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

對於勤奮的崇禎皇帝言,今年的七月份是一個悲喜交加的時節。

先是朱仙鎮官軍大敗,十八萬大軍因爲左良玉的怯戰——其見農民軍勢盛,乘夜掠諸營馬騾向襄陽南逃,督師丁啓睿、楊文嶽和其他三路官軍見之也爭相奔命。李自成立即派精銳繞道截擊,左良玉部陣勢大亂,紛紛墜入農民軍預掘壕溝,相互踐踏,死傷慘重。起義軍一戰獲降卒數萬,馬騾7000餘匹,軍械火器不計其數,復圍開封。

惡訊傳來,崇禎生吃了左良玉的心都有了。可是人家遠在湖廣,手握重兵,崇禎帝又能奈何呢?

還好關外緊接着就傳來了喜訊,卻是鄭芝龍盤踞牛莊,見已經吸引了鬆錦前線的清軍回援,便立刻出偏師直插松山外海,派人與松山城內的明軍溝通後,兩相同時發作,內外夾攻,一戰救出了松山圍困的明軍近萬(洪承疇虛報數目)。

雖然緊接着杏山明軍就也突圍了,塔山的明軍也無奈的退去了,但不管怎地來說,這都是一大喜事。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原時空裡,松山明軍一滅,緊接着塔山明軍便被清軍攻滅,然後杏山城內的七千明軍不戰而降,錦州城內的祖大壽也跟着收降。寧遠城以北區域的三萬餘明軍,全軍覆沒。

而現在呢,洪承疇活了,杏山突圍了,塔山撤了,雖然丟了半個錦西走廊,把人祖大壽實實在在給賣了掉,但三萬多明軍保住了六七成不是。

多出了這小兩萬兵馬,這對大明朝而言可不就是一天大的喜事麼。

最重要的是洪承疇活着去京師了。

這位備受崇禎帝信任和倚重的人,沒有陷入清軍手中,選擇投降。而是腳步輕快的去了燕京。

崇禎帝自然不能不懲罰他,可崇禎帝對洪承疇的信任卻不會動搖幾多。更重要的是,洪承疇是用親身經歷證明過自己剿匪本領的人,把李自成殺得只剩下十八騎落跑去商洛山,一手將沸騰了十幾年的明末農民起義給打壓到了谷底,這樣的人才正是如今的崇禎帝所急需要的。

但鄭芝龍卻很懷疑洪承疇有沒有那個本事來力挽天傾。

現在的農民軍可不是當年的農民軍了,在一次次擊敗官軍的同時,各路農民軍早已經吸收了大量的官軍敗軍、俘虜,質量比之官軍也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那一片石之戰裡李自成的老營表現,那還是挺能打的。

洪承疇真的還能把現如今的李闖王給再度打壓下去嗎?

鄭芝龍是不信的。

短短的三年時間,崇禎帝已然把手中的籌碼揮霍了七七八八,無論是關內還是關外。大勢已成的不止是黃臺吉,還有李自成。

現在關內唯一還有戰力的官軍,就是孫傳庭所率的秦軍,但現在的秦軍卻不是當初的秦軍了,這是支由孫傳庭一手帶出來的軍隊,崇禎帝還能讓孫傳庭讓位給洪承疇嗎?

而且聚集在寧遠的明軍早晚要散開了,大明朝九邊重鎮,可不是隻一個關外遼東!

一壞一好兩個消息讓崇禎帝心裡很是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所以到了八月裡,接到鄭芝龍‘無奈’放棄牛莊,引軍退回覺華島的消息後,他心裡竟是很平沃。

都是這些年裡被一個個壞消息給磨練出來了心境,再則,他也心知肚明,鄭芝龍願意聽從號令固守牛莊的可能性,本就不是很大麼。

不過當錦州祖大壽降清的消息傳到後,崇禎帝還是勃然大怒,直要下令將祖大樂給砍了。他對祖大壽是早芥蒂,現在直要算總賬了。

鄭芝龍不去理會京城內的風雲變幻,優哉遊哉的享自己的福。自從撤軍之後,他整個人都有些“變”了。一股發自心底裡的慵懶感,人就活像是一頭吃飽喝足又美美睡了一覺的老虎。雖然外表很嚇人,實則卻沒有半點的攻擊性。

他很滿意自己這段日子的表現,從韃子身上唰到了不小的名頭,與周延儒的交易,與吳三桂、馬科、白廣恩他們的交易,各取所需,很是補充了自己的短板,可說是叫他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

那就像那吃飽喝足的老虎,只想那麼懶洋洋的休息一陣,纔不去管森林裡的兔子狐狸多麼喧囂——燕京城內現在有多麼鬧騰呢。

洪承疇絕對不願意看到祖大樂被殺的啊。這人用在中原,還不失爲一能將勇將。

橫豎崇禎帝現在是不可能招鄭芝龍進京,這算是一個潛規則。就是朝廷在奈何不了祖大壽、左良玉和鄭芝龍一類人的情況下,就不可能下令讓他們進京,省的鬧出不好看來,讓朝廷憑白丟了面子。也讓中央和地方實力派之間撕破那層並不堅韌的麪皮!

對於大明朝而言,鄭芝龍如此般給力已經是意想不到的意外之喜,不能再奢求更多了。

只會給他套上一堆虛銜,如左都督,如驃騎將軍。前者是一慣例,就好比巡撫加右僉都御史,總督加兵部侍郎或尚書銜。

驃騎將軍是正二品,武職散官,等到明年鄭芝龍便是不建立半點功勳,明廷爲了拉攏他也會繼續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

是的,就是老奴當初的那個龍虎將軍。這是明朝武職散官稱將軍者的最高階,再上的正從一品四階,就與文官同名,分別爲特進光祿大夫,特進榮祿大夫、光祿大夫、榮祿大夫。

而至於崇禎皇帝發來的賞銀,鄭芝龍只覺得有些諷刺,他還缺那五十兩白銀嗎?但話說回來了,這也不能怪人崇禎皇帝不是?這規矩是人朱洪武定的。

水師沿着海岸線南下,順風而行,縱然鄭芝龍有意減低速度,在路過鬆山、錦州時候,挑逗了一番清軍,船隊抵到覺華島也只是三日時間。

沈廷揚看着漫步從船舷上走下的鄭芝龍,回想過去的數月時間,一時間真的有一種白雲蒼狗的感覺。

幾個月前的鄭芝龍,雖然貴爲閩海王,實力雄渾,但說真的,其被人在中原真的無有大的聲名。政治聲望近乎於零。

但現在的鄭芝龍呢?已然是士紳口中的一代名將,百姓口中的擎天玉柱。

沈廷揚別看人在覺華島數月不帶外出的,可他對關內的變化,對鄭芝龍與周延儒的交易,對鄭芝龍近來聲望的猛漲,那都是歷歷在目。

所以,如今的鄭芝龍,不同於往日的鄭芝龍也。

跟着沈廷揚一同來迎的沈楠光和江哲二人,前者沒甚好說的,江哲看着鄭芝龍卻心中起了嘀咕。

他尤記得當日初見洪承疇時那人的風采。

雖是文人出身,但到底手握大軍,更曾決勝沙場。即便脖子上裹着白紗,整個人也自有一股英雄氣。眉宇之間看似風輕雲淡,實則卻暗藏殺機。

總的來說,那就是一眼看上去就給人一種不一樣不一般的感覺。

而現在的鄭芝龍呢?

江哲揉了揉眼睛,就懷疑自己是不是看到了一富紳員外。

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番外1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