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針刺般的疼痛

唐濤江來樹木嶺中學的時候並不知道是朱代東的論文被選上,當劉濤向他介紹朱代東時,他心裡想,這小子還是有些才學的。可惜,他也就只有點才學,在雨花縣,沒有關係沒有後臺,這輩子撐死了也就是當個校長,自己當初的決定還是沒有錯,爲了自己、爲了女兒下半輩子的幸福着想,這種窮小子就該一腳踢開。

“大學生的素質就是不一樣啊。”唐濤江雖然心裡瞧不起朱代東,但此時卻是緊緊的握住朱代東的手,一臉的讚賞。

還沒等朱代東回話,唐濤江已經與劉濤聊到了一起,朱代東也不想湊上去,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與唐濤江同來的還是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宋常漢,宋主任倒是拉着朱代東說了幾句話,朱代東心事重重,只是隨便的應付了幾句。

上車之後,唐濤江又對朱代東說了一句話:“還習慣吧?”

朱代東只是嗯了一聲,隨後唐濤江就與宋常漢說話,朱代東插不上,也不想插話,他只是靜靜的聽着,默默的想着心事……

在市教委指定的接待招待所住下後,唐濤江又與朱代東說了第三句話:“你好好看看論文,明天認真講。你好好幹,以後有機會我會把你調回去。”

那神態和語氣都像足了寬厚的長者,但是朱代東看來,卻有如戴着假面具的演員,而且聽他說的話,朱代東的耳膜像被針刺了似的,這樣的感覺在上次劉濤閒庭勝步的從胡麗華宿舍中走出來,說的那番話時也有過。

如果沒有過去的事,朱代東也許會感激涕零,但是現在,他只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算是回答。

躺在自己的牀上,朱代東卻翻轉難眠,也許是因爲晚上沒有喝酒,也許是因爲到現在耳中還刺痛異常。在學校的時候,朱代東也不一定天天就喝酒,比如寫論文的那幾天,他就滴酒未沾,但同樣睡的香甜,難道是因爲唐濤江的那番話?

其實今天與唐濤江在一起時,朱代東的耳膜就一直有些痛,但沒有晚上那麼強烈。對於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朱代東已經知道不可能再用醫學常識來解釋,這是有悖於任何常識的。除了無名道長,恐怕他說出去誰也不會相信,甚至還會將自己當成神經病給抓起來,因此他也不敢將這件事告訴任何人,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

自己的耳膜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問題只有自己能解決,當然,回去的時候也可以諮詢無名道長,但那老道除了會龜息大法,好像其他什麼也不會,看來明天得去買幾本醫學方面的書籍看看才行。

第二天在市教委的大禮堂,朱代東第五個上場演講自己的論文。昨天晚上唐濤江讓他好好看看論文,其實這篇論文早就印在了朱代東的骨子裡。他原本記憶力就不錯,到樹木嶺中學之後,他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更上一層樓,幾乎有過目不忘之能。這篇三千多字的論文原本就是他一字一句仔細斟酌而成,不要說背出來,倒背也是很流利的。

望着臺下來自全市各個縣市區的同行和教育局的領導,朱代東並不緊張,在臺上侃侃而談:“誇獎式教學是教師對學生的行爲表現給予高度評價,用點頭認可,微笑肯定,大姆指稱讚,或是用誇獎的語言對學生給予鼓勵,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種教學方法。實踐證明,運用誇獎式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創新精神很有好處。經過幾年的探索,我有如下體會……”

他的論文論據充分,條理分明,再加上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演講起來抑揚頓挫,令人賞心悅目。

演講完後,贏得了滿堂掌聲,走下臺後,唐濤江也是滿臉笑容的站了起來,在朱代東的肩膀上重重的拍了兩下,讓其他縣市區的人看到,雨花縣教育局的領導對這位年青教師是非常重視的。但只有朱代東知道,唐濤江不過是在演戲罷了,他演得出色,觀衆也很入戲,只有朱代東心中腹誹不已,但嘴上卻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來的,相應的,他還得配合默契,對着唐濤江微微鞠了一躬,這才坐回自己的座位。

中午吃飯的時候,朱代東甚至都不想與唐濤江坐在一桌,他與劉濤相比,朱代東甚至覺得劉濤似乎更加可愛些。但是今天朱代東的表現很搶眼,如不出意外,得個三等獎是穩穩的。手下人露了臉,身爲領導的臉上也有光,因此唐濤江主動拉着朱代東坐到了身邊,這讓朱代東悶悶不樂、苦不堪言。

幸好在桌上朱代東發現了一箇舊識,這才讓他的心情舒暢起來:“萬校長,你好。”他所說的萬校長大名萬建華,是朱代東初中時的校長,沒想到這次他也來參加了這個教育教學研討會。

“你是……朱代東!”萬建華很快也認出了朱代東,剛纔在大禮堂時,他就覺得朱代東很面熟,好像是自己原來的學生,現在對方開口,他一下子就記了起來。

“我是朱代東,萬校長近來還好吧?”朱代東很自然的坐到了萬建華的身邊,在中學時,朱代東的成績很好,年年都是三好學生,對於這位老校長,他也是由衷的尊敬。

“現在你們萬校長可是我們縣教育局的萬局長了。”旁邊一人笑着說道。

“副的,副的,我現在擔任教育局副局長一職,朱代東,你應該是今年畢業吧,怎麼分到了雨花?”萬建華在學校的時候就看重朱代東,剛纔聽他的演講,更覺朱代東是個人才,這可是芙蓉縣培養出來的人才,怎麼沒回來卻去了鄰縣呢。

