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主的左右兩側,和家主平起平坐的那些雕像以及名字,都是現如今湖洱家族當中輩分極高的一些人,這些人的境界與修爲也許不足,但是,要麼輩分比當今家主還要高出一代,要麼,就是和家主同一代,但是也是一支獨立的宗親嫡系,領導着湖洱家族的一個分支。湖
洱家族歷史悠久,也非常龐大,只是宗親嫡系,就分爲幾十支,都能追溯到七八億年前,湖洱家族始祖的幾名兒子身上,每一支都擁有很多人,如果是小的分支,往往在歷史上都融合到了其他分支裡,也就消失了,還現存的,便是在排位上僅次於家主的那些人所代表的分支。
他們的身份,爲“宗家”,僅僅比家族低一等,按照湖洱家族的規矩,將來家主仙逝,這個位置不能傳給家主的兒子,必須傳給這幾十個宗親當中的一個。再
下面,就是“嫡家”、“支家”、“分家”、“旁家”等等,與湖洱家族的核心宗親關係越來越遠,但仍然有湖洱家族的姓氏,而每一個部分,都有一位領頭人,並配有副頭領,主薄,家族編史官等等職位。
這些排位如果對應到湖洱帝國,就會發現非常有趣。家
主自然是皇帝,而那些地位崇高,在排位上看與家主平起平坐的那些宗家,大部分並沒有官職或者爵位,也都居住在皇宮之中,他們並不參與到帝國的任何行政系統裡,他們要做的,只是協助家主,管理湖洱家族。除
了宗家以外,嫡家就是中堅力量了,他們也是湖洱家族的嫡系宗親,但是大多年輕,輩分略低,而且十中有九,都是家主或者宗家的直系子女。這
些嫡家,在東湖洱帝國當中,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比如東湖洱帝國地位最高的幾個官爵,分別是一百零七個大公爵位、三十五個王位、八大柱國,這些,都是嫡家,一個外姓也沒有。
嫡家之下,便是支家,支家一般都是比嫡家關係再遠一些的人,其中也有許多是嫡家的子女,宗家的子孫,他們也是湖洱帝國的中堅力量,一般都是小公爵、侯爵、伯爵。分
家的關係就比較遠了,一般是早在十幾代之前就與宗家和嫡家區別開的湖洱家族之人的後代,他們的祖上也都是湖洱家族的核心宗親,但是也許到了某一代,他們的老祖已經不再是家族的主體成員,傳承下來之後,就成了分家。
因爲歷代湖洱家族的人,只有嫡長子算是嫡系宗親,所以分家的數量就非常多,這些分家在湖洱帝國都是子爵、男爵,數量繁多,每一個的領地都很小,都不由宗人府直接管理,而是效忠於其領主。
最後的旁家,其實嚴格來說已經不能算是湖洱家族的人了,他們當中有許多甚至已經不姓湖洱了,應該說大部分都已經不姓湖洱了,但是往上追溯幾十代,他們也是湖洱家族宗親的後代,不過都是女子的後代,所以也流着湖洱家族的血統,也能享受到一些有限的福利,也比黎民百姓的起點要高一些,但是他們想要享受榮華富貴,必須建功立業,當中大多數都選擇在年輕的時候參軍當小兵卒,只要有了戰功,依靠自己旁家的身份,多少還是會有一些優勢,宗人府對他們完全是不管理,任由其發展,只是在宗人府的內府裡有名字記載而已。
所以旁家絕大多數能擔任的最高官職,也就是輕車都尉、帶土校尉等最低的官職和爵位,但也有能成爲子爵或者男爵的,那都是天賦極好,當然,也曾經出現過不少旁家子弟,成爲伯爵、侯爵的,不僅是天賦好,而且心性、情志都極佳,在這種情況下,宗人府不會考慮他們的出身,而是破格提拔他們,甚至有可能將他們從旁家移到分家裡,湖洱家族不僅最重視家族,也重視家族的傳承和血統的優良,所以別說是分家,就算不是湖洱家族的人,是外姓子弟,完全沒有關係的,一旦建功立業,表現出驚人的天資,湖洱家族都會通過聯姻的方式將其納入家族。
現如今湖洱帝國地位最高的官爵,八大柱國,全都是嫡家,可是如果仔細深究,就會發現,這八大柱國當中,有一個原本是旁家的子弟,地位相當低,可是天賦異稟,才華橫溢,在數千萬年前活躍的時候,曾經屢立戰功,被皇帝嘉獎,直接迎娶了皇帝的一個女兒,皇帝的女兒自然是嫡家,於是這位旁家子弟也改姓回了湖洱,入贅嫡家,成爲了嫡家的人。算
是一個傳奇了。
這,便是整個湖洱家族和湖洱帝國的結構,家族、血統比什麼都重要。
內府,外府之外,還有一座,側府。
側府的建立,是最近百萬年纔出現的,側府當中的牌位和雕像,身份也都相當尊貴,而且,無一例外,都是嫡家。他
們,是湖洱家主,也就是東湖洱海帝王的兒子、女兒。
足有幾百個牌位。
這些牌位都是用黑色的法則晶石打造的,每一個牌位上面,都隱隱約約浮現許多文字,比如其中五皇子的牌位上,就顯示“生機完好、心無旁騖,六道生靈”這十二個字,而在這十二個字的下面,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字,顯示五皇子“正在遊春園內,汲取知識”,說明他正在遊春園裡讀書。
這些牌位實時的顯示皇帝子女的狀態和動向。
而就在一刻鐘之前。第
三十五塊牌位,出現了一些異變。
側府內有許多宗人府的官員,大約有兩百多人,日夜監察這些牌位,注意皇子皇女的動向,一刻鐘之前,第三十五塊牌位,上面寫着“湖洱、望、魚兒,三十五殿下”,正在薩拉宇宙大東側,商路入口附近遊走。可
是忽然之間,牌位上就冒出紅光,這意味着望漁兒受傷了。一
下子宗人府的官員就亂套了,立刻便有人直奔皇宮深處而去,報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