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

趁着強勁的東北季風,一艘大海船正乘風破浪,向着南洋駛去。

冬季裡的南海氣溫依舊舒怡,哪怕北地早已經是冰天雪地。

趙信立在高高的船艉樓上,迎面吹着風,臉上即浮現着激動,也表露着忐忑。這是鑽入敵人的肚子裡頭行事啊,真要露出馬腳,別看他姓趙,乃大宋宗室也,也一樣免不了送命。

因爲他的任務是細作勾當啊。

這艘船上運載的幾十號人,一半是這段時間朝廷暗中收攏來的白番。

錦衣衛對這些白番進行了爲期三個月的培訓,現在將他們送來南洋,那就是要潛伏下來。探聽三佛齊等土著藩國的情報是一,探究南洋的天方人勢力是第二。最好是能跟天方商人扯上關係,同當地的教團長老們搭上腔。

這些白番絕大部分也是天方人,但他們或是走投無路的天方人,或是被人當做奴隸買賣的天方人。

主要來源是東南沿海的幾座商貿重地,或是西北的大草原上。

被趙宋帝國收攏了後,很自然的就順服了來。

畢竟國家這東西對這個時代的人言,還有些奢侈。在城頭變化大王旗甚是普遍的中亞,一個王朝從初興走向滅亡,也就百多年的時間,這些天方人從出生的那一日起就聽多了起起落落的故事。更別說即便是天方世界裡都不是塞爾柱人一家獨大,這些天方人的國家觀念相當薄弱。

在調教這些白番的時候,更叫錦衣衛感覺到‘堅韌’的還是那信仰兩個字。但是在生死麪前,信仰似乎也不那麼重要了。

畢竟天方信仰的傳播,那也是一手持刀,一手持經書而來的。

總之在生存面前一切都可以改變。

阿卜杜拉曼此刻就溫順的跪倒在一尊玉皇大帝神像下,心中唸唸有詞,祈禱着這位大天尊能保佑自己平安。而至於自己死後會不會下火獄,在該信之後,他就不想這事兒了。

就跟那教官說的一樣,真神也好,大天尊、道祖等也好,就算都是真神,那也重要有地盤的。他阿卜杜拉曼該信之後,就是大宋朝的人了,即便日後死了,那也歸大宋的神仙管。真神這個纔出現了區區三四百年的小神,又憑什麼能大的過玉皇大天尊和道祖這種幾千年前就已經存在的大神?

人都是會心理建設的。當人下了一個決定之後,他就會在接下的時間裡爲自己尋找無數的理由來讓自己堅信那個決定是正確的。

阿卜杜拉曼就是如此。

船隊裡像他這樣的人並不少,就是一些還有些勉強的,實則也已經拜了老君了。

而除了他們這些錦衣衛要投放去的細作,船上還有百十號人手,裡頭有隨行的船員,也有轉職護衛。畢竟這個時代的大海上可不講仁義道德,所謂的船主,一個個全兼職海匪。

要是這艘船半道上被人給劫了,那可是出大事了。

船隻沒有直抵舊港,而是進了淡馬錫。後者也僅僅是一個不大的小海港,但它的名氣卻不小。因爲這個海港乃是一個趙宋王爺花銀子從三佛齊手中買下來的。故而,這淡馬錫海港還很簡陋,可名頭卻早就傳遍了南洋各界。

不管是白番還是土著,全都知道淡馬錫未來的前景,絕對不可限量。

因爲那些華商的海船先天上就會朝淡馬錫涌去,尤其那地方的地理位置還很突出。

不過這淡馬錫到底只是租界,而不是大宋領土。這裡的行政和軍事體系,也只是那位大宋親王的私有財產,而不是歸屬趙宋帝國。所以軍事力量並不強大,更因爲之前租賃時候簽訂的契約,而讓三佛齊對之有嚴格的限制。

碼頭棧橋還是那種由原木搭建的簡易棧橋,船隻靠入了泊位,卸下了大量的物資。

從綾羅綢緞到瓷器漆器,從藥品茶葉到筆墨紙硯,南洋各國有太多的物品供給要依賴趙宋了。

此外還有一些軍器,但數量不大。因爲淡馬錫的軍事力量有限麼。

但除了那些要釋放的細作,船上多少還有幾個從本土蒐羅來的各類人才,包括兩名大夫、兩名裁縫、兩名獸醫、兩名泥瓦匠、兩名鐵匠、四名木匠。

趙楷也是“老子的隊伍剛開張,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兼之淡馬錫環境特殊,只能螞蟻搬家一樣,慢慢的往島上倒騰。

像納土納羣島,還有麻逸,也就是後世的呂宋,那裡的港口建設速度在這個時代裡可是超級神速的。

趙信也跟在隊伍中下了船,淡馬錫情報站的負責人笑容滿面地前來迎接。這可是他的頂頭上司。

而此時的呂宋港,也就是後世的馬尼拉。

一艘掛着獅子旗號的天方大三角帆船正緩緩地駛入港口,船主優達摩立在船艏,看着短短時間沒見,就變得面目全非的呂宋港,心中直有一股忍不住的驚訝。

上次他來到這裡的時候,呂宋港連城牆都還沒建城,但現在這裡卻連燈塔都快要完工了。

岸邊,早等候着的市舶司官員,邁着有條不紊的步伐,帶領隨從登上了海船。早在船隻入港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做着準備了。

因爲這商船在被允許入港之前,是隻能停泊在馬尼拉灣海面的。

很隱蔽地接過船主放在他手心的幾塊寶石,官員這才慢吞吞地進入船艙,開始檢查其內裝載的貨物。

“都是上好的銅錠、錫錠和棉花,全是免稅的戰略物資。好吧,優達摩船長,你可以去報關了。快點辦理手續吧,我得恭喜你做了一筆好生意。我大宋近來銅價又有新的增益,現在銅錠的行情非常好,你賺大了。”

這官員乃是一個在南洋出生的華裔,抽檢了一些貨箱後,立刻朝那船長笑着說道。

不要奇怪爲什麼這樣的人能在馬尼拉的市舶司有了一席之地,他們能說土著語言和天方語言,甚至有的還能懂得天竺的泰米爾語,那就是市舶司最需要的人才。

優達摩就是一個來自天竺朱羅帝國的商人,從天竺大陸向南洋販賣銅錠、寶石和布匹,那是一個穩賺不賠的好生意。只要他沒有碰到風暴或是劫匪。

第二次跑呂宋航線就能大賺一筆,這叫優達摩很是高興。陌生的商途總能讓很多人‘不戰自退’,而也就是那些沒有冒險精神的人,才能叫優達摩在剛剛結束的第一次呂宋貿易之後,短短上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貿易之旅。

他根本沒有返回朱羅,而是在舊港大肆收購了中國人所急需的銅錠、棉花等物資,然後再次來到了呂宋港。

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危矣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九十章 無恥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二百一十章 把“聯虜”給攪黃了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十章 好法子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