名字。你不是荊州軍嗎?何時加入的兗州軍?……算了算了,你還是受死吧!”說罷丈八蛇矛擊出!

面對張飛的長矛。李嚴抖擻精神和張飛惡鬥當場,但其顯然並非張飛的對手,二十招一過,便有點吃力起來。但是面對霸絕天下的張飛。李嚴卻也還是勉強能支撐,他手中的花槍也稱得上是巧絕天下了,每每在危險時刻化險爲夷。

李嚴在這裡苦戰,他的部將魏延當然不會閒着,一見李嚴情形不妙,拖刀而上,宛如孔雀開屏。張飛哪裡會在乎?長矛一抖,把兩人捲入到戰局當中。

魏延地美麗典雅的刀法和李嚴的變幻莫測的花槍合在一處,好似美麗驕傲的孔雀過萬花叢一般,和張飛的丈八蛇矛鬥了個旗鼓相當。

張遼和張繡可算得上是最輕鬆的了,這兩人帶着周倉和裴元紹從兩翼進攻,轉眼便撞上了漢中衆將和馬騰手下衆將。張遼一槍飆向馬騰,快逾閃電.

馬騰雖然也是極厲害的人物,但是與張遼比起來上有很大的距離,何況馬騰此時年紀已過了巔峰的年紀,只五招下來,便被張遼那一槍快似一槍的連環攻擊弄得個手忙腳亂,最後還要馬岱在一旁協助才勉強穩住局勢.

三個人三把槍變成三條銀光來回穿梭,在陽光下褶褶生輝.周倉卻對上了楊任,後者因爲有傷在身,在加上被張繡擊敗後,根本無心應戰,故此卻被原本沒有自己厲害的周倉佔到上風。在加上週倉此人招數雖然不妙,但是力量卻是罕有敵手,故此楊任被周倉震得傷口不斷地流下鮮血。

裴元紹這粗漢倒是幸運,一眼便看見和張魯長得比較像的一個人,還以爲是張魯,心花怒放般地趕了過去,知道交手的時候才知道,原來並非是張魯,而是張魯的弟弟張衛。兩個人打得倒是有板有眼。張繡最是威風,一把銀槍把馬騰的兒子馬休、馬鐵,張魯的部將楊昂、楊柏還有自己的師兄張任緊緊纏住,穩穩佔據了上風。

這裡面除了張任有點本領之外,剩下的人都是酒囊飯袋,馬休和馬鐵兩人不要說和馬超相比,就是和馬貸相比也相差甚遠。

徐濟見各處相鬥難分勝負,略微放下心來,因爲他知道,已方軍隊的素質雖然大體和對方差不多,但是那五千幽影卻絕對是這場戰鬥的變數,勝利的天平中將會偏移到自己這一邊的。

正想着,心中生出警覺。手中銀槍一轉。從自己地肋下標出,狂龍出海一般點在了背後偷襲者地武器之上,“當”的一聲。

此時,身邊同時響起了已方士兵的驚呼“小心”聲和因爲自己神乎其技的表現而揚起的喝彩聲。

徐濟雙腿夾馬,掉轉馬頭卻駭然發現身後居然沒有人影。與此同時,自己地側右後方勁風再此傳來,猶勝剛纔。

徐濟的銀槍再一次從肋下標出,再次回頭。結果是一樣的。

如此往返,徐濟在一瞬間之內盪開了後面偷襲者八刀。每一刀都可劈得徐濟連人帶馬變爲兩半。

但對方雖然攻得神秘莫測。徐濟卻也守得無懈可擊。

這一番交鋒說不出的驚心動魄。在一邊看到這一幕的雙方士兵不停地驚呼。徐濟當然知道來敵是誰。

除了關羽,天底下還有誰這麼願意從後面襲擊別人而且身手又這般高超?也只有關羽快得讓自己轉不過身來。

說實話徐濟當時的確是心中一驚一身冷汗都嚇出來了,若非陳到提醒和得陳到所傳的應對此種情況的保命招數他還真未必能全身而退,不過此時徐濟就不那麼擔心這後世的“武聖”了。關羽的偷襲雖然強絕天下但他地弱點是不能持久。故此在徐濟拼盡全力擋開八刀之後。背後的攻擊終於停止了。

徐濟從容不迫地一抖手中槍。

“雨橫風狂”!

