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5

齊國的王太子與中原的皇太子,都是一出生便被冊立的嫡子。

不管當初的齊王與今上二人爲了龍椅爭鬥了多久,也不管趙構與趙桓身份上的差別,乃至更早時候趙桓與趙楷的鬥爭,那一切都在趙構冊立嫡長子趙琯爲太子,並且英年早逝,叫小小年紀的趙琯飛快的登上皇位寶座的時候都結束了。

立嫡立長剎那間成爲了大宋及其各藩屬國的政治正確,甚至趙宋還以此爲藉口插手了日本的內部政治鬥爭。

趙琯、趙瑗兄弟大婚之後,都成日裡泡在‘後宮’,直到一個個嬪妃被種上了種子,甚至是瓜熟蒂落有了正式的子嗣後,纔是舒了一口氣。

沒辦法。趙構這一系的子嗣太過稀缺了。

當他們兄弟各自有了繼承人,並且繼承人還各自擁有了多個備胎之後,彼此纔算真正的放鬆了心中的那根弦。

趙琯在自己的嫡子落地之後,嬰孩方纔滿月,便被冊立爲皇太子了。立嫡立長,這不僅是在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也順帶的在禮法上夯實了自己的統治根基。

趙瑗則更是有樣學樣,一邊在學自己大哥,另一邊也是在向皇城的那對母子獻自己的膝蓋。

看,我也是立的嫡子,我絕對服“嫡”的。

閒話少說。

趙恆前來碼頭相迎,船隊內的一干人等紛紛見禮。內中摻雜着一些紅頭髮、黃頭髮的白番,很是惹趙恆的矚目。

要知道,中國大開海路已有些年頭,白番並不稀奇。可無論是天竺的白番,還是天方的白番,亦或是少量來到的拜占庭人,那都是黑頭髮。至少趙恆見到的白番,近乎全部是黑髮。

少數棕色或他色頭髮的人也有,但都是少量存在,且出現時間零零碎碎,根本形不成慣例。哪像現在,一下子見到了這麼多‘五顏六色’?

還好大家‘語言’是相通的。

歐洲來使都懂拉丁文,而後者也是東方各級同文館中必教授的‘第二語言’。

這種發源於意呆利拉丁姆地區的語言,隨着羅馬帝國的擴張而強大,即便是東西羅馬帝國分家之後,希臘文成爲了東羅馬帝國的通用語,其依舊是僅次於希臘文的第二語言。

而至於在西羅馬帝國的屍體上建立起的那一個個西歐國家,還有中東歐各國度,拉丁文也始終屹立在‘第二語言’的位置上,不可動搖。

趙恆很樂意與西方來人做面對面的直接交流,因爲這能讓他“無意中”收到不少第一手的消息。

雖然他面兒上不關心西方各國的文化美術,也不關心他們的軍事政治經濟,更不關心他們的信仰,而只是對這些國家的歷史感興趣。

但實質上呢?他覺得自己通過一次次交談,真的知道了不少東西。

這些信仰着景教的西方蠻子,真的就是一羣愚昧無知的蠻子啊。即便是貴族,他們的生活和生存,也叫趙恆實在無法想象。

當然,這也很有可能是他反過來被那些西方來的蠻子給耍了。

你可以從物質文明上鄙視一個國家,但你不能否認,任何一個民族中都是有聰明人的。

就如中國這邊急需對西方各國的瞭解認知,西方各國又何嘗不希望更深切的認識到中國呢?

要知道,無論是近些年天方局勢的變化,還是景教世界在東北部所感受到的壓力,那都讓他們揣測不安啊。

撫州城裡,趙瑗對返回的大宋官員,及隨行的外國使臣招待熱情。

對西方各國的社會、軍事、政治、經濟等各類情報都關心有加。可實質上呢?他心中一點也不急的。之所以表現的很急迫,那只是在做樣子給外人看。

自始至終,趙瑗的目光都只看向東方。

這些年伴隨着對澳洲周邊海域的探勘與開發,趙瑗並沒把注意力投向澳洲,而是藉機把南太平洋探索了七七八八。

並且在幾個島嶼上建立起了隱蔽的據點,還發現了中央島鏈(夏威夷),下一步就要真正的去接觸美洲了。

他才無心去歐洲搞事情呢。

有那個船隊運輸力,他偷偷的去美洲‘開疆擴土’,那不是更美麼。

誰叫北邊的他大哥,這些年眼珠子一直盯着南洋,一直盯着天竺、天方和西方呢。

當初老頭子在的時候,一南一北派出的探險船隊,南面的發現了巨大的澳洲,北邊可也一樣有着巨大的收穫。

但北方真的太冷太冷了,無論是朝東還是向西,亦或是向北,除了冰雪就還是冰雪。

趙瑗見他大哥繼位以來再沒有向北接着去探險,哪怕是親政之後都只把眼睛盯着南面、西面來看,而從不去看東面,心裡頭是一百個感激。

這纔是真大哥啊。

日常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穩坐釣魚臺的趙瑗一點也不着急。看着吳國、陳國、許國的人手在撫州蹦蹦躂躂,心中很有種智商上的優越感。

齊王后韓氏也不喜歡見歐洲使臣。哪怕在來東方的海路上,這些使臣及其家屬,一個個都已經接受了東方禮儀的培訓,更在入宮前沐浴更衣,身上並沒甚麼異味。但那些人無意中表現出的神態和動作,落在韓氏的眼中還是充滿了粗鄙。

韓家也是世代官宦的大家族,韓氏自幼便生活在一個很重視規矩禮儀的環境下,現在看西方使節自然是不入眼。

原時空現代,說起了禮儀規矩,彷彿歐洲的貴族範兒就是逼格,就是高人一等。

可事實上比之東方完整的宮廷禮儀,他們就太糙了。更不用說是眼下中世紀這個時代了,一個歐洲貴族吃飯都下手的時代。

至於王宮裡的其他小王子小公主們,景教世界唯一能讓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也就只有一堆‘形狀古怪’的樂器了。至於西方各國使臣奉上的禮物,不管是王子公主,還是趙瑗本人,都不過新奇幾日罷了。

實在是,他們見得好東西太多了。

宮裡是不稀罕歐洲人,可是民間就有不同了。

趙瑗的目的是向東不假,可這是絕對的王國頂級機密,平常人根本聽都沒聽說過,很多人還都把眼睛盯向西面呢。

齊國離中原本土距離近,又處在中原去南洋的海路上,地理位置乍然一看是不如淡馬錫多也,但就跟趙瑗派王彩一塊西去時對外說的那樣——分一杯羹麼。

船隊在撫州灣逗留的這十幾日,整個撫州都熱鬧非凡。商人們是抓住機會,大賺了一筆。

那些隨船的歐洲使臣和商人們,哪怕知道前往北方,自己能見到更多更好的絲綢和瓷器,可當一件件比他們的心裡價位便宜了許多許多的‘寶貝’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還是有人忍不住。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番外2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