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

身材幹瘦的範坤跟在周家長隨的身後,急急忙忙的跑着,那長隨還在前面連聲催促。無奈何,他家的主人太震驚了。誰讓範志完爆出的捷報太驚天動地了呢。

鄭芝龍北上月餘,先後克復耀州、海州、蓋州、牛莊四城,斬建虜上千。真把周延儒喜得不能自己。

這對他而言可真是一場及時雨啊。

肩膀上的壓力能減輕許多,雖然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他現如今的劣勢。但就像疲憊時打了一針雞血一樣,總是可以振奮一時之精神。

現在時間都崇禎十五年了。

關外的鬆錦之戰還未徹底瞭解,關內中原之地進行的朱仙鎮大戰卻已經如火如荼。

二月,李自成、羅汝才聯軍襲破襄城,殺明三邊總督汪喬年,三月連破中原東部城邑10餘座,四月圍攻開封。明廷聞訊,命戴罪之身的侯恂加兵部侍郎銜督促老部下左良玉與總督孫傳庭率軍渡黃河,救援開封。眼睛一轉,似乎把左良玉坑死汪喬年的事兒就忘記了。

侯恂爲左良玉的恩主,當年一手將逃兵身份的左良玉提到了副總兵位置上,明廷這是期望着左良玉能看在侯恂的份上買些力氣。而孫傳庭手下則有着關內最爲敢戰的明軍——秦兵。

然而左良玉驕橫難治,侯恂的面子也不全買。當初汪喬年之亡就有其所部下湖廣兵見死不救的緣故。孫傳庭收拾汪喬年舊部,整合秦兵,方有點起色就被調去中原,結果糧食都不夠吃,戰陣能勝纔有怪。

二者被農民軍擊敗後,崇禎帝就再令命督師丁啓睿、保定總督楊文嶽偕總兵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等率兵18萬(號稱40萬)往援開封。

那關外的明清決戰,明軍已經是大敗。如果關內的這一場大戰,明軍還是失利,大明朝就真的完了。至少北方各省是完蛋了。

周延儒對於這事兒倒沒有太迫切的認知,他覺得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崇禎帝眼中的形象。

將侯恂從大牢中提出來,並任命爲兵部侍郎,督軍救援開封,這是他提出的建議啊。現在侯恂落得大敗而歸,周延儒在崇禎帝眼中自然是要丟分的。

可偏偏周延儒又不能放棄侯恂,誰讓侯恂是老牌的東林黨呢?

周延儒雖然不是東林黨人,卻是藉助其力復相的。侯恂父子兩代俱爲東林黨,兒子侯方域也是現今復社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周延儒還真不能不給其撐腰。

這是無奈之舉,但也是公平交易。

周延儒在崇禎朝早年被溫體仁算計,無奈歸鄉,卻因爲溫體仁而與東林黨和復社的關係更加親密了。“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句話被其貫徹甚深。這也就是東林黨和復社之所以極力促成周延儒復起的原因,因爲周延儒雖非東林,卻勝似東林,在崇禎帝眼中還甚有迷惑性。上臺之後很是重用了一波東林黨人。

現在正覺得壓力巨大的周延儒,陡然接到另一個得意門生範志完使人送來的捷報,可說是驚喜交加。

就範志完所言的‘運籌之功’,他是志在必得。

但如何讓一個遠在京城的首輔大人,忽然的對關外戰場具有了運籌之功,這就不是範志完在書信中三言兩語所能交代清楚的了。

範坤名義上是範志完派來京城來送信的,實則,他纔是那一封信。

“小人見過閣老……”範坤恭敬的見禮。

周延儒不耐的揮揮手,見範坤直起腰來,便急不可耐的對他問道:“叔愷(範志完表字)信中所說鄭芝龍之事可是真的?”

“戰場遠在牛莊,我家老爺未及親去查看,是以此事還有待覈實。但閣老可以放心,鄭芝龍所報虛假不了。”後者到了遼海後,幾次派人報捷,那可都不是假的。有韃子的人頭做證。

“這麼說叔愷並未親眼所見那頭顱了?”周延儒纔不會把事情的‘真假’寄託在鄭芝龍的誠信上呢。

“鄭芝龍只送了一部分。小人來京時候,我家老爺已經派親信跨海北上了。”

周延儒臉色這纔有幾分好看,遲疑了一下又道:“即是如此,我與那牛莊之捷又有何聯繫?”

“好叫閣老知道,此事卻是那鄭芝龍先做示意,我家老爺方纔起了心思。”範坤話兒說道這裡,也不由得壓低了嗓音:“閣老容稟,此事若無鄭芝龍的點頭,那是萬難成事的。可要是鄭芝龍答應了來,只要他在報捷奏疏上多添上幾筆字,那一切不就水到渠成了麼。”

捋了捋鬍鬚,周延儒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做點頭,範坤這話說的是這麼個道理。

那麼,“鄭芝龍,匹夫也,其又想做何得?莫不是關外之民還不能滿足他的胃口?”

是啊,鄭芝龍想要得到什麼呢?他都付出這麼大的犧牲了,而之前似也得了不少。周延儒面上疾言厲色,說的好像鄭芝龍是多麼的貪婪無度,竟然得了那麼多的關外之民還不滿足。可實際上這都是屁話。

那些給韃子做包衣阿哈的漢民,不能說他們心裡就一百個一千個願意,也不說這些人能安安穩穩的活到現在,其中一些老人已然是給韃子做了十幾年的順民了,只說鄭芝龍把他們交給明廷了,後者就能妥善安置嗎?

北京城內的國庫空蕩的可以跑馬。朝廷拿什麼來安置他們?

鄭芝龍把人一船船的送去南方,去經營自家的大員島,還算給中樞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呢。就像他們在登萊做的事情一樣。

範坤臉上露出少許的忐忑,“回閣老話,那鄭芝龍還真沒被關外的百姓給填飽肚子。他還想在蘇北、湖廣、嶺南設立募民點,招募百姓去大員爲他開荒種地。”

要說這點要求並不過分,畢竟只是一些泥腿子麼。可以說鄭芝龍是在有意賣好他們。

可範坤也好,他背後的範志完也好,他眼前的周延儒也好,政治敏感度到底非同一般人,都從中感覺到了一股怪怪的味道來。鄭芝龍也太重視大員了吧?

“鄭芝龍莫不是要在大員封疆建國?”周延儒沒做隱藏。不然這所需人口就也太多了。

“我家老爺也是這般認爲。但想那大員非是我大明疆土,鄭芝龍便是在其上立一土國,也不過是彈丸之地,求自家一族的富貴而已,不足爲慮。”至於大員距離閩粵有多麼的近,要是開展海貿有多麼的便利,那就不需要多說了。

“這倒也是。若只此心思,允了他又何妨?海外之地,多的是這等土邦小國。也不差他鄭家一個。”周延儒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假傻,反正也沒去問。

範坤心中大鬆了一口氣。

周延儒允了就好,作爲東林黨在朝中的代理人,周延儒允了這事兒,也就意味着東林黨允了。

或者說,這本身就是鄭芝龍的一次投石問路。想要探一探某些人的‘心思’,想要對東林黨賣好……

但現在,這件事所涉略到的各方都能各得其樂,是可謂皆大歡喜也。

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三十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