剎那間,徐濟的整個人便被一片銀光所籠罩。在這一片銀光中。徐濟掉轉了馬頭,終於看見了一臉血紅、手提青龍偃月刀的關羽。這就是陳到提醒徐濟的至關重要的一點,一旦招架了關羽的第一波攻勢之後就決不能給對方半點時間必須立即反擊。

關羽此時正在忙着回氣,他的眼力何等高明?一眼便看穿了令人目眩神迷的光影之下徐濟的動作。他豈會令徐濟蓄滿氣勢,冷哼一聲,胯下那匹格外威武地戰馬又開始遊走起來。徐濟的銀槍也在此時全力展開,銀槍電閃:無堅不摧的“雨橫風狂”、詭異難測的“游龍遍地”、輕靈飄逸的“飛花輕夢”,三招得自陳到親傳的槍招次序甩出。

此時徐濟心中也別有感悟,這天下的武學大約也不外乎五行,而陳到的便是“水”。徐濟雖受困於身體的先天條件而無法達到陳到的境界但此時心有所感手中銀槍卻暫時地把陳到槍法的真諦詮釋得淋漓盡致。

然而關羽手中得青龍偃月刀卻好似可以斷水。

他得高超的御馬技術、他的一擊不中遠揚千里地戰術、他的力量與速度並重的刀術也把“金”的真諦發揮到了極致。雖然他不能破解徐濟的槍法正如鋼刀再快也無法阻流水一般,但是卻可以在稍縱即逝的時間之內令徐濟的槍法不能靈活流暢地表現下去。

但是,不可否認,這般下去。徐濟穩佔上風。只是徐濟有苦自己知。他雖得了陳到槍法三味但卻始終無法達到陳到的境界,因爲幼年那一次幾乎喪命的重傷傷了他的元氣,後來也未曾好好休養數年顛沛以致他留下了暗傷,而且本身他也並非張飛典韋這種力量巨大之人,氣力不足的他只怕支撐不到關羽力竭,不過眼下關羽從自己的招數上顯然還不可能意識到這一點。

但關羽卻知道這樣下去自己會受限與徐濟如水般的糾纏,但是他一時卻又無法脫身,雖然自己想走就走,但是卻知道徐濟胯下的戰馬非同小可,自己逃走的話,只怕會被徐濟追上。他乃背後殺人的高手,所以對這種事極爲注意。

他的兄長劉備也是明眼人。故此一見關羽有被拖住的徵兆馬上從指揮在場面上越來越不利的軍隊中脫身出來,舞動雌雄雙股劍來戰徐濟。而他身後的趙雲此時已經接手了劉備所部親衛的部隊的指揮之責。

如此一來,雙方中樞指揮軍隊的責任就落到了賈詡和龐統這兩個超級謀士的身上了。

雙方個顯其能,往來衝殺,場面越發混亂起來。徐濟一槍迫退手忙腳亂的劉備,看向此時已經脫身出來的關羽,肅容道:“關雲長好身手!敢問你是否換過胯下戰馬?”

關羽一揮青龍偃月刀,說不出的豪邁灑脫,冷然道:“徐文烈好眼力!此馬乃是大宛良駒,我家軍師龐統先生特意爲關某從馬騰處蒐羅而來,雖然比不上閣下胯下的戰馬和呂布胯下的赤兔,但也是難得的好馬。”

徐濟心中一凜,又是這個龐統,一個不懂武功的人居然可以看出關羽的作戰特點,然後爲關羽尋求良馬,這份眼力實在可怕。當然,這還可同時籠絡關羽,可謂是一舉數得。

關羽冷傲孤高,目下無塵,即便是自己的兄長看上的人物他也未必會看得上,歷史上他對待諸葛亮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最要命的是,關羽的態度還會決定張飛的態度。

而現在龐統居然會投其所好,顯然是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已經揣摸透了劉備手下衆人的性格。這份眼力實是令人驚駭。不愧是名留青史的“鳳雛”。

關羽提到他的名字的時候的恭敬態度就是一個明證。

得劉備此時接口道:“徐文烈,今日已作戰多時,我們罷兵明日再戰如何?”

