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生物革命

鄧雯的光影投影出現在會場後,而陳約翰愣了愣,然後笑着抽出了一個盒子,盒子中是一個精密的電子機械,而電子機械內部核心是一個超能晶體(葛天行的能力晶體)。——葛天行的光影也出現在了這個會場上。

兩個勢力的最高權力者,在以這種方式。相互接觸了。

葛天行目視着會場上鄧雯的投影,磁性的聲音對鄧雯說道:“你想知道,你和他的不同在哪嗎?”

鄧雯語調對突然出現的葛天行有些意外,不過她很快收齊了意外,努力用不在乎的說道:“哦,你說說唄?”

葛天行說道:“他(盧安)一直都是通過讓別人需要他,來導引大家按照他的意思前進。而你和我卻在用強力去領導。”

鄧雯聽到這罕見沒有出現任何反駁。的確,盧安專注於發展,發展足夠的高度,在大家需要面對問題的時候,出來導引大家解決問題。。

鄧雯深呼吸一聲,對鄧大能點了點頭。傲慢是鄧雯的天性,但是鄧雯,唯獨在盧安面前的垂首過。面對這樣的解釋,鄧雯沒有說話,表示了默認。

##

葛天行和鄧雯的之間的對話給接下來的成功締約定下了基礎。

來自兩級的兩大勢力達成了密約,簡稱兩極同盟。

在密約中,南極的超能力者將加入聖靈教。這是黃金時代的錢最強的能力者組織通過這個密約掛靠到了一個靠譜的工業勢力上,兩方的同盟發揮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水平。

而雙方的同盟後的三個月後,全球經濟就受到了影響。——因爲陳約翰的的能力在聖靈教得到了極大的運用。而陳約翰的能力(有機控制)南極洲他是處理鱗蝦,以及製造生物戰劑。而在聖靈教後,很快爲該勢力的農業開了一個大掛。

#

第三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地球人類的各種生產生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農業的改變。——基因武器已經出現在這個世界上。而基因武器的主要攻擊目標不是是複雜基因鏈的人類和動物。而是的 水稻,小麥,高粱,玉米傳統作物。這些傳統作物合成澱粉爲人類提供所需的有機物。但是澱粉只佔據傳統作物的一部分。一旦這個含有澱粉的種子生長不出來(小麥無法灌漿),就是絕收。(絕收不等於寸草不生。)

基因武器讓大量的傳統作物變成了只生產纖維質的廢物。爲了規避基因武器對傳統農業的破壞。所以人類新農業轉變成收穫纖維質,後加工轉澱粉的生產方式。而陳約翰的能力能夠大規模轉化

#

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聖靈教的農業開始崛起。除了陳約翰抵達後對聖靈教的農業開掛和農業生產技術變革還有有兩種原因

第一。氣候的改變適合農作物。

隨着聖靈教控制了北冰洋地區,大量的海面浮冰在冬季,變成了寒冰要塞的一部分。而大片的海面裸露。在整個冬季都是裸露狀態。在大氣風力吹拂下,更多的液態水進入了大氣層中。 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降水量大幅度增加。同時冬季的氣溫也大幅度增加了。這導致了西伯利亞地區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改變。

第二。三戰後五星區的開啓了新的工業革命,而在新的工業革命中。對有機物的消耗,超過了石油,鐵礦石,而且還在年年增加。市場需求旺盛反而催生了的聖靈教有機物產業。

石油因爲內燃機革命,變成世界主要命脈產業。而現在生物技術讓,有機物成新的命脈產業。

###

歐洲,中央堡壘中。大量的權利高層在這裡聚集。

神眷者,福格特,站在會場的中央,說道:“各位,將諸位召集在一起,打擾各位休息了。但是必須告訴大家,現在世界發生了新的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鋼鐵和蒸汽的革命,我們徹底解決了那些需要蠻力的勞動。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內燃機和電力的革命,可觀的能源,可以通過電線送到各個廠家。而內燃機讓我們每個人能夠更加輕鬆地利用機械。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計算機爲首的革命,有一些簡單繁瑣的勞動,無需我們如同機械往復一樣的勞動。只要計算機設置好程序就行了。

第四次工業革命,可以說智能革命,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各位已經見識到了這種革命的威力,二十年成長的人類,擁有複雜思維情感,可能迸發靈感的,創造未來的人類。在戰場上,會被一個熟練瞄準,判斷敵人。選擇合適戰場地形,的簡易思維所殺害。

智能在生產線上同樣的明銳,能夠判斷處理大量的工作。但是智能匹配的感知力(傳感器技術),在上個世界大戰並沒有革命性突破。

(注:在二十一世紀,智能芯片生產水平,產量年年攀高,芯片技術變革了很多代,但是導彈的對應的靈敏感光零件,在製造技術上依舊沒有突破。導彈速度很快,在最後幾百秒,判斷鎖定目標,需要極爲靈敏的感光設備,而這種高精密的感光設備讓導彈技術居高不下。)

福格特拿出了一個玻璃瓶,這個玻璃瓶非常小,內部有着一系列電子設備,但是最主要的是,這個對接了一個活體。活體的生命維持是靠着營養瓶。

福格特拿着這個玻璃瓶,深呼一口氣對着衆人說道: “這是現在五星區現在的最新技術。未來能將導彈成本下降到香腸的級別。”

