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押解回京的路上,趙何拙一直在想,人終究是自私的,爲了藏在內心深處那個不可告人的願望,或者可以稱之爲慾望。他還是走上了這條不歸之路。

太子預謀造反的事情,他通過東宮的眼線早有耳聞。根據他對趙燁的印象,他並不認爲太子是個容易衝動的人,那麼是誰策動他反叛自己的父皇的?

寫在紙上的名單令他想要大笑。彌小音購買

曌和公主?這對她有什麼好處?這個女人的舉動實在是太奇怪了。清帝對她寵愛得不得了,她說想去江南看看,清帝就在那裡專門修建了一座行宮。她說她喜歡夜明珠,清帝就命朝中大臣每人獻上一顆,無論大小,只要公主喜歡通通有賞。

這不就是大越版的唐明皇與楊貴妃麼?她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不僅如此,魏丞相托病隱退,文宇舉兵造反,使得太子黨一枝獨秀。而清帝身體抱恙,說不定幾時他就會命歸黃泉。太子作爲名正言順的正統完全沒有必要冒這個險。

要想弄清楚原因就必須從綵鳳身上下手。

這個女人與趙瑜的關係就是最大的關鍵所在。可是派過去的探子連續潛伏許久都沒有找到綵鳳與趙瑜有過聯繫的證據,就好像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意識一樣。

而她與太子之間的交易更令人啼笑皆非。綵鳳自願協助太子奪得天下,並且爲他生下子嗣。而太子則必須保證給她安排一處隱蔽的世外桃源,讓她和清帝共度餘生。

呵,她的想法確實和母妃很是相似,但是同時又那麼不切實際。當初清帝沒有選擇母妃,這一次也不一定會跟她走。

趙何拙對那個人的瞭解讓他自己都覺得鬱悶。

身上套着枷鎖讓趙何拙覺得很不舒服,雖然三番五次入獄,卻是第一次帶上這麼個礙手礙腳的玩意兒。但是範異說,既然是騙人,那也得像個樣子。

沒錯,最好的獵手,從不吝嗇僞裝。

趙何拙坐在搖搖晃晃的鐵質囚車中,閉目凝神。聯想過去的種種,一幅清晰的關係圖在腦海中舒展開來。

其實番邦一開始要找的貴人不是綵鳳,而是趙瑜。但是他們顯然知道綵鳳是趙瑜身邊的人,所以纔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帶走綵鳳。

趙瑜把綵鳳放在清帝的身邊自然是爲了他之後的奪位計劃。

不過,他最後爲什麼要把綵鳳留下來?

她到底是棄子?還是關鍵的一步?

恐怕,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一切了。

清和二十七年夏,太子趙燁發動宮變。

昭王世子趙何拙在返京途中大舉義旗,成功奪取兵權,隨後率領義軍急速開赴封郡,直達宮廷。

封郡城的百姓安逸得太久,以至於戰爭來臨的時候他們還沒來得及驚呼,便就這麼過去了。

昭王世子的軍隊從攻破城門的那一刻起,**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攔,因爲大部分的軍隊不是被太子帶去攻打皇宮就是自動投靠了昭王世子。而這些自動投靠的人基本上都是受到了周圍將士的煽動,他們說昭王世子纔是正真的帝位傳承者,因爲當年先帝就是想傳位於昭王的。再說當今天子殘暴不仁,爲了一個女人竟在雪災之後又加重了賦稅,到處大興土木,只爲博紅顏一笑。太子趙燁在國難之時發動宮變,而且想要謀害自己的父親,本來就是不忠不孝之徒……

這些大膽的言論流傳得很快。三人成虎的效應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再說昭王世子紀律嚴明,珍視百姓的生命與財產,也使得他的軍隊受到了普遍擁戴。

但是,只有一個地方不一樣,那就是大越皇宮。

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