“朱代東可是我們縣的教學骨幹,還在學校的時候就被我們給挖走了。”坐在桌上的唐濤江連忙笑呵呵的解釋。

“我說呢,唐局長,你們這是撈過了界,這樣的人才得還給我們芙蓉縣纔是。”萬建華與唐濤江也相識,兩人經常在市裡開會,當下也是故作嗔怒的說道。

“這可不行,像他這樣的人才,我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走的,最多讓朱老師等會好好敬你這個當年的校長几杯酒。”唐濤江笑嘻嘻的說道。

朱代東感覺自己的耳膜又是了陣刺痛。

但是唐濤江說的也沒錯,萬建華是自己敬重之長者,既然無法在他手下工作,多敬幾杯酒是應有之義。一桌八人,既然敬了萬建華的酒,當然也不能厚此薄彼,從唐濤江開始,朱代東敬了一圈。

雖然喝的是三十八度的西星酒,但飯桌上的杯子卻不小,一杯足有一兩多,這一圈走下來,一瓶酒就快見了底。

“朱代東,快坐下來吃幾口菜,喝急酒最容易醉。”萬建華見朱代東坐下來,連忙說道。

“多謝萬校長。”雖然萬建華已經是副局長,但是在朱代東的眼裡,他永遠是自己的校長。對於萬建華的好意,他當然不會拒絕,好像與無名道長一起喝酒時,這廝就從來沒有勸自己多吃菜,倒是他經常下筷如飛,生怕自己搶着吃了。

“朱代東,你這次爲我們縣爭了光,我代表教育局也敬你一杯。”唐濤江卻不給朱代東吃菜的機會,舉起酒杯就站了起來。

領導敬酒,這可是天大的面子,不可不喝,但是桌上的其他人在心裡卻是鄙視他,人家剛剛喝了近一斤白酒,你又來敬,什麼意思嘛?要喝酒也等別人歇會不是。

“我說老唐,人才不但要挖掘,更要保護喲,你這樣子可是會讓他躺着回去的。”其他人不好說,但與唐濤江身份對等的萬建華卻沒有顧忌,他雖然是開玩笑似的,其實直指唐濤江不懷好決。

“沒事的,萬校長。多謝唐局長,也多謝局裡的關懷。”朱代東將自己的酒杯倒滿,與唐濤江碰了一下後,一口就喝乾,喝完後還將杯口朝下,意思是一滴不剩。

見朱代東如此爽快,唐濤江原本想讓他在老校長面前出醜的想法落了空,他也是“酒精”考驗出來的幹部,看朱代東的架勢,再喝一瓶好像也沒問題。

“這倒是我孟浪了,朱代東,你確實不要喝急酒,現在仗着年輕沒事,等到你上了年紀,一身病就出來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唐濤江微微一笑,將萬建華的譏諷輕輕的化解,順便還當了回關心下屬的好領導。

朱代東感覺自己的耳膜再次有如針刺般的疼痛!

第78章 查無此人!第1202章 頗感爲難第1699章 革命工作第1724章 拂袖而去第945章 一百八十度轉彎第1306章 有些過了嗎第1939章 幸福時刻第987章 一個人的銷售第1883章 旁敲第1014章 朱市長好!第544章 市長有些汗顏第1664章 順理成章第746章 欠了朱代東的人情第1829章 幫忙第620章 雙管齊下第547章 進入一線第1313章 勒緊褲子第1579章 基本定了下來第1604章 無需擔心第763章 意外的信件第2047章 牆倒衆人推第1805章 權利的魔力第1739章 傳授第1698章 歎服第326章 善於抓機會的日本人!第1418章 求援?第九月百三十一章 政法機關不再從事經商活動第967章 交易第1604章 無需擔心第1764章 政治成熟第1819章 感恩的心第473章 幫倒忙第422章 中心思想只有一個第2023章 見效?第1352章 問題很嚴重第670章 不行就自己搞第18章 前世誰埋了你第372章 神情恍惚第639章 滴水不漏!第756章 一個小午就搞定第177章 嚴廳長?嚴伯伯第554章 朱書記的秘聞第501章 特別第九月百零六章 請朱市長做決定第357章 要重用年輕幹部!第1566章 保持增長速度第1307章 裝第715章 嘆息一聲第369章 領導的重視比什麼都重要第1844章 敞開心扉第111章 錢從天上掉下來第450章 以退爲進第1969章 池魚之殃第1921章 請問你是?第1351章 消除顧慮第2033章 不能、不敢?第2061章 細緻第1423章 當局者迷第942章 一個小插曲第1131章 忍無可忍第1290章 無視?第1324章 不太好的感覺第1250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415章 老書記的指示再難也要辦第1314章 支持的力度第101章 勸說第390章 真要的提拔了第1377章 面臨的危機第13章 家訪第1796章 妥善處理第1870章 女人的憤怒第1052章 無本買賣第254章 明爭暗鬥第631章 失聲痛哭第1270章 幸福的日子就要來臨第304章 打破常規?第1795章 勞師動衆第170章 對待行賄的手段第1719章 驚濤駭浪第1662章 蘿蔔第39章 你喝了六杯第56章 企管費泡湯?第631章 失聲痛哭第1984章 噁心第1480章 腳下一軟第705章 聽從組織安排?第251章 水落石出之震驚第554章 朱書記的秘聞第1470章 暫時、臨時?第824章 四到六個億第1612章 能幹事的幹部第2056章 比關係第1913章 先河第1223章 官運亨通?第1099章 巧遇第431章 朱代東的喜事第1117章 人脈廣?第2027章 暫時還不行第1666章 朱代東的態度第665章 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