福格特的話說的比較誇張,因爲這是主要爲了向着國內議會大佬們索取足夠的研發經費,所使用的專門措辭。

#

這次也是一樣,生物科技能夠大大降低傳感器,但是要降低到香腸的就是誇張了。畢竟靈敏的生物器官也不是那麼好生產的。最多是將一枚導彈的價格降低到兩枚不制導火箭炮的價格。

傳感器越靈敏在製造工業上就達到納米的級別。

從微尺度上來看,蒼蠅的複眼就是極爲複雜的傳感設備。人類要用無機物製造類似供能的傳感設備,成本不可估量。當然大部分生物的熱感知器官,僅僅符合它們自己的生命用途。

爲了在自然界生存而演化的基因和人類的生產需求不同。所以人類需要對昆蟲進行有目的新的基因修改,實驗培養在生產中測試,最終選定何時的生物器官作爲傳感器,作用在生產上。

###

不過,歐洲方面的擔憂非常合理。——因爲歐洲人發現,第三次世界大戰打完後,卻丟掉了最重要的目的。

世界大戰的目的是爲了全球分工和利益分配。——例如另一條時間線的美國在二戰後,一手控制着石油產地,然後一手控制着汽車工業和芯片工業。全球的產業鏈最關鍵的兩個點在自己的秩序下。主導全球分工的利潤大頭。直接耗死蘇聯。

而現在最新的工業革命中,有機物很顯然將要變成世界最重要的原材料。而讓有機物有大量附加值的產業在五星區。全球新工業革命的利潤點不在歐洲手中。這是國策上的全面失敗。

二戰日本之所以會失敗,因爲只掌握了絲綢紡織這兩個國際利潤產業。內燃機革命相關的汽車產業。電力相關產業,歐美沒把利潤放給日本。在這兩個領域沒有市場利潤,就代表這兩個領域的新興科技發育不良。僅靠軍工業支撐的。最後在戰爭中,造船,鋼鐵,內燃機,雷達科技,電子控制科技,各個領域全方位被美帝碾壓。

#

生物技術革命開始了,在黔地上千家實驗室,每年消耗大量的有機物,進行生物實驗。

當然並不是實驗什麼超出人類想象的物種,而是將生物的某項特製培養到極點。——這並不是培養生化危機裡面的怪獸,只是培養蟲子小玩意

讓蟲子進入生產線讓冰冷的金屬機械在得到芯片智能後在得到生物的感知。比起直接上來就人機結合,現在這種讓機械和簡單生物的感知器官對接,風險要更低。

在五星區,四川區域的工廠中,生物科技已經開始了運用。當然從生產線上看到的依舊是金屬風格。當然在這個自動化生產線上,一個個插入式金屬方框元件潛入到生產線上。而此時生物技術的成果就在其中這機械金屬框中。一個個特定培養的生物蟲被狹小培養倉束縛,在塑料管道的營養物質供給下苟活。

它們的受到光熱刺激都會將電信號,精確傳遞數據給生產線。從而讓機械生產線的智能系統進行判斷。目前這類蟲子的壽命只有三到四天,時間到期後,就會被更換。一個自動化工廠,數十萬個傳感器,每天的更換量巨大。就像人類的細胞一樣。

這種二十四小時工作,零工資零休假,工作四天過勞死的情況,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殘暴的工廠,但是蟲子不會鬧騰革命。——人類壓榨蟲子,解放了自身。

703 恐懼逼近494 歧路518 時精時傻585 會死498 極端的誕生743 幕後政治115 飛者非鳥,潛者非魚743 幕後政治581 感性和理智652 獨航865 理由不充沛162 欠缺?!646 戰線已崩274 思想控制320 臨走放個大603 走出新手村464 歷史孤島420 報復493 離局300 毫無痕跡116 進度緊張818 超時代247 自私的理由754 生物革命373 筆直的光394 越來越多的亂線91 難以平淡687 遠征892 最大敵人246 社會啓動415 “我” 的容器76 標準232 宴495 滅絕開始855 舉焰742 權利聯合367 開始變動449 奇蹟爲意志正名786 中東陰影12 無法繼續357 佳節的寂寞497 四平八穩72 收集者306 再次倖存278 金瑞黨爭726 科技buff301 暴露了296 存活任務611 諷刺的結果758 背景板變化90 歸零126 合作583 紀律嚴明436 先期遏制877 戰爭下的小事。624 謊言宇宙234 能術世界589 詐屍的隊友298 狂熱中的密謀874 攜手660 高維之謀417 當權者101 疑惑576 心靈交鋒。148 皆歸579 天平500 城中躲藏451 盧安的救世266 未來516 思維援助40 對話任務705 十日之待523 高高在上709 星空宣戰。169 風暴535 執行戰爭543 顯現162 欠缺?!361 私自交易245 賣身215 “慫” 可以安全678 百態67 殺之名868 轉折606 控制自己355 被貫徹的性格65 網608 奧斯帝國744 人間之塔何時能成?235 進入任務268 伸向天空的爪牙473 爲刀不自知344 融入社會425 忍不住盡責236 巨月世界677 藍星會議723 生產力催動的變化240 一路上469 智能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