徐濟看了看氣喘吁吁地劉備,又看到整個戰場上已方已經漸漸佔據優勢,而他背在身後提槍的手此時也隱隱有些發抖,眼下看來這個劉備也知道情形對他自己不妙啊。心念電轉之下,徐濟心中殺機突現。

若是現在殺死劉備,豈非是一了百了?

如此一來,益州和漢中也不會變的如此棘手,沒有劉備,龐統即便是去輔佐別人,只要不是孫策和曹操,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來。

哼!即便是去找兩人,那又如何?而且劉備現在可說是找死,居然敢和自己貼身近戰,難道以爲關習可保你不死嗎?

想到這裡,徐濟不顧氣力將竭,雙腿一夾戰馬,右手持槍狂風暴雨般向關羽擊去.

關羽眼中閃過奇怪的光芒.不明白徐濟此舉有何意圖,畢竟高手之間沒有這般死纏爛打的。

但萬般無奈之下他也唯有舉刀相迎,就在此時,徐濟眼中閃過神光,一手銀槍繼續狂猛擊出,一手卻從自己的背後摘下強弓掛在自己的左足之上,然後再用手從掛在戰馬後的箭壺中抽出一隻鵰翎箭。

揚起左足對着正在死命趕來要和關羽聯手的劉備,左手拉弦搭弓射箭!

這一連串的動作快得好像電光火石一般,而這也是徐濟最後的努力了,他已經沒有多少餘力了。關羽眼力何其之強,徐濟一動他馬上發現不對,再看見徐濟搭弓射箭直對自己的兄長劉備時,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大吼道:“兄長小心!”

劉備被嚇了一跳,反應過來時,一支鵰翎箭已經來到了眼前,急待躲閃時已經晚了。

慘叫聲起,劉備翻身落馬!

第281章 於扶羅第274章 幷州(上)第356章 幽州之事(十)第355章 幽州之事(九)第99章 迴歸於郭嘉的信第三章第一章第322章 重返陳留(八)第342章 禍水(上)第431章 鬥(十)第372章 大戰之前第295章 坡地之路(七)第276章 口舌第53章 圉縣(完)第191章 震懾第224章 我得高子和,勝百萬雄師!第266章 局(下)第438章 謀戰(二)第241章 亂長安(七)第184章 甄氏(八)第152章 絕境第389章 蹊徑第164章 奉遺旨,起兵(下)第103章 伊寧的身份以及不渝第249章 亂長安(十五)第308章 安鎮兗州(二)第217章 破局第272章 開戰(下)第259章 敗露?第428章 鬥(七)第183章 甄氏(七)第121章 勝敗第337章 諸侯之盟(中)第405章 破綻第129章 大事第150章 兩難第340章 威勢(中)第97章 再往陳郡第三十七章第156章 張讓之禍第308章 安鎮兗州(二)第192章 再生事端第97章 再往陳郡第438章 謀戰(二)第387章 長效之策第394章 動心第330章 對手(上)第422章 鬥(一)第393章 大放異彩(下)第309章 安鎮兗州(三)第215章 擊袁(二)第347章 幽州之事(一)第325章 重返陳留(十一)第47章 定計第238章 亂長安(四)第329章 甘興霸第397章 峰會(一)第67章 計劃第393章 大放異彩(下)第316章 重返陳留(二)第314章 安鎮兗州(八)第301章 天下局勢(一)第135章 局第213章 田豐第148章 知心第240章 亂長安(六)第二十九章第153章 駕崩第212章 高覽第53章 圉縣(完)第181章 甄氏(五)第416章 大局第87章 黃濬第三十三章第202章 奪冀(一)第五章第422章 鬥(一)第351章 幽州之事(五)第44章 去向何方?第266章 局(下)第146章 立嗣第275章 幷州(下)第440章 謀戰(四)第六章第212章 高覽第58章 憂慮第198章 陷陣!陷陣!(五)第十六章第60章 勝負手第351章 幽州之事(五)第128章 落定第163章 奉遺旨,起兵(上)第349章 幽州之事(三)第114章 壓境第327章 重返陳留(十三)第365章 迷局(中)第387章 長效之策第298章 破敵之路(十)第225章